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救援担架

文档序号:28344174发布日期:2022-01-05 10:4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携带的救援担架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救援担架。


背景技术:

2.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紧急事件发生后易造成人员伤亡,在救援行动时,需要将受伤者或需要救援的人撤离出事发现场,避免发生二次伤害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将损失降到最低。
3.应急救援行动时需要使用到救援担架,目前的应急救援担架,结构简单采用固定式结构,占用空间大,导致携带不方便,同时,支撑结构采用布料结构,在使用时易发生晃动,降低了支撑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压缩、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以及方便携带的救援担架。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便于携带的救援担架,包括用于患者平躺的可充气气囊、安装在可充气气囊一端用于收纳可充气气囊的第一箱体、安装在可充气气囊另一端用于收纳可充气气囊的第二箱体;
7.所述可充气气囊上安装有用于充气的充气口和用于放气的放气口,所述放气口上连接有密封盖;
8.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上均连接有用于抬起担架的把手;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可充气气囊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可伸缩支撑杆。
9.进一步地,所述每个把手均呈t形空心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每个把手与对应箱体之间均安装有用于收纳把手的套筒,所述把手的竖直杆均套在套筒内,所述每个套筒与对应把手竖直杆之间均通过拉伸机构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每个拉伸机构均包括穿设在把手竖直杆内的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一端上的凸缘、固定连接在支撑杆另一端且位于把手水平杆内的松开按钮杆、以及与松开按钮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把手水平杆内的弹簧;
12.所述每个凸缘依次贯穿开设在对应把手水平杆和套筒上的通孔;
13.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松开按钮杆连接后呈l形,所述松开按钮杆的端部贯穿把手水平杆的一端;
14.所述每个弹簧的一端均与对应把手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对应松开按钮杆固定连接;
15.所述把手的竖直杆靠近对应箱体外壁上嵌设有一圈滚珠,所述套筒远离对应箱体一端内壁上开设有与滚珠配合的一圈凹槽。
16.进一步地,所述放气口通过螺纹与密封盖连接。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未使用状态时,可充气气囊呈放气状态,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呈合起状态,当需要进行紧急救援时,先将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拉开,通过充气口给可充气气囊充气,将可充气气囊撑起,可充气气囊充起后利于患者舒适的平躺;医护人员拉动把手通过伸缩结构将把手拉出,然后通过两个医护人员分别手握把手将患者和整个担架抬起,改变了传统布料担架结构,减少救援行动中救援者的随身负重,可充气气囊充满气后不易变形,使得患者更加舒适的平躺,提高了担架的稳定支撑性;使用完成后,医护人员打开放气口上的密封盖将可充气气囊内的气体放出,可充气气囊变瘪,将变瘪的可充气气囊压缩收纳至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此时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呈合起状态;压缩后的可充气气囊体积和质量均减小,同时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合在一起使得整个担架体积缩小,方便携带;
19.2)本实用新型利用压缩和充气的方式决定担架的使用状态,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方便携带的优点;
20.3)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对称的可伸缩支撑杆实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拉开和闭合,同时打开后的可伸缩支撑杆可有效防止打开后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闭合;
