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控的睡眠仪

文档序号:28007424发布日期:2021-12-15 08:18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调控的睡眠仪

1.本实用新型涉及睡眠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调控的睡眠仪。


背景技术:

2.据官方数据统计,我国成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约为38.2%,约3亿人伴有失眠困扰,儿童睡眠呼吸疾病的发病率为7%~10%,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长时间的失眠会导致各种机体功能的下降或消失,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功能低下、记忆力变差以及反应迟钝等;失眠症还会增加患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危险、导致内脏功能紊乱、食欲下降、消化功能紊乱等。美国的失眠人数已高达4000万人,因睡眠不足会导致工作和生产效率下降,病假以及以外伤害事故等,每年经济损失在350亿美元以上。因为睡眠不足而引起的疲劳,导致卡车司机死亡事故占一般车祸死亡的10%,即此一项每年经济损失达560亿美元。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惨剧以及三里岛核电站意外事件等,也均与有关人员的睡眠不足导致低氧血症而继发一系列躯体疾病的睡眠呼吸障碍有关。
3.在我国碍于医疗体系的制度缺陷,睡眠问题都是归入医院的内科、呼吸科等。至今只有一家全科睡眠治疗机构,睡眠医疗机构,在这十多年间也日趋发展成熟。全科睡眠治疗的医院有五六十家,但多是需要自费的私人医疗机构。目前有专门诊治睡眠障碍疾病的睡眠障碍门诊近3000家,较10年前增加了30倍。全科睡眠治疗机构约有600到700家。一些著名的大学,开展对各种睡眠障碍病患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4.传统的失眠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食物治疗。在临床康复中,主要采用心理疗法辅助药物治,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服用药物容易产生耐受性、依赖性及戒断性反应以及副作用;而心理疗法疗效不稳定影响因素多,也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中医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但缺乏直观、客观和操作性强的中医辨证标准和疗效评价体系;新兴的物理治疗,如声音疗法、微电流刺激疗法、电磁刺激诱导睡眠疗法等,具有安全、长期、有效等优点,但国内外相关的应用报道较少,产品的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简捷、高效且无副作用的睡眠仪的研究,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5.声音疗法作为物理疗法中的一种,越来越受到关注。它的理论依据是人体共振学原理。和其他物理疗法相比,声疗法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具有代表性的有音乐疗法。音乐疗法是利用人体共振现象,对人类的身体和心灵上的病情进行指导性的恢复。音乐能够激发人体自身内部强大的潜能,并且和人体各器官的组织细胞产生和谐共振。但目前该疗法的产品不够系统成熟,产品形式比较单一,且未得到广泛推广。因此,相关产品的研究生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研究意义。
6.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催眠效果的粉红噪声及通过睡眠状态反馈播放具有催眠效果的粉红噪声,采用生物互感原理作用,引导人体更快速进入更深入的睡眠状态,优化调整睡眠周期中各期的时间分布,在保证睡眠时长的前提下延长深度睡眠时间,缩短浅睡眠时间,从而达到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的目的。目前我国的医疗仪器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国内又有着庞大的医疗仪器消费市场,因此本课题的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7.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8.鉴于现有睡眠仪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9.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调控的睡眠仪,通过采用自动控制原理中反馈机理辨识睡眠状态,解决失眠者睡眠效率低下问题,实现无副作用、安全、长期有效的催眠效果;
10.通过利用脑电波进行睡眠状态辨识,因脑电波时

频谱主频段分布可直接反映睡眠状态,因此辨识睡眠状态准确率高;
11.通过将催眠声音包裹于舒缓音乐中,达到悦耳且具催眠作用的播放效果。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13.一种智能调控的睡眠仪,其包括睡眠仪本体,所述睡眠仪本体顶部内腔设置有脑波采集模块,所述睡眠仪本体中间内腔设置有播放模块,所述睡眠仪本体左侧下部内腔设置有控制盒,所述睡眠仪本体右侧下部内腔设置有音频处理模块,所述睡眠仪本体右侧外壁设置有人机交互模块,所述睡眠仪本体前部安装有挡光镜,所述挡光镜内侧安装有眼部按摩仪,所述控制盒内安装有主控模块。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控的睡眠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脑波分析模块和脑波控制模块。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控的睡眠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led液晶显示屏和功能按键。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控的睡眠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播放模块包括功率放大器和定制扬声器。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控的睡眠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脑波采集模块包括脑电图仪和传输模块。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一种智能调控的睡眠仪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采用自动控制原理中反馈机理辨识睡眠状态,解决失眠者睡眠效率低下问题,实现无副作用、安全、长期有效的催眠效果;通过利用脑电波进行睡眠状态辨识,因脑电波时

