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创面修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0266发布日期:2021-12-18 00:1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创面修复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创面修复仪。


背景技术:

2.伤口负压治疗是伤口治疗包含了封闭负压引流和负压辅助闭合伤口,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流、减轻组织水肿、减少细菌数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现有的负压治疗仪虽然可以实现以上功能,但是,体积大、价格昂贵,携带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创面修复仪。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创面修复仪,该智能创面修复仪包括负压泵、与所述负压泵连接的负压管和为电子元器件供电的电池,所述智能创面修复仪还包括单片机u1和与所述单片机u1连接的第一晶体振荡器、第二晶体振荡器、滤波器b1、压力传感器u3、开关sw1和蓝牙模块,所述单片机u1还与所述负压泵内的电机u4相连接。
5.进一步地,单片机u1的型号为cc2541f256rhar,所述第一晶体振荡器的震动频率为32.768khz,所述第二晶体振荡器的震动频率为32mhz,所述滤波器b1的型号为2450bm15a0002e,所述压力传感器u3的型号为mps

3118

015gc,所述开关sw1的型号为sssf111800,所述蓝牙模块的型号为cc2541f256rhar。
6.进一步地,单片机u1通过三极管与所述电机u4连接。
7.进一步地,单片机u1的引脚1

4接地,引脚7连接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机u4的引脚1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接vcc,引脚10、21、24、27、28、29、31和引脚39接vcc,引脚17与所述压力传感器u3的引脚3连接,引脚18与所述压力传感器u3的引脚1连接,引脚19与所述压力传感器u3的引脚6连接,引脚20连接电容c6,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引脚22分别连接第二晶体振动器x2和电容c2,引脚23连接第二晶体振动器x2的另一端和电容c1,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引脚30连接电阻r1,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和接地,引脚32分别连接晶体振动器x1和电容c4,引脚33分别连接晶体振动器x1的另一端和电容c5,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引脚40连接电容c3,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引脚25与滤波器b1的引脚4连接,引脚26与滤波器b1的引脚3连接。
8.进一步地,电机u4的引脚2接地。
9.进一步地,压力传感器u3的引脚2连接vcc,引脚5接地。
10.进一步地,滤波器b1的引脚2接地,滤波器b1的引脚1连接馈通电容,所述馈通电容连接天线,所述滤波器b1的引脚5

6接地。
11.进一步地,电池u2的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7、电容c8和电容c9,所述电池u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和电容c9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9的两端还分别连接vccin和接地。
12.进一步地,开关sw1的引脚4接地,引脚1连接vccin,引脚2连接vcc。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创面修复仪,体积小,易于携带,可用于小面积创面的伤口的治疗。
附图说明
14.图1为示例中智能创面修复仪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示例中智能创面修复仪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7.实施例
18.如图1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创面修复仪的电路原理图,该智能创面修复仪包括负压泵、与所述负压泵连接的负压管3和为电子元器件供电的电池u2,所述智能创面修复仪还包括单片机u1和与所述单片机u1连接的第一晶体振荡器、第二晶体振荡器、滤波器b1、压力传感器u3、开关sw1和蓝牙模块,所述单片机u1还与所述负压泵内的电机u4相连接;其中,第一晶体振荡器、第二晶体振荡器、滤波器、和开关均设置于壳体1中,而压力传感器、负压管和负压泵均设置于壳体2中,负压管伸出壳体2,可用于连接伤口包扎装置,而壳体1和壳体2内均设有电池和蓝牙模块,单片机u1的型号为德州仪器cc2541f256rhar,所述第一晶体振荡器的震动频率为32.768khz,所述第二晶体振荡器的震动频率为32mhz,所述滤波器b1的型号为2450bm15a0002e,所述压力传感器u3的型号为mps

3118

015gc,所述开关sw1的型号为sssf111800,所述蓝牙模块的型号为德州仪器cc2541f256rhar;单片机u1通过三极管与所述电机u4连接;单片机u1的引脚1

4接地,引脚7连接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机u4的引脚1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接vcc,引脚10、21、24、27、28、29、31和引脚39接vcc,引脚17与所述压力传感器u3的引脚3连接,引脚18与所述压力传感器u3的引脚1连接,引脚19与所述压力传感器u3的引脚6连接,引脚20连接电容c6,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引脚22分别连接第二晶体振动器x2和电容c2,引脚23连接第二晶体振动器x2的另一端和电容c1,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引脚30连接电阻r1,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和接地,引脚32分别连接晶体振动器x1和电容c4,引脚33分别连接晶体振动器x1的另一端和电容c5,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引脚40连接电容c3,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引脚25与滤波器b1的引脚4连接,引脚26与滤波器b1的引脚3连接;电机u4的引脚2接地;压力传感器u3的引脚2连接vcc,引脚5接地;滤波器b1的引脚2接地,滤波器b1的引脚1连接馈通电容,所述馈通电容连接天线,所述滤波器b1的引脚5

6接地;电池u2的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7、电容c8和电容c9,所述电池u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和电容c9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9的两端还分别连接vccin和接地;开关sw1的引脚4接地,引脚1连接vccin,引脚2连接vcc;产品装入两节7号电池至电池仓后,打开开关,系统上电,电路图中u1进行系统初始化,完成引脚以及bl e蓝牙协议启动。当通过蓝牙接收到开启信号时,单片机u1控制p1_3引脚变为高电平使q1导通,u4直流电机上电带动负压泵进行抽气操作,同时u1通过引脚19、18、17,对u3所接入的负压环境进行压力采样转换,并与通过蓝牙ble协议传输过来的压力上下限数据继续动态对直流电机u4的启动与停之进行控制,
以达到保持负压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运行;在支持并且开放ble协议的手机设备上,通过相应的app/小程序进行设备运行/停止,以及对应的压力范围设定,并且可以同时控制多个硬件设备进行集群管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创面修复仪,体积小,易于携带,可用于小面积创面的伤口的治疗。
19.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是为了清楚阐释其信息交互及控制过程的需要,因此应当视为逻辑上的连接关系,而不应仅限于物理连接;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