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悬吊牵引装置

文档序号:28138358发布日期:2021-12-22 17:2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椎悬吊牵引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临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椎悬吊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2.由外伤引起的颈椎损伤一般需要通过颈椎牵引复位和制动的方式来辅助治疗。颈椎牵引复位的方式是将患者的颈椎或腰椎,通过施加的牵引力使患者处于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得到舒缓和放松,使得椎体间距增大椎间盘内压降低,从而缓解突出物对于神经组织的压迫而带来的疼痛感。现有技术中常利用牵引床一类的器材来治疗患者的颈椎或腰椎疾病。
3.cn2512406公开了一种临床用头颈双向牵引床,其特征是在已有的头颅纵向牵引床上增设一个颈项牵引装置。该装置用于牵引病人颈项的颈项牵引兜带通过牵引绳绕过置于卧床上的颈项牵引床架的两个滑轮与一重锤连接。采用该牵引床可对病人同时进行头颅纵向牵引和颈项垂直牵引,能有效地解决各种颈椎骨折脱位和不稳的治疗问题,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及复位效果良好。
4.cn205626225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悬吊牵引床。其包括悬吊架和牵引床架,牵引床架设于悬吊架的下方,悬吊架的顶部设有滑轨,滑轨上沿牵引床的长轴方向设有多组电动悬吊牵引机构,电动悬吊牵引机构通过悬吊绳吊起患者,悬吊绳还连接有振动机构;牵引床架的底部设有电动腰椎、颈椎牵引机构,电动腰椎、颈椎牵引机构分别通过牵引绳拉伸患者的腰椎和颈椎。本实用新型可对患者进行颈椎、腰椎单纯悬吊、单纯牵引以及悬吊与牵引配合三种工作模式,通过电动悬吊代替传统的手动悬吊,操作简单方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在悬吊牵引过程中,可以实现悬吊绳的电动振动,有效代替人工拍打振动,治疗效果更好。
5.cn208693554u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牵引椅,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机箱和坐椅,机箱的顶部竖直安装有升降杆,升降杆的顶部水平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上通过牵引绳悬吊有牵引套;机箱内安装有用于驱动升降杆升降的驱动机构和控制驱动机构的控制器,所述机箱朝向坐椅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机箱上竖直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的正面安装有可上下调节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红外距离探测器,所述红外距离探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儿童使用。
6.上述现有技术所提供的牵引床或牵引椅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对患者的颈椎或腰椎进行治疗,但仍然可能存在所用装置的体积较大、所占用空间巨大、造价昂贵、仅限于特定空间使用、可调节性差、无法实时准确反馈牵拉状态、以及患者治疗时的身心体验感较差等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仍然有需要改进的至少一个或几个方面。
7.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
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椎悬吊牵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椎悬吊牵引装置,其至少包括悬吊部,悬吊部连接于牵引部一端,用于固定患者颈椎以进行悬吊治疗,牵引装置还包括:支撑架,其至少包括若干支架、横梁及连接杆,以组合形成牵引装置的支撑载体;牵引部,其通过若干横梁及连接杆连接至支撑架,用于将牵引物在竖直方向上的拉力通过滑轮转换为悬吊部所需的拉力;牵引秤砣,其连接于牵引部另一侧以带动悬吊部移动。
10.优选地,悬吊部至少包括悬吊兜带,悬吊兜带能够呈适应于患者颈部的开口弧状,其从颈部下方作用于患者后颈部,悬吊兜带的纵向两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兜带孔,用于连接牵引部。
11.优选地,悬吊部与牵引部之间连接有牵引计时装置,其中,牵引计时装置的两端是按照远地端承受来自所述牵引部的拉力,而其近地端所述悬吊部的方式来承受牵引力的。例如牵引计时装置远地端连接于牵引部末端的牵引锁扣,其近地端通过两端连接有牵引锁扣的钢绞绳连接于悬吊部,其中,牵引计时装置设置有牵拉计时单元、显示单元及音频单元。牵引计时装置能够以通过无线和/或有线方式发送来自于悬吊部的测量数据的方式连接于外部设备。
