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泵直流雾化器结构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08304发布日期:2022-01-29 13:4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泵直流雾化器结构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泵直流雾化器结构体。


背景技术:

2.雾化器顾名思义是将液体雾化,通常应用于工业、医学等各个领域,雾化器通常是采用电机驱动,产生高速气流冲击雾化杯内的液体进行雾化,直流雾化器就是采用直流电机驱动雾化。
3.但是现有技术中雾化器通常采用一个直流电机进行驱动,如此使得雾化器的流量调节不够灵敏,不便于实现宽幅流量调节,因而急需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泵直流雾化器结构体。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多泵直流雾化器结构体,包括:
7.壳体,所述壳体由上盖和下盖两部分构成;
8.直流泵,所述直流泵由直流单机和泵体两部分构成,所述泵体具备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直流泵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
9.硅胶管组,所述硅胶管组由多个硅胶管构成,其中一部分硅胶管相互连通并定义为输入硅胶管组,所述输入硅胶管组与泵体的输出端连通;
10.另一部分硅胶管相互连通并定义为输出硅胶管组,所述输出硅胶管组与泵体的输出端连通。
11.可选地,所述输入硅胶管组和输出硅胶管组均由横硅胶管和连接胶管构成,所述横硅胶管排列成两排,且两排内的横硅胶管相互连通,其中一排靠近直流泵,且靠近直流泵一排横硅胶管的数量n1与直流泵的数量相等,其中另一排横硅胶管的数量n2=n1-1。
12.可选地,所述连接胶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连接胶管将所述横硅胶管与外界连通,余下的所述连接胶管将两排横硅胶管之间连通。
13.可选地,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直流泵的第一减震垫、第二减震垫、第三减震垫和第四减震垫;
14.所述第一减震垫、第二减震垫、第三减震垫和第四减震垫的数量均与直流泵的数量对应,且采用凹字型结构。
15.可选地,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直流泵竖直方向上运动的上限位硅胶件和下限位硅胶件。
16.可选地,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直流泵水平方向上运动的水平限位硅胶件。
17.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8.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直流泵进排气并联设计,通过控制不同数量泵开关或者多泵不同功率输出实现多档流量调节;可作为直流雾化器内核组件,两个及以上直流泵并列排列;满足不同雾化效果需求。
19.本实用新型突出的特点在于,便于宽幅控制流量及压力,从而使雾化速率可调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直流泵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硅胶管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组合后外部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上盖、2第一减震垫、3上限位硅胶件、4第二减震垫、 5直流泵、6硅胶管组、61输入硅胶管组、62输出硅胶管组、7下盖、 8第三减震垫、9下限位硅胶件、10第四减震垫、11水平限位硅胶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参照图1-4,一种多泵直流雾化器结构体,包括:
27.壳体由上盖1和下盖7两部分构成,上壳1和下壳7的连接方式采用螺栓进行安装固定。
28.上壳1和下壳7上应设置凹槽,凹槽用于容纳第一减震垫2、上限位硅胶件3、第二减震垫4、第三减震垫8、下限位硅胶件9、第四减震垫10、水平限位硅胶件11。
29.直流泵5由直流单机51和泵体52两部分构成,泵体52具备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直流泵5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直流泵5可以实现宽幅供给的作用。
30.参照图3,硅胶管组6由多个硅胶管构成,其中一部分硅胶管相互连通并定义为输入硅胶管组61,输入硅胶管组61与泵体52的输出端连通;
31.参照图3,另一部分硅胶管相互连通并定义为输出硅胶管组62,输出硅胶管组62与泵体的输出端连通。
32.参照图3,输入硅胶管组61和输出硅胶管组62均由横硅胶管和连接胶管构成。
33.参照图3,横硅胶管排列成两排,且两排内的横硅胶管相互连通,其中一排靠近直流泵5,且靠近直流泵5一排横硅胶管的数量n1与直流泵5的数量相等,其中另一排横硅胶管的数量n2=n1-1。
34.在本实施例中,直流泵5的数量以3为例,横硅胶管n1为3,横硅胶管n2为2,以此类推,当直流泵5的数量为4,横硅胶管n1 为4,横硅胶管n2为3,从而可以构成类似金字塔结构,此结构采用空气动力学设计,由于流速越快压强越小,采用金字塔结构可以逐渐的增大流速,降低压强,避免局部压强过大导致硅胶管破裂的问题。
35.连接胶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连接胶管将横硅胶管与外界连通,余下的连接胶管将两排横硅胶管之间连通,连接胶管可以等距离设置,使得横硅胶管上的压力更
加均衡。
36.上盖1和下盖7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直流泵5的第一减震垫2、第二减震垫4、第三减震垫8和第四减震垫10。
37.第一减震垫2、第二减震垫4、第三减震垫8和第四减震垫10的数量均与直流泵5的数量对应,且采用凹字型结构,凹字型结构可以更好的贴合指点电机51和泵体52。
38.上盖1和下盖7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直流泵5竖直方向上运动的上限位硅胶件3和下限位硅胶件9,二者主要避免直流泵5在竖直方向上产生较大的位移。
39.上盖1和下盖7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直流泵水平方向上运动的水平限位硅胶件11,主要用于避免直流泵5水平方向上产生较大的位移。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泵直流雾化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上盖(1)和下盖(7)两部分构成;直流泵(5),所述直流泵(5)由直流单机(51)和泵体(52)两部分构成,所述泵体(52)具备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直流泵(5)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硅胶管组(6),所述硅胶管组(6)由多个硅胶管构成,其中一部分硅胶管相互连通并定义为输入硅胶管组(61),所述输入硅胶管组(61)与泵体(52)的输出端连通;另一部分硅胶管相互连通并定义为输出硅胶管组(62),所述输出硅胶管组(62)与泵体的输出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泵直流雾化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硅胶管组(61)和输出硅胶管组(62)均由横硅胶管和连接胶管构成,所述横硅胶管排列成两排,且两排内的横硅胶管相互连通,其中一排靠近直流泵(5),且靠近直流泵(5)一排横硅胶管的数量n1与直流泵(5)的数量相等,其中另一排横硅胶管的数量n2=n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泵直流雾化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胶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连接胶管将所述横硅胶管与外界连通,余下的所述连接胶管将两排横硅胶管之间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泵直流雾化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和下盖(7)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直流泵(5)的第一减震垫(2)、第二减震垫(4)、第三减震垫(8)和第四减震垫(10);所述第一减震垫(2)、第二减震垫(4)、第三减震垫(8)和第四减震垫(10)的数量均与直流泵(5)的数量对应,且采用凹字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泵直流雾化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和下盖(7)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直流泵(5)竖直方向上运动的上限位硅胶件(3)和下限位硅胶件(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泵直流雾化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和下盖(7)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直流泵水平方向上运动的水平限位硅胶件(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泵直流雾化器结构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上盖和下盖两部分构成;直流泵,所述直流泵由直流单机和泵体两部分构成,所述泵体具备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直流泵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硅胶管组,所述硅胶管组由多个硅胶管构成,其中一部分硅胶管相互连通并定义为输入硅胶管组,所述输入硅胶管组与泵体的输出端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直流泵进排气并联设计,通过控制不同数量泵开关或者多泵不同功率输出实现多档流量调节;可作为直流雾化器内核组件,两个及以上直流泵并列排列;满足不同雾化效果需求。本实用新型突出的特点在于,便于宽幅控制流量及压力,从而使雾化速率可调控。而使雾化速率可调控。而使雾化速率可调控。


技术研发人员:梁锐 李昌才 史菊俊 冷宇航 段志伟 吕涛 张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康居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7
技术公布日:2022/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