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参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62044发布日期:2022-05-11 09:2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颅内参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颅内参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脑脊液引流管除了能进行脑脊液引流外,仅仅包含颅内压与颅内温度监测功能。另外也有公司开发了独立的脑血氧仪测量血氧参数或者独立的脑微透析设备,将脑脊液引流出用于监测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等生化指标,即只有将脑脊液引流出后再进行生化指标的监测,无法在引流的同时实现颅内压、颅内温度和生化参数的实时同步监测。
3.由于不同的颅内指标之间相互制约,单独评测不能准确的评估患者脑部当前的微环境,上述的指标监测方式可能导致部分病人得不到精准评估,从而导致难以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容易产生预后不良,严重的导致部分病人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引流管,该引流管可以实现脑脊液引流并实现脑脊液的多个生化参数、颅内压icp(intracranial pressure)、脑灌注压cpp(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颅内温度ict(intracranial temperature)的实时同步监测,使病情得到更精准的评估,达到个体化精准治疗的目的。
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颅内参数检测装置,包括:引流管体、引导丝、温度-压力检测装置、生化参数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引流管体包括:引流腔,所述引流腔设置有引流孔,以使所述引流管体插入脑室内后,脑脊液通过所述引流孔流入所述引流腔;引导丝腔,所述引导丝腔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体的前端,且所述引导丝腔中设置有引导丝;第一检测腔;所述温度-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腔中,所述温度-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颅内温度ict;所述生化参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体内,所述生化参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引流进所述引流腔内的脑脊液的生化参数。
8.本实用新型上述提出的颅内参数检测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9.具体地,上述的颅内参数检测装置还包括:双光纤,所述双光纤设置在所述引流腔内,所述双光纤用于采集引流进所述引流腔内的液体的近红外信息fnirs,fnirs信息包括:光学参数(μa,μ
s’)和so2(二氧化硫)、δ[hb](血红蛋白变化)、δ[hbo2](氧合血红蛋白变化)、光谱特征。
[0010]
具体地,所述温度压力检测装置包括:热敏电阻;压力晶圆,所述压力晶圆通过第一暴露窗口暴露在引流腔外壁,且所述第一暴露窗口通过设置在引流管体上的第二暴露窗口暴露;探头壳,所述探头壳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体的前端,且所述探头壳包裹所述热敏电阻及所述压力晶圆;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通过胶体固定,所述第一导管包裹在与所述热敏
电阻、所述压力晶圆相连的线束的外部。
[0011]
具体地,所述生化参数检测装置包括:多个微型电化学传感器,所述多个微型电化学传感器阵列排布,每个所述微型电化学传感器对应检测相应的生化参数;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用于包裹在与所述微型电化学传感器相连的线束的外部。
[0012]
具体地,所述生化参数检测装置包括:多个针状生化指标传感器,每个所述针状生化指标传感器涂有不同的反应酶,每种反应酶对应检测相应的生化参数。
[0013]
具体地,所述双光纤包括:入射光纤;对应所述入射光纤设置的出射光纤;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裹在所述入射光纤和所述出射光纤的外部。
[0014]
具体地,所述生化参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引流腔内。
[0015]
进一步地,上述的颅内参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腔,所述第二腔与所述引流腔联通,所述生化参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腔内。
[0016]
具体地,所述生化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一个或多个:氧分压po2、葡萄糖glc、乳酸lac、谷氨酸glu、丙酮酸pyr。
[0017]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8]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脑脊液引流并实现脑脊液的多个生化参数、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颅内温度ict的实时同步监测,使病人病情得到更精准的评估,达到个体化精准治疗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颅内参数检测装置的c-c截面图;
[0020]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颅内参数检测装置的上视图;