12.优选地,悬吊部与牵引部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包括第一侧粱、第二侧粱以及横杆,其中,第一侧粱和第二侧粱彼此对称,且至少能够与横杆连接以形成三角形架构。
13.优选地,悬吊部是经由牵引计时装置传力地连接于牵引部的,其中,牵引计时装置集成于悬吊部和牵引部之间,和/或集成于位于悬吊部的牵引力传力路径之中的呈等腰三角形的连接架。
14.优选地,第一侧粱上的第一测量部和第二侧粱上的第二测量部在垂直于悬吊部方向的分力形成的合力为牵引计时装置的测量拉力,第一侧粱上的第一测量部和第二侧粱上的第二测量部在平行于悬吊部方向的分力彼此抵消。
15.优选地,牵拉计时单元能够以响应于悬吊部的牵拉而启动和/或停止计时来统计断续牵引总时长和/或记录牵引拉力值的方式将测量数据发送至显示单元,音频单元能够以响应于牵拉而启动的方式表现患者的牵引进行状态。
16.优选地,横杆设置有多个位置各异的固定点,以便悬吊部的悬吊兜带能够在横杆上选择性固定于多个彼此不同的悬吊点位。
17.优选地,悬吊部可以包括悬吊兜带以及能够无级调整悬吊兜带在横杆上的悬吊点位的第一滑轨和/或第二滑轨。
18.优选地,支撑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柱和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至少一个支撑柱的相对侧连接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以使得支撑柱放置于地面时,第一连接杆能够限定其两端的支撑柱所形成的夹角。
19.优选地,支撑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的端点能够在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上连接于至少一个支撑柱的远离地面的一端和/或至少另一个第二连接
杆的端点,其中,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彼此固定连接后至少能够形成封闭平面。
20.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和/或连接有至少一个闭口钢环,其中,至少一个闭口钢环设置于由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组成的封闭平面的一侧,至少一个闭口钢环的内环插入方向平行于封闭平面。
21.优选地,支撑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横梁和至少一个第二横梁,至少一个第一横梁和至少一个第二横梁的一端连接至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以在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连接形成的平面内呈交叉状。
22.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横梁和/或至少一个第二横梁的另一端均连接至牵引部,以在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连接形成的平面内将至少一个第一横梁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横梁连接锁死。
23.优选地,牵引部包括至少一个牵引滑轮和至少一根牵引绳,至少一个牵引滑轮设置于牵引部中的平台和/或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的一侧,至少一根牵引绳位于至少一个牵引滑轮的滑轮面上,以使得至少一根牵引绳至少能够随至少一个牵引滑轮转动而移动。
24.优选地,至少一根牵引绳的末端连接有至少一个牵引锁扣,至少一个牵引锁扣能够连接至少一个悬吊部和/或至少一个牵引秤砣。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26.1、弥补现今颈椎平衡悬吊牵引装置的空白,并使其在结构和功能上规范化。
27.2、此装置具备统一性,能够使术前的矫正效果更加有效,从而便于骨科手术的开展。
28.3、具有无创、间断等优点,在能够保证对患者治疗部位有效牵引的同时,增加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29.4、该装置自由度高,患者根据自身耐受力自由选择各时间段下的治疗方式。
30.5、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操作性强。
31.6、能够直观展示患者的治疗时长等信息,音频单元的设置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牵引部优选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颈椎悬吊牵引装置优选的局部示意图;
35.图4是牵引计时装置优选的结构原理图。
36.附图标记列表
37.100:支撑架
