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44110发布日期:2022-01-12 02:5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


背景技术:

2.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属于微创手术,是通过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聚丙烯酸甲酯pmma)或人工骨达到强化椎体的技术。
3.普通pvp需要进行双侧穿刺,并建立双侧球囊通道,撒出球囊后双侧再进入填充器注入水泥,由于双侧穿刺风险较大,且传统穿刺针为直型不可调,注射位置向周围无法扩散,无法控制骨水泥弥散,导致渗漏风险很大。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以来解决上述问题。
4.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420780848.6公开了一种固定弯角的骨水泥填充器,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只能进行固定角度的弯曲,不能灵活调节弯曲程度,在临床使用中会给医生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采用单侧穿刺,相对双侧穿刺减少了一次穿刺创伤,多椎体创伤小、节省手术时间,能够在穿刺注入骨水泥的过程中对套管进行调弯,使骨水泥在椎体实现弧形,无缝弥散填充,耐高压防泄漏,并且具备套管弯曲程度指示功能,应用前景广泛。
6.技术方案:一种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包括套管控制器、控制器手柄,所述套管、控制器、控制器手柄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所述套管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内衬管,所述外套管左端与所述内套管左端分别设置有可弯曲部分一、可弯曲部分二,所述内套管套装于所述外套管内,所述内衬管套装于内套管的可弯曲部分二内;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外壳、压缩弹簧、推杆、弯曲定位指示针,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控制器外壳内部左端并且与位于控制器外壳右侧的控制器手柄相配合,所述推杆设置在控制器外壳内部右端,所述内套管的右端与推杆连接。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套管、控制器和控制器手柄相配合,达到了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中灵活改变穿刺端方向的效果。与传统的pvp手术工具相比,使用所述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进行pvp手术,只需进行单侧穿刺即可实现将骨水泥输送到指定位置以增强骨密度的目的,相对双侧穿刺减少了一次穿刺创伤,多椎体创伤小、节省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减轻患者痛苦;外套管左端与内套管左端均设置有可弯曲部分,可弯曲部分使骨水泥在椎体实现弧形,无缝弥散填充,不仅能达到止痛的效果,更强化椎体,提供稳定的力学支撑,降低二次骨折风险。
8.此外,本实用新型中,套管中还加装了内衬套,降低了临床使用过程中注入骨水泥
时发生渗漏溢出的风险,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内衬套设置在内套管的可弯曲部分二内,内衬套采用耐高压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可以与内套管紧密贴合且密封性良好,达到耐高压防泄漏的效果。
9.进一步的,上述的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所述外套管包括穿刺端、外套管本体、y形座,所述外套管本体左端设有可弯曲部分一,所述穿刺端与所述可弯曲部分一固定连接,所述y形座内部包括侧腔、主腔,所述主腔左端与所述外套管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主腔右端与所述控制器外壳的左端固定连接。
10.通过设置穿刺端,有利于临床穿刺;通过设置y形座,骨水泥通过y形座侧腔进入套管内,从而从穿刺端注入病灶处。
11.进一步的,上述的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所述内套管包括内套管本体、侧孔,所述内套管本体左端设有可弯曲部分二,并且所述可弯曲部分一与可弯曲部分二长度相等,所述可弯曲部分二套装于所述可弯曲部分一内,所述内套管本体右端贯穿所述y形座的主腔内,并且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
