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分子转化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10066发布日期:2021-11-22 17:1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分子转化枪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美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分子转化枪。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护肤、护发以及保健等美容及健康问题,比如通过涂抹膏状或液态状的美容产品于皮肤表层,辅以拍打等方式促进肌肤吸收,以期达到美容效果,或通过服用保健产品以提高身体机能。
3.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美容产品及保健产品等大多为大分子物质,不利于人体的吸收,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增强人体对大分子物质的吸收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分子转化枪。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分子转化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小分子转化枪,所述枪体上可拆卸设置有装有注射载体的注射管,所述枪体内设置有用于推动注射管内部活塞运动的推送组件,所述枪体内设置有与注射管和喷嘴相连通的注射通道;
7.所述喷嘴设置在枪体的枪口处,所述枪体内设置有与喷嘴和注射通道相连通的喷射通道;
8.所述枪体内设置有与惰性气体输入源相连通的气体输入通道,所述气体输入通道和喷射通道的连通处设置有气路开关阀,所述枪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气路开关阀开关的按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操作者按动按钮,推送组件和气路开关阀同步驱动,推送组件推动注射管内部的活塞运动,向注射通道内注入注射载体,使得注射载体流入至喷射通道中,由于此时气体输入通路内充满惰性气体形成高压气体,在按动按钮后,气路开关阀打开,使得惰性气体从气体输入通道快速流动至喷射通道,撞击喷射通道中的注射载体,使其从喷嘴处高速喷出,撞击过程中,注射载体由大分子状转变为小分子颗粒状,小分子能够以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使得小分子颗粒状的注射载体更易进入人体中,进而大大增强了人体对注射载体的吸收效果。
10.优选的,所述枪体内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注射管可拆卸设置在连接头上,且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嵌设固定注射管的安装槽,所述连接头上开设有与注射管输出端相连通的初始注入通道,所述连接头位于初始注入通道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弧形转动面,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二次注入通道,所述安装座上位于二次注入通道的输入端设置有与第一弧形转动面相贴合的第二弧形转动面,所述二次注入通道的输出端与喷射通道相连通,当所述连接头转动至注射管嵌设在安装槽时,所述初始注入通道与二次注入通道相连通,且相连通的所述初始注入通道与二次注入通道形成注射通道。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只需转动连接头,使得注射管脱离安装槽,便可将
注射管从连接头上拆卸下来,以便更换注射管或更换注射管内注射载体,此时,初始注入通道与二次注入通道呈交错设置,便可实现自动阻止注射载体流入二次注入通道的目的,更换完成后,将连接头转动至注射管嵌设固定在安装槽中,此时,初始注入通道与二次注入通道保持连通,形成注射通道,进而再利用推送组件将注射管中的注射载体从注射通道注入喷射通道中,即利用转动连接头的动作,便可实现对注射通道的开关,无需在注射通道内另设通道开关结构,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且使用方便快捷。
12.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第二弧形转动面上开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连接头上初始注入通道的输出端始终位于环形密封槽内,所述环形密封槽内固定嵌设有与第一弧形转动面相抵接配合的第二密封圈。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环形密封槽以及嵌设在环形密封槽内的第二密封圈,对位于连接头上初始注入通道的输出口进行密封,有助于防止在转动连接头的过程中,注射载体在第一弧形转动面和第二弧形转动面之间发生侧漏,进而提高了连接头与安装座在转动连接处的密封性。
