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轴线引出工装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97565发布日期:2022-10-14 17:5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轴线引出工装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船舶轴线引出工装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船舶轴线,即从船舶上主机到螺旋桨间的轴系,往往是由好几段位于同一直线的轴互相连接起来的,这种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轴互称为轴线。
3.现代造船节奏越来越快,对船坞周期提出更短的要求。轴舵系作为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坞期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而轴舵系的相交度检查更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相交度检查是通过沿轴系中心线和舵系中心线位置各拉一根钢丝来进行检查。对于轴系中心线的引出,国内现有的方式是在螺旋桨轴没安装的前提下,沿轴系中心线拉一根钢丝,这根钢丝必须从尾轴管尾端拉到主机前端,沿途不能有任何阻碍。这种方式使轴系和主机的安装只能在轴舵系相交度检查完成后才能进行,无法进一步缩短轴系的安装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轴线引出工装,在螺旋桨轴已安装到位的前提下,通过对该工装的使用,能够从螺旋桨轴直接引出轴线,从而实现轴舵系相交度检查,其能够使轴系和主机的安装不再受相交度检查的约束,使安装时间大幅提前,且有利于机舱区域的完整性。
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轴线引出工装使用方法,其能够在螺旋桨轴已安装到位的前提下,通过对该工装的使用,能够从螺旋桨轴直接引出轴线,从而实现轴舵系相交度检查,其能够使轴系和主机的安装不再受相交度检查的约束,使安装时间大幅提前,且有利于机舱区域的完整性。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船舶轴线引出工装,船舶置于水平地面上,船舶上具有轴系中心线,所述船舶轴线引出工装包括紧固件、转动板、轴线校准丝和光靶架;
8.船舶上螺旋桨轴的尾端面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圆心轴与所述轴系中心线共线,所述紧固件安装于所述中心孔内,且所述紧固件沿所述轴系中心线开设穿孔,所述转动板与所述紧固件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板沿所述轴系中心线开设有贯穿的线槽;
9.所述光靶架设置于所述水平地面上,所述轴线校准丝依次穿设于所述中心孔、所述穿孔和所述线槽,所述轴线校准丝的一端与所述紧固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光靶架固定连接,且所述轴线校准丝处于拉直状态并与所述轴系中心线共线。
10.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上靠近所述螺旋桨轴尾端面的一侧面开设有圆形的安装孔,所述紧固件上设置有圆形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对应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而实现所述转动板与所述紧固件的转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选用沉头螺栓,所述中心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沉头
螺栓的螺杆部与所述中心孔通过螺纹连接,所沉头螺栓的螺帽部为所述转动部。
12.进一步地,所述轴线校准丝选用为钢丝。
13.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靠近所述螺旋桨轴的尾端面的一侧面为平面,且所述平面与所述螺旋桨轴的尾端面相互平行。
14.进一步地,所述平面与所述螺旋桨轴的尾端面抵接。
15.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选用等腰三角形的角尺,所述线槽位于所述角尺的中心线处,且所述角尺的底边与所述螺旋桨轴的尾端面平行。
16.进一步地,还包括磁铁块,所述磁铁块与所述螺旋桨轴磁吸连接,且所述磁铁块能够对所述转动板进行支撑。
17.进一步地,所述磁铁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磁铁块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板的两侧,且两个磁铁块均与所述螺旋桨轴磁吸连接。
