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髓核消融测压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27532发布日期:2021-11-22 20:0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髓核消融测压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手术电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髓核消融测压组件。


背景技术:

2.腰椎由骨性的椎体和比较柔韧的椎间盘组成,在它们后方有脊髓和脊神经,负责腰部以下的感觉运动以及大小便等。正常情况下腰椎间盘被纤维环维持固定在椎体边缘以内,再加上脊髓周围的脑脊液包容,椎间盘与脊髓和神经根没有任何接触。人们因为坐姿不良和年龄的问题,人体腰椎间盘会发生退变、脱水,相应的其周围的纤维环、后方的关节突关节所受应力增加,在外力不断挤压下,腰椎间盘外层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导致腰臀部疼痛(牵涉痛)和腿部疼痛(放射痛)。
3.相关技术中,常采用髓核成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其原理为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端部的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能量,使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和组织间形成高度聚集的等离子体薄层,薄层中的等离子体被电场加速,具有足够的能量粉碎组织内的有机分子链,使组织分解为简单的分子、原子或低分子量气体,从而产生汽化、切割、消融和止血的效果,由于电场并不直接作用于组织,所以可以避免多余的热量,从而最大程度的减轻对周边正常组织的热损伤。
4.采用上述相关技术,在c形臂或ct引导下,医生将穿刺针从安全三角区插入椎间盘内,然后通过等离子体手术电极作用于椎间盘,将电极周围组织消融,通过反复消融可将对神经造成压迫的组织全部气化排出体外。整个消融过程电极温度维持在70℃,离开电极1mm温度即降为40℃,所以对周围神经造成损伤的可能性非常小。同时还可以利用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冷凝固作用,使消融通道周围组织皱缩、固化,防止髓核组织沿消融通道再次突出。
5.综上,髓核成型术实则是为椎间盘进行减压操作,然而,在进行髓核成形术时,该进行什么程度的消融,一般是由医生在观察人体脊柱的ct片后,通过经验判断,可能导致消融不完全和消融过渡的情况发生,且髓核成型术后的消融情况,也无法及时了解,不利于对患者的治疗,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及时反映等离子刀头的消融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髓核消融测压组件。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髓核消融测压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髓核消融测压组件,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内开设有消融通道,所述消融通道内设置有等离子刀头,所述穿刺针内穿刺针内开设有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髓核压力变化的光纤压力传感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利用穿刺针进入至髓核处,先利用光纤压力传感器检测髓核在未消融之前的压力值为p1,然后利用等离子刀头对髓核进行消融减压处理,消融处理完成后,再利用光纤压力传感器检测髓核在消融之后的压力值为p
2,
,比较p1和
p2压力值的变化范围,即及时反映了采用等离子刀头对髓核的消融情况,临床上可根据前后压力值的变化进行大量的实验分析,并建立量效关系,有利于对患者的治疗
,

