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区便器转运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44024发布日期:2021-11-29 18:2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区便器转运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一种病区便器转运机器人,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2.冠状病毒可在病人的粪便中检测呈阳性,除此之外,疟疾等也存在粪口传播。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或者某些显阳性的病人,不可避免的使用便器。为了保证安全,使用之后的便器需集中处理。如果该回收流程需由护理人员完成,那么护理人员需端持便器由相应的病房送至病区处理间,因此医院病人使用之后的便器的清洗消毒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的病区清洗消毒设备很不健全,由于便器本身的使用特点,由人工在病区内进行统一回收的操作性不高,导致便器的回收难度较大,导致目前便器主要由陪护人员送至处理间,并由处理间取回消毒后的便器,难以控制由于便器而引起的病毒传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完成便器的回收和分发,避免便器而导致病毒传播问题的病区便器转运机器人。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病区便器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以及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的回收箱和分发箱,回收箱上设置回收仓,回收箱上设置有将回收仓封闭的回收仓密封门,分发箱内设置有分发仓。
5.优选的,所述的分发箱设置在回收箱的上侧。分发箱位于回收箱的上侧,能够避免回收的便器的污浊物对分发箱造成污染。
6.优选的,所述的分发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尿壶分发仓和便盆分发仓。分发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尿壶分发仓和便盆分发仓,使尿壶和便盆实现了分别存放,方便了尿壶和便盆的取放。
7.优选的,分发箱上设置有将分发仓封闭的分发仓密封门。分发仓密封门能够将分发仓封闭,避免向回收箱放置便器时对分发仓内的便器造成污染。
8.优选的,所述的回收仓包括由右至左依次设置的尿壶回收仓以及便盆回收仓,回收仓密封门包括对尿壶回收仓封闭的尿壶回收密封门,以及对便盆回收仓封闭的便盆回收密封门。尿壶回收密封门将尿壶回收仓封闭,便盆回收密封门将便盆回收仓封闭,能够避免尿壶和便盆之间相互感染。
9.优选的,所述的尿壶回收仓由下至上并排设置有若干个,尿壶回收密封门与尿壶回收仓一一对应。尿壶回收仓并排设置有若干个,使各个尿壶单独回收,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10.优选的,所述的便盆回收仓由下至上并排设置有若干个,便盆回收密封门与便盆回收仓一一对应。便盆回收仓并排设置有若干个,能够实现便盆的单独回收,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11.优选的,所述的便盆回收密封门和尿壶回收密封门上均设置有观察玻璃。
12.优选的,所述的回收仓的内壁上安装有紫外线照射灯。紫外线照射灯能够对污染区域定时照射消毒。
13.优选的,所述的回收仓密封门内侧设置有密封胶条。回收仓密封门内侧设置有密封胶条,能够避免回收仓的异味发生泄漏,避免对病房环境造成污染。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5.本病区便器转运机器人的回收箱能够回收便器,回收仓密封门能够将回收仓封闭,避免回收的便器的异味散发,并且能够阻隔由于便器而产生的病毒的传播,分发箱的分发仓内放置消毒后的便器,机器人本体带动回收箱和分发箱运动,能够自动完成便器的回收和分发,为便器的集中处理提供了方便,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参与,消除了由于便器而引起的病毒传播。
附图说明
16.图1为病区便器转运机器人的立体示意图。
17.图2为机器人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18.图3为充电接口安装在机器人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19.图4为回收箱与分发箱的立体示意图。
20.图5为回收箱与分发箱的主视示意图。
21.图中:1、机器人本体
ꢀꢀ
2、定向轮
ꢀꢀ
3、主动轮
ꢀꢀ
4、转向架
ꢀꢀ
5、雷达监测组件
ꢀꢀ
6、蜂鸣器
ꢀꢀ
7、钥匙开关
ꢀꢀ
8、急停开关
ꢀꢀ
9、信号指示灯
ꢀꢀ
10、显示屏
ꢀꢀ
11、回收箱
ꢀꢀ
12、分发箱
ꢀꢀ
13、尿壶回收仓
ꢀꢀ
14、尿壶回收密封门
ꢀꢀ
15、尿壶
ꢀꢀ
16、便盆
ꢀꢀ
17、便盆回收仓
ꢀꢀ
18、便盆回收密封门
ꢀꢀ
19、尿壶分发仓
ꢀꢀ
20、便盆分发仓
ꢀꢀ
21、磁碰开关
ꢀꢀ
22、充电接口
