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专用检查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77174发布日期:2021-12-08 15:31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专用检查垫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术专用检查垫。


背景技术:

2.手术专用检查垫是一种用在手术室放在手术床上的医用器具。目前在临床上,手术专用检查垫的材质有很多种,但是它主要的作用就是可以避免病人由于手术操作时间过长而造成压疮、褥疮的情况发生,可以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舒适感。
3.手术专用检查垫是一种由pe膜、无纺布、绒毛浆、高分子等材质制成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因此手术专用检查垫的上表面具有良好的吸水效果,底部具有良好的防渗透效果。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检查垫本体在使用时因和患者直接接触,从而导致上表面会产生大量细菌,而目前通常是将检查垫本体使用后直接丢弃,从而存在有细菌扩散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达到降低检查垫本体丢弃后细菌扩散的现象,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术专用检查垫。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手术专用检查垫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手术专用检查垫,包括检查垫本体,在检查垫本体的四周固设有固定套管,固定套管内穿设有拉绳,拉绳与固定套管滑动连接,固定套管在检查垫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拉绳的两端从开口处伸出固定套管。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查垫本体使用完后,使用者用一只手握住固定套管的开口处,另一只手同时拉动拉绳的两端,使拉绳的两端从固定套管内抽出,从而使检查垫本体四周的边缘向开口处靠拢并收紧,此时检查垫本体的下表面向外,而检查垫本体的上表面被包裹在内,当使用者将拉绳抽出至最大程度后,再用拉绳将检查垫本体在固定套管附近的位置绑紧,从而使检查垫本体上表面的细菌不易扩散。
9.可选的,所述固定套管在开口处设置有遮挡盖,遮挡盖的一侧与固定套管相连接,遮挡盖的另一侧和固定套管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连接的摁扣。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查垫本体无需丢弃时,遮挡盖和固定套管之间处于扣合状态,二者通过摁扣连接,并使拉绳两端位于遮挡盖内,以防止使用者失误操作;当需要对检查垫本体丢弃时,使用者将遮挡盖和固定套管之间的摁扣打开,并取出拉绳的端部进行拉动拉绳的工作。
11.可选的,所述检查垫本体的下表面固设有排气阀,排气阀贯穿检查垫本体,排气阀背离检查垫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堵塞阀。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拉绳系紧后,检查垫本体可能会将空气包裹在内,使用者可打开堵塞阀,将检查垫本体包裹的空气从排气阀处排出,以缩小检查垫本体的体积,然后再用堵塞阀将排气阀封闭,以避免丢弃检查垫本体后,细菌从排气阀处向外扩散。
13.可选的,所述检查垫本体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固设有加厚层。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检查垫本体中部为主要与患者接触的部分,通过增加加厚层以提高检查垫本体的吸水效果,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加厚层使检查垫本体中部的重量增加,从而使用者在抽出拉绳时,使检查垫本体的四周更容易向上翘起,加厚层使检查垫本体的中部下凹,进而将检查垫本体的上表面完全包裹在内。
15.可选的,所述检查垫本体的下表面固设有防渗透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该检查垫本体的防渗透效果,避免液体透过检查垫本体流至手术台上,从而为手术台的清洁提供了保证,同时防渗透层也降低了检查垫本体在丢弃后细菌向外扩散的现象。
17.可选的,所述防渗透层背离检查垫本体的一侧沿着自身四周边线的方向固设有粘贴带。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查垫本体使用过程中,可通过粘贴带使检查垫本体与手术台粘贴,保证了检查垫本体良好的稳定性,当使用者将拉绳系紧在检查垫本体固定套管的附近时,粘贴带和拉绳之间具有一定的粘贴效果,提高了拉绳对检查垫本体的收紧效果,进一步有效的防止了细菌扩散。
19.可选的,所述粘贴带背离检查垫本体的一侧粘贴有保护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条对粘贴带起到了保护作用,有效的减缓了粘贴带老化,同时也避免了粘贴带在无需使用时和检查垫本体的其他部位发生粘贴现象,当使用粘贴带时,使用者再将保护条撕去。