[0021]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颅内参数检测装置的下视图;
[0022]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颅内参数检测装置的前视图;
[0023]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颅内参数检测装置的a-a线的剖面图;
[0024]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颅内参数检测装置的b-b线的剖面图;
[0025]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温度压力检测装置的右视图、前视图、上视图的示意图;
[0026]
图8是图7中a-a线的剖面图;
[0027]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生化参数检测装置的右视图、前视图、上视图的示意图;
[0028]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个微型电化学传感器的排布示意图;
[0029]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生化参数检测装置的前视图的示意图;
[0030]
图12是图11所示的生化参数检测装置的右视图的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双光纤的右视图、前视图、上视图的示意图;
[0031]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双光纤的截面图;
[0032]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引导丝的右视图、前视图、上视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4]
本实用新型是实用新型人基于对以下问题的研究和认知做出的:
[0035]
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案和相关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整体进展缓慢,主要是存在一些制约临床治疗效果的监测技术瓶颈问题。脑损伤发生时,颅内流体动力学、光化学、电化学及代谢等指标均发生一系列动态变化,不同指标代表不同侧面的临床意义。目前脑损伤的发生发展监测重点依靠能够表征脑损伤的临床指标,并逐步形成了相对功能独立的监测技术,包括:颅内压(icp)(临床金标准)、颅内温度(ict)、灌注压(cpp)、局部脑组织氧分压(po2)、脑血氧饱和度(so2)、脑微透析(cmd,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等生化指标监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近红外信息(fnirs)等。不同指标代表了不同的临床意义,但这些指标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指标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依靠这些独立指标进行临床干预也一定是不全面的。
[0036]
另外,颅内压、颅内温度监测是通过有创开颅手术的形式实现的,所以对脑室引流管的直径都有比较高的要求(《4mm)。而多参数实时监测的脑脊液引流管探头壳端结构设计难度非常高、研发难度大。国内外迄今还没有针对脑损伤医学机理基础及临床治疗应用研究的较全面的多参数实时监测的脑脊液引流管。
[0037]
下面是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颅内参数检测装置。
[0038]
如图1-6所示,颅内参数检测装置包括:引流管体100、引导丝6、温度-压力检测装置7、生化参数检测装置4,其中,引流管体100包括:引流腔1、引导丝腔2和第一检测腔3,引流腔1设置有引流孔5,以使引流管体100插入脑室内后,脑脊液通过引流孔5流入引流腔1;引导丝腔2设置在引流管体100的前端,且引导丝腔2中设置有引导丝6;温度-压力检测装置7设置在第一检测腔3中,温度-压力检测装置7用于检测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颅内温度ict;生化参数检测装置4设置在引流管体100内,生化参数检测装置4用于检测引流进引流腔1内的脑脊液的生化参数。
[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生化参数可以包括:氧分压po2、葡萄糖glc、乳酸lac、谷氨酸glu、丙酮酸pyr。
[0040]
具体地,将温度-压力检测装置7穿入第一检测腔3,将引导丝6穿入引导丝腔2,生化参数检测装置4置入引流腔1内。引导丝腔2设置在引流管的前端,用于插入引导丝6。引导丝6的刚性结构(不锈钢)可以辅助医生操作时插入脑室内,后期操作后拔出。
[0041]
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将含探针的探条插入至脑室,然后,打开脑脊液引流鲁尔接口处的保护盖,可以通过脑脊液的流出来判定探条的埋藏位置。脑室内的脑脊液通过引流孔5流入引流腔1,可以通过设置在引流管体100内侧的生化参数检测装置4检测引流的脑脊液的生化参数,同时,可以通过温度-压力检测装置7检测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颅内温度ict,实现实时在体测量多指标参数,尤其生化参数的实时在体测量,取代现阶段采出脑脊液离体测量的结果,准确反映当前患者的实时指标。
[0042]
由此,该引流管可以实现脑脊液引流并实现脑脊液的多个生化参数、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颅内温度ict的实时同步监测,使病人病情得到更精准的评估,达到个体化精准治疗的目的,使多参数综合评估、多模态临床研究成为可能,后期可建立典型脑损伤的实
时评估物理模型,实现基于多模态参数监测的脑损伤程度的实时、在位、客观、连续的精准评估。
[0043]
作为一种示例,生化参数检测装置4可以直接设置在引流腔1内,在引流时,生化参数检测装置4可以直接与引流腔1内的脑脊液接触实现脑脊液的生化参数的检测。
[0044]