ꢀꢀ
23、分发仓密封门
ꢀꢀ
24、紫外线照射灯。
具体实施方式
22.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3.一种病区便器转运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以及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上的回收箱11和分发箱12,回收箱11上设置回收仓,回收箱11上设置有将回收仓封闭的回收仓密封门,分发箱12内设置有分发仓。本病区便器转运机器人的回收箱11能够回收便器,回收仓密封门能够将回收仓封闭,避免回收的便器的异味散发,并且能够阻隔由于便器而产生的病毒的传播,分发箱12的分发仓内放置消毒后的便器,机器人本体1带动回收箱11和分发箱12运动,能够自动完成便器的回收和分发,为便器的集中处理提供了方便,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参与,消除了由于便器而引起的病毒传播。
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25.具体的:如图1所示:回收箱11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的上侧,并与机器人本体1可拆卸的连接,分发箱12设置在回收箱11的上侧,并与回收箱11固定连接,分发箱12和回收箱11
均为方形箱体。回收箱11内设置有用于回收便盆16和尿壶15的回收仓,回收箱11侧部设置有用于将回收仓封闭的回收仓密封门。分发箱12内设置有用于分发消毒后的便盆16和尿壶15的分发仓,分发箱12侧部设置有用于将分发仓封闭的分发仓密封门23。
26.如图2~3所示:机器人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回收箱11的安装部,机器人本体1的后侧安装有定向轮2,机器人本体1的前侧可转动的安装有转向架4,转向架4上安装有主动轮3,主动轮3和定向轮2来对机器人本体1进行支撑。机器人本体1内设置有与转向架4连接的转向电机以及与主动轮3连接的行走电机,转向电机带动转向架4转动,从而实现了机器人本体1的转向,行走电机带动主动轮3转动,从而实现了机器人本体1的行走。
27.机器人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雷达监测组件5,雷达监测组件5可以采用汽车雷达,雷达监测组件5主要实现机器人本体1运动过程中的障碍检测,可实现及时避障。机器人本体1的前侧还设置有蜂鸣器6、钥匙开关7、急停开关8、信号指示灯9以及显示屏10。蜂鸣器6用于机器人本体1自身的故障报警提示以及异常状态下的避让报警。钥匙开关7控制机器人本体1的电力供给,通过拧动钥匙开关7即可实现机器人本体1的送电或断电。急停开关8实现在突发状态下及时暂停设备的动作,以便于排除故障或其他意外情况。信号指示灯9包含黄灯、绿灯及红灯三种规格,其中绿灯显示设备正常运行;黄灯指示的是设备报警状态;红灯指示的是设备故障状态。显示屏10可以显示电源电量信息、故障信息、当前任务等信息,可在意外状态下实现设备的初始化。机器人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充电接口22,机器人本体1在待机状态下,自动与充电点对接实现充电。
28.如图4~5所示:回收仓包括由右至左依次设置的尿壶回收仓13以及便盆回收仓17,尿壶回收仓13由下至上并排设置有若干个,便盆回收仓17由下至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在各便盆回收仓17的内壁均设置有紫外线照射灯24。便盆回收仓17用于回收使用后的便盆16,尿壶回收仓13用于回收使用后的尿壶15。
29.回收仓密封门包括尿壶回收密封门14以及便盆回收密封门18,尿壶回收密封门14与尿壶回收仓13一一对应,尿壶回收密封门14的底部通过合页与对应的尿壶回收仓13的底部相连,尿壶回收仓13的顶部设置有与对应的尿壶回收密封门14配合的磁碰开关21。便盆回收密封门18与便盆回收仓17一一对应,便盆回收密封门18的底部通过合页与便盆回收仓17的底部相连,便盆回收仓17的顶部与对应的便盆回收密封门18之间设置有磁碰开关21。
30.尿壶回收密封门14和便盆回收密封门18上均设置有观察玻璃,可以观察格子内的便器数量。尿壶回收密封门14和便盆回收密封门18内侧均设置有密封胶条,防止异味的传播。
31.分发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尿壶分发仓19以及便盆分发仓20,尿壶分发仓19和便盆分发仓20均为长方形,消毒后的尿壶15并排存储在尿壶分发仓19内,消毒后的便盆16并排存储在便盆分发仓20内。
32.分发仓密封门23的底部通过合页与分发仓的底部相连,且分发仓的顶部与分发仓密封门23之间设置有磁碰开关21,磁碰开关21并排设置有两个。
33.分发仓密封门23上设置有观察玻璃,方便观察尿壶15和便盆16的数量,分发仓密封门23内侧设置有密封胶条。
34.在分发箱12或回收箱11的侧部安装敞口的临时收纳盒,可放置手消毒液等产品,便于护理人员端持便盆后及时对手进行消毒。
35.通过病床上的呼叫按钮可对机器人本体1发送信号,机器人本体1即可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运动至对应的病床前,方便了便器的收集和发放。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