14.优选的,所述推送组件包括伺服丝杆电机和推动杆,所述伺服丝杆电机固定设置在枪体内,所述推动杆同轴固定设置在伺服丝杆电机的丝杆上并滑移设置在枪体内,且所述推动杆的滑移方向与注射管内活塞的滑移方向平行,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与注射管的活塞端相对齐的推动口,所述推动杆远离伺服丝杆电机的一端与推动口形成插接配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伺服丝杆电机带动推动杆在枪体内滑移,使得推动杆的端部抵接在注射管内的活塞上,实现自动化且精确对注射管内的注射载体进行注射作业。
16.优选的,所述推动杆远离伺服丝杆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感应开关,所述推动杆上固定设置有与感应开关电连接的移动触点,所述枪体内固定设置有与移动触点保持电连接的固定触条,所述固定触条与按钮电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利用在推动杆上设置的感应开关,实时且精确地判断推动杆与注射管内活塞的抵接关系,便于后期计算注射管的注射量程;且由于推动杆在进行注射作业时,处于动态滑移状态,利用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之间的连接方式,使得推动杆在滑移过程中,时刻保持电连接,减少了感应开关在枪体内线束的排线空间。
18.优选的,所述枪体内可拆卸设置有安装基座,所述气体输入通道和喷射通道均设置在安装基座内,所述气路开关阀可拆卸设置在安装座基座上,所述喷嘴可拆卸设置在安装基座上并位于喷射通道的输出端。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可拆卸设置在枪体内的安装基座,实现了气路开关阀和喷嘴的可拆卸连接,进而后期便于对气路开关阀和喷嘴进行更换和维护。
20.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设置在安装基座上,且所述安装基座上开设有与二次注入通道输出端相连通的连接口,且所述连接口与喷射通道相连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座可拆卸设置在安装基座上,并利用连接口将注射通道与喷射通道相连通,即在不妨碍注液作业的同时,实现了安装基座、喷嘴、安装座、连接头和注射管相对于枪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后期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更换和维护。
22.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位于二次注入通道的输出端设置有注入针,所述注入针插入安装基座上的连接口内。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装座在二次注入通道的输出端设置的注入针,并使得注入针插入安装基座上的连接口内,保证了从注射通道流出的注射载体全部流入至喷射通道内。
24.优选的,所述安装基座内可拆卸设置有喷射套筒,所述喷嘴可拆卸设置在喷射套筒内,所述喷射通道形成于安装基座的内腔和喷射套筒的内腔中,所述连接口开设在喷射套筒上,所述安装座基座上贯穿开设有与连接口相连通的导向孔,所述安装座位于二次注入通道的输出端设置有与导向孔形成嵌设配合的导向块。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装座上的导向块与导向孔之间的嵌设配合,便于安装座和安装基座之间的定位安装。
26.优选的,所述喷射套筒和喷嘴设置为瓦尔喷管,所述瓦尔喷管的窄喉处设置在喷射套筒内,且所述注入针的输出口位于拉瓦尔喷管的窄喉处。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喷射套筒和喷嘴设置为拉瓦尔喷管,并将注入针的输出口位于拉瓦尔喷管的窄喉处,由于拉瓦尔喷管窄喉处气流的速率变化最大,大大提高了气体喷射的速度,增强对注射载体小分子化的效果。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通过按动按钮,使得注射载体和形成高压的惰性气体流动至喷射通道中,且在惰性气体的高速流动下,撞击喷射通道中的注射载体,撞击过程中,注射载体由大分子状转变为小分子颗粒状,小分子能够以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进而使得小分子颗粒状的注射载体更易进入人体中,进而大大增强了人体对注射载体的吸收效果;
30.2.借助依次可拆卸设置的注射管、安装座、安装基座和枪体,以及可拆卸设置在安装基座上的喷射套筒、喷嘴和气路开关阀,实现各个零部件相对于枪体的可拆卸连接,便于整体的拆装和后期的更换和维护;
31.3.通过更换不同类型的喷嘴,进而改变拉瓦尔喷管的结构,便于调节注射载体喷嘴输出端给予肌肤的压力;
