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卒中患者下肢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26211发布日期:2021-12-15 11:55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卒中患者下肢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卒中患者下肢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就是肢体运动障碍。有关资料显示,85%以上的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做好康复锻炼恰恰是减少脑卒中后遗症的关键,据报道脑卒中患者康复后,第一年约有60%可以达到日常生活自理,20%只在复杂活动过程中需要帮助,15%需要较多帮助,5%需要全部帮助,大约30%在工作年龄的患者在病后一年可以恢复工作。
3.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应尽早进行患者下肢功能锻炼,尽可能避免长期卧床,逐渐增加坐起、站立的角度;如果不能下床,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床上进行双下肢的主动、被动运动,则能辅助患者进行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脑卒中患者下肢训练装置,能对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进行强迫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康复。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脑卒中患者下肢训练装置,包括:
6.底板;
7.腿部支撑板,有两组,两组所述腿部支撑板并排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腿部支撑板包括相互铰接的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且所述大腿支撑板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小腿支撑板的另外一端铰接有滑块,所述底板上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滑块卡接在所述t形滑槽内,并能沿着所述t形滑槽滑动;及
8.驱动源,所述驱动源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驱动源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在所述大腿支撑板与所述小腿支撑板铰接处,所述驱动源能同时驱动两组所述大腿支撑板与所述小腿支撑板相互铰接的端部同时上升或下降。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源包括伸缩电机、连接块和两个连杆;所述伸缩电机竖直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伸缩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两个所述连杆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块连接,两个所述连杆的另外一端分别与两组所述大腿支撑板和所述小腿支撑板相互铰接的端部铰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大腿支撑板与所述小腿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具有弹性,且所述弹性垫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所述大腿支撑板与所述小腿支撑板相邻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弹性垫的底面铰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大腿支撑板和所述小腿支撑板远离所述底板一侧的表面均为向内凹陷的弧形面。
12.进一步地,还包括软垫,所述软垫覆盖在所述弧形面内。
13.进一步地,所述大腿支撑板和所述小腿支撑板是均设置有绑带。
14.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边缘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固定带。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上述脑卒中患者下肢训练装置,包括底板、腿部支撑板和驱动源,腿部支撑板,有两组,两组腿部支撑板并排的设置在底板上;腿部支撑板包括相互铰接的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且大腿支撑板的另外一端与底板铰接,小腿支撑板的另外一端铰接有滑块,底板上开设有t形滑槽,滑块卡接在t形滑槽内,并能沿着t形滑槽滑动。驱动源设置在底板上,驱动源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在大腿支撑板与小腿支撑板铰接处,驱动源能同时驱动两组大腿支撑板与小腿支撑板相互铰接的端部同时上升或下降。
17.当需要康复时,将本装置置于病床上,随后,将两腿分别放置在两组腿部支撑板上,并使大腿和小腿分别位于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上,随后,启动驱动源,驱动源驱动两组大腿支撑板与小腿支撑板的铰接端同时上升或下降,则能迫使迫使整个下肢不断的抬高、弯曲、平放动作,从而促进下肢康复。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脑卒中患者下肢训练装置的示意图;
20.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脑卒中患者下肢训练装置中滑块位于t形滑槽中示意图;
21.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脑卒中患者下肢训练装置另外角度的示意图;
22.图4为图3所示的一种脑卒中患者下肢训练装置中a处前视图;
23.附图标记:
24.100

