多功能医用中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17760发布日期:2022-07-12 23:00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医用中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铺设在术中或术后床上的医用中单。


背景技术:

2.医用中单是一种防渗透的手术床或护理病床上铺设的垫单,一般而言,其正面为无纺布,反面为pe防油防水放血污膜,能够有效的隔离患者的体液渗透,防止交叉感染,又能保护医疗机构的床面不受污染。
3.胸腹疾病患者的术后养护经常会用到医用中单,部分患者术后需要插管,甚至需要插多根引流管或其它软管来引出患者胸腹腔内的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而经过外科手术的患者,渗液是很难避免的,为了避免渗液黏连患者,以及交叉感染和污染病床,需要在患者的养护病床上铺设医用中单。
4.但是,软管需要固定,现有的医用中单上是没有针对软管的夹持固定结构的,如果不进行固定,软管容易滑脱容易泄露,这也同样可能造成感染,影响患者的伤口愈合。为了进行固定,现在的常用的措施是使用小夹子把软管夹在医用中单上,虽然有效的实现对软管的固定,但是这一方面使用不方便,小夹子夹在医用中单上并不安稳,另一方面多根软管的情况下很容易为医护人员对引流管的识别带来混乱,另外,小夹子夹在医用中单上势必引起医用中单的褶皱,减弱了其固有的功能,也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5.因此,现有的医用中单依然需要进行改进和创新,使其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医用中单,能够妥善的对患者的引流管进行夹持和标记。
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多功能医用中单,包括垫单本体,垫单本体的左右两侧至少有一侧的边缘处设置有附加垫单,附加垫单为双层结构,分别为上层垫单和下层垫单,下层垫单的下侧面设置有防油防水放血污膜,上层垫单开有若干条狭缝,狭缝沿垫单本体的左右方向设置,若干条狭缝沿垫单本体的前后方向均匀分布,狭缝内设置有轨道,轨道内嵌设有滑动件,滑动件穿过狭缝,滑动件的一端在轨道内沿狭缝方向自由滑动,滑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吊扣,吊扣内限位设置有患者用软管。
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轨道为扁平的长条形,其横截面呈带有缩口的门字形,滑动件的一端为滑动端,滑动端膨大或呈t形,滑动端在缩口的约束下,在轨道内自由滑动。
10.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标签,标签上黏贴标签纸,用来对限位的不同软管进行区分。
1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吊扣为软管夹,软管夹包括相互扣合的两个夹体,两个夹体通过转轴和设置在转轴处的弹簧连接,夹体的前端为工作端,工作端设置有梳状齿,两个夹
体的工作端的梳状齿相互嵌合,夹体的后端为手柄,通过捏手柄使得工作端张开。
1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狭缝的边缘处设置有加固结构,加固结构与轨道固定连接为一体式结构。
1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附加垫单与垫单本体通过可分离式连接,连接处设置有软质的拉链或凹凸状相互嵌合的封合线,通过拉链头的配合或者封合线的相互啮合来实现附加垫单与垫单本体的可分离式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附加垫单的下层垫单与垫单本体为一体式结构,附加垫单的上层垫单的边缘与下层垫单固定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6.(1)为医用中单添加能够限位软管的吊扣,能够有效的避免软管的滑脱,避免因此带来的感染;
17.(2)滑动件带着吊扣沿轨道自由滑动,可以适应各种病床和患者状态,适应性强;
18.(3)滑动件上带有标签,有效的方便医护人员对多个软管进行区分标记,提高了工作效率;
19.(4)狭缝处的固定结构,不仅固定了轨道避免移动,也加固强化了狭缝的开口,提高了医用中单的使用寿命。
20.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对软管的夹持限位效果好,能够有效的对多个软管进行区分标记,使用方便快捷,适应性强,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21.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布置图;
22.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处的截面图;
23.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软管夹结构示意图
24.图4 为图3的侧视图;
25.图5 为图3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26.图中:垫单本体1、附加垫单2、狭缝3、上层垫单4、下层垫单5、轨道6、滑动件7、加固结构8、软管夹9、手柄10、梳状齿11、标签12、吊环13。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8.实施例1
29.一种多功能医用中单,如图1和2所示,包括垫单本体1,垫单本体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处均设置有附加垫单2,附加垫单为双层结构,分别为上层垫单和下层垫单,下层垫单的下侧面设置有防油防水放血污膜,上层垫单开有若干条狭缝,狭缝沿垫单本体的左右方向设置,若干条狭缝沿垫单本体的前后方向均匀分布,狭缝内设置有轨道,轨道内嵌设有滑动件,滑动件穿过狭缝,滑动件的一端在轨道内沿狭缝方向自由滑动,滑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吊扣,吊扣内限位设置有患者用软管,轨道为扁平的长条形,其横截面呈带有缩口的门字形,滑动件的一端为滑动端,滑动端呈t形,由缩口约束在轨道内,狭缝的边缘处设置有加固
结构,加固结构与轨道固定连接为一体式结构;滑动件上设置有标签,标签上黏贴标签纸。
30.实施例2
31.一种多功能医用中单,如图3和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吊扣为软管夹,软管夹包括相互扣合的两个夹体,两个夹体通过转轴和设置在转轴处的弹簧连接,夹体的前端为工作端,工作端设置有梳状齿,两个夹体的工作端的梳状齿相互嵌合,夹体的后端为手柄,通过捏手柄使得工作端张开。
32.实施例3
33.一种多功能医用中单,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吊扣为环状的吊环,软管可以穿过吊环。
34.实施例4
35.一种多功能医用中单,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附加垫单与垫单本体通过可分离式连接,连接处设置有软质的拉链或凹凸状相互嵌合的封合线,通过拉链头的配合或者封合线的相互啮合来实现附加垫单与垫单本体的可分离式连接。
36.实施例5
37.一种多功能医用中单,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附加垫单的下层垫单与垫单本体为一体式结构,附加垫单的上层垫单的边缘与下层垫单固定连接。
38.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医护现场时,以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为例,医护人员将滑动件7沿轨道6拉到方便合适的位置,将软管理顺到软管夹9的位置,捏住手柄10,使软管夹9张开后,软管置入软管夹9的工作端,松开手柄10,使梳状齿11扣合,软管夹9夹持住软管,然后在该滑动件7上的标签12上黏贴对应的标签纸,即完成了一根软管的夹持和标记,然后按照上述过程,对其它的软管分别进行夹持和标记,即有效的完成了对患者软管的夹持和标记工作。
39.因此,结合上述构造和工作过程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医用中单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对软管的夹持限位效果好,能够有效的对多个软管进行区分标记,使用方便快捷,适应性强,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效果显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