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时心血管监测设备

文档序号:30854205发布日期:2022-07-23 06:39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戴时心血管监测设备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穿戴时心血管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设备是基于脉压法原理,可定量实时监测出人体心脏功能、血管弹性、血液粘度、微循环等30多项重要参数,心血管监测设备是一种包含生物识别技术,能够监控健康状况、心脏健康和身体健康的穿戴设备,它使用了生物技术功能,通过结合心率、血压和心律变化等数据,可以检测出潜在致命性心血管疾病。
3.一般穿戴心血管监测设备存在有未设置便于弹性紧贴机构的问题,穿戴心血管监测设备的监测感应贴片与手腕脉部的贴合度较差,一般穿戴心血管监测设备存在有未设置便于磁吸卡合机构的问题,不便于穿戴心血管监测设备的封闭卡合,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穿戴时心血管监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时心血管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穿戴时心血管监测设备,包括下圆环以及上圆环,所述下圆环顶部设置有上圆环,所述下圆环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下圆环以及上圆环内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下圆环以及上圆环内侧设置有弹性紧贴机构以及磁吸卡合机构。
7.优选的,所述弹性紧贴机构包括下圆环以及上圆环,所述下圆环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底胶垫层,所述底胶垫层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顶部弹簧带固定连接有环框,所述环框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夹层,所述海绵夹层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毛毡贴层以及黑胶棉块,所述环框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柱块,所述上圆环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顶胶垫层以及监测感应贴片。
8.优选的,所述磁吸卡合机构包括转轴,所述下圆环右侧顶部以及上圆环右侧底部均嵌合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层以及磁铁块。
9.优选的,所述上圆环左右两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内贴层。
10.优选的,所述弹簧杆共有三个,且呈对称分布在所述底胶垫层竖向中轴线位置的两侧。
11.优选的,位于顶部以及底部的所述橡胶垫层以及磁铁块内侧均接触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底胶垫层、弹簧杆、环框、海绵夹层、毛毡贴层、黑胶棉块、顶胶垫层以及监测感应贴片,在装置使用时将待监测人员的手腕脉部接触放置在监测感应贴片底侧,弹簧杆带动环框、毛毡贴层以及黑胶棉块在弹簧杆连通弹簧带的弹性压缩作用下抬升,直至毛毡贴层以及黑胶棉块顶端与手腕接触紧贴,解决了一般穿戴心血管
监测设备未设置便于弹性紧贴机构的问题,极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下圆环、上圆环、转轴、橡胶垫层以及磁铁块,通过下圆环以及上圆环左端内侧设置的转轴带动下圆环以及上圆环进行转动旋转,通过下圆环以及上圆环右端内侧固定的磁铁块吸引接触,直至顶部以及底部的橡胶垫层接触完成封闭卡合,解决了一般穿戴心血管监测设备未设置便于磁吸卡合机构的问题,极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下圆环、2-上圆环、3-显示屏、4-转轴、5-底胶垫层、6-弹簧杆、7-环框、8-海绵夹层、9-毛毡贴层、10-黑胶棉块、11-圆柱块、12-顶胶垫层、13-监测感应贴片、14-橡胶垫层、15-磁铁块、16-内贴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1.一种穿戴时心血管监测设备,包括下圆环1以及上圆环2,下圆环1顶部设置有上圆环2,下圆环1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3,下圆环1以及上圆环2内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4,下圆环1以及上圆环2内侧设置有弹性紧贴机构以及磁吸卡合机构。
22.弹性紧贴机构包括下圆环1以及上圆环2,下圆环1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底胶垫层5,底胶垫层5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杆6,弹簧杆6顶部弹簧带固定连接有环框7,环框7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夹层8,海绵夹层8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毛毡贴层9以及黑胶棉块10,环框7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柱块11,上圆环2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顶胶垫层12以及监测感应贴片13;磁吸卡合机构包括转轴4,下圆环1右侧顶部以及上圆环2右侧底部均嵌合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层14以及磁铁块15;上圆环2左右两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内贴层16;弹簧杆6共有三个,且呈对称分布在底胶垫层5竖向中轴线位置的两侧;位于顶部以及底部的橡胶垫层14以及磁铁块15内侧均接触连接;底胶垫层5、弹簧杆6、环框7、海绵夹层8、毛毡贴层9、黑胶棉块10、顶胶垫层12以及监测感应贴片13,在装置使用时将待监测人员的手腕脉部接触放置在监测感应贴片13底侧,弹簧杆6带动环框7、毛毡贴层9以及黑胶棉块10在弹簧杆6连通弹簧带的弹性压缩作用下抬升,直至毛毡贴层9以及黑胶棉块10顶端与手腕接触紧贴,解决了一般穿戴心血管监测设备未设置便于弹性紧贴机构的问题,极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下圆环1、上圆环2、转轴4、橡胶垫层14以及磁铁块15,通过下圆环1以及上圆环2左端内侧设置的转轴4带动下圆环1以及上圆环2进行转动旋转,通过下圆环1以及上圆环2右端内侧固定的磁铁块15吸引接触,直至顶部以及底部的橡胶垫层14接触完成封闭卡合,解决了一般穿戴心血管监测设备未设置便于磁吸卡合机构的问题,极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3.工作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下圆环1以及上圆环2左端内侧设置的转轴4带动下圆环1以及上圆环2进行转动旋转,通过下圆环1以及上圆环2右端内侧固定的磁铁块15吸引接触,直至顶部以及底部的橡胶垫层14接触完成封闭卡合,在装置使用时将待监测人员的手腕脉部接触放置在监测感应贴片13底侧,弹簧杆6带动环框7、毛毡贴层9以及黑胶棉块10在弹簧杆6连通弹簧带的弹性压缩作用下抬升,直至毛毡贴层9以及黑胶棉块10顶端与手腕接触紧贴完成装置的使用过程。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穿戴时心血管监测设备,包括下圆环(1)以及上圆环(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圆环(1)顶部设置有上圆环(2),所述下圆环(1)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3),所述下圆环(1)以及上圆环(2)内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4),所述下圆环(1)以及上圆环(2)内侧设置有弹性紧贴机构以及磁吸卡合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穿戴时心血管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紧贴机构包括下圆环(1)以及上圆环(2),所述下圆环(1)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底胶垫层(5),所述底胶垫层(5)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杆(6),所述弹簧杆(6)顶部弹簧带固定连接有环框(7),所述环框(7)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夹层(8),所述海绵夹层(8)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毛毡贴层(9)以及黑胶棉块(10),所述环框(7)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柱块(11),所述上圆环(2)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顶胶垫层(12)以及监测感应贴片(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穿戴时心血管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卡合机构包括转轴(4),所述下圆环(1)右侧顶部以及上圆环(2)右侧底部均嵌合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层(14)以及磁铁块(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穿戴时心血管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环(2)左右两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内贴层(1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穿戴时心血管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杆(6)共有三个,且呈对称分布在所述底胶垫层(5)竖向中轴线位置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穿戴时心血管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顶部以及底部的所述橡胶垫层(14)以及磁铁块(15)内侧均接触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戴时心血管监测设备,包括下圆环以及上圆环,所述弹性紧贴机构包括下圆环以及上圆环,所述下圆环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底胶垫层,所述底胶垫层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杆,所述海绵夹层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毛毡贴层以及黑胶棉块,所述环框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柱块,所述上圆环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顶胶垫层以及监测感应贴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杆、毛毡贴层、黑胶棉块以及圆柱块完成对穿戴人手臂的弹性紧贴功能,值得推广使用。值得推广使用。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 黎思思 丁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2/7/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