ꢀꢀꢀꢀꢀꢀꢀꢀꢀꢀꢀꢀꢀ
101:支撑柱
ꢀꢀꢀꢀꢀꢀꢀꢀꢀꢀꢀꢀ
102:第一连接杆
38.103:第二连接杆
ꢀꢀꢀꢀꢀꢀꢀꢀꢀ
104:第一横梁
ꢀꢀꢀꢀꢀꢀꢀꢀꢀꢀ
105:第二横梁
39.200:牵引部
ꢀꢀꢀꢀꢀꢀꢀꢀꢀꢀꢀꢀꢀ
201:牵引滑轮
ꢀꢀꢀꢀꢀꢀꢀꢀꢀꢀ
202:闭口钢环
40.203:牵引绳
ꢀꢀꢀꢀꢀꢀꢀꢀꢀꢀꢀꢀꢀ
204:牵引锁扣
ꢀꢀꢀꢀꢀꢀꢀꢀꢀꢀ
300:悬吊部
41.301:悬吊兜带
ꢀꢀꢀꢀꢀꢀꢀꢀꢀꢀꢀ
400:牵引秤砣
ꢀꢀꢀꢀꢀꢀꢀꢀꢀꢀ
500:牵引计时装置
42.501:牵引计时单元
ꢀꢀꢀꢀꢀꢀꢀ
502:显示单元
ꢀꢀꢀꢀꢀꢀꢀꢀꢀꢀ
503:音频单元
43.600:连接架
ꢀꢀꢀꢀꢀꢀꢀꢀꢀꢀꢀꢀꢀ
600a:第一侧粱
ꢀꢀꢀꢀꢀꢀꢀꢀꢀ
600b:第二侧粱
44.600c:横杆
ꢀꢀꢀꢀꢀꢀꢀꢀꢀꢀꢀꢀꢀꢀ
600c1:第一滑轨
ꢀꢀꢀꢀꢀꢀꢀꢀ
600c2:第二滑轨
45.600

s1:第一测量部
ꢀꢀꢀꢀꢀꢀ
600

s2:第二测量部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4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悬吊牵引装置,可以包括以下部件之一:悬吊部300,其连接于颈椎悬吊牵引装置的牵引部200一端,用于固定患者颈椎以进行悬吊治疗。
4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颈椎悬吊牵引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部件之一:支撑架100,其至少包括若干支架、横梁及连接杆,以组合形成牵引装置的支撑载体;牵引部200,其通过所述若干横梁及连接杆连接至支撑架100,用于将牵引物在竖直方向上的拉力通过滑轮转换为悬吊部300所需的拉力;牵引秤砣400,其连接于牵引部200另一侧以带动悬吊部300移动。
49.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支撑架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柱101和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102。优选地,支撑柱101的总数量为4个,第一连接杆102的总数量为2个。在平行于地面方向上,两两支撑柱101的相对侧之间连接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102,以使得至少一个支撑柱101放置于地面时,与支撑柱101连接的第一连接杆102能够限定支撑柱101与地面所构成的夹角。优选地,支撑柱101与同其连接的第一连接杆102可形成一平面内的三角形(考虑到延长线相交的情况)。
50.可选地,支撑柱101可垂直或倾斜放置于地面。另外,可通过在其部分杆体内预先设置的具有记忆功能的金属和/或塑料弹性卷曲片来实现支撑柱101在垂直于地面的轴向上可伸缩,以便能够调节支撑架100的整体高度,从而适应该装置不同使用场景,满足实际治疗和/或医学研究的不同需求。
51.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支撑架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103。优选地,第二连接杆103的总数量可以为4个。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103的两侧端点能够在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上固定于前述至少一个支撑柱101的远离地面的一端,或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103的端点与至少另一个第二连接杆103的端点连接。进一步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103固定连接于前述至少一个支撑柱101后,至少能够在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上形成一大致呈菱形或多边形的封闭环状空间,以将前述至少一个支撑柱101在顶部进行连接锁死。
52.根据图2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103的一侧设置有和/或连接有一个闭口钢环202。优选地,该闭口钢环202设置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103的连接交汇处,闭口钢环202的内环插入方向平行于前述由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103连接形成的封闭平面。闭口钢环202为可能需要的配重块提供悬吊点,或者用于悬吊其他设备。
53.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支撑架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横梁104和至少一个第二横梁105。至少一个第一横梁104和/或至少一个第二横梁105的一端可通过螺栓或万向节的形式连接于前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103。第一横梁104与第二横梁105连接后,在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103组合形成的平面内呈十字交叉状。