32.4.注射载体可以为具有抗皱、美白和促进肌肤水嫩等功能的精华液,也可以为具有促进毛发生长的生长液,还可以为艾叶草本精油等,利用小分子转化枪将上述具有改善人体状态机能的液态产品进行小分子化,进而增强了人体不同肌肤区域对上述不同液态产品的吸收效果,进而增强相应的疗效。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要体现小分子转化枪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3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要体现小分子转化枪结构除去透明盖状态下的爆炸示意图;
3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要体现喷射通道结构的示意图;
3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要体现安装基座和安装座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3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要体现推送组件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3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要体现安装座和连接头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39.图7为申请实施例小分子转化枪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40.附图标记:1、枪体;11、固定筋板;12、半圆管槽;15、卡接筋板;151、卡嵌槽;16、限位板;161、限位间隙;17、导向板;18、承托槽;a、进气部;b、喷射部;c、上料部;2、安装基座;21、气体输入通道;22、一级喷射通道;23、嵌设槽;24、卡接槽;25、导向孔;3、惰性气体输入源;4、气路开关阀;5、按钮;6、喷射套筒;61、固定翻边;62、二级喷射通道;63、螺纹槽;64、密封槽;65、第一密封圈;66、连接口;7、喷嘴;71、三级喷射通道;8、喷射通道;9、安装座;91、卡接块;92、安装槽;93、推动口;94、二次注入通道;95、第二弧形转动面;951、环形密封槽;96、导向块;97、注入针;10、注射管;20、连接头;201、初始注入通道;201、第一弧形转动面;30、透明盖;40、推送组件;401、伺服丝杆电机;4011、限位块;4012、卡嵌凸块;402、感应安装块;4021、感应开关;4022、感应杆;4023、导向槽;4024、移动触点;403、推动杆;50、固定板;501、固定触条;60、plc控制面板;60、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结合附图1

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小分子转化枪。
43.参照图1和图2,小分子转化枪包括枪体1,枪体1由左右对称的壳体组成,且两个壳体之间通过若干个螺丝紧固连接,枪体1内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进气部a、喷射部b和上料部c。通过上料部c向枪体1内注入注射载体,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注射载体设置为美容精华液,然后喷射部b将从进气部a进入的高压气体进行高速喷射,将注射载体由大分子液态状转变为小分子颗粒状,便于肌肤的吸收。
44.参照图2和图3,枪体1位于进气部a与喷射部b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有安装基座2,该安装基座2通过挤塑一体成型,安装基座2位于进气部a开设有气体输入通道21,安装基座2位于气体输入通道21的输入端设置有惰性气体输入源3,该惰性气体输入源3可以为带有调压功能的惰性气体罐或便携式罐体结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惰性气体输入源3通过气管连接在枪体1手持部的底部;其中,惰性气体可设置为液氮,液氮温度较低且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保持美容液的活性,使其以高活性状态,深层次导入肌肤中,进一步提高肌肤的吸收率;且液氮作喷射至肌肤上,对肌肤具有冰敷的作用。
45.参照图2和图3,安装基座2位于喷射部b开设有呈水平锥型设置的一级喷射通道22,安装基座2位于一级喷射通道22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气路开关阀4,该气路开关阀4位于一级喷射通道22与气体输入通道21的连通处,本技术实施例的气路开关阀4可以设置为电磁开关阀,该电磁开关阀通过螺纹连接在一级喷射通道22的一端,且枪体1位于喷射部b与进气部a之间安装有用于控制气路开关阀4开关的按钮5。操作者通过按动按钮5,打开电磁开关阀,使得气体输入通道21中的高压气体进入至以及喷射通道8中。
46.参照图2和图3,安装基座2位于一级喷射通道22的另一端开设有嵌设槽23,安装基座2位于嵌设槽23内嵌设有喷射套筒6,喷射套筒6嵌设槽23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固定翻边61,该固定翻边61固定在安装基座2位于嵌设槽23的槽口处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基座2上,喷射套筒6内开设有呈水平锥型设置的二级喷射通道62,一级喷射通道22和二级喷射通道62的大口端均位于靠近气路开关阀4的一侧,且二级喷射通道62小口端的直径小于一级喷射通道22小口端的直径。
