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反搏装置气路系统

文档序号:29446756发布日期:2022-03-30 11:0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外反搏装置气路系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反搏装置气路系统。


背景技术:

2.体外反搏指用气囊对下肢在心脏舒张期施加外压,使下肢血液反流致上半身,增加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流。通过心电同步控制气囊,在人体心脏循环同时,气压通过气囊加压于下肢和臀部,在早期舒张期,压力通过下肢、臀部迫使血液回到心脏,导致动脉血液压力和逆行的主动脉血流的增大,形成动脉系统的第二套大动脉,从而促进重要生命器官中的血液流通,建立侧枝循环,以改善缺血组织的血液供应。尤其对冠心病、心肌梗塞、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体外反搏充排气一个周期过程分解示意如图1所示。
3.现有体外反搏装置气路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压缩气源由气泵产生,气缸存储气体,电磁阀控制气囊的充排气。
4.采用传统方式存在许多缺陷:气囊在心脏舒张期充气后,需要在心脏收缩期把气体排到大气中,因此气泵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压缩气体,保障气囊充气时的气源,该气路系统由于需要气泵、气缸和变频器,成本较高,气泵运行时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同时噪音较大。在压力检测方法上采集气缸压力导致控制不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体外反搏装置气路系统,
6.其中,一种体外反搏装置气路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体外反搏装置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气囊,该第一壳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气囊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
8.在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第一连接带卷绕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第一连接带的自由端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端伸出;
9.在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的自由端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端伸出;
10.所述第一连接带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带的自由端相连;
11.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安装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12.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13.进一步地:在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气囊安全阀,在所述气囊上开设有压力采集接口。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通过魔术贴进行粘贴。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均采用皮带。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第一,减少了气泵、变频器和气缸,节约装置制造成本,
并且有利于设备小型化;
17.第二,装置运行时节约大量电能,节约运行成本,有利于节能减排。
18.第三,装置运行时没有气泵运行,降低噪音。
19.第四,以前的装置在压力控制是采集的是气缸压力,该装置直接采集气囊内压力,压力控制更精确和可靠。
20.第五,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采用机械结构和控制方法实现压缩气囊的常压空气,增加压强。(当前的气路是通过给气囊充气实现增加压强。)
附图说明
21.图1为体外反搏充排气一个周期过程分解示意图;
22.图2为现有体外反搏装置气路系统原理图;
23.图3为小腿组件结构图;
24.图4为大腿组件结构图;
25.图5为腿部组件结构图;
26.图6为图3至图5组成的应用示意图;
27.图中附图说明为,小腿组件1、大腿组件2、腿部组件3、小腿固定壳体4、小腿铰接壳体5、小腿气囊6、第一转动轴7、小腿固定皮带8、小腿卷绕皮带9、大腿固定壳体10、大腿铰接壳体11、大腿气囊12、第二转动轴13、大腿固定皮带14、大腿卷绕皮带15、腿部固定壳体16、腿部铰接壳体17、腿部气囊18、第三转动轴19、腿部固定皮带20、腿部卷绕皮带21。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如图3所示,小腿组件1包括小腿固定壳体4、小腿铰接壳体5、小腿气囊 6、小腿固定皮带8和小腿卷绕皮带9,该小腿固定壳体4的第一端和小腿铰接壳体5的第一端相铰接,该小腿气囊6安装在所述小腿固定壳体4和小腿铰接壳体5的内侧面;
30.在小腿固定壳体4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轴7,小腿固定皮带8卷绕在第一转动轴7上,所述小腿固定皮带8的自由端从小腿固定壳体4的外端伸出;
31.在小腿铰接壳体5内设置有小腿固定连接带,所述小腿固定连接带的自由端从所述小腿铰接壳体5的外端伸出;
32.所述小腿固定皮带8的自由端与小腿铰接皮带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粘贴在一起。
33.如图4所示,大腿组件2包括大腿固定壳体10、大腿铰接壳体11、大腿气囊12、大腿固定皮带14和大腿卷绕皮带15,该大腿固定壳体10的第一端和大腿铰接壳体11的第一端相铰接,该大腿气囊12安装在所述大腿固定壳体10和大腿铰接壳体11的内侧面;
34.在大腿固定壳体10内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3,大腿固定皮带14卷绕在第二转动轴13上,所述大腿固定皮带14的自由端从大腿固定壳体10的外端伸出;
35.在大腿铰接壳体11内设置有大腿固定连接带,所述大腿固定连接带的自由端从所
述大腿铰接壳体11的外端伸出;
36.所述大腿固定皮带14的自由端与大腿铰接皮带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粘贴在一起。
37.如图5所示,腿部组件3包括腿部固定壳体16、腿部铰接壳体17、腿部气囊18、腿部固定皮带20和腿部卷绕皮带21,该腿部固定壳体16的第一端和腿部铰接壳体17的第一端相铰接,该腿部气囊18安装在所述腿部固定壳体16和腿部铰接壳体17的内侧面;
38.在腿部固定壳体16内设置有第三转动轴19,腿部固定皮带20卷绕在第三转动轴19上,所述腿部固定皮带20的自由端从腿部固定壳体16的外端伸出;
39.在腿部铰接壳体17内设置有腿部固定连接带,所述腿部固定连接带的自由端从所述腿部铰接壳体17的外端伸出;
40.所述腿部固定皮带20的自由端与腿部铰接皮带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粘贴在一起。
41.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以小腿为例,大腿和腿部工作原理一样。
42.将小腿组件固定到患者小腿上,把小腿固定皮带和小腿卷绕皮带通过魔术贴粘好,治疗时,在患者心脏舒张期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向电机发出控制信号,电机正转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小腿卷绕皮带带动小腿铰接壳体压缩气囊,从而增加气囊内的压力,压迫血管,小腿气囊设置了压力采集部件,控制器可以实时采集小腿气囊内压力,当压力小于设定值控制电机正转增加小腿气囊内的压力,当压力大于设定值控制电机反转减小小腿气囊内的压力,气囊安全阀为机械保护装置,当系统失灵不受控时,压力超过门限值安全阀自动打开,启动保护功能。在患者心脏收缩期,需要将小腿气囊压力恢复到原始状态,这是控制器发出电机反正指令,卷绕皮带自动松开,小腿铰接壳体跟着松开,实现小腿气囊压力恢复到原始状态。
4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