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部床板可调节的下肢康复训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22406发布日期:2021-12-22 15:2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部床板可调节的下肢康复训练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部床板可调节的下肢康复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2.腿部损伤是临床较常见的创伤之一,腿部损伤的致残率较高,腿部损伤在进行临床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但康复治疗的效果一直困扰着患者和医疗师。若康复治疗效果不佳,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的劳动能力,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各个厂商一直在研究和制造康复治疗效果更佳的康复仪器,以帮助患者腿部损伤的康复。
3.但是现有的下肢康复训练设备对存在针对性强、功能单一的问题,无法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训练条件,极大的影响使用者的训练热情。


技术实现要素:

4.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部床板可调节的下肢康复训练设备,可以实现旋转支架绕安装支架一端旋转,通过控制电动推杆的伸缩长度,在使用者进行下肢锻炼时自由调节使用者背部与腿部之间的角度,使使用者可以从卧位到坐位、从坐位到站立位之间自由调节,可增强使用者在下肢锻炼时的舒适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背部床板可调节的下肢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一端设有脚部固定装置,所述安装支架另一端安装有坐垫,所述坐垫与脚部固定装置之间的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下肢支撑装置,远离所述脚部固定装置的所述安装支架一端铰接连接有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上安装有背板,所述背板两侧的所述旋转支架上安装有可调节手托装置,所述坐垫下方的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驱动装置实现所述旋转支架绕所述安装支架一端旋转。
7.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设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一端铰接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电动推杆另一端铰接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架靠近所述坐垫的一端。
8.优选的,所述推杆由两块完全相同的弯折平板组成,两所述弯折平板一端铰接安装在所述电动推杆两侧,两所述弯折平板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架上,两所述弯折平板之间设有导柱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坐垫与背板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导柱位于所述旋转支架与安装支架铰接位置的正下方。
10.优选的,所述可调节手托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架两侧的滑轨,所述滑轨上安装有可自由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与所述滑轨抵接,所述滑块上转动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靠近所述滑块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滑块相
配合的用于控制所述连杆转动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托板,连杆与托板配合处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托板转动的第三固定机构。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一侧的支板,所述支板位于所述滑轨正上方,所述支板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内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一端穿过所述螺母与所述滑轨抵接。
12.优选的,所述连杆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和与所述托板相配合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第一转轴与所述滑块相配合实现所述滑块与连杆之间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第二转轴与所述托板相配合实现所述连杆与托板之间的转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连杆与所述托板相配合的一端中部设有垂直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通槽,所述第二安装孔与通槽连通,所述托板一端插设在所述通槽内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孔与通槽相配合实现所述连杆与托板的转动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一侧的所述连杆上的翅板,所述翅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栓,所述滑块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槽孔与所述第二螺栓相配合。
15.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机构包括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一侧的所述连杆上的第三螺栓,所述托板靠近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槽孔与所述第三螺栓相配合。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7.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分段式设计,通过控制电动推杆的伸缩长度,在使用者进行下肢锻炼时可自由调节使用者背部与腿部之间的角度,使使用者在坐起与平躺之间自由调节,可增强使用者在下肢锻炼时的舒适性;
18.2、本实用新型中两弯折平板铰接安装在电动推杆两侧,可提高电动推杆受力的平衡性,利用两弯折平板与电动推杆相配合有利于提高旋转支架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弯折平板实现电动推杆与旋转支架之间的连接,可有效避免应力集中在弯折平板与电动推杆铰接处,通过导柱固定连接两弯折平板,可提高两弯折平板之间的结构强度;
19.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旋转支架两侧增设可调节手托装置用于安放使用者手臂,可调节手托装置采用纯机械设计,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电器元件可靠性高,同时通过滑块与滑轨相配合,可对托板位置进行调节,可满足使用者背部与腿部之间角度不同时,使使用者上肢处于始终处于最放松状态,有利于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20.4、本实用新型中连杆采用垂直设置在连杆两端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分别与滑块、托板相配合,实现滑块与连杆之间、连杆与托板之间调节方向的不同,极大的提高了托板的调节角度,可满足不同角度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部床板可调节的下肢康复训练设备的卧位时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部床板可调节的下肢康复训练设备的坐位时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部床板可调节的下肢康复训练设备的可调节手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