底板、110

t形滑槽、120

固定带、200

腿部支撑板、210

大腿支撑板、220

小腿支撑板、230

弹性垫、240

绑带、250

滑块、300

驱动源、310

伸缩电机、320

连接块、330

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6.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脑卒中患者下肢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00、腿部支撑板200和驱动源300,用于对脑卒中患者的两腿进行抬高和弯曲训练。
27.具体的,底板100为以平板。腿部支撑板200有两组,两组腿部支撑板200并排的设置在底板100上。腿部支撑板200包括相互铰接的大腿支撑板210和小腿支撑板220,且大腿支撑板210的另外一端与底板100铰接,小腿支撑板220的另外一端铰接有滑块250,底板100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开设有t形滑槽110,滑块250卡接在t形滑槽110内,并能沿着t形滑槽110滑动。驱动源300设置在底板100上,驱动源300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在大腿支撑板210与小腿支撑板220铰接处,驱动源300能同时驱动大腿支撑板210与小腿支撑板220相互铰接的端部同时上升或下降。
28.当需要康复时,将本装置置于病床上,随后,将两腿分别放置在两组腿部支撑板200上,并使大腿和小腿分别位于大腿支撑板210和小腿支撑板220上,随后,启动驱动源300,驱动源300驱动两组大腿支撑板210与小腿支撑板220相互铰接的端部同时上升或下降,当动力输出轴上升时,则能迫使大腿支撑板210绕着与底板100的铰接处向上转动,同时,大腿支撑板210带动小腿支撑板220与大腿支撑板210带动连接的端部抬高并转动,而小腿支撑板220上的滑块250沿着t形滑槽110向靠近大腿支撑板210方向滑动,则可迫使大腿抬高,同时小腿弯曲,进而实现腿部进行抬高和弯曲训练。当动力输出轴下降时,则可慢慢带动大腿支撑板210和小腿支撑板220放平,进行带动整个腿部放平。这样周而复始,迫使整个下肢不断的抬高、弯曲、平放动作,从而促进下肢康复。
29.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源300包括伸缩电机310、连接块320和两个连杆330。伸缩电机310竖直的设置在底板100上。连接块320设置在伸缩电机310的动力输出端,两个连杆330的一端均与连接块320连接,两个连杆330的另外一端分别与两组大腿支撑板210和小腿支撑板220相互铰接的端部铰接。
30.作为优选方式,大腿支撑板210与小腿支撑板220之间设置有弹性垫230,且弹性垫230的两端分别与大腿支撑板210与小腿支撑板220相邻的端面固定连接。弹性垫230用于防止大腿支撑板210和小腿支撑板220在弯曲过程中将人体夹伤。在具体的弹性垫230实施时,弹性垫230可优选为硅胶垫或橡胶垫。
31.在本实施例中,大腿支撑板210和小腿支撑板220远离底板100一侧的表面均为向内凹陷的弧形面。弧形面防止腿部从腿部支撑板200中滑出。大腿支撑板210和小腿支撑板220是均设置有绑带240。当大腿和小腿放置在大腿支撑板210和小腿支撑板220上后,
32.此外,本装置还包括软垫(图中未视出),软垫覆盖在弧形面内。软垫进一步防止将人体夹伤,同时提高腿部的舒适度。底板100的边缘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固定带120。在使用时,可通过固定带120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床架上,防止装置移动。
33.上述脑卒中患者下肢训练装置的使用方式:
34.当需要康复时,将本装置置于病床上,并通过固定带120固定在床架上;随后,将两腿分别放置在两组腿部支撑板200上,并使大腿和小腿分别置于大腿支撑板210和小腿支撑板220上,接着用绑带240进行固定;最后,启动伸缩电机310,伸缩电机310的动力输出端不断上升或下降,则能驱动两组腿部支撑板实现弯曲和抬高动作,进行迫使整个下肢不断的抬高、弯曲、平放动作,从而促进下肢康复。
35.上述脑卒中患者下肢训练装置,当需要康复时,伸缩电机310的动力输出端不断上升或下降,则能驱动两组大腿支撑板210与小腿支撑板220的铰接端同时上升或下降,则能迫使大腿抬高的同时小腿弯曲,进而迫使整个下肢不断的抬高、弯曲、平放动作,从而促进下肢康复。
36.弹性垫230能防止大腿支撑板210和小腿支撑板220在弯曲过程中将人体夹伤;弧形面能防止腿部从腿部支撑板200的左右两侧滑出;绑带240用于固定大腿和小腿,此外,固定带120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床架上,可防止装置移动。
3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