作为另一种示例,引流管体100还可以包括:第二检测腔,第二腔与引流腔1联通,生化参数检测装置4设置在第二检测腔内。
[0045]
也就是说,可以在引流管体100在设置一个腔室(第二检测腔),第二检测腔需要与引流腔1联通,例如,第二检测腔紧靠引流腔1设置,且在第二检测腔与引流腔1之间通过对应设置的孔联通,或者第二检测腔需要与引流腔1也可通过导管类联通,以将引流腔1中的部分脑脊液再引流至第二检测腔,以使设置在第二检测腔中的生化参数检测装置接触脑脊液并实现脑脊液的生化参数的检测。
[004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上述的引流管还可以包括:双光纤8,双光纤8设置在引流腔1内,双光纤8用于采集引流进引流腔1内的液体的近红外信息fnirs。
[0047]
具体地,双光纤8工作原理是:人体组织中的血氧含量会随人体代谢活动而变化,血氧含量的变化会引起组织光学特性的变化,而脑组织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对600-900nm波长的近红外光吸收率存在差异特性,因此可以使用近红外光照射人体组织并检测出射光强,在入射光强已知和出射光强可测的情况下,根据beer-lambert定律,可以实时、直接检测大脑皮层的血液动力学活动,通过观测这种血液动力学变化,即通过神经血管耦合规律可以反推大脑的神经活动情况。fnirs参数可以包括:光学参数(μa,μ
s’)和so2(二氧化硫)、δ[hb](血红蛋白变化)、δ[hbo2](氧合血红蛋白变化)、光谱特征。
[004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7-8所示,温度压力检测装置7可以包括:热敏电阻71、探头壳72、压力晶圆73和第一导管74。其中,压力晶圆73通过第一暴露窗口75暴露在引流腔外壁,且第一暴露窗口75通过设置在引流管体100上的第二暴露窗口暴露;探头壳72设置在引流管体100的前端,且探头壳72包裹热敏电阻71及压力晶圆73;第一导管74通过胶体76固定,第一导管74包裹在与热敏电阻、压力晶圆相连的线束的外部。
[0049]
具体地,第一导管74可以将相关线束包裹起来,防止线束暴露,提高安全性。探头壳72感知温度并将其传送至热敏电阻71,热敏电阻71的阻值会伴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相关控制器根据热敏电阻71即可获取对应的温度,由此获取颅内温度ict。压力晶圆73通过第一暴露窗口和第二暴露窗口感知颅内的压力变化,相关控制器根据压力晶圆73检测的压力即可获取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
[00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9-10所示,生化参数检测装置4可以包括:多个微型电化学传感器41(图9-10中以5个为例)和第二导管42,其中,多个微型电化学传感器41阵列排布,每个微型电化学传感器41对应检测相应的生化参数;第二导管42用于包裹在与微型电化学传感器41相连的线束的外部。当然,多个微型电化学传感器41也可以采用非线性排布、多圆柱样排布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0051]
具体地,第二导管42用于将相关线束包裹起来,防止线束暴露,提高安全性。如图10-11所示,微型电化学传感器41阵列排布或非线性排布,微型电化学传感器41包括且不限于葡萄糖传感器、乳酸传感器、谷氨酸传感器、谷氨酰胺传感器、丙酮酸传感器、氧传感器等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生理参数测量传感器,位置前后顺序不限。通过使用生化参数探头壳,可
以实现在体在位测量具体生化指标,准确反映当前患者的实时指标。
[0052]
除上述的微型电化学传感器组成的生化参数检测装置4,生化参数检测装置也可以由针状生化指标传感器组成。
[0053]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1-12所示,生化参数检测装置4可以包括:多个针状生化指标传感器43,每个针状生化指标传感器43上涂有不同的反应酶,每种反应酶对应检测相应的生化参数。
[0054]
具体地,生化参数检测装置4探头的前端由针状生化指标传感器组成,反应酶涂在针上,探头插入到引流腔的脑脊液中对参数进行测量。传感器可以采用电极供电,对电极44可以是多个,连接顺序自由组合,参比电极45一个。
[005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3-14所示,双光纤8可以包括:入射光纤81、出射光纤82和绝缘层83,其中,出射光纤82对应入射光纤设置;绝缘层83包裹在入射光纤81和出射光纤82的外部。
[0056]
具体地,根据入射光纤81、出射光纤82的入射光强已知和出射光强,利用beer-lambert定律,可以实时、直接检测大脑皮层的血液动力学活动。
[0057]
引导丝6的结构可参照图15所示。
[0058]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颅内参数检测装置,可以通过设置在引流腔内侧的生化参数检测装置检测引流腔内的脑脊液的生化参数,同时,可以通过温度-压力检测装置检测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颅内温度ict,实现实时在体测量多指标参数,尤其生化参数的实时在体测量,可以实现脑脊液引流并实现脑脊液的多个生化参数、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颅内温度ict的实时同步监测,实现在体在位测量具体生化指标,准确反映当前患者的实时指标,使病人病情得到更精准的评估,达到个体化精准治疗的目的,使多参数综合评估、多模态临床研究成为可能,后期可建立典型脑损伤的实时评估物理模型,实现基于多模态参数监测的脑损伤程度的实时、在位、客观、连续的精准评估。
[005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6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61]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6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6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