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伤口加压护理带

文档序号:29095967发布日期:2022-03-02 03:5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伤口加压护理带

1.本实用新型涉及心脏起搏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伤口加压护理带。


背景技术:

2.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其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式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而加压护理带则是利用加压袋将护理带进行缠绕压盖住患者伤口处,减少术后出现积血、血肿的现象。
3.市场上的加压护理带在使用中,大多数护理带都是利用纱布将加压袋反复缠绕后放在患者的伤口处,当患者移动的过程中加压加压袋很有可能会出现脱落或加压的伤口着重点不一样,从而导致压力不够导致伤口渗血出血的不良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伤口加压护理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伤口加压护理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数护理带都是利用纱布将加压袋反复缠绕后放在患者的伤口处,当患者移动的过程中加压袋很有可能会出现脱落或加压的伤口着重点不一样,从而导致压力不够导致伤口渗血出血的不良现象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伤口加压护理带,包括主腰带、卡扣调节机构、加压调位机构和加袋更换机构,所述主腰带的两侧边端设置有卡扣调节机构,所述主腰带的两侧上方设置有加压调位机构,所述加压调位机构的内壁一侧设置有加袋更换机构;
6.所述加压调位机构包括:
7.第一连接缝合条,其缝合于所述主腰带的一侧上方;
8.缝合件,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缝合条的一端内壁;
9.卡槽,其分布于所述缝合件的内侧;
10.第二连接缝合条,其缝合于所述主腰带的另一侧上方;
11.卡钩,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缝合条的一端内壁。
12.优选的,所述卡扣调节机构包括:
13.母装配件,其设置于所述主腰带的一端中部;
14.装配槽,其设置于所述母装配件的另一端中部;
15.卡合槽孔,其分布于所述母装配件的两侧;
16.子装配件,其设置于所述主腰带的另一端中部;
17.卡合弹簧,其对称于所述子装配件的中部。
18.优选的,所述子装配件呈矩形装,且子装配件的周边尺寸与母装配件内部装配槽
的中部尺寸相匹配。
19.优选的,所述子装配件通过装配槽、卡合槽孔与卡合弹簧和母装配件构成嵌入式卡合结构,且卡合槽孔与卡合弹簧分别沿着母装配件与子装配件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
20.优选的,所述加袋更换机构包括:
21.加压袋,其设置于所述加压调位机构的一侧内壁;
22.连接条,其连接于所述加压袋的一侧;
23.链带组件,其装配于所述连接条的边侧;
24.拉链,其啮合于所述链带组件的中部;
25.连接件,其设置于所述拉链的侧边。
26.优选的,所述连接件通过拉链与链带组件构成链齿传动结构,且连接件与拉链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
27.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缝合条通过卡钩与卡槽和第一连接缝合条构成卡扣结构,且卡槽等距设置有多组。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心脏起搏器术后伤口加压护理带,患者在装配主腰带的过程中,因为每个患者身材的大小粗细不一,导致尺寸并不适配,此时使用者可利用装配槽的内凹性将子装配件装入其中,随后子装配件两侧的卡合弹簧会因为自身的复位性在到达母装配件两侧的卡合槽孔时会自行弹出进行卡合即可,使用者可根据卡合槽孔设置有多组来对主腰带在使用时自身松紧程度来进行适配调节,在装配好主腰带后,接下来使用者可将第二连接缝合条与第一连接缝合条分别从自身的前后方围绕着上半身一圈来利用卡钩与卡槽两者之间所构成的卡扣结构来进行相互之间的卡扣连接,且卡槽设置有多排,使用者可依据加压袋与自身伤口的对位程度或松紧性来进行卡扣调节,直至患者舒适即可。