10.优选的,所述穿刺针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一穿刺段和第一插入段,所述检测通道位于穿刺针的第一插入段呈远离消融通道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检测通道位于穿刺针的第一插入段呈远离消融通道设置,有助于防止等离子刀头和光纤压力传感器在穿刺针的第一插入段相互干扰,以保证两者正常的工作。
12.优选的,所述穿刺针包括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所述消融通道开设在第一穿刺针上,所述检测通道开设在第二穿刺针上,所述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均包括第二穿刺段和第二插入段,所述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的第二插入段之间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的连接部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将等离子刀头和光纤压力传感器进行分管作业,有助于防止穿刺针的直径过大,不利于进行穿刺作业;同时,利用连接部件可将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进行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一方面,可选择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各自独立进行作业,以应对不同的作业条件;另一方面,也可选择将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固定连接在一起,同步进行穿刺作业,提高方便性。
14.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抱箍半环,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位于第二插入段均开设有与抱箍半环形成卡嵌配合的卡嵌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长度方向两端的抱箍半环,分别嵌设在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上的卡嵌槽,即利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进行抱箍固定,然后将第一夹板固定在第二夹板上,无需同步作业时,可将第一夹板从第二夹板上拆除,进而具体实现了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
16.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上设置有操作杆。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直接利用在第一夹板上设置的操作杆,对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进行同步作业,方便快捷。
18.优选的,所述操作杆的端部设置有稳定座,所述第一夹板沿平行于穿刺针的长度方向可调节设置在操作杆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使用者将稳定座抵接在人体上,然后沿穿刺针的长度方向调节第一夹板距离人体的距离,提高穿刺作业的稳定性。
20.优选的,所述稳定座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操作杆平行,所述第一夹板上转动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通过螺纹连接在操作杆上,第一夹板穿设导向杆并与其形成滑移配合。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调节时,在稳定座抵接在人体后,使用者调节转动块转动,使得第一夹板在导向杆的导向作用下,沿着操作杆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实现同步穿刺作业,也有助于调节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穿刺精度。
22.优选的,所述操作杆与稳定座之间通过球副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操作杆与稳定座之间形成的球副连接,使得第一穿
刺针和第二穿刺针可以任意角度进行同步的穿刺作业。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利用等离子刀头对髓核进行消融减压作业,同时,利用光纤压力传感器,对髓核消融前和消融后的压力进行检测,通过对压力值的读数,及时反映消融情况,并可根据压力值的变化,进行临床研究,建立量效关系,有利于对患者的治疗;
26.2.借助操作杆、第一夹板和转动块以及与操作杆进行球副连接的稳定座,提高穿刺作业的稳定性、便捷性以及精确度。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主要体现髓核消融测压组件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主要体现穿刺针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主要体现髓核消融测压组件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主要体现连接部件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主要体现髓核消融测压组件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32.图6为图5中a部分的局部示意图,主要体现转动块的结构。
33.附图标记:1、穿刺针;11、第一穿刺针;12、第二穿刺针;2、消融通道;3、检测通道;4、第一穿刺段;5、第一插入段;6、等离子刀头;7、光纤压力传感器;8、第二穿刺段;9、第二插入段;10、连接部件;101、第一夹板;1011、转动孔;102、第二夹板;20、抱箍半环;30、卡嵌槽;40、操作杆;50、稳定座;60、转动块;601、限位边;602、防滑纹;70、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髓核消融测压组件。
36.实施例1
37.参照图1和图2,髓核消融测压组件包括穿刺针1,穿刺针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相互平行的消融通道2和检测通道3,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一穿刺段4和第一插入段5,其中,检测通道3位于穿刺针1的第一插入段5呈远离消融通道2设置,即检测通道3位于该段呈弧形远离消融通道2设置,穿刺针1的消融通道2内设置有用于对髓核进行消融减压的等离子刀头6,穿刺针1的检测通道3内设置有用于检测髓核压力变化的光纤压力传感器7。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髓核消融测压组件的实施原理为:
39.实际使用中,将穿刺针1进入至髓核处,先利用光纤压力传感器7检测髓核在未消融之前的初始压力值为p1,然后利用等离子刀头6对髓核进行消融减压处理,消融处理完成后,再利用光纤压力传感器7检测髓核在消融之后的压力值为p
2,
,比较p1和p2压力值的变化范围,可直观且及时地反映采用等离子刀头6对髓核的消融减压情况,并判断是否进行了消融。
40.之后,使用者可根据压力数值的变化范围,进行临床研究,观察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并以此建立量效关系,并根据关系数据,直接且精确地对患者进行髓核成型术,优化对患者腰间盘突出的治疗,另外,也减少髓核成型术的时间,进而减小患者在ct下的照射时间,减小ct对人体的损害。
41.实施例2
4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43.穿刺针1包括第一穿刺针11和第二穿刺针12,消融通道2设置在第一穿刺针11内,检测通道3设置在第二穿刺针12内。
44.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
45.实际使用中,将等离子刀头6和光纤压力传感器7进行分管设置,即分管进行消融和测压作业,有助于防止采用一个穿刺针1的直径过大,不利于进行穿刺作业,也可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对髓核进行消融和测压作业,以应对不同的作业条件。
46.实施例3
47.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48.参照图5和图6,第一穿刺针11和第二穿刺针12均包括第二穿刺段8和第二插入段9,第一穿刺针11和第二穿刺针12的第二插入段9之间可拆卸设置有连接部件10,连接部件10包括第一夹板101和第二夹板102,第一夹板101和第二夹板10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抱箍半环20,且第一夹板101和第二夹板102长度方向两侧靠近抱箍半环20处通过螺丝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一穿刺针11和第二穿刺针12位于第二插入段9均开设有与抱箍半环20形成卡嵌配合的卡嵌槽30。
49.参照图5和图6,实际使用中,将第一夹板101和第二夹板102长度方向两侧的抱箍半环20分别嵌设在第一穿刺针11和第二穿刺针12上的卡嵌槽30中,并通过拧紧螺丝将第一夹板101固定在第二夹板102上,实现第一夹板101和第二夹板102之间的固定连接。
50.参照图5和图6,第一夹板101上通过焊接固定有操作杆40,该操作杆4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穿刺针11和第二穿刺针12的长度方向平行。
51.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
52.实际使用中,利用第一夹板101和第二夹板102将第一穿刺针11和第二穿刺针12固定在一起,在进行穿刺作业时,操作者在对穿刺部位进行ct定位后,操作者只需手持操作杆40,便可同时对第一穿刺针11和第二穿刺针12进行穿刺作业,方便快捷。
53.实施例4
54.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
55.参照图5和图6,操作杆40靠近人体的端部通过球铰链转动连接有稳定座50,即该稳定座50与操作杆40形成球副连接,且该稳定座50抵接在人体上,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第一夹板101上一体成型有转动孔1011,转动孔1011的轴线与操作杆40的长度方向平行,转动孔1011内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转动块60,转动块60呈圆柱体设置,转动块60轴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边601,两个限位边601分别与第一夹板101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壁相抵接,且转动块60与操作杆40通过螺纹连接;稳定座50上通过焊接固定有导向杆70,该导向杆70的长度方向与操作杆40的长度方向平行,该导向杆70穿设稳定座50并与其形成滑移配合,为方便操作者调节转动块60,转动块60竖直方向的上侧设置有呈条状设置的防滑纹602。
56.实施例4的实施原理为:
57.实际使用中,将稳定座50抵接在人体上,然后,操作者手持操作杆40,对第一穿刺针11和第二穿刺针12进行角度调节,调节完成后,操作者通过调节转动块60,使得第一夹板101和第二夹板102在导向杆70的导向作用下,沿着操作杆40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实
现第一穿刺针11和第二穿刺针12的同步且精确地穿刺作业。
5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