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病历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6469发布日期:2021-12-31 22:1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病历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病历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病历运输车。


背景技术:

2.病历卡作为病人就医时后的资料存档,医院在对病历卡进行收集时,会采用病历车进行存放以及运输。现有病历车存在以下不足:1、侧放的方式不便于拿取,特别是对于底部的病历本,且在运输过程容易从车上掉落,2、现有病历车只便于推运,不便于拎拿,因此,对于需要跨台阶运输的地方,现有病历车并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病历运输车,以便于取放病历,且在运输过程不易掉落,运输的稳定性较好。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新型病历运输车,包括下箱体和上箱体,所述下箱体的底部设置轮子,顶部滑动设置所述上箱体,滑动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下箱体的一侧面设置有拉杆,该侧面不为所述上箱体滑动方向上的侧面;所述上箱体正对拉杆的侧面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一端固连上箱体,另一端在所述上箱体正对叠置在下箱体上时绕过拉杆并通过卡扣组件可拆卸连接上箱体;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上均设置有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所述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均从顶部向下开设,所述第一放置腔包括若干第一放置格,所述第二放置腔包括若干第二放置格,所述第一放置格和第二放置格错开设置,且相邻两第一放置格之间设置一第二放置格,所有第一放置格和所有第二放置格的厚度方向为同一方向。
6.优选地,所述固定件设置两个,两所述固定件沿着拉杆的杆长方向间隔设置。
7.优选地,所述上箱体的顶部可拆卸设置有箱盖。
8.优选地,所述上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一端固连上箱体沿着第一放置格厚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上箱体沿着第一放置格厚度方向上的另一端。
9.优选地,所有第一放置格的长度相同、宽度相同,所有第二放置格的长度相同,且等于所述第一放置格的长度,所有第二放置格的宽度相同,且等于所述第二放置格的宽度。
10.优选地,所述上箱体的底部相对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下箱体的顶面具有供滑块滑动嵌入的滑槽,所述下箱体平行滑槽的侧面开设有连通滑槽的通孔,所述通孔上滑动设置有按压杆,滑动方向为所述通孔的孔轴方向,所述按压杆的一端位于下箱体的外侧,另一端通过相对所述下箱体的滑动与滑槽的槽壁齐平或者位于通孔内,所述滑块正对通孔的侧面上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盲孔上活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通过复位弹簧连接盲孔的孔底,所述复位弹簧自然状态下,所述卡块背离复位弹簧的一端伸出盲孔外,且在所述盲孔正对通孔时卡入通孔内。
11.优选地,所述卡块卡入通孔内的一端端部呈半球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病历运输车类似行李箱结构,其相较现有病历车,更方便推运及拎拿;再者,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箱体和下箱体的独立设置来提高储放空间,而上箱体和下箱体的储放空间均从顶部开设,在取放病历时,均从上放置,其相对于从侧面取放的方式,更便捷,稳定性更好,不易滑脱掉落。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16.图3是图2中上箱体滑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图3中的俯视图。
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9.图中:下箱体1、上箱体2、轮子3、拉杆4、固定件5、箱盖6、第一放置格7、第二放置格8、按压杆9、滑槽10、滑块11、卡块12。
2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新型病历运输车,包括下箱体1和上箱体2,所述下箱体1的底部设置轮子3,顶部滑动设置所述上箱体2,滑动方向为水平方向,通过将上箱体2相对下箱体1滑动的方式使得下箱体1的顶面暴露出来。所述下箱体1的一侧面设置有拉杆4,该侧面不为所述上箱体2滑动方向上的侧面,通过拉杆4来推动本装置移动。所述上箱体2正对拉杆4的侧面设置有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一端固连上箱体2,另一端在所述上箱体2正对叠置在下箱体1上时绕过拉杆4并通过卡扣组件可拆卸连接上箱体2,以通过固定件5的另一端是否绕过拉杆4固定上箱体2的方式实现上箱体2相对下箱体1的固定,也就是,当不需要暴露下箱体1的顶面时,上箱体2位于下箱体1的正上方,固定件5将拉杆4限制在固定件5和上箱体2形成的空间范围内,这样上箱体2因拉杆4的限制不能够相对下箱体1移动,实现了上箱体2相对下箱体1的固定,当需要暴露下箱体1的顶面时,将固定件5松开脱离拉杆4,上箱体2就不受拉杆4的限制,可相对下箱体1滑动,以与下箱体1错开,这样就可以暴露下箱体1的顶面;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5设置两个,两所述固定件5沿着拉杆4的杆长方向间隔设置。
22.所述上箱体2和下箱体1上均设置有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所述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均从顶部向下开设,所述第一放置腔包括若干第一放置格7,所述第二放置腔包括若干第二放置格8,所述第一放置格7和第二放置格8错开设置,且相邻两第一放置格7之间设置一第二放置格8,所有第一放置格7和所有第二放置格8的厚度方向为同一方向,在本实用新型中,每一第一放置格7和每一第二放置格8均是用于放置一份病历,两者错开设置的方式,便于两者病历上的夹子错开,这样便于拿取病历,此外,第一放置格7和第二放置格8从上自下开设的方式,使得病历从上取放,相较现有侧放的病历车,其更方便拿取,且运输的稳定性更好。优选地,所有第一放置格7的长度相同、宽度相同,所有第二放置格8的长度相同,且等于所述第一放置格7的长度,所有第二放置格8的宽度相同,且等于所述第二放置
格8的宽度。
23.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箱体2的顶部可拆卸设置有箱盖6,以盖合上箱体2的顶部,以固定好上箱体2放置的病历,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通过另一种方式固定上箱体2上放置的病历,具体为,所述上箱体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一端固连上箱体2沿着第一放置格7厚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上箱体2沿着第一放置格7厚度方向上的另一端。
24.进一步地,所述上箱体2的底部相对两侧设置有滑块11,所述下箱体1的顶面具有供滑块11滑动嵌入的滑槽10,所述下箱体1平行滑槽10的侧面开设有连通滑槽10的通孔,所述通孔上滑动设置有按压杆9,滑动方向为所述通孔的孔轴方向,所述按压杆9的一端位于下箱体1的外侧,另一端通过相对所述下箱体1的滑动与滑槽10的槽壁齐平或者位于通孔内,所述滑块11正对通孔的侧面上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盲孔上活动设置有卡块12,所述卡块12通过复位弹簧连接盲孔的孔底,所述复位弹簧自然状态下,所述卡块12背离复位弹簧的一端伸出盲孔外,且在所述盲孔正对通孔时卡入通孔内,以通过卡块12卡入通孔的方式实现上箱体2相对下箱体1的固定,进一步提高上箱体2在下箱体1上的固定效果,当需要固定时,按压按压杆9,按压杆9将卡块12按压回缩至盲孔中,即解锁。优选地,所述卡块12卡入通孔内的一端端部呈半球状,以便于卡块12在盲孔正对通孔时卡入通孔中。
25.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