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声波引导下的留置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21841发布日期:2022-02-16 13:2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超声波引导下的留置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留置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超声波引导下的留置针结构。


背景技术:

2.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面对患儿这一特殊群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和患儿的舒适成为护士及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标志和推广的前提。
3.现有的超声波引导下的留置针,多使用在重症监护室或者急诊抢救室抢救病人,增强ct打造影剂的针没有地方打的病人,然而留置针的长度太短或者太长,穿刺的时候太长不方便,太短容易脱落。因此,发明一种用于超声波引导下的留置针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声波引导下的留置针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超声波引导下的留置针结构,包括针座,所述针座一端的内腔中设置有橡胶塞柱,所述橡胶塞柱的一端活动贯穿针座的一端内壁并延伸至针座的一侧,所述橡胶塞柱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橡胶塞柱的另一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针芯,所述针座的内腔中设置有与针座相适配的隔离塞,所述隔离塞与针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针芯远离橡胶塞柱的一端活动贯穿隔离塞的一侧面并延伸至针座的另一端面,所述针座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呈椭圆型,所述滑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多个呈等间距水平分布的限位槽,所述滑槽的内腔中设置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板,所述滑板的两端均与限位槽相适配,所述滑板的中部固定插接有导管,所述针芯远离隔离塞的一端位于导管的内腔中并与导管相适配。
6.优选的,所述导管远离滑板的一端活动贯穿滑槽的另一端内壁并延伸至针座的另一侧面,所述针座的另一端面设置有针套。
7.优选的,所述针套的一端面与针座的另一端面贴合连接,所述导管的远离滑板的一端活动套接在针套的内腔中。
8.优选的,所述针座的上端内壁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内腔与针座的内腔相连通。
9.优选的,所述进液口的上表面设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内腔与进液口的内腔相连通。
10.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针翼,所述针座的外侧壁粘接有多个呈
等间距环形阵列分布的橡胶防滑贴。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多个呈等间距水平分布的限位槽,滑槽的内腔设置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板,滑板的两端均与限位槽相适配,滑板的中部固定插接有导管,从而使得导管进行一定程度的伸缩,避免了留置针长度太短或者太长,穿刺的时候太长不方便,太短容易脱落的现象,提高了本装置的通用性;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针座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呈的能间距环形阵列分布的橡胶防滑贴,橡胶防滑贴可以增大与人体的摩擦力,能够防止患者在活动时,而导致本装置出现偏移的现象。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槽结构侧剖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板结构正视示意图。
19.图中:1、针座;2、橡胶塞柱;3、固定块;4、针芯;5、隔离塞;6、滑槽;7、限位槽;8、滑板;9、导管;10、针套;11、进液口;12、输液管; 13、针翼;14、橡胶防滑贴。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用于超声波引导下的留置针结构,包括针座1,针座1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6,滑槽6呈椭圆型,滑槽6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多个呈等间距水平分布的限位槽7,滑槽6的内腔中设置有与滑槽6相适配的滑板8,滑板8可以在滑槽6的内腔中进行水平移动,滑板 8的两端均与限位槽7相适配,滑板8的两端可以转动到限位槽7的内腔中,滑板8的中部固定插接有导管9,导管9的移动可以带动滑板8同步进行移动。
22.进一步的,导管9远离滑板8的一端活动贯穿滑槽6的另一端内壁并延伸至针座1的另一侧面,当滑板8移动到靠近滑槽6另一端内壁的限位槽7 内腔中时,此时导管9伸出的长度有6.5cm,当滑板8移动到滑槽6的开口处的一端限位槽7内腔中时,导管9伸出的长度有5.5cm,针座1一端的内腔中设置有橡胶塞柱2,橡胶塞柱2的一端活动贯穿针座1的一端内壁并延伸至针座1的一侧。
23.其次,橡胶塞柱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固定块3的移动可以带动橡胶塞柱2同步进行移动,橡胶塞柱2的另一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针芯4,橡胶塞柱2的移动可以带动针芯4同步进行移动,针座1的内腔中设置有与针座1相适配的隔离塞5,隔离塞5与针座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针芯4远离橡胶塞柱2的一端活动贯穿隔离塞5的一侧面并延伸至针座1的
另一端面,针芯4远离隔离塞5的一端位于导管9的内腔中并与导管9相适配。
24.进一步的,针座1的另一端面设置有针套10,针套10的一端面与针座1 的另一端面贴合连接,导管9的远离滑板8的一端活动套接在针套10的内腔中,针座1的上端内壁设置有进液口11,进液口11的内腔与针座1的内腔相连通,进液口11的上表面设置有输液管12,输液管12的内腔与进液口11的内腔相连通,固定块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针翼13,针翼13的水平移动可以带动固定块3同步进行水平移动,针座1的外侧壁粘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环形阵列分布的橡胶防滑贴14,橡胶防滑贴14可以增大与人体肌肤之间的摩擦力,能够防止患者在活动时,而导致本装置出现偏移的现象。
25.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26.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在预留出进行常规消毒,穿刺处涂无菌耦合剂,然后将针座1另一端的针套10取下,接着转动导管9,导管9的转动带动滑板8同步进行转动,使得滑板8移动到滑槽6的内腔中,然后根据需要使用导管9的长度,水平移动导管9,导管9的水平移动带动滑板8在滑槽6的内腔中进行水平移动,当滑板8移动到靠近针套10的一端限位槽7的内腔中时,导管9伸出的距离有6.5cm,当滑板8移动到靠近滑槽6开口处一端的限位槽 7内腔中时,此时导管9伸出的距离有5.5cm;
27.然后再次转动导管9,导管9的转动带动滑板8同步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滑板8的两端分别卡接到两个限位槽7的内腔中,此时可以将导管9进行有效的定位,从而使得导管9的长度能够进行一定的调整,方便了本装置的使用,接着将本装置通过超声波引导进行静脉穿刺,刺入后水平移动针翼13将针芯4取出。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