1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的船舶轴线引出工装的使用方法:
19.s:先将所述轴线校准丝的一端穿过所述紧固件上的所述穿孔,并将所述轴线校准丝的端部打结以形成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被卡于所述紧固件的前端面处。
20.s:然后将所述轴线校准丝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动件上的所述线槽,并将所述紧固件安装于所述中心孔内。
21.s:所述轴线校准丝的另一端与所述光靶架固定,并将所述轴线校准丝拉直。
22.s:调整所述光靶架的中心位置,使所述轴线校准丝位于所述线槽的中心位置。
23.s:旋转所述转动板使其处于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当所述转动板处于水平状态时,观察所述轴线校准丝是否处于所述线槽的中心位置;当所述转动板处于竖直状态时,观察所述轴线校准丝是否处于所述线槽的中心位置;当所述转动板处于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时,观察到所述轴线校准丝均处于所述线槽的中心位置,则可以判断所述轴线校准丝与螺旋桨轴的尾端面相互垂直,则所述轴线校准丝与所述轴系中心线共线。
24.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5.本技术在船舶上螺旋桨轴已安装到位的前提下,通过对该工装的使用,能够从螺旋桨轴直接引出轴线(即轴线校准丝),从而实现轴舵系相交度检查,其能够使轴系和主机的安装不再受相交度检查的约束,使安装时间大幅提前,且有利于机舱区域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船舶轴线引出工装应用于船舶上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2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紧固件安装于螺旋桨轴上中心孔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31.1-紧固件;2-转动板;3-轴线校准丝;4-光靶架;5-船舶;6-螺旋桨轴;7-中心孔;8-安装孔;9-坞墩;10-主机;11-舵线钢丝;12-线锤。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9.实施例1
40.船舶轴线,即从船舶5上主机10到螺旋桨间的轴系,往往是由好几段位于同一直线的轴互相连接起来的,这种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轴互称为轴线。
41.现代造船节奏越来越快,对船坞周期提出更短的要求。轴舵系作为船舶5建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坞期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而轴舵系的相交度检查更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相交度检查是通过沿轴系中心线和舵系中心线位置各拉一根钢丝来进行检查。对于轴系中心线的引出,国内现有的方式是在螺旋桨轴6没安装的前提下,沿轴系中心线拉一根钢丝,这根钢丝必须从尾轴管尾端拉到主机10前端,沿途不能有任何阻碍。这种方式使轴系和主机10的安装只能在轴舵系相交度检查完成后才能进行,无法进一步缩短轴系的安装周期。
42.因此,本技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用以解决此缺陷,如下所示:
43.参照图1-图3,一种船舶轴线引出工装,船舶5置于水平地面上,并船舶5通过多个
坞墩9能够置于水平地面上,船舶5上具有轴系中心线,即从船舶5上主机10到螺旋桨间的轴系连接起来的线,沿轴系中心线定义前后方向,将主机10至螺旋桨的方向定义为由前至后的方向。
44.船舶轴线引出工装包括紧固件1、转动板2、轴线校准丝3和光靶架4。
45.船舶5上螺旋桨轴6的尾端面设置有中心孔7,中心孔7的圆心轴与轴系中心线共线,紧固件1安装于中心孔7内,且紧固件1沿轴系中心线开设穿孔,转动板2与紧固件1转动连接,且转动板2沿轴系中心线开设有贯穿的线槽。
46.需要注意的是,中心孔7的竖直截面为规则形状的孔,如圆孔、方孔、等腰三角形空等,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将中心孔7设计成截面为圆形的圆孔,圆孔的中心轴与轴系中心线共线。
47.在本实施例中,光靶架4设置于水平地面上,且处于船舶5的后侧并与螺旋桨轴6对应设置。
48.在本实施例中,轴线校准丝3可以选用钢丝、铁丝、铝丝、铜丝、细绳等,优选地将轴线校准丝3选为钢丝,强度高韧性强。
49.在操作时,轴线校准丝3依次穿设于中心孔7、穿孔和线槽,轴线校准丝3的一端与紧固件1连接、另一端与光靶架4固定连接,且轴线校准丝3处于拉直状态并与轴系中心线共线,即轴线校准丝3的前端与紧固件1连接而实现固定,轴线校准丝3的后端与光靶架4连接固定,之后并将轴线校准丝3拉直使其处于紧绷状态。
