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渗装置及促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5610发布日期:2021-12-08 13:36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渗装置及促渗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渗装置及促渗仪。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美容及医疗技术手段的应用上,经常需要使用促渗仪将药物或者美容液渗透到皮下,现有的储液型纳米促渗装置的结构为纳米晶片在导入头的中间,四周有出液孔,导入头本体一端有保护盖,而纳米晶片集中在中间的结构,药液或美容液撒布的直径远大于纳米晶片的宽度,导入效率不高;在加液后对装置本体进行密封时,容易使液体溢出造成极大浪费。
3.中国专利cn209500517u公开了一种弹性微型装置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促渗仪,包括中空的承压件,承压件的中空的内部设有一振动座,振动座的上表面设有用于仅穿透皮肤角质层的微型装置,振动座与承压件的内表面之间通过若干的弹性臂固定连接;承压件上设有与促渗仪连接的连接部。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座受到推力后转化为弹性臂的弹性形变势能,弹性臂的弹性形变势能又转变为带动振动座振动的动能,从而使微型装置产生振动,由于微型装置的振动是弹力臂的弹力带动的,与现有技术中美容仪直接带动对皮肤产生的压力小,容易控制,因此对皮肤不产生损伤。
4.中国专利cn204364652u公开了一种自动给药美容仪用纳米促渗头,包括纳米针片、中间体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体上设有圆柱凸台,凸台与中间体形成连接器连接卡位,连接器连接卡位与连接器相连,凸台上设有至少一根引流管,本实用新型可以接到自动给药美容仪使用,药物直接由美容仪给药端到达连接器导管再进入引流管流到渗出孔,再汇集到纳米针片,通过纳米针片与皮肤接触进行美容,减少了药物的浪费;生产时候只用生产纳米针片、中间体、引流管和连接器,纳米针片通过粘胶与中间体下方连接,引流管接在中间体上方的渗出孔,封装时候,先将连接器套到连接器连接卡位上,再通过注胶孔进行注胶密封,方便了生产加工和封装。
5.以上已经公开的专利均是涉及医疗仪器技术领域,其中专利cn209500517u 将一个微型装置设置在振动座上的振动臂中间,但溶液的渗透能力不强;专利 cn204364652u通过设置引流管引导溶液,但容易造成堵塞,且降低了导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6.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促渗装置。该促渗装置具有溶液渗透性好、导入效率高的特点。
7.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渗仪。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促渗装置,包括储液容器,促渗件,密封头和密封端盖;
10.所述储液容器表面开设有通道,所述储液容器的侧壁设置有导向件和卡槽;
11.所述促渗件固定在所述储液容器的端部表面并围设在所述通道的周围;
12.所述密封头的内侧壁设置有导向槽和卡扣,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件相配合,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配合;
13.所述密封端盖面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将所述密封端盖与出液容器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容器内设有储液室,所述储液室通过所述通道与外界连通。
15.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卡槽设有一个或多个。
16.进一步地,所述促渗件至少为两个,且促渗件的表面设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为锥形。
17.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头的底部内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堵塞所述通道。
1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卡扣设有一个或多个。
19.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孔的表面覆盖有透气膜,所述透气膜设置于所述通气孔的一端或两端。
20.一种促渗仪,包括上述的促渗装置。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
22.(1)本技术中的储液容器表面设置至少两个促渗件,且通道位于促渗件之间,提高了溶液的导入效率;
23.(2)本技术中的密封端盖上覆盖有透气膜的通气孔,可以有效解决加液后溶液容易溢出的问题,降低了损耗;
24.(3)本技术采用纳米级的结构可以在打开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时不会伤及真皮层,同时还可以提高溶液的渗透能力。
附图说明
25.图1为促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促渗装置的未安装密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实施例1中促渗装置的俯视图;
28.图4为实施例1中促渗装置的密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实施例1中促渗装置的密封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图5的仰视图;
31.附图标记如下:1.储液容器;11.通道;12.导向件;13.卡槽;2.促渗件;21. 凸起部;3.密封头;31.导向槽;32.卡扣;33.密封条;4.密封端盖;41.通气孔; 42.透气膜。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3.实施例1
34.根据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促渗装置,包括储液容器1,促渗件2,密封头 3和密封端盖4;所述促渗件2至少为两个,促渗件2可优选为纳米晶片或纳米微针,所述促渗件2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优选为锥形,但不限于锥形,纳米级的结构可以在打开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时不会伤及真皮层,同时还可以提高溶液的渗透能力。
35.所述储液容器1表面设有通道11,所述通道11与所述储液室连通。所述至少两个促
渗件2固定在所述储液容器1的表面并围设在所述通道11的周围,此结构提升了溶液的导入效率。
36.所述储液容器1侧壁设置有导向件12和卡槽13。所述导向件12为一个或多个,用于限定密封头3的转动,而密封头3只能通过推拉的形式运动。所述卡槽13为一个或多个,用于锁紧密封头3的卡扣32。
37.所述密封头3的内侧壁设置有导向槽31和卡扣32。所述导向槽31为一个或多个,导向槽31与导向件12相互配合。所述卡扣32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密封头3的内底部设置有密封条33,卡扣32与卡槽13卡紧为密封头3提供预紧力,使密封条33堵住通道11。
38.所述密封端盖4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气孔41,所述通气孔41与所述储液室连通。所述通气孔41表面覆盖透气膜42,所述透气膜42可以设置于通气孔41任意一端,也可以同时设置在通气孔41两端。可以有效避免在储液室中添加溶液后安装密封端盖4时由于内部高压导致溶液从通道11处溢出,降低了损耗。
39.在实施例1中,所述储液容器表面设置有4个促渗件2,所述促渗件2以2*2 阵列分布,所述通道11位于促渗件2之间,所述通道11为十字形,溶液从通道 11流出,经由促渗件2的侧壁流向锥形凸起21的表面,最后由锥形凸起21带入皮肤下。
40.具体地所述储液容器1侧壁设置有两个导向件12。
41.具体地,所述密封头3设置有两个导向槽31和4个卡扣,所述密封条为十字形。
42.具体地,所述密封端盖4上的通气孔41位于边缘位置,透气膜42设置于通气孔41背离外界表面。
4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