12.当套管处于伸直状态时,所述y形座的侧腔与所述侧孔左端重合,当套管处于极限弯曲状态时,所述y形座的侧腔与所述侧孔右端重合。骨水泥通过y形座的侧腔进入侧孔,再进入内套管内,最终从穿刺端注入病灶处。
13.进一步的,上述的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所述控制器手柄包括手柄、螺套、螺杆,所述手柄与所述螺套固定连接,所述螺套固定在所述控制器外壳右端内部;所述控制器外壳内部的压缩弹簧左端与所述推杆的右端接触,所述压缩弹簧的右端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
14.与控制器外壳固定连接的螺套在未旋转手柄时,起到固定螺杆的作用;当操作者向左旋转手柄时,螺杆前推压缩弹簧;当操作者向右回旋手柄时,螺杆后退,压缩弹簧回复。
15.进一步的,上述的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所述控制器外壳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位置与设置在控制器外壳内的推杆一致,所述推杆外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弯曲定位指示针,所述弯曲定位指示针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去表征套管的弯曲程度。
16.进一步的,上述的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所述定位孔处刻有位置线,位置线从右向左分布,所述位置线包括位置线一、位置线二、位置线三;当所述弯曲定位指示针与所述位置线一对齐时,套管左端为0
°
状态;当所述弯曲定位指示针与所述位置线二对齐时,套管左端为半弯状态,在30-45
°
之间;当所述弯曲定位指示针与所述位置线三对齐时,套管左端为弯曲极限状态,在75-120
°
之间。
17.所述耐高压防泄漏的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在控制器外壳上设置有定位孔,并且在推杆中心点位置设置了能表征套管弯曲程度的弯曲定位指示针,在临床使用中,能为使用者提供明确的指示信息,节省手术时间。
18.当推杆移动时,固定在推杆上的弯曲定位指示针同样产生移动,弯曲定位指示针通过在定位孔对应的位置线发生改变,将位置线由左至右设置呈套管弯曲角度逐渐增加,即可起到指示套管弯曲程度的目的。
19.进一步的,上述的耐高压防泄漏的,所述穿刺端设有内孔,所述可弯曲部分二左端与所述内孔连通,所述穿刺端左侧设有穿刺角度,所述穿刺角度的角度范围是15-175
°

20.进一步的,上述的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所述侧腔处设有侧孔,所述侧孔与骨水泥输送管连接。
21.本实用新型所述侧孔用于与骨水泥输送管连接,并且连接端为标准6/100接头,可与任何市面上标准6/100接头进行连接,适用性好。
22.进一步的,上述的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所述可弯曲部分一、可弯曲部分二的弯曲轨道采用螺旋弹簧式设计;其中,外套管本体左端的可弯曲部分一的弯曲轨道一采用顺时针或逆时针恒定螺旋设计,并且留1/4管壁不作螺旋处理,所述1/4管壁作为弯曲时的支撑面一;其中,内套管本体左端的可弯曲部分二的可弯曲轨道二采用为逆时针或顺时针恒定螺旋设计,并且保留1/4管壁不作螺旋处理,所述1/4管壁作为弯曲时的支撑面二。
23.在临床应用中,现有技术中的穿刺工具采用的是平螺纹弯曲段,使用时平螺纹弯曲段在弯曲时很容易发生断裂并且弯曲度不够精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弯曲部分一、可弯曲部分二的结构设计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当所述可弯曲轨道一为顺时针螺旋时,所述可弯曲轨道二则为时针螺旋,所述弯曲轨道一与所述可弯曲轨道二形成交叉螺旋,反之亦然。螺旋设计的螺距范围是1-6mm之间,齿距为0.1-1.5mm之间,槽距为0.1-1.0mm之间,螺旋起点均与头端距离0.3-0.8mm之间。
24.可一与可弯曲轨道二的螺旋设计其保留1/4支撑面为是为了提高弯曲轨道强度,使轨道抗折能力更强,不易折断,且弯曲弧度更均匀,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6.(1)本实用新型所述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套管、控制器和控制器手柄相配合,达到了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中灵活改变穿刺端方向的效果;使用所述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工具进行pvp手术,只需进行单侧穿刺即可实现将骨水泥输送到指定位置以增强骨密度的目的,相对双侧穿刺减少了一次穿刺创伤,多椎体创伤小、节省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减轻患者痛苦;