29.使用者可将加压盐袋放置在加压袋的内部,在加盐袋或撤下盐袋时,使用者利用拉链与链带组件两者之间的链齿传动来手动拉扯连接件将加压袋开启即可进行操作,同时在作业时加压袋配合着加压调位机构之间组件调节配合,从而当患者移动的过程中加压袋并不会发生位置或加压位置的偏移,减少患者伤口渗血出血的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压调位机构细节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袋更换机构正面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主腰带;2、卡扣调节机构;201、母装配件;202、装配槽;203、卡合槽孔;204、子装配件;205、卡合弹簧;3、加压调位机构;301、第一连接缝合条;302、缝合件;303、卡槽;304、第二连接缝合条;305、卡钩;4、加袋更换机构;401、加压袋;402、连接条;403、链带组件;404、拉链;405、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5.如图1所示,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伤口加压护理带,包括:主腰带1;主腰带1的两侧
边端设置有卡扣调节机构2,主腰带1的两侧上方设置有加压调位机构3,加压调位机构3的内壁一侧设置有加袋更换机构4,卡扣调节机构2包括:母装配件201,其设置于主腰带1的一端中部;装配槽202,其设置于母装配件201的另一端中部;卡合槽孔203,其分布于母装配件201的两侧;子装配件204,其设置于主腰带1的另一端中部,子装配件204呈矩形装,且子装配件204的周边尺寸与母装配件201内部装配槽202的中部尺寸相匹配,卡合弹簧205,其对称于子装配件204的中部,子装配件204通过装配槽202、卡合槽孔203与卡合弹簧205和母装配件201构成嵌入式卡合结构,且卡合槽孔203与卡合弹簧205分别沿着母装配件201与子装配件204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患者在装配主腰带1的过程中,因为每个患者身材的大小粗细不一,导致尺寸不适配很麻烦,此时使用者可利用装配槽202的内凹性将子装配件204装入其中,随后子装配件204两侧的卡合弹簧205会因为自身的复位性在到达母装配件201两侧的卡合槽孔203时会自行弹出进行卡合,使用者可根据卡合槽孔203设置有多组来对主腰带1在使用时自身松紧程度来进行适配调节。
36.如图2-3所示,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伤口加压护理带,加压调位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缝合条301,其缝合于主腰带1的一侧上方;缝合件302,其设置于第一连接缝合条301的一端内壁;卡槽303,其分布于缝合件302的内侧;第二连接缝合条304,其缝合于主腰带1的另一侧上方;卡钩305,其设置于第二连接缝合条304的一端内壁,第二连接缝合条304通过卡钩305与卡槽303和第一连接缝合条301构成卡扣结构,且卡槽303等距设置有多组,在装配好主腰带1后,使用者可将第二连接缝合条304与第一连接缝合条301分别从自身的前后方围绕着上半身一圈来利用卡钩305与卡槽303两者之间所构成的卡扣结构来进行相互之间的卡扣连接,且卡槽303设置有多排,使用者可依据加压袋401与自身伤口的对位程度或松紧性来进行卡扣调节,直至患者舒适即可。
37.如图4所示,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伤口加压护理带,加袋更换机构4包括:加压袋401,其设置于加压调位机构3的一侧内壁;连接条402,其连接于加压袋401的一侧;链带组件403,其装配于连接条402的边侧;拉链404,其啮合于链带组件403的中部;连接件405,其设置于拉链404的侧边,连接件405通过拉链404与链带组件403构成链齿传动结构,且连接件405与拉链404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使用者可将加压盐袋放置在加压袋401的内部,在加盐袋或撤下盐袋时,使用者利用拉链404与链带组件403两者之间的链齿传动来手动拉扯连接件405将加压袋401开启即可进行操作,同时在作业时加压袋401配合着加压调位机构3之间组件调节配合,从而当患者移动的过程中加压袋401并不会发生位置或加压位置的偏移,减少患者伤口渗血出血的不良现象。
38.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心脏起搏器术后伤口加压护理带首先患者在装配主腰带1的过程中,因为每个患者身材的大小粗细不一,导致尺寸不适配,此时使用者可利用装配槽202的内凹性将子装配件204装入其中,随后子装配件204两侧的卡合弹簧205会因为自身的复位性在到达母装配件201两侧的卡合槽孔203时会自行弹出进行卡合,使用者可根据卡合槽孔203设置有多组来对主腰带1在使用时自身松紧程度来进行适配调节,主腰带1装配完成后,接下来使用者可将第二连接缝合条304与第一连接缝合条301分别从自身的前后方围绕着上半身一圈来利用卡钩305与卡槽303两者之间所构成的卡扣结构来进行相互之间的卡扣连接,且卡槽303设置有多排,使用者可依据加压袋401与自身伤口的对位程度或松紧性来进行卡扣调节,直至患者舒适即可,使用者可将加压盐袋放置在加压袋401的内部,在
加盐袋或撤下盐袋时,使用者利用拉链404与链带组件403两者之间的链齿传动来手动拉扯连接件405将加压袋401开启即可进行操作,同时在作业时加压袋401配合着加压调位机构3之间组件调节配合,从而当患者移动的过程中加压袋401并不会发生位置或加压位置的偏移,减少患者伤口渗血出血的不良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