47.参照图2和图3,为提高喷射套筒6在枪体1内的固定性,枪体1左右壳体内均一体成
型有带有半圆孔的固定筋板11,该喷射套筒6的翻边与两个固定筋板11上形成的圆孔相嵌合。
48.参照图2和图3,枪体1左右壳体位于枪口处一体成型有半圆管槽12,两个半圆管槽12形成圆管槽,圆管槽内设置有喷嘴7,喷射套筒6位于其小口端开设有螺纹槽63,喷嘴7通过螺纹槽63与喷射套筒6可拆卸固定连接,且喷射套筒6位于螺纹槽63的开口处开设有密封槽64,且密封槽64内嵌设固定有第一密封圈65,该第一密封圈65抵紧设置在喷射套筒6与喷嘴7之间,起到密封作用;喷嘴7内开设有呈水平且锥型设置的三级喷射通道71,该三级喷射通道71的小口端与二级喷射通道62的小口端相对接,且一级喷射通道22、二级喷射通道62和三级喷射通道71形成喷射通道8,该喷射通道8为拉瓦尔喷管模型气路通道。当操作者按动按钮5,触发气路开关阀4打开,使得气体输入通道21中的高压惰性气体从喷射通道8中高速喷出。
49.另外,实际使用中,操作者可将安装基座2、喷射套筒6和喷射相对于枪体1进行拆卸,以便于后期的更换和维护,其中,喷嘴7的长度和喷嘴7端口的形状可根据肌肤的情况进行更改。
50.参照图2和图4,枪体1位于上料部c设置有安装座9,安装座9长度方向两侧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呈竖直设置的卡接块91,卡接块91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卡接块91在安装座9上呈对称设置,对应四个卡接块91的位置和数量,安装基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分别与四个卡接块91形成卡接配合得卡接槽24,进而实现安装座9与安装基座2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
51.参照图2和图4,安装座9背离安装基座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92,安装槽92内嵌设有注射管10,且安装座9位于安装槽92靠近枪头的一侧通过转动销和转动座转动设置有连接头20,该连接头20的转动轴线呈水平且与枪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注射管10的输出端可拆卸设置在连接头20上,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注射管10的输出端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在连接头20上,且连接头20上卡接固定有透明盖30,便于操作者观察到注射管10内的注射情况。实际使用中,操作者可将注射管10从连接头20上拆卸下来,对注射管10以及注射管10内的注射载体进行更换,且该种拆卸方式,安装快捷。
52.参照图2和图5,安装座9长度方向远离连接头20的一侧开设有与注射管10的活塞端相对齐的推动口93,枪体1位于推动口93的一侧设置有推送组件40,推送组件40包括伺服丝杆电机401,枪体1左右壳体的后端均一体成型有间隔设置的四个卡接筋板15,四个卡接筋板15上均成型有卡嵌槽151,伺服丝杆电机401嵌设在卡嵌槽151内,便于拆卸。
53.参照图2和图5,枪体1左右壳体位于伺服丝杆电机401背离枪口的一侧一体成型有限位板16,且限位板16上下对称设置有四个,任一限位板16的长度方向与伺服丝杆电机401丝杆的长度方向平行,四个限位板16位于伺服丝杆电机401的下方,且四个限位板16之间形成限位间隙161,伺服丝杆电机401上丝杆背离枪口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4011,限位块4011上一体成型有卡嵌凸块4012,该卡嵌凸块4012嵌设在限位间隙161中并与四个限位板16形成滑移配合,利用卡嵌凸块4012与四个限位板16形成的滑移配合,对伺服丝杆电机401的丝杆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提高丝杆移动的稳定性。
54.参照图2和图5,推送组件40还包括感应安装块402和推动杆403,感应安装块402固定在伺服丝杆电机401丝杆的端部,推动杆403的一端固定在感应安装块402背离伺服丝杆电机401的一端,推动杆403的另一端位于安装座9的推动口93处,且推动杆403的长度方向
与注射管10内活塞的滑移方向平行。随着伺服丝杆电机401的驱动,带动感应安装块402和推动杆403进行滑移,进而推动注射管10内的活塞进行注射作业。
55.参照图2和图5,感应安装块402内安装有感应开关4021,该感应开关4021为触点开关,推动杆403内插接滑移设置有感应杆4022,且感应杆4022的一端呈突出设置,感应杆4022的另一端与触点开关相连接。实际使用中,感应杆4022和触点开关实时反馈推动杆403是否与注射管10的活塞相抵接。