27.(2)本实用新型所述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在可弯曲部分一、可弯曲部分二的弯曲轨道上采取交叉平稳螺旋,并留取了1/4不做螺旋处理,设定为支撑面,提高了套管可弯曲部分的抗压能力;此外,套管中还加装了内衬套,内衬套设置在内套管的可弯曲部分二内,内衬套采用耐高压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可以与内套管紧密贴合且密封性良好,可弯曲部分的结构与内衬套相配合达到耐高压防泄漏的效果;
28.(3)本实用新型所述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在控制器外壳上设置有定位孔,并且在推杆中心点位置设置了能表征套管弯曲程度的弯曲定位指示针,在临床使用中,能为使用者提供明确的指示信息,节省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剖面结构;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装配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穿刺端结构示意
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套管可弯曲部分一、可弯曲部分二结构示意图;
34.图中:套管1、外套管11、可弯曲部分一111、穿刺端112、外套管本体113、y形座114、侧腔114、主腔1142、可弯曲部分111一1、支撑面一1112、1121-穿刺角度,1122-内孔、内套管12、可弯曲部分二121、内套管本体122、侧孔123、可弯曲轨道二1211、支撑面二1212、控制器外壳21、压缩弹簧22、推杆23、弯曲定位指示针 24、定位孔211、位置线一2111、位置线二2112、位置线三2113、控制手柄3、手柄31、螺套32、螺杆33。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1-5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实施例一
38.基于以上的结构基础,如图1、2、3、5所示,所述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包括套管1、控制器2、控制器手柄3,套管1、控制器2、控制器手柄3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所述套管1包括外套管11、内套管12、内衬管13,所述外套管11左端与所述内套管12左端分别设置有可弯曲部分一111、可弯曲部分二121,所述内套管12套装于所述外套管11内,所述内衬管13套装于内套管12的可弯曲部分二121内;所述控制器2包括控制器外壳21、压缩弹簧22、推杆23,弯曲定位指示针24;所述压缩弹簧22设置在控制器外壳21内部左端并且与位于控制器外壳21右侧的控制器手柄3相配合,所述推杆23设置在控制器外壳21内部右端,所述内套管12的右端与推杆23连接。
39.未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套管前端的可弯曲部分一112、可弯曲部分二121处于伸直状态。当操作者向左旋转控制器手柄3时,控制器手柄3挤压左端压缩弹簧22,压缩弹簧22被压缩后,压缩弹簧22推动左侧的推杆23向左移动,内套管12与推杆24相连,从而推动内套管12,因为外套管11固定,内套管12可以活动,内套管12前推外套管11,外套管11因为固定不动,随着内套管12进一步向左移动,可弯曲部分二121逐渐受力弯曲。在可弯曲部分二121弯曲过程中,与可弯曲部分二121紧密接触的可弯曲部分111一也跟随着进行弯曲,从而达到通过旋转控制器手柄3实现控制套管1左端弯曲的效果,使得可弯曲部分一111、可弯曲部分二121形成弯曲轨道,弯曲角度可至0-160
°
;当操作者往右回旋控制器手柄3,压缩弹簧22回位,推杆23后退,使得内套管12回位,可弯曲部分111一、可弯曲轨道二121也变直,回复到伸直状态。
40.此外,本实用新型中,套管1中还加装了内衬套13,降低了临床使用过程中注入骨水泥时发生渗漏溢出的风险,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内衬套13设置在内套管12的可弯曲部分二121内,内衬套13采用耐高压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可以与内套管13紧密贴合且密封性良好,达到耐高压防泄漏的效果。
4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手柄3包括手柄31、螺套32、螺杆33,所述手柄31与所述螺套
32固定连接,所述螺套32固定在所述控制器外壳21右端内部;所述控制器外壳21内部的压缩弹簧22左端与所述推杆23的右端接触,所述压缩弹簧22的右端与所述螺杆33固定连接。
