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2536发布日期:2022-02-26 00:3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p(腹腔注射)给药注射器针头。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给药注射器为市面上出售的常规注射器,针头是直而尖的利器,给药过程为注射器刺破腹腔皮肤和肌肉层,然后回抽注射器验证是否有肠液以确定是否打入肠道内,若无液体则推注给药,此给药过程无法完全确认药液给到动物腹腔内,存在一定的失败风险,但是要等到各种检测数据出来以后才能推测出是给药失败了,由此会造成客户的各项资源损失;
3.为提高ip(腹腔注射)给药成功率,需要对给药注射器针头进行改造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注射器针头给药过程无法完全确认药液给到动物腹腔内,存在一定的失败风险,提供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能够通过穿刺针管与穿刺针头折弯的连接方式有效的避免出药口进入肠道的可能性,极大提高了给药的成功率,但是在给药后拔针时需按规范操作执行,避免弯针损伤肠道,结构简单,便于使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导致的缺陷。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其中,包含穿刺针管与穿刺针头,所述穿刺针头连接于所述穿刺针管的一端,所述穿刺针管的另一端连接注射器,所述穿刺针头与所述穿刺针管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穿刺针管面向所述穿刺针头的一侧开设有出药口,所述穿刺针头为实心,所述穿刺针管在所述出药口至所述穿刺针头的一段为实心,所述穿刺针管在所述出药口至所述注射器的一段为空心,此设计为确定给药路径的唯一通路,同时为避免药物进入所述穿刺针头,万一所述穿刺针头挂住肠道,此设计也可有效避免药物给入肠道,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主要是针对啮齿类小动物的ip给药。
7.上述的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其中,所述穿刺针头与所述穿刺针管之间的夹角为60
°‑
80
°
,锐角的设计有利于所述穿刺针头刺破皮肤及肌肉层,且在弯针进入腹腔后往前推的过程中有利于避免所述穿刺针头挂住或损伤肠道,所述穿刺针头与所述穿刺针管的连接处为尖锐角设计,为了避免肠道透过所述穿刺针头滑至所述穿刺针管的所述出药口处。
8.上述的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其中,所述穿刺针头的长度为2-4mm,小鼠使用2mm的所述穿刺针头,大鼠使用4mm的所述穿刺针头。
9.上述的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其中,所述出药口设置于所述穿刺针管的中部,所述出药口方向与所述穿刺针头弯折方向保持一致的原因为给药时需提升所述穿刺针头以使腹腔出现中空状态,提升时所述穿刺针头弯折方向需垂直朝下,相同的方向有利于药物顺利且完全注入腹腔。
10.依据上述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进行给药过程为:
11.将所述穿刺针管的一端安装在注射器上,手持注射器使所述穿刺针头刺破皮肤层和肌肉层然后略往前推,使弯折处的所述穿刺针头进入腹腔,随后抬升注射器使所述穿刺针头抬升并处呈中空状态,让所述穿刺针头呈朝下的方向边提升边往前推进,待所述出药口完全进入腹腔后推注给药,给药完成后让所述穿刺针头呈朝下的方向边提升边往回退,所述穿刺针头到进针口的位置时松弛皮肤肌肉,缓慢拔出所述穿刺针头。
12.依据上述本实用新型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3.通过穿刺针管与穿刺针头折弯的连接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出药口进入肠道的可能性,极大提高了给药的成功率,但是在给药后拔针时需按规范操作执行,避免弯针损伤肠道,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的结构示意图。
15.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6.穿刺针管101、穿刺针头102、出药口103。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8.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是提供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目的是通过穿刺针管与穿刺针头折弯的连接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出药口进入肠道的可能性,极大提高了给药的成功率,但是在给药后拔针时需按规范操作执行,避免弯针损伤肠道,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19.如图1所示,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其中,包含穿刺针管101与穿刺针头102,穿刺针头102连接于穿刺针管101的一端,穿刺针管101的另一端连接注射器,穿刺针头102与穿刺针管10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穿刺针管101面向穿刺针头102的一侧开设有出药口103,穿刺针头102为实心,穿刺针管101在出药口103至穿刺针头102的一段为实心,穿刺针管101在出药口103至注射器的一段为空心,此设计为确定给药路径的唯一通路,同时为避免药物进入穿刺针头102,万一穿刺针头102挂住肠道,此设计也可有效避免药物给入肠道,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主要是针对啮齿类小动物的ip给药。
20.上述的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其中,穿刺针头102与穿刺针管101之间的夹角为60
°‑
80
°
,锐角的设计有利于穿刺针头102刺破皮肤及肌肉层,且在弯针进入腹腔后往前推的过程中有利于避免穿刺针头102挂住或损伤肠道,穿刺针头102与穿刺针管101的连接处为尖锐角设计,为了避免肠道透过穿刺针头102滑至穿刺针管101的出药口103处。
21.上述的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其中,穿刺针头102的长度为2-4mm,小鼠使用2mm的穿刺针头102,大鼠使用4mm的穿刺针头102。
22.上述的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其中,出药口103设置于穿刺针管101的中部,出药口103方向与穿刺针头102弯折方向保持一致的原因为给药时需提升穿刺针头102以使腹腔出现中空状态,提升时穿刺针头102弯折方向需垂直朝下,相同的方向有利于药物顺利且完全注入腹腔。
23.依据上述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进行给药过程为:
24.将穿刺针管101的一端安装在注射器上,手持注射器使穿刺针头102刺破皮肤层和肌肉层然后略往前推,使弯折处的穿刺针头102进入腹腔,随后抬升注射器使穿刺针头102抬升并处呈中空状态,让穿刺针头102呈朝下的方向边提升边往前推进,待出药口103完全进入腹腔后推注给药,给药完成后让穿刺针头102呈朝下的方向边提升边往回退,穿刺针头102到进针口的位置时松弛皮肤肌肉,缓慢拔出穿刺针头102。
25.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ip给药注射器针头,能够通过穿刺针管与穿刺针头折弯的连接方式有效的避免出药口进入肠道的可能性,极大提高了给药的成功率,但是在给药后拔针时需按规范操作执行,避免弯针损伤肠道,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26.以上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这并不影响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