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手术可调节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97566发布日期:2022-10-14 17:5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柱手术可调节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脊柱手术可调节体位垫。


背景技术:

2.目前,俯卧位手术体位是手术治疗常用的体位之一,尤其在背部脊柱外科的手术中应用较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脊柱外科水平的提高,很多以前不能治疗的疾病现在都能得到解决,国家经济发展伴随而来的交通事故多发,使脊柱创伤越来越多,脊柱手术也越来越多。脊柱手术多在俯卧位下进行,术中满意的体位是保证手术顺利和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对不同年龄、性别和胖瘦的患者需使用不同的体位垫;同时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弊端也慢慢显现出来,由于体位不当造成的患者手术伤害日益增多,己经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重视;脊柱外科手术时间较长,术中的护理和麻醉监护是手术医生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所以,舒适的体位、有效的护理和麻醉监护不仅有利于术者完成手术,而且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术后并发症,对俯卧位体位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临床外科手术中传统的体位垫,基本分为两类:一种为固定形状、固定宽度的柔软发泡类产品;另一种可调节但结构非常复杂的机械装置,整体较为笨重。脊柱手术时,患者俯卧在手术台上,为使脊椎部分能够明显的暴露在医生面前,现在常用的针对俯卧体位的做法只是把软垫子、软枕头放在床上,使患者俯卧,头部垫头圈,由于垫子不是一个整体,在长时间的手术操作过程中,常使患者最佳手术暴露体位发生改变;在患者的胸、腹部垫一支撑块,使脊柱向上拱起,由于支撑块处于患者的胸、腹部中间,容易产生胸闷不适、恶心等不良感受;膝关节、足背垫海绵垫。而这些方法主要以暴露手术视野为主,对患者安全性的保护较差,偏重在褥疮的预防,以减压为主,忽视了调整体位来对患者进行保护。但是在手术和护理中,患者需要长时间保持这种体位,加上麻醉药物的作用,患者的肢体处于麻痹状态,全身肌肉、组织、血管处于非正常的状态,导致手术过程中长时间的固定体位,造成身体局部血液流通不畅而出现局部供血不足,增加患者受伤的机率;且患者体位的特殊性,不利于麻醉监护和护理,不能有效控制手术过程中对患者意外伤害的控制,加大了手术室体位风险质量控制、手术体位管理的难度,也增加了麻醉医师和护理的工作难度。
4.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5.(1)现有技术由于无法根据患者的胖瘦程度从而调节体位垫的高低,易导致全麻俯卧位患者颈椎过度屈曲或过度伸展,从而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增加患者体位并发症的发生。
6.(2)现有技术无法根据患者的胖瘦程度调节体位垫的高低,易导致腹压过大影响术区出血。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脊柱手术可调节体位垫。
8.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脊柱手术可调节体位垫,所述脊柱手术可调节体
位垫设置有俯卧位床垫;俯卧位床垫上设置有躯干部垫,俯卧位床垫左右两端设置有底座;
9.底座上侧固定有支撑圆框,支撑圆框外侧包裹有橡胶垫层,橡胶垫层上设置有通孔和细小凹凸点。
10.进一步,所述躯干部垫为条形凝胶枕,俯卧位体垫为长方体。
11.进一步,所述底座底侧设置有魔术贴绒面。
12.进一步,所述底座设置有底板,底板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部固定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端部固定有连接支撑板。
13.进一步,所述底座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和蓄电池。
14.进一步,所述俯卧位床垫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魔术贴钩面,魔术贴钩面与魔术贴绒面粘合。
15.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可直接调节体位垫的间距及高度,节省体位摆放时间。根据患者的胖瘦程度可调节体位垫的高低,使全麻俯卧位患者颈椎呈正常生理位置放置在头盆上;同时体位垫的中间呈腾空状态,减少腹压过大导致术区出血,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体位并发症的发生。
17.本实用新型中躯干部垫为圆柱体,俯卧位体垫为长方体,便于与患者身体紧密贴合。
18.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底侧设置有魔术贴绒面,配合躯干部垫的固定。
19.本实用新型中底座设置有底板,底板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部固定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端部固定有连接支撑板,便于调整躯干部垫的高度。
20.本实用新型中底座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和蓄电池,实现对电动伸缩杆的控制。
21.本实用新型中俯卧位床垫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魔术贴钩面,魔术贴钩面与魔术贴绒面粘合,实现躯干部垫的固定。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脊柱手术可调节体位垫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躯干部垫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俯卧位床垫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橡胶垫层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躯干部垫;2、俯卧位床垫;3、底座;4、支撑圆框;5、橡胶垫层;6、魔术贴钩面;8、底板;9、电动伸缩杆;10、连接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
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脊柱手术可调节体位垫,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3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脊柱手术可调节体位垫中俯卧位床垫2上设置有躯干部垫1,其中躯干部垫1为条形凝胶枕,俯卧位体垫2为长方体。
32.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俯卧位床垫2左右两端设置有底座3,底座3上侧固定有支撑圆框4,支撑圆框4外侧包裹有橡胶垫层5。橡胶垫层5上设置有通孔7和细小凹凸点。其中,底座3底侧设置有魔术贴绒面。本实用新型中俯卧位床垫2结构中间呈腾空状态,减少腹压过大导致术区出血,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体位并发症的发生。
33.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俯卧位床垫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魔术贴钩面6,魔术贴钩面6与魔术贴绒面粘合。本实用新型中魔术贴钩面6长度为25-70cm,使躯干部垫1可调节的间距为25-70cm;同时俯卧位床垫2厚度为5cm。
34.如图5所示,为了调整躯干部垫1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中底座3设置有底板8,底板8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部固定有电动伸缩杆9,电动伸缩杆9端部固定有连接支撑板10。其中,在底座3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和蓄电池。本实用新型可以使躯干部垫1调节的高度范围0-10cm,调节精度1mm,可根据患者的胖瘦程度可调节体位垫的高低。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患者躺在俯卧位床垫2上,根据体型调整躯干部垫1在俯卧位床垫2上的位置。同时通过底座3中的电动伸缩杆9,调整躯干部垫1的高度。
36.本实用新型在手术过程中能长时间保持患者手术体位不变,实现俯卧位手术时患者体位的标准化摆放,此标准化的摆放充分考虑到了俯卧位手术的特性及患者性别、身高、体重、肢体部位承受压力的不同而合理设置,对患者的肢体通过合理支撑而分散患者躯干及四肢所承受的压力,起到保护患者作用。同时减轻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间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颈椎、胸椎、腰椎患者。根据患者的体型可直接调节体位垫的间距及高度,节省体位摆放时间。根据患者的胖瘦程度可调节体位垫的高低,使全麻俯卧位患者颈椎呈正常生理位置放置在头盆上;同时体位垫的中间呈腾空状态,减少腹压过大导致术区出血,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体位并发症的发生。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