56.参照图2和图5,枪体1左右壳体内位于注射管10与伺服丝杆电机401之间对称成型有导向板17,感应安装块402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两个导向板17形成滑移配合的导向槽4023,进而进一步提高推动杆403运动时的稳定性。
57.参照图2和图5,感应安装块402的底部安装有两个移动触点4024,两个移动触点4024与触点开关电连接,枪体1左右壳体位于导向板17的下方均成型有承托槽18,两个承托槽18内安装有固定板50,固定板50的中部位置铺设有与移动触点4024保持电连接的固定触条501,枪体1靠近伺服丝杆电机401和电磁开关阀的一侧安装有plc控制面板,固定触条501靠近伺服丝杆电机401的一侧通过电线与plc控制面板相电连接,且按钮5与plc控制面板电连接。进而当操作者按动按钮5时,可同步驱动伺服丝杆电机401和电磁开关阀运作。
58.参照图2,枪体1靠近枪口的顶部设置有led灯60,该led灯60通过电线与plc控制面板电连接,在使用过程中起到标识作用。
59.参照图4和图6,连接头20内开设有呈直角设置的初始注入通道201,且初始注入通道201与注射管10的输出端相连通,连接头20位于初始注入通道201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弧形转动面202,安装座9靠近枪口的一侧开设有二次注入通道94,且安装座9位于二次注入通道94的输入端设置有与第一弧形转动面202相贴合的第二弧形转动面95,当连接头20转动至注射管10水平卧式嵌设在安装槽92时,初始注入通道201与二次注入通道94相连通,且相连通的初始注入通道201与二次注入通道94形成有注射通道,即当注射管10呈倾斜状态时,初始注入通道201和二次注入通道94相断开,对注射载体起到自动止流的作用。
60.参照图4和图6,安装座9的第二弧形转动面95位于二次注入通道94输入端的周侧开设有环形密封槽951,初始注入通道201的输出端始终位于环形密封槽951内,该环形密封槽951内固定嵌设有与第一弧形转动面202相抵接配合的第二密封圈,即有助于防止在转动连接头20的过程中,注射载体在第一弧形转动面202和第二弧形转动面95之间发生侧漏,进而提高了连接头20与安装座9在转动连接处的密封性。
61.参照图4和图6,安装座9位于二次注入通道94的输出端竖直成型有导向块96,导向块96内通过胶粘固定有注入针97,注入针97与二次通道相连通,安装基座2上对应导向块96的位置开设有与其形成嵌设配合的导向孔25,利用导向块96与导向孔25之间的嵌设配合,便于安装基座2的定位安装。
62.参照图4和图6,喷射套筒6上竖直开设有与喷射通道8相连通的连接口66,注入针97依次插入导向孔25和喷射套筒6上的连接口66内,且注入针97的输出口位于拉瓦尔喷管的窄喉处,由于拉瓦尔喷管窄喉处气流的速率变化最大,大大提高了气体喷射的速度,增强对注射载体小分子化的效果。
6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小分子转化枪的实施原理为:
64.参照图7,安装注射管10,向上转动透明盖30转动连接头20,使得注射管10呈倾斜
状态,此时,初始注入通道201和二次注入通道94相断开,然后通过旋拧注射管10将注射管10连接在连接头20上,之后,向下转动透明盖30转动连接头20,使得注射管10位于安装槽92内,并使得注射管10的活塞端对齐推动口93,此时,初始注入通道201与二次注入通道94相连通,且相连通的初始注入通道201与二次注入通道94形成注射通道;
65.注射作业,操作者手持枪体1,使得枪体1枪口处的喷嘴7对准人体的肌肤并距离肌肤一定距离,然后,按动按钮5,同步驱动伺服丝杆电机401和电磁开关阀运作,随着伺服丝杆电机401的驱动,带动感应安装块402和推动杆403进行滑移,推动注射管10的活塞滑移,将注射管10内的注射载体注入注射通道中,并从注入针97的输出口进入喷射通道8中窄喉处,其中,感应杆4022的端部和推动杆403的端部依次与注射管10内的活塞相抵接,并利用触电开关实时反馈推动杆403与活塞的接触信号。
66.同时,电磁开关阀打开,使得气体输入通道21内的高压氮气,快速流动至喷射通道8,经过拉瓦尔喷管的结构设计,使得高压氮气快速撞击喷射通道8中的注射载体,使其从喷嘴7处高速喷出,撞击过程中,注射载体由大分子液态状转变为小分子颗粒状,同时喷出的气体对肌肤具有按摩舒筋络和打开肌肤通路的作用,进而小分子在高压气体的撞击下,能够以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使得小分子颗粒状的注射载体更易进入肌肤中,深层次导入肌肤中,进而大大增强了肌肤对注射载体的吸收效果。
67.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注射载体还可以为具有抗皱、美白和促进肌肤水嫩等功能的精华液,用于皮肤的护理;注射载体还可以为具有促进毛发生长的生长液和促进白发变黑发的育发液,用于头皮毛发的护理;注射载体还可以为艾叶草本精油和具有治疗跌打损伤的跌打精油液等具有美容和理疗的液态产品,用于身体的理疗;注射载体还可以为易于小分子化的膏液类以及粉状类保健药品等,小分子化后,有利于人体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吸收,同时,在减肥和丰胸方面,利用小分子转化枪将相应产品进行小分子化,使得小分子颗粒状更易进入人体,促进营养药物和营养食物的吸收,从而增强相应的疗效。
6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