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抽吸血栓及血栓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62977发布日期:2021-12-17 23:2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压抽吸血栓及血栓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负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负压抽吸血栓及血栓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老龄化的进展,脑血管病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急性脑梗死,由于它的致死率、致残率高,目前指南推荐超急性期内静脉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血管内取栓治疗,目前有“单纯抽吸”的adapt技术和“抽吸与支架组合”的swim技术,一直以来,缺乏一套简易廉价的负压装置。
3.目前主要靠抽吸导管接负压抽吸机器进行抽吸,由于负压抽吸机器的负压不可控性,抽吸力度过大,常常导致血管内膜损伤甚至夹层形成,从而加重病情危及生命,所以,介入医师在取栓时候常常使用 2个10ml注射器的活塞填塞在50ml注射器的尾部与活塞柄之间来制造一个负压装置,但是,如此组合的装置极不稳定,10ml注射器的活塞经常弹射出去,或者是一个手术助理把住50ml注射器持续抽吸,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种负压抽吸血栓及血栓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抽吸导管接负压抽吸机器进行抽吸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以及采用50ml注射器持续抽吸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负压抽吸血栓及血栓收集装置,包括三联软管和支管,所述支管侧面等距固定连通支管,所述三联软管端部连接有瓣膜组件,所述支管端部均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端部均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端部均设有负压组件,所述负压组件远离连接组件的均设有卡接组件。
6.优选的,所述瓣膜组件包括通管和瓣膜装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帽、三通接头和扭柄,所述三联软管下端部固定安装通管,所述通管内壁表面远离三联软管一侧固定安装瓣膜装置,所述支管远离三联软管的端部表面均固定套设螺帽,所述支管端口处配合设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表面设有扭柄,所述三通接头远离支管一侧配合设有过滤组件。
7.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筒、过滤腔、滤网和沉淀槽,所述三通接头端部均固定连通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内部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壁表面远三通接头一侧固定卡设滤网,所述过滤腔内壁位于下方位置开设沉淀槽。
8.优选的,所述负压组件包括空筒、导杆、卡孔和活塞,所述负压组件包括空筒、导杆、卡孔和活塞,所述过滤筒端部均配合设有空筒,所述空筒内部均滑动插设卡孔,所述导杆表面均等距开通卡孔,所述空筒内部滑动安装活塞,且活塞侧表面与导杆端部表面均对应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端块、通槽、卡柱和弹簧,所述空筒端部均固定套设端块,且导杆滑动横向穿过端块,所述端块内部均开设通槽,所述通槽内部滑动插设卡柱,所
述卡柱表面位于通槽内部弹性套设弹簧,且卡柱通过弹簧与通槽内壁弹性连接,且卡柱端部与卡孔对应插接配合。
