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部产瘤大小测量器

文档序号:28442910发布日期:2022-01-12 02:47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部产瘤大小测量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生儿头部产瘤大小测量领域,具体为一种头部产瘤大小测量器。


背景技术:

2.头位分娩时,由于母亲子宫收缩和产道挤压,胎儿顶枕部皮肤受压导致皮肤挫伤伴组织水肿及渗出,形成头部产瘤。当产瘤过大,产程较长,患儿颅内压会升高,常有惊厥,肌张力改变,兴奋或抑制表现等神经症状和体征。而在难产、胎头吸引助产术、产钳助产术时头部损伤引起骨膜下血管破裂导致血液积聚并局限于骨膜下,形成头颅血肿。小的血肿数日内可自行吸收、消退,大的血肿可导致新生儿黄疸或贫血,临床需对症处理。在处理前后医护人员需测量新生儿产瘤或水肿大小,以评估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临床测量工具多以尺子为主,测量方法以产瘤或血肿的长度及宽度为准,厚度无法测量,影响临床治疗及护理的效果评估,对于其他肿瘤或者浓疮,同样也是类似方法,降低了准确度。因此,如何正确测量新生儿产瘤或血肿大小,对新生儿实施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是该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部产瘤大小测量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头部产瘤大小测量器,包括上下端均开口的用于盛装液体的透明的瓶体,所述瓶体的下端设置有下凸呈圆弧形的薄膜,且瓶体上设置有便于观察液位变化的刻度线。
5.所述薄膜贴附产瘤时瓶体内的液体上升,通过刻度线观察液体的体积变化能够确定产瘤的体积大小。
6.优选的,所述瓶体上设置有方便手持的把手。
7.优选的,所述瓶体包括位于下侧的瓶底以及固定在瓶底上端的圆柱状的瓶身,且瓶身的直径小于瓶底以增大液体的高度变化差,所述刻度线设置在瓶身上。
8.优选的,所述薄膜可拆卸连接在瓶底上以方便更换。
9.优选的,所述瓶底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下端开口的底盖,且底盖的下端向内水平延伸形成环形的支撑环,所述薄膜的上端向四周延伸以搭在支撑环上端,且瓶底的下端向内延伸形成与支撑环对应的挡环,所述挡环与薄膜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通过底盖、支撑环、挡环以及密封机构以实现瓶底与薄膜的可拆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固定在挡环下端的密封圈,且密封圈抵在薄膜上。
11.优选的,所述底盖的周向固定有方便旋转施力的凸楞。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使用时,向瓶体内注入液体,这里可以采用温水,避免过凉,达到刻度线的初始
液位,然后摆正新生儿体位,瓶体竖直,薄膜接触产瘤,然后慢慢下放瓶底,促使薄膜变形,然后完全盖住产瘤,产瘤将薄膜顶起,促使液体上升,产生液位差,通过刻度线进行读数,记录数值,得到容量变化一,下次在治疗进而护理后测量恢复情况时,按照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计算出液位差,测出容量变化,得到容量变化二,容量变化二与容量变化一进行对比,差值即是产瘤变化,相对于单纯的面积测量,这里采用体积贴合测量,不仅考虑面积,还考虑高度,更准确;
14.2、底盖能够拆下,便于更换薄膜,使瓶体反复利用,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a结构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轴侧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轴侧图。
24.图中:1、薄膜;11、刻度线;12、把手;2、瓶底;21、瓶身;22、底盖; 23、支撑环;24、挡环;25、密封圈;26、凸楞。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至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部产瘤大小测量器技术方案:一种头部产瘤大小测量器,包括上下端均开口的用于盛装液体的透明的瓶体,瓶体的下端设置有下凸呈圆弧形的薄膜1,且瓶体上设置有便于观察液位变化的刻度线11。薄膜1可以成半球壳形,方便与产瘤接触。
27.薄膜1贴附产瘤时瓶体内的液体上升,通过刻度线11观察液体的体积变化能够确定产瘤的体积大小。薄膜1比较薄,接触产瘤后向上收缩变形,这样,瓶体内的液体上升,产生液位差,这里,初始的液位可以设置成0,便于读取差值。这里薄膜1可以塑料薄膜,柔软,液体可以为水。瓶体上设置有方便手持的把手12。把手12呈倒“l”型,方便手持。瓶体包括位于下侧的瓶底2以及固定在瓶底2上端的圆柱状的瓶身21,且瓶身21的直径小于瓶底2以增大液体的高度变化差,刻度线11设置在瓶身21上。如果上下直径一样粗,测量前后产生的液位高度差就比较小,不便于读数,误差高,而上侧采用更细的瓶身21,这样液位差增大,刻度线11也更稀疏,误差也就更小,另外这里测量时,需要竖直测量,便于读数,瓶身21下端刻度线11的竖直可以为0,为起始液位。
28.薄膜1可拆卸连接在瓶底2上以方便更换。一旦薄膜1损坏,方便更换,而瓶底2和瓶身21则不用更换,节省成本,也更卫生。瓶底2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下端开口的底盖22,且底盖22的下端向内水平延伸形成环形的支撑环23,薄膜1的上端向四周延伸以搭在支撑环23上端,且瓶底2的下端向内延伸形成与支撑环23对应的挡环24,挡环24与薄膜1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通过底盖 22、支撑环23、挡环24以及密封机构以实现瓶底2与薄膜1的可拆卸连接。薄膜1从支撑环23内侧穿入,上端被支撑环23和挡环24夹紧,实现固定,也增大了接触面积,增加密封效果。密封机构包括固定在挡环24下端的密封圈25,且密封圈25抵在薄膜1上通过密封圈25实现固定,增加密封性。底盖22的周向固定有方便旋转施力的凸楞26。螺纹连接,拆卸方便,凸楞26则方便旋转施力。
29.这里瓶底2的直径8cm-10cm,瓶身21的直径3.5cm—4.5cm,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尺寸仅供参考,可以改动,而且针对的是产瘤,如果是其他产瘤或者浓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动。
30.工作原理:使用时,向瓶体内注入液体,这里可以采用温水,避免过凉,达到刻度线11的初始液位,然后摆正新生儿体位,瓶体竖直,薄膜1接触产瘤,然后慢慢下放瓶底2,促使薄膜1变形,然后完全盖住产瘤,产瘤将薄膜1顶起,促使液体上升,产生液位差,通过刻度线11进行读数,记录数值,得到容量变化一,下次在治疗进而护理后测量恢复情况时,按照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计算出液位差,测出容量变化,得到容量变化二,容量变化二与容量变化一进行对比,差值即是产瘤变化,相对于单纯的面积测量,这里采用体积贴合测量,不仅考虑面积,还考虑高度,更准确。底盖22能够拆下,便于更换薄膜1,使瓶体反复利用,节省成本。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