21.可选的,所述拉绳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防脱环。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脱环对拉绳的端部起到了约束的作用,避免拉绳的端部移动至固定套管内,同时当工作人员在拉动拉绳时,也可将手指穿入防脱环内,为使用者拉动拉绳提供了方便。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在检查垫本体的四周固设有固定套管,并在固定套管内穿设有拉绳,当使用者在使用完毕检查垫本体后,可将拉绳从固定套管内抽出并系紧,从而将检查垫本体的上表面包裹在内,以达到降低检查垫本体丢弃后细菌扩散的现象;
25.2.增设加厚层,提高检查垫本体中部的吸水效果,同时增加检查垫本体中部的重量;
26.3.增设排气阀和堵塞阀,缩小检查垫本体丢弃时的体积。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手术专用检查垫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固定套管开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排气阀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检查垫本体;2、固定套管;21、开口;3、拉绳;31、防脱环;4、遮挡盖;41、摁扣;5、排气阀;51、堵塞阀;6、加厚层;7、防渗透层;8、粘贴带;81、保护条。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手术专用检查垫。
34.参照图1和图2,一种手术专用检查垫包括检查垫本体1,检查垫本体1的四周沿着自身的边线长度固设有环形结构的固定套管2,在本技术文件中固定套管2采用与检查垫本体1相同材质制成并通过缝合的方式与检查垫本体1固定连接。在固定套管2内穿设有拉绳3,拉绳3与固定套管2滑动连接,且固定套管2在检查垫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21,拉绳3的两端均从开口21处伸出。
35.参照图1和图3,拉绳3的两端固设有防脱环31,防脱环31位于固定套管2外,且防脱环31的直径大于固定套管2的内径。在固定套管2的开口21处设置有遮挡盖4,遮挡盖4的一侧与检查垫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遮挡盖4的另一侧和固定套管2之间设置有摁扣41,摁扣41包括母扣和子扣,母扣固定在遮挡盖4的内壁,子扣固定在开口21处上方,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遮挡盖4为橡胶材质制成。当使用者使用完检查垫本体1需要丢弃时,将遮挡盖4和固定套管2之间的摁扣41分开,然后再将遮挡盖4翻开,用一只手按住固定套管2的开口21处,另一只手向外同时拉动两个拉绳3,使拉绳3从固定套管2内抽出,同时带动检查垫本体1的四周向固定套管2的开口21处收拢,使检查垫本体1的四周和固定套管2形成褶皱状,直至拉绳3抽出至最大程度后,再用拉绳3在固定套管2的下方绑紧,使检查垫本体1的下表面朝外,检查垫本体1的上表面被包裹在内,从而使检查垫本体1在丢弃时,检查垫本体1上表面的细菌不易发生扩散的现象。
36.参照图1和图2,在检查垫本体1上表面的中心位置以粘贴方式固设有加厚层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厚层6为高分子吸水树脂材质制成;在检查垫本体1的下表面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连接有防渗透层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渗透层7为pe膜材质制成。通过加厚层6提高了检查垫本体1中部的吸水效果,同时也增加了检查垫本体1中部的重量,从而使用者在拉动拉绳3时,使检查垫本体1的四周更容易向上翘起,而检查垫本体1的中部下凹,使在抽出拉绳3后可将检查垫本体1的上表面完全包裹在内。防渗透层7提高检查垫本体1的防渗透效果,同时也降低了检查垫本体1将上表面包裹在内后细菌从检查垫本体1的背部向外扩散的现象。
37.参照图1和图4,检查垫本体1的下表面固设有排气阀5,排气阀5依次贯穿防渗透层7和检查垫本体1,在排气阀5的端口处设置有堵塞阀51,堵塞阀51和排气阀5之间为过盈式的插接配合。当使用者拉紧拉绳3并将检查垫本体1的上表面包裹在内时,可能会同时包裹住部分空气,此时使用者可将堵塞阀51从排气阀5端口处拔出,使检查垫本体1包裹的空气排出,再用堵塞阀51将排气阀5的端口进行封闭。
38.参照图1和图2,检查垫本体1的下表面沿着自身四周的边线粘贴固设有粘贴带8,粘贴带8背离检查垫本体1的一侧粘贴有保护条81。当使用者未使用检查垫本体1时,保护条81粘贴在粘贴带8的表面,为粘贴带8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检查垫本体1时,将保护条81撕下并使粘贴带8与手术台的表面进行粘贴,从而提高了检查垫本体1和手术台之间的固定效果。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手术专用检查垫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者使用完检查垫本体1后,在固定套管2的开口21处向外拉动拉绳3,使检查垫本体1的四周均向开口21处收拢,当
把拉绳3拉出至最大程度后,再用拉绳3绑紧在固定套管2的下方,然后打开堵塞阀51将检查垫本体1内包裹的气体通过排气阀5排出,再用堵塞阀51将排气阀5封闭。通过以上结构,使检查垫本体1的下表面朝外,检查垫本体1的上表面被包裹在内,从而达到降低检查垫本体1丢弃后细菌扩散的效果。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