基座、2

安装支架、3

脚部固定装置、4

坐垫、5

下肢支撑装置、6

旋转支架、7

背板、8

可调节手托装置、9

电动推杆、10

弯折平板、11

导柱、8001

滑轨、8002

滑块、8003

连杆、8004

托板、8005

支板、8006

第一螺栓、8007

通槽、8008

第二螺栓、8009

第一槽孔、8010

第三螺栓、8011

第二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6.如图1

3所示的一种背部床板可调节的下肢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有安装支架2,所述安装支架2一端设有脚部固定装置3,所述安装支架2另一端安装有坐垫4,所述坐垫4与脚部固定装置3之间的所述安装支架2上安装有下肢支撑装置5,远离所述脚部固定装置3的所述安装支架2一端铰接连接有旋转支架6,所述旋转支架6上安装有背板7,所述背板7两侧的所述旋转支架6上安装有可调节手托装置8,所述坐垫4下方的所述安装支架2上设有驱动装置实现所述旋转支架6绕所述安装支架2一端旋转。
27.所述驱动装置设为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一端铰接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2上,所述电动推杆9另一端铰接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电动推杆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架6靠近所述坐垫4的一端;所述推杆由两块完全相同的弯折平板10组成,两所述弯折平板10一端铰接安装在所述电动推杆9两侧,两所述弯折平板10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架6上,两所述弯折平板10之间设有导柱11固定连接;所述坐垫4与背板7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导柱11位于所述旋转支架6与安装支架2铰接位置的正下方;所述可调节手托装置8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架6两侧的滑轨8001,所述滑轨8001上安装有可自由移动的滑块8002,所述滑块8002上设有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与所述滑轨8001抵接,所述滑块8002上转动安装有连杆8003,所述连杆8003靠近所述滑块8002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滑块8002相配合的用于控制所述连杆8003转动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连杆8003远离所述滑块8002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托板8004,连杆8003与托板8004配合处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托板8004转动的第三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8002一侧的支板8005,所述支板8005位于所述滑轨8001正上方,所述支板8005远离所述滑块80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内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栓8006,所述第一螺栓8006一端穿过所述螺母与所述滑轨8001抵接;所述连杆8003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滑块8002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和与所述托板8004相配合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第一转轴与所述滑块8002相配合实现所述滑块8002与连杆8003之间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第二转轴与所述托板8004相配合实现所述连杆8003与托板8004之间的转动连接;所述连杆8003与所述托板8004相配合的一端中部设有垂直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通槽8007,所述第二安装孔与通槽8007连通,所述托板8004一端插设在所述通槽8007内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孔与通槽8007相配合实现所述连杆8003与托板8004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一侧的所述连杆8003上的翅板,所述翅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栓8008,所述滑块8002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槽孔8009与所述第二螺栓8008相配合;所
述第三固定机构包括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一侧的所述连杆8003上的第三螺栓8010,所述托板8004靠近所述连杆8003的一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槽孔8011与所述第三螺栓8010相配合。
28.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所述脚部固定装置3进行下肢辅助锻炼,通过所述下肢支撑装置5支撑、驱动锻炼的下肢,使用者臀部在所述坐垫4上,使用者背部在所述背板7上,使用者的手臂可以根据需求安放在所述可调节手托装置8上;
29.当使用者在下肢锻炼过程中因康复训练的舒适性需要进行姿态调整时,首先启动所述电动推杆9,通过所述电动推杆9推动所述推杆前移实现所述旋转支架6绕所述安装支架2一端旋转,所述旋转支架6推动使用者背部抬起,使用者背部抬起到舒适位置时,控制所述电动推杆9停止工作,然后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对所述可调节手托装置8进行调整,满足使用者的手臂安放需求;
30.所述可调节手托装置8进行调整时,首先根据使用者身高及所述背板7

坐垫4之间的角度调整所述滑块8002的位置,然后通过旋转所述第一螺栓8006,所述第一螺栓8006一端穿过所述螺母与所述滑轨8001抵接,将所述滑块8002固定在所述滑轨8001上,然后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转动所述连杆8003,调节所述连杆8003与滑块8002之间的角度,通过所述第二螺栓8008与所述第一槽孔8009相配合,实现所述连杆8003与滑块8002之间的固定,然后根据使用者手臂的位置转动所述托板8004,通过所述第三螺栓8010与所述第二槽孔8011相配合,实现所述连杆8003与托板8004的固定,固定的所述托板8004用于安放训练设备使用者的手臂。
31.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