10.优选的,所述螺帽和卡柱均采用abs硬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三通接头、空筒和导杆均采用医用塑料材料制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负压组件,在导杆表面第二卡孔处,用卡柱进行卡接固定维持负压,大大减小了医师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三联软管部分,头端单管,尾端多管,第一管抽吸完毕只要扭动三通接头就可以关闭,同时开启第二管的负压吸引,如此循环,该负压组件结构简单,材料易得,可以实现物美价廉,同时操作方便,且有效避免负压抽吸机器的负压不可控性造成患者的过度损伤,大大增加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瓣膜组件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负压组件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三联软管;101、支管;2、瓣膜组件;201、通管;202、瓣膜装置;3、连接组件;301、螺帽;302、三通接头;303、扭柄; 4、负压组件;401、空筒;402、导杆;403、卡孔;404、活塞;5、卡接组件;501、端块;502、通槽;503、卡柱;504、弹簧;6、过滤组件;601、过滤筒;602、过滤腔;603、滤网;604、沉淀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21.一种负压抽吸血栓及血栓收集装置,包括三联软管1和支管101,支管101侧面等距固定连通支管101,三联软管1端部连接有瓣膜组件2,支管101端部均设有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端部均设有过滤组件6,过滤组件6端部均设有负压组件4,负压组件4远离连接组件3的均设有卡接组件5。
22.进一步的,瓣膜组件2包括通管201和瓣膜装置202,连接组件3包括螺帽301、三通接头302和扭柄303,三联软管1下端部固定安装通管201,通管201内壁表面远离三联软管1一侧固定安装瓣膜装置202,支管101远离三联软管1的端部表面均固定套设螺帽301,支管101端口处配合设有三通接头302,三通接头302表面设有扭柄 303,三通接头302远离支管101一侧配合设有过滤组件6,瓣膜装置202当可有效避免血液回流现象的出现,螺帽301可卡合于支管 101端部,防止细菌进入支管101内部,支管101的端部均安装三通接头302,且
通过拧转扭柄303可控制三通接头302的开合,方便了对血液的多组抽吸。
23.进一步的,过滤组件6包括过滤筒601、过滤腔602、滤网603 和沉淀槽604,三通接头302端部均固定连通过滤筒601,过滤筒601 内部设有过滤腔602,过滤腔602内壁表面远三通接头302一侧固定卡设滤网603,过滤腔602内壁位于下方位置开设沉淀槽604,血液将从三通接头302进入过滤筒601内的过滤腔602,经过滤网603的过滤后,血浆继续流入下一结构中,而血栓由于自身重力沉淀在沉淀槽604内,有效避免因血栓出现堵塞的问题。
24.进一步的,负压组件4包括空筒401、导杆402、卡孔403和活塞404,过滤筒601端部均配合设有空筒401,空筒401内部均滑动插设卡孔403,导杆402表面均等距开通卡孔403,空筒401内部滑动安装活塞404,且活塞404侧表面与导杆402端部表面均对应固定连接,三通接头302端部与空筒401固定连接,向外侧拉动导杆402 至所需位置,通过活塞404的作用,可将空筒401内抽成真空,方便了对血液的抽吸。
25.进一步的,卡接组件5包括端块501、通槽502、卡柱503和弹簧504,空筒401端部均固定套设端块501,且导杆402滑动横向穿过端块501,端块501内部均开设通槽502,通槽502内部滑动插设卡柱503,卡柱503表面位于通槽502内部弹性套设弹簧504,且卡柱503通过弹簧504与通槽502内壁弹性连接,且卡柱503端部与卡孔403对应插接配合,通过向上拉动卡柱503,弹簧504弹性压缩,再向外侧拉动导杆402至所需位置,松动卡柱503,在弹簧504的弹性作用下带动卡柱503卡进相应卡孔403内,可将空筒401内抽成真空,空筒401内部通过卡柱503与导杆402上的卡孔403的固定卡接而稳定的保持真空状态。
26.进一步的,螺帽301和卡柱503均采用abs硬质塑料材料制成,三通接头302、空筒401和导杆402均采用医用塑料材料制成,硬质塑料和医用塑料价格便宜且易于加工。
27.工作原理:扭下螺帽301,用肝素盐水排空管内及接头处所有空气,用肝素盐水排空空筒401内所有空气,将通管201端部连接于三联软管1的端部,再将支管101的端部均安装三通接头302,之后再将三通接头302端部与过滤筒601固定连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向上拉动卡柱503,弹簧504弹性压缩,再向外侧拉动导杆402至所需位置,松动卡柱503,在弹簧504的弹性作用下带动卡柱503卡进相应卡孔403内,可将空筒401内抽成真空,空筒401内部通过卡柱 503与导杆402上的卡孔403的固定卡接而保持真空状态,需要负压抽吸时,只需要扭动扭柄303改变三通接头302的方向方向即可,抽吸完第一管,扭动扭柄303至三通接头302关闭,同时开启第二管的负压抽吸,如此循环负压抽吸,在此过程中,血液将从三通接头302 进入过滤筒601内的过滤腔602,经过滤网603的过滤后,血浆继续流入下一结构中,而血栓由于自身重力沉淀在沉淀槽604内,有效避免因血栓出现堵塞的问题,透过透明的过滤筒601可对其进行观察,同时瓣膜装置202当可有效避免血液回流现象的出现,结合整个过滤组件6可有效防止血栓回流造成不必要的堵塞。
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