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导管尾端剪除后的联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09576发布日期:2022-01-01 00:4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介入导管尾端剪除后的联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介入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介入导管尾端剪除后的联接装置。


背景技术:

2.介入导管是用在介入治疗中的一种关键手术工具。在介入治疗中,介入导管可被医生操作延伸至病人体内,直接达到病灶附近,从而作为医生视野以及双手的延伸,方便医生更加精准的进行手术操作。
3.在介入手术中,由于不同病人病灶的位置不同,需要的介入导管长度也各不相同,所以在介入导管使用时,一般需要进行裁剪操作,即将介入导管尾端部分截断,达成相应的长度尺寸要求。
4.但是,由于介入导管自身材质较软,将介入导管截断之后,介入导管内插入导丝、支架、球囊等手术线材后,这些手术线材难以稳定的与介入导管连接,从而易发生泄露、脱落的情况,增大了手术难度和风险。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有必要研发一种装置,其可以稳定的连接在截断后的介入导管上,作为中间桥梁连接,使得手术线材的连接更加稳定,降低泄露,脱落的情况,从而有效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介入导管尾端剪除后的联接装置,其具有连接稳定,防泄漏、防脱落的优点。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介入导管尾端剪除后的联接装置,包括:
9.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套设在介入导管的外侧壁;
10.固定套设在内套管外侧壁的外套管;
11.所述外套管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直径沿着外套管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压紧旋钮。
12.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在使用该联接装置时,介入导管过盈插接在内套管中,完成初步固定,内套管与外套管作为介入导管的延伸,在穿插导丝、支架等手术线材时,更加容易操作,走线更容易,降低手术难度;在手术线材穿插之后,旋紧压紧旋钮,压迫外套管,缩小外套管的直径,从而使得外套管以及内套管同时压紧在介入导管外侧壁上,从而有效避免手术过程中介入导管的脱落、泄露等情况,进一步提高手术过程的方便性以及安全性。
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内套管为硅胶管,所述外套管为树脂硬管。
14.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硅胶管表面的摩擦系数较大,从而提高与介入导管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介入导管的脱落情况,硅胶管弹性也较好,在后期被挤压时能够更紧密的贴紧在
线材上,从而减少泄露情况;将外套管设为树脂材质则是在保证一定强度的同时具备形变能力,直径可轻松被改变,进而将内套管压紧在介入导管外侧壁,减少泄露。
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内套管长度方向的一端越过外套管并设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端部设为喇叭口状。
16.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被剪除的介入导管更容易插入到内套管中,从而便于手术操作,减小手术难度。
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内套管远离喇叭口的一端开口处设有第一倒角。
18.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插入线材时,第一倒角增大了内套管端部的直径,从而减少线材被阻碍的情况,使得线材更加顺利的插入到介入导管内部,减小手术难度,操作更加方便。
1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套管的外侧壁设有注液套管,所述注液套管与外套管连通,所述注液套管内过盈插接配合有注液软管。
20.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注液套管用于向外套管内注射手术所需药液,从而注液软管可选用不同规格,可拆连接,较好地适应手术需求,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2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注液软管远离注液套管的一端连接有三通接口。
22.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三通口则是为了匹配多种液体同时注射使用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该联接装置的适用性。
2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套管长度方向远离喇叭口的一端内侧壁同轴固定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远离喇叭口的一侧设有硅胶阀套,所述硅胶阀套的外侧壁直径远离喇叭口逐渐缩小,所述外套管位于固定套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封闭旋钮,所述封闭旋钮内侧壁设有挤压套。
24.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封闭旋钮时,由于硅胶阀套外侧壁为倾斜状,则硅胶阀套被挤压内径逐渐缩小,从而将线材夹紧,实现线材的定位,并且避免液体以及气体的泄露,形成二次密封防护,进一步保证手术过程的方便性以及安全性。
2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挤压套靠近硅胶阀套一侧面设有第二倒角。
26.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减小硅胶阀套对挤压套的抵触摩擦力,使得挤压套对硅胶阀套的挤压更加顺畅。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设置内套管与外套管将截断的介入导管续接起来,更加方便操作,设置压紧旋钮可以将外套管紧密压合在内套管外侧壁上,减少泄露,脱落的情况,从而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方便性;
29.2.通过设置注液套管以及三通接口,适应多种注射液体的使用工况,操作更加方便;
30.3.通过设置硅胶阀套以及封闭旋钮,封闭旋钮旋紧时可有效压紧线材,从而形成二次防护,进一步避免液体以及气体的泄露,并可以对线材形成定位,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方便性。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是为了展示联接装置内部结构的剖面视图;
33.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4.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5.附图标记:1、内套管;2、外套管;3、外螺纹;4、压紧旋钮;5、延伸段;6、第一倒角;7、注液套管;8、注液软管;9、三通接口;10、固定套;11、硅胶阀套;12、封闭旋钮;121、挤压套;13、第二倒角;21、插接口;22、穿入口;100、介入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介入导管100尾端剪除后的联接装置。该联接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内套管1,内套管1为硅胶管,介入导管100过盈插接在内套管1内侧壁;还包括固定套设在内套管1外侧壁的外套管2,外套管2为树脂硬管,外套管2以及内套管1作为介入导管100的延伸,便于操作人员穿手术线材,内套管1的内径有1.5mm