42.与控制器外壳11固定连接的螺套32在未旋转手柄31时,起到固定螺杆33的作用;当操作者向左旋转手柄31时,螺杆33前推压缩弹簧22;当操作者向右回旋手柄31时,螺杆33后退,压缩弹簧22回复。
43.进一步的,所述可弯曲部分一111、可弯曲部分二121的弯曲轨道采用螺旋弹簧式设计;其中,外套管本体113左端的可弯曲部分一111的弯曲轨道一1111采用顺时针或逆时针恒定螺旋设计,并且留1/4管壁不作螺旋处理,这部分1/4管壁作为弯曲时的支撑面一1112;其中,内套管本体122左端的可弯曲部分二121的可弯曲轨道二1211采用为逆时针或顺时针恒定螺旋设计,并且保留1/4管壁不作螺旋处理,这部分1/4管壁弯曲时的支撑面二1212。
44.在临床应用中,现有技术中的穿刺工具采用的是平螺纹弯曲段,使用时平螺纹弯曲段在弯曲时很容易发生断裂并且弯曲度不过精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弯曲部分一111、可弯曲部分二121的结构设计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当所述可弯曲轨道一1121为顺时针螺旋时,所述可弯曲轨道二1211则为逆时针螺旋,所述弯曲轨道一1121与所述可弯曲轨道二1211形成交叉螺旋,反之亦然。螺旋设计的螺距范围是1-6mm之间,齿距为0.1-1.5mm之间,槽距为0.1-1.0mm之间,螺旋起点均与头端距离0.3-0.8m。可弯曲轨道一1121与可弯曲轨道二1211的螺旋设计其保留1/4支撑面为是为了提高弯曲轨道强度,使弯曲轨道抗折能力更强,不易折断,且弯曲弧度更均匀,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45.进一步的,外套管11包括穿刺端112、外套管本体113、y形座114,所述外套管本体113左端设有可弯曲部分一111,所述穿刺端112与所述可弯曲部分111一固定连接,所述y形座114内部包括侧腔1141、主腔1142,所述主腔1142左端与所述外套管本体113固定连接,所述主腔1142右端与所述控制器外壳21的左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穿刺端112,有利于临床穿刺;通过设置y形座114,骨水泥可通过y形座侧腔进入套管内,从而从穿刺端注入病灶处。
46.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管12包括内套管本体122、侧孔123,所述内套管本体122左端设有可弯曲部分二121,并且所述可弯曲部分一111与可弯曲部分二121长度相等,所述内套管本体122右端贯穿所述y形座114的主腔1142内,同时与所述推杆23固定连接。
47.当套管1处于伸直状态时,所述y形座114的侧腔1141与所述侧孔123左端重合,当套管1处于极限弯曲状态时,所述y形座114的侧腔1141与所述侧孔123右端重合。再进入内套管12内,最终从穿刺端112注入病灶处。
48.并且,所述的y形座114内部设有侧腔1141处设有侧口1143,所述侧口1143与骨水泥输送管连接。所述侧口1143用于与骨水泥输送管连接,并且连接端为标准6/100接头,可与任何市面上标准6/100接头进行连接,适用性好。
49.此外,所述穿刺端112设有内孔1122,所述可弯曲部分二121左端与所述内孔1111连接,所述穿刺端112左侧设有穿刺角度1121,所述穿刺角度1121 的角度范围是15-175
°
,为临床使用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50.实施例二
51.基于上述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如图1、2所示:所述耐高压防泄漏的可弯曲穿刺注入一体工具包括所述控制器外壳21上设置有定位孔211,所述定位孔211的位置与设置在控
制器外壳21内的推杆23一致,所述推杆23外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弯曲定位指示针24,所述定位孔211处刻有位置线,位置线从右向左分布,所述位置线包括位置线一2111、位置线二2112、位置线三2113;当所述弯曲定位指示针24与所述位置线一2111对齐时,套管1左端为0
°
状态;当所述弯曲定位指示针24与所述位置线二2112对齐时,套管1左端为半弯状态,在30-45
°
之间;当所述弯曲定位指示针24与所述位置线2113对齐时,套管1左端为弯曲极限状态,在75-120
°
之间。
52.当推杆23移动时,固定在推杆23上的弯曲定位指示针24同样产生移动,弯曲定位指示针24通过在定位孔211对应的位置线发生改变,将位置线由左至右设置呈套管弯曲角度逐渐增加,即可起到指示套管弯曲程度的目的。
53.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54.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55.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