50.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板2上靠近螺旋桨轴6尾端面的一侧面开设有圆形的安装孔8,即在转动板2的前端面开设安装孔8,紧固件1上设置有圆形的转动部,转动部的外壁部分呈圆形,即转动部可以为环状或者圆柱体状,转动部对应安装于安装孔8内而实现转动板2与紧固件1的转动连接。如此,转动板2与转动部通过间隙配合实现转动连接,这种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方便其间的安装和拆卸取下。
5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是,紧固件1选用螺栓,如普通螺栓或沉头螺栓,并且在中心孔7的内壁设置有与该螺栓相匹配的内螺纹,螺栓的螺杆部与中心孔7通过螺纹连接,螺栓的螺帽部即为所述的转动部。
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板2靠近所述螺旋桨轴6的尾端面的一侧面为平面,且所述平面与所述螺旋桨轴6的尾端面相互平行。
53.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是,转动板2选用等腰三角形的角尺,线槽位于角尺的中心线处,且角尺的底边与螺旋桨轴6的尾端面平行,角尺的底边靠近螺旋桨轴6的尾端面设置,角尺的底边开设所述的安装孔8。
54.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磁铁块,磁铁块与螺旋桨轴6磁吸连接的同时,并通过磁铁块对转动板2进行辅助支撑,防止转动板2从紧固件1上脱落或松动。角尺可以选用磁性材质、也可以非磁性材质。当角尺选用磁性材质时,磁铁块的一端与螺旋桨轴6磁吸连接、另一端与角尺磁吸连接,并需要保证角尺处于水平状态或竖直状态;当角尺选用非磁性材质时,可以选用两个磁铁块,分别设置于角尺的两侧面,在两个磁铁块与螺旋桨轴6磁吸连接的同时,并将角尺挤紧,使角尺能够处于水平状态或竖直状态。
55.该工装在实施轴线引出操作时,先将轴线校准丝3的一端穿过紧固件1上的穿孔,并将轴线校准丝3的端部打结以形成阻挡部,阻挡部被卡于紧固件1的前端面处。然后将轴
线校准丝3的另一端穿过转动件上的线槽,并将紧固件1安装于中心孔7内。轴线校准丝3的另一端与光靶架4固定,并将轴线校准丝3拉直。调整光靶架4的中心位置,使轴线校准丝3位于线槽的中心位置。旋转转动板2使其处于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当转动板2处于水平状态时,观察轴线校准丝3是否处于线槽的中心位置;当转动板2处于竖直状态时,观察轴线校准丝3是否处于线槽的中心位置;当转动板2处于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时,观察到轴线校准丝3均处于线槽的中心位置,则可以判断轴线校准丝3与螺旋桨轴6的尾端面相互垂直,则轴线校准丝3与轴系中心线共线。当轴线校准丝3校准确定后,便可以与舵线钢丝11配合而完成轴舵系的相交度检查了,舵线钢丝11的一端固定于船舶5的固定件上,舵线钢丝11的另一端设置了一个线锤12,在线锤12的重力作用下,舵线钢丝11被竖直拉直。
56.实施例2
5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具体为实施例1中船舶轴线引出工装的使用方法,如下所示:
58.s1:先将轴线校准丝3的一端穿过紧固件1上的穿孔,并将轴线校准丝3的端部打结以形成阻挡部,阻挡部被卡于紧固件1的前端面处。
59.s2:然后将轴线校准丝3的另一端穿过转动件上的线槽,并将紧固件1安装于中心孔7内。
60.s3:轴线校准丝3的另一端与光靶架4固定,并将轴线校准丝3拉直。
61.s4:调整光靶架4的中心位置,使轴线校准丝3位于线槽的中心位置。
62.s5:旋转转动板2使其处于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当转动板2处于水平状态时,观察轴线校准丝3是否处于线槽的中心位置;当转动板2处于竖直状态时,观察轴线校准丝3是否处于线槽的中心位置;当转动板2处于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时,观察到轴线校准丝3均处于线槽的中心位置,则可以判断轴线校准丝3与螺旋桨轴6的尾端面相互垂直,则轴线校准丝3与轴系中心线共线。
6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64.在螺旋桨轴6已安装到位的前提下,通过对该工装的使用,能够从螺旋桨轴6直接引出轴线(即轴线校准丝3),从而实现轴舵系相交度检查,其能够使轴系和主机10的安装不再受相交度检查的约束,使安装时间大幅提前,且有利于机舱区域的完整性。
6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66.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6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6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