54.优选地,位于支撑架100两侧的支撑柱101上方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103相互平行,且同至少一个第一横梁104在平面内相互垂直。进一步地,位于支撑架100两侧的支撑柱
101之间的至少另一个第二连接杆103与至少一个第二横梁105可在前述封闭平面的两侧形成“个”字形连接结构。
55.优选地,前述支撑架100分为左右两侧,可分别立于病床两侧,每侧支架均呈三角形,支撑柱101呈25
°
角打开。
56.优选地,支撑柱101的长度约为1.5至2.2m,优选为2.05m,位于支撑柱101顶端的第二连接杆103长度约为10到30cm,支撑架100的顶部离地高度约为1.5到2.1m,由支撑柱101和第二连接杆103连接所形成的支撑架100水平方向的宽度约为1m。
57.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横梁104和第二横梁105的另一端均连接至牵引部200,以在由第二连接杆103连接形成的平面内将前述第一横梁104和/或第二横梁105连接锁死。
58.可选地,上述的支撑杆、连接杆及横梁等均可采用管中杆的形式,例如,若支撑杆采用管中杆形式,则支撑杆在放置于地面时,至少能够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进行伸缩以使得支撑架100的高度能够改变;若连接杆及横梁采用管中杆形式,则支撑架100在放置于地面时,平行于地面的连接杆及横梁至少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伸缩以使得支撑架100的长度或宽度能够改变。
59.根据图2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牵引部200包括至少一个牵引滑轮201和至少一根牵引绳203。优选地,牵引绳203例如为细实心钢绞丝。前述至少一个牵引滑轮201设置于牵引部200中的大致呈圆形的平台表面和/或位于远床端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103的一侧。进一步地,至少一根牵引绳203位于前述至少一个牵引滑轮201的滑轮面上,以使得至少一根牵引绳203至少能够随前述至少一个牵引滑轮201转动而移动。可选地,前述的闭口钢环202可被等同替代为牵引滑轮201,以使得牵引部200能够分别包括位于平台底部的牵引滑轮201和位于近床端连接杆一侧的牵引滑轮201或位于远床端连接杆一侧的牵引滑轮201。
60.根据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垂直于地面方向上,前述至少一根牵引绳203的两端均连接有至少一个牵引锁扣204。该牵引锁扣204能够通过连接一个三角形的连接架600与悬吊部300连接和/或直接连接至少一个牵引秤砣400。优选地,可通过在牵引锁扣204末端连接秤砣卡具,以将前述牵引秤砣400置于所述秤砣卡具中,从而建立牵引秤砣400与悬吊部300间的移动连接关系。优选地,通过调整牵引秤砣400的数量以改变牵引拉力,从而带动牵引绳203另一端的悬吊部300在平行于牵引秤砣400移动的竖直方向上进行悬吊拉升。
61.根据图1和图3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悬吊部300至少包括悬吊兜带301,其能够呈适应于患者颈部的开口弧状。
62.优选地,悬吊兜带301呈与患者颈部吻合的u形带,其可采用tpu材质,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tpu材质具备一定柔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患者佩戴不适和升降过程中的不稳定位移。
63.优选地,悬吊兜带301最底端与病患颈部接触位置,可安装模块化乳胶和/或硅胶材质的衬垫,提高牵引时的舒适度,同时防止牵引过程中打滑发生位移。
64.优选地,悬吊兜带301按照人群类型可分为成年男性、成年女性、青少年等3种规格。具体地,悬吊兜带301的宽度分别可以是11cm、9cm、5cm,长度为约40到60cm,可根据患者
颈椎长度进行选用。
65.根据图1

图3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悬吊兜带301从颈部下方作用于患者后颈部。具体地,悬吊兜带301的纵向两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兜带孔,其用于连接前述牵引锁扣204继而连接至牵引部200。牵引绳203与悬吊兜带301通过牵引锁扣204以闭合圆环形式连接。
66.根据图3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牵引绳203末端的牵引锁扣204连接连接架600,并通过连接架600进一步连接悬吊部300。连接架600具有向左侧倾斜的第一侧粱600a、向右倾斜的第二侧粱600b以及位于第一侧粱600a和第二侧粱600b间呈水平状态的横杆600c。进一步地,第一侧粱600a、第二侧粱600b及横杆600c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
