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粘的牙科用豆瓣成形片工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41972发布日期:2022-03-20 02:2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粘的牙科用豆瓣成形片工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医疗器具,具体涉及一种防粘的牙科用豆瓣成形片工具组件。


背景技术:

2.在治疗蛀牙时,牙科医生需要将牙齿受感染的部分进行清理,并对牙体充填材料或对牙体进行修复成形。
3.在牙齿充填或修复过程中,通常要将一个成形片放置在牙齿的破损一侧,作为人工假壁,替代牙体失去的侧壁,以便于充填材料的加压、邻牙生理外形的形成及邻牙接触关系的建立。为了把成形片固定在所需的位置,需要先把楔子插入牙齿之间的邻面间隙以分开的牙齿,同时它能使成形片紧贴牙颈部,有助于充填体邻面颈部成形,防止充填物压入龈沟。然后放入成形片,再放置成形片夹。其中,成形片夹使用一种专用钳放入,用钳子撑开成形片夹,成形片夹的夹脚接触点要放置在成形片和楔子之间,且从夹脚延伸出的v形分叉卡住楔子的前后两边,从而避免成形片和楔子从牙齿间移动或滑出,同时使用成形片夹保持成形片和楔子的相对位置。
4.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5.一、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光固化材料与成形片、楔子和成形片夹都会有接触,光固化完成后脱模,成形片很难剥离出来,成形片夹上沾到的光固化材料,会影响成形片夹二次使用;
6.二、成形片夹的夹脚相对成形片夹本体固定不动,导致无法有效适配不同牙齿的大小尺寸。
7.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粘的牙科用豆瓣成形片工具组件。
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0.一种防粘的牙科用豆瓣成形片工具组件,包括成形片、成形片夹、镊子;其中,
11.所述成形片具有一片状主体,该片状主体呈圆弧状,且片状主体的内侧面附着一防粘涂层;所述片状主体具有左右两侧翼,各所述侧翼上均开设有一通孔;
12.所述成形片夹包括一具有弹性的u形主体;所述u形主体包括两夹脚,两所述夹脚上分别套设有一肩部结构,两所述肩部结构均由防粘材料注塑而成,且两肩部结构分别转动连设于u形主体的开口两侧,转动幅度为40~120度;
13.所述镊子由两片合页状的弹性片尾端连接而成,其中一所述弹性片的头部凸设有一圆柱状定位点,另一所述弹性片的头部对应所述定位点开设有一圆孔,构成当两所述弹性片的头部贴合时,所述定位点伸入所述圆孔达成穿设配合。
14.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5.1.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定位楔,所述定位楔具有一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长条状本体;所述长条状本体的长度方向一端为操作端,该操作端上开设有定位孔。
16.2.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操作钳,所述操作钳由两杆状部件通过中部铰接构成,两杆状部件的后端具有操作手柄,两杆状部件的前端具有操作头部,各操作头部均具有向下弯折部,该向下弯折部与所述成形片夹的所述u形主体对应设置,并且各向下弯折部的外侧面上设有数条阻尼条纹。
17.3.上述方案中,所述成形片的片状主体的上部向上凸伸有一延伸头部。
18.4.上述方案中,所述成形片夹的u形主体可由已知的聚合物材质构成,或选用镍钛合金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
19.5.上述方案中,两肩部结构转动连设于u形主体的开口两侧,转动幅度为40~120度,借此设计,可提升实际使用时对不同尺寸牙齿的适配能力。
20.7.上述方案中,各所述肩部结构的临近所述开口的一端向下一体延伸形成有一倒v形分叉,该倒v形分叉的下方界定形成一三角形空间,供一定位楔穿设定位。
21.8.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楔的长条状本体的上方还向上凸设有一凸出筋。借此设计,定位楔可以通过长条状本体的两侧斜面以及上部延伸出的凸出筋,逐级地分开牙齿之间的不同高度的邻面间隙,增加与牙齿邻面的接触面,使牙齿邻面均匀受力,减少了对牙齿的伤害,也能更好地分开牙