频谱主频段分布可直接反映睡眠状态,因此辨识睡眠状态准确率高;通过将催眠声音包裹于舒缓音乐中,达到悦耳且具催眠作用的播放效果。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框图。
23.图中;100睡眠仪本体、110脑波采集模块、120播放模块、130控制盒、131 主控模块、132脑波分析模块、133脑波控制模块、140音频处理模块、150人机交互模块、200挡光镜、210眼部按摩仪。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6.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8.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调控的睡眠仪,在使用过程中,采用自动控制原理中反馈机理辨识睡眠状态,解决失眠者睡眠效率低下问题,实现无副作用、安全、长期有效的催眠效果;通过利用脑电波进行睡眠状态辨识,因脑电波时

频谱主频段分布可直接反映睡眠状态,因此辨识睡眠状态准确率高;通过将催眠声音包裹于舒缓音乐中,达到悦耳且具催眠作用的播放效果,请参阅图1,包括睡眠仪本体100;
29.请再次参阅图1

3,睡眠仪本体100顶部内腔设置有脑波采集模块110,睡眠仪本体100中间内腔设置有播放模块120,睡眠仪本体100左侧下部内腔设置有控制盒130,睡眠仪本体100右侧下部内腔设置有音频处理模块140,睡眠仪本体100右侧外壁设置有人机交互模块150,睡眠仪本体100前部安装有挡光镜200,挡光镜200内侧安装有眼部按摩仪210,控制盒130内安装有主控模块131,具体的,睡眠仪本体100顶部内腔螺丝固定有脑波采集模块110,睡眠仪本体100中间内腔螺丝固定有播放模块120,睡眠仪本体100左侧下部内腔螺丝固定有控制盒130,睡眠仪本体100右侧下部内腔螺丝固定有音频处理模块140,睡眠仪本体100右侧外壁螺丝固定有人机交互模块150,睡眠仪本体 100前部转动连接有挡光镜200,挡光镜200内侧螺丝固定有眼部按摩仪210,控制盒130内螺丝固定有主控模块131,睡眠仪本体100用于承载脑波采集模块110、播放模块120、控制盒130和音频处理模块140,脑波采集模块110用于脑电图仪获取原始脑电波信号,对信号处理后传输给脑波分析模块132进行睡眠状态辨识,主控模块131包括脑波控制模块133和脑波分析模块132且主控模块131以主控芯片为核心。脑波分析模块132对脑电图仪采集到的脑电波信号通过时

频分析方法辨识睡眠状态,脑波控制模块133用于生成进入下一睡眠状态的催眠声音、与舒缓音乐合成、与其他模块实现通信及控制等,音频处理模块 140包括sd卡,主要用于存储主控芯片生成数据量较大的催眠声音和舒缓音乐,实现合成音乐传输给播放模块120,人机交互模块150包括
显示合成曲目、睡眠状态的lcd液晶显示屏和用于实现合成音乐播放、终止、切换等功能的按键,播放模块120为实现主要分布于低频段的催眠声音播放效果,进行改造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的方式实现合成音乐播放,最终引导失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30.工作原理:通过脑波采集模块110用于脑电图仪获取原始脑电波信号,对信号处理后传输给脑波分析模块132进行睡眠状态辨识;主控模块131包括脑波控制模块133和脑波分析模块132且主控模块131以主控芯片为核心。脑波分析模块132对脑电图仪采集到的脑电波信号通过时

频分析方法辨识睡眠状态。脑波控制模块133用于生成进入下一睡眠状态的催眠声音、与舒缓音乐合成、与其他模块实现通信及控制等;音频处理模块140包括sd卡,主要用于存储主控芯片生成数据量较大的催眠声音和舒缓音乐,实现合成音乐传输给播放模块12 0;人机交互模块150包括显示合成曲目、睡眠状态的lcd液晶显示屏和用于实现合成音乐播放、终止、切换等功能的按键;播放模块120为实现主要分布于低频段的催眠声音播放效果,进行改造功率放大器、定制音箱的方式实现合成音乐播放,最终引导失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31.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