6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横杆600c设置有多个位置各异的固定点,以便悬吊部300的悬吊兜带301能够在横杆600c上选择性固定于多个彼此不同的悬吊点位。优选地,连接架600的横杆600c上可设置有第一滑轨600c1和第二滑轨600c2,第一滑轨600c1和第二滑轨600c2可对称分布于横杆600c两侧。进一步地,第一滑轨600c1和第二滑轨600c2连接钢绞丝,钢绞丝的末端设置有牵引锁扣204,通过牵引锁扣204连接悬吊部300。优选地,第一滑轨600c1和第二滑轨600c2可在横杆600c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以使得位于连接架600下方的悬吊兜带301的开口大小能够跟随第一滑轨600c1和第二滑轨600c2的移动而进行调节。
6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牵引绳203末端与悬吊部300间连接有一牵引计时装置500,见图1。可选地,牵引计时装置500可设置于牵引部200和连接架600之间,或分别设置于第一侧粱600a和第二横梁600b上。当牵引计时装置500设置于牵引部200和连接架600之间时,可选地,牵引计时装置500的上方具有固定环,将固定环通过牵引锁扣204与牵引绳203连接,牵引计时装置500下方具有同牵引锁扣204结构相似的固定锁扣,通过固定锁扣可连接于连接架600。牵引计时装置500可采用带有示数功能的拉力测量装置,即能够测量来自于牵引绳203另一端的牵引秤砣400的拉力大小。当牵引计时装置500设置于连接架600上时,可在第一测量部600

s1和第二测量部600

s2上设置相同的应变式拉力传感器,从而由两者共同构成牵引计时装置500的拉力测量器。进一步地,此处的应变式拉力传感器应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阅读说明书内容有能力实现对应的技术方案。
6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牵引计时装置500内集成有牵拉计时单元501、显示单元502及音频单元503。优选地,在牵引计时装置500所测拉力高于和/或低于设定值时,牵拉计时单元501能够响应于悬吊部300的牵拉以启动和/或停止计时从而用于统计断续牵引总时长以及记录牵引拉力值,牵拉计时单元501采用能够通过感知拉力变化而进行时长记录的一类计时设备;同时,显示单元502能够实时向患者或医护人员显示牵引部200的确切牵引力和治疗过程的牵引时长,以指导医护人员的操作;其次,音频单元503能够响应于牵拉而启动以在减少患者焦虑的同时直观表现“牵引进行状态”。
70.优选地,牵引计时装置500能够测量第一侧粱600a和第二侧粱600b方向上的拉力,第一侧粱600a上的第一测量部600

s1和第二侧粱600b上的第二测量部600

s2在垂直于悬吊兜带301方向上的分力所形成的合力为牵引秤砣400的拉力。
71.优选地,牵引计时装置500能够以无线和/或有线的方式将拉力值、牵引时间等参数上传至外接移动设备上,以使得医护人员能够远程获知有关患者的实时治疗情况。
72.为了便于理解,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椎悬吊牵引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进行论述。
73.在使用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颈椎悬吊牵引装置时,令患者仰卧于普通的病床上,头部后仰,患者身下可相应地布置有辅助靠垫,通过颈椎悬吊牵引装置内宽约10cm的悬吊兜带301从颈部后方绕过,通过与悬吊兜带301连接的牵引滑轮201对颈部产生竖直向上的牵引力,抬升颈后部。进一步地,头部和躯干的自身重量则产生两个向下的对抗力。这三个力组成头尾对称的一对力矩,产生将后凸的颈椎扳直的复合力偶。并且颈后部抬升距离越高、矫正力偶越大,效果越明显。一旦牵引状态下床边拍片显示颈椎后凸cobb角达到50%以上的预矫正率或者不再获得进一步矫正,即达到“平衡”状态,就可以考虑手术矫形。
7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颈椎悬吊牵引装置,弥补了现今颈椎平衡悬吊牵引装置的空白,并在结构和功能上做了规范化,具有无创、间断、自由度高等优点。患者可以根据自身耐受和适应程度决定牵引间隔和持续时间,可以白天间断牵引,正常进食、淋浴、如厕,夜间停止牵引,正常睡眠,患者接受程度高。且颈椎悬吊牵引装置产生良好的预矫形效果,可以明显改善矫形手术前颈椎后凸角度。其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操作性强;在保证对患者治疗部位有效牵引的同时,增加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并且能够使术前的矫正效果更加有效,从而便于骨科手术的开展。
75.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