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6947发布日期:2022-03-30 11:1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


背景技术:

2.脊柱病变包括骨质疏松、肿瘤和感染三大病因,常常表现为椎体的形态学改变。由于脊柱疾病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导致部分病例难以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做出明确诊断,因此,如何快速准确的作出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经皮穿刺活检术具有简便易行、费用低廉、损伤小等优点,但目前厂家提供的穿刺活检针存在着取材成功率低、组织量少等问题。传统的穿刺活检针的取材端横截面是圆形,因此针内所取标本亦为圆柱形,旋转活检针时,标本不随活检针同步旋转,不能被离断,对椎体内组织抓持力欠佳,导致取材成功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对套管取材端部分进行优化改进,有效提高活检针取材成功率,该设计精巧简便,易操作,易于为相关专业医生掌握推广,且价格便宜。
4.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包括套管和针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取材端内腔横截面为多边形结构,所述内腔表面设有纹路,所述纹路上设置有倒刺结构。
5.优选的是:所述针芯前端横截面为与套管取材端横截面相匹配的多边形结构。
6.优选的是:所述套管规格为2.5*100mm。
7.优选的是:所述针芯规格为2.0*103mm。
8.优选的是:所述套管取材端内腔横截面为正方形。
9.优选的是:所述正方形横切面边长为1.6mm。
10.优选的是:所述套管取材端长度为10-15mm。
11.优选的是:所述套管尾端还设有套管手柄,所述针芯尾端设有针芯手柄。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3.本申请所述的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在常规穿刺活检针的技术优点之上,对其套管取材端部分进行优化改进,将套管取材端内腔横截面设计为多边形结构,且内腔表面设置有纹路及倒刺结构。套管取材端内腔横截面设计为多边形结构,增加了活检针套管取材端的切割功能,使其在到达病变部位后,通过旋转套管实现套管内组织与其基底组织的分离,套管取材端内腔表面的纹路设计有效增加了所取组织与套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套管取材端内腔表面倒刺结构的设计增强活检针对所取组织的抓持力,有效提高取材成功率。该设计精巧简便,易操作,易于为相关专业医生掌握推广,且价格便宜,不仅对椎体内骨性结构或实质性肿瘤结构,亦或是软组织成分较多者,均易取材成功,可明显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对于难诊断性脊柱疾病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
14.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套管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针芯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套管取材端内腔表面纹路a及倒刺b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19.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包括套管1和针芯2,所述套管1取材端3内腔横截面为多边形结构,增加了活检针套管1取材端3的切割功能,所述内腔表面设有纹路7,增加了所取组织与套管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纹路7上设置有倒刺8结构,增强活检针对所取组织的抓持力;
20.所述针芯2前端4横截面为与套管1取材端3横截面相匹配的多边形结构。
21.上述实施例在椎体穿刺过程中,首先利用c型臂透视定位椎弓根并行体表标记,局部浸润麻醉,采用双侧经椎弓根穿刺,建立工作通道后,缓慢旋入安装针芯2的套管1,侧位x线片上观察活检针尖端超过椎体后缘位置时停止钻入,拔出针芯2后再次缓慢旋入套管1,将椎体内目标组织旋入套管1,透视下观察当套管1取材端3位于椎体前1/3时停止钻入,将套管1旋转2-3圈,使目标组织脱离基底连接,于套管2尾端通过三通管连接20ml注射器建立负压并维持,负压下缓慢退出套管1,同时借助组织和套管2内壁的摩擦力,在拔出套管1时带出椎体内病变组织,收集套管1中的组织用作病理检查。
22.基于上一实施例,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套管1规格为2.5*100mm;
23.所述针芯2规格为2.0*103mm。
24.上述实施例中,套管1外径为2.5mm,长度为100mm,针芯2外径为2.0mm,长度为103mm,针芯2插入套管1内时,针芯2前端4部分突出于套管1取材端3端部,所述突出部分为锥形结构,在活检针使用时,利用针芯2突出于套管1端部的锥形结构尖端刺穿组织表面将套管1带入组织内部取材。
25.基于上一实施例,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套管1取材端3内腔横截面为正方形;
26.所述正方形边长为1.6mm;
27.所述套管1取材端3长度为10-15mm。
28.上述实施例中,套管1取材端3内腔横截面为正方形,正方形边长为1.6mm,正方形截面结构增加了活检针套管1取材端3的切割功能,使其在到达病变部位后,通过旋转套管1实现套管1内组织与其基底组织的分离,提高取材成功率,套管1取材端3长度为10-15mm,满足试验所需取得的病变组织量。
29.基于上一实施例,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套管1尾端设有套管手柄5,所述针芯2尾端设有针芯手柄6。
30.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套管1尾端设有套管手柄5,所述针芯2尾端设有针芯手柄6,手柄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抓握活检针进行操作,所述套管手柄5上设有卡槽,所述针芯2插入套管1内时,针芯手柄6位于套管手柄5上卡槽内,针芯手柄6形状、大小与套管手柄5上卡槽形状、大小相配合,通过卡槽将针芯2固定于套管1上。
31.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包括套管和针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取材端内腔横截面为多边形结构,所述内腔表面设有纹路,所述纹路上设置有倒刺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前端横截面为与套管取材端横截面相匹配的多边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规格为2.5*10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规格为2.0*103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取材端内腔横截面为正方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形边长为1.6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取材端长度为10-15m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尾端还设有套管手柄,所述针芯尾端设有针芯手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包括套管和针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取材端内腔横截面为多边形结构,所述内腔表面设有纹路,所述纹路上设置有倒刺结构。本实用新型改良椎体穿刺活检针增加了活检针套管取材端的切割功能,使其在到达病变部位后,通过旋转套管实现套管内组织与其基底组织的分离,且增加了套管内壁与所取组织之间的摩擦力及抓持力,有效提高了取材成功率,该设计精巧简便,易操作,易于为相关专业医生掌握推广,且价格便宜。宜。宜。


技术研发人员:孟浩 高原 鹿鹏 孙天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8.03
技术公布日:2022/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