4mm 多种型号,厚度0.5mm,长度为4cm,根据实际需求情况热熔固定在外套管 2内。外套管2长度方向的一端为手术线材的穿入口22,另一端为介入导管100的插接口21。
38.参照图1和图2,在外套管2长度方向一端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3,外螺纹3设为锥形螺纹,并且,外螺纹3的直径沿着远离插接口21的方向逐渐增大,在外螺纹3上螺纹连接有压紧旋钮4,压紧旋钮4的内侧壁同样设有锥形螺纹,并且倾斜角度与外螺纹3相同。旋动压紧旋钮4,即可对外套管2形成压迫,从而将外套管2压迫在内套管1上,进而使得内套管 1与介入导管100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减少气体以及液体的泄露,提高了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39.参照图1和图2,内套管1长度方向靠近插接口21的一端延伸出外套管2,延伸部分长度为1cm,延伸部分形成延伸段5,延伸段5的端部设为喇叭口状,从而方便后续介入导管100插接进内套管1中;在内套管1长度方向远离延伸段5的一端设有第一倒角6,第一倒角6使得内套管1的端部更加平缓,减少对手术线材的阻挡,使得手术线材更加顺畅的进入到内套管1以及介入导管100中。
40.参照图1,在外套管2的外侧壁贯通设有注液套管7,注液套管7内过盈插接有注液软管8,注液软管8远离注液套管7的一端设有三通接口9,从而适应不同注射液体的手术工况,提高了适用性以及便捷性。
41.参照图1和图3,在外套管2的穿入口22内侧壁同轴固定设有固定套 10,固定套10采用硅胶材质,在固定套10远离插接口21的一端水平同轴设有硅胶阀套11,硅胶阀套11设为圆台状,即,硅胶阀套11的外侧壁倾斜,并且硅胶阀套11的外侧壁远离插接口21逐渐靠近外套管2的轴线设置。在外套管2位于穿入口22的端部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封闭旋钮12,封闭旋钮12的内侧壁设有挤压套121,挤压套121的内径等于硅胶阀套11 的最小外径,随着封闭旋钮12的旋动,挤压套121沿着外套管2的长度方向进给,从而挤压硅胶阀套11,从而迫使硅胶阀套11形变,进而改变硅胶阀套11的内径,从而将线材夹紧,使得注液软管8中注射的液体封闭,减少泄露,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在挤压套121靠近硅胶阀套11一侧面设有第二倒角
13,使得挤压套121对硅胶阀套11的挤压更加顺畅。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介入导管100尾端剪除后的联接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过程:
43.将介入导管100用力插接进内套管1中,将注液软管8视情况选择插接在注液套管7中;
44.将需要的手术线材从穿入口22穿进外套管2,依次进入内套管1以及介入导管100中,旋动压紧旋钮4,使得内套管1紧密贴合在介入导管100 外侧壁,减少泄露;
45.待线材穿过之后,如果需要固定线材,则旋紧封闭旋钮12,此时穿入口22封死。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