21.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把手设计为t形,有利于医护人员手握把手,通过设计空心结构减轻把手的重量;
2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把手在未使用状态下收纳在套筒内,减少占用空间;当需要使用把手时,医护人员首先按下松开按钮杆,松开按钮杆挤压弹簧,同时带动支撑杆运动,支撑杆运动带动凸缘运动,凸缘运动收纳至套筒内,然后医护人员拉动把手的水平杆,把手水平杆带动把手竖直杆沿着套筒向外滑动,放开松开按钮杆,此时凸缘抵接与套筒内壁,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当把手竖直杆上的滚珠滑动至套筒内壁上的凹槽内时,将把手竖直杆与套筒固定,医护人员手握把手将整个担架抬起;
23.当使用完成后,医护人员用力推动把手水平杆带动把手竖直杆上的滚珠从凹槽内滑出,把手竖直杆沿着套筒内壁滑动,此时凸缘也会沿着套筒内壁滑动,当凸缘滑动至套筒上的通孔时,由于弹簧的弹力恢复,将凸缘弹出通孔,将把手与套筒固定,此时把手收纳至套筒内。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主视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未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主视图;
29.图中:1、可充气气囊;11、充气口,12、放气口,2、第一箱体,3、第二箱体,4、拉伸机构;41、套筒,42、支撑杆,43、凸缘,44、弹簧,45、松开按钮杆,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31.如图1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救援担架,包括用于患者平躺的
可充气气囊1,可充气气囊1一端粘接有用于收纳可充气气囊1的第一箱体2,另一端粘结有用于收纳可充气气囊1的第二箱体3;
32.第一箱体2上开设有与充气气囊1相连通的充气口11和放气口12,放气口12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33.第一箱体2和第二箱体3沿可充气气囊1宽度方向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套筒41,每个套筒41上均设置有t形空心结构的把手5,每个把手5的竖直杆均穿设在套筒41内且通过拉伸机构4连接。
34.每个拉伸机构4均包括穿设在把手5竖直杆内的支撑杆42、固定连接在支撑杆42一端上的凸缘43、固定连接在支撑杆42另一端且位于把手5水平杆内的松开按钮杆45、以及与松开按钮杆45固定连接且位于把手5水平杆内的弹簧44。
35.每个凸缘43依次贯穿开设在对应把手5水平杆和套筒41上的通孔。
36.支撑杆42与松开按钮杆45连接后呈l形,松开按钮杆45的端部贯穿把手5水平杆的一端。
37.每个弹簧44的一端均与对应把手5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对应松开按钮杆45固定连接。
38.把手5的竖直杆靠近对应箱体外壁上嵌设有一圈滚珠,套筒41远离对应箱体一端内壁上开设有与滚珠配合的一圈凹槽。
39.第一箱体2和第二箱体3之间可充气气囊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可伸缩支撑杆。工作原理:该救援担架在未使用状态时,可充气气囊1呈放气状态,第一箱体2和第二箱体3呈合起状态,把手5收纳至套筒41内;当需要进行紧急救援时,先将第一箱体2和第二箱体3拉开,其拉开长度由可伸缩杆的长度决定,通过充气口11给可充气气囊1充气,将可充气气囊1撑起,可充气气囊1充起后利于患者舒适的平躺;医护人员首先按下松开按钮杆45,松开按钮杆45挤压弹簧44,同时带动支撑杆42运动,支撑杆42运动带动凸缘43运动,凸缘43运动收纳至套筒41内,然后医护人员拉动把手5的水平杆,把手水平杆带动把手竖直杆沿着套筒41向外滑动,放开松开按钮杆45,此时凸缘43抵接与套筒41内壁,弹簧44一直处于压缩状态,当把手竖直杆上的滚珠滑动至套筒41内壁上的凹槽内时,将把手竖直杆与套筒41固定,然后通过两个医护人员分别手握把手5将患者和整个担架抬起,改变了传统布料担架结构,减少救援行动中救援者的随身负重,可充气气囊1充满气后不易变形,同时通过两个可伸缩支撑杆将两个箱体支撑住,使得患者更加舒适的平躺,提高了担架的稳定支撑性。
40.参照图4

图5,使用完成后,医护人员打开放气口12上的密封盖将可充气气囊1内的气体放出,可充气气囊1变瘪,将变瘪的可充气气囊1压缩收纳至第一箱体2和第二箱体3内,此时第一箱体2和第二箱体3呈合起状态;压缩后的可充气气囊1体积和质量均减小,同时第一箱体2和第二箱体3合在一起使得整个担架体积缩小,方便携带。医护人员用力推动把手水平杆带动把手竖直杆上的滚珠从凹槽内滑出,把手竖直杆沿着套筒41内壁滑动,此时凸缘43也会沿着套筒41内壁滑动,当凸缘43滑动至套筒41上的通孔时,由于弹簧44的弹力恢复,将凸缘43弹出通孔,将把手5与套筒41固定,此时把手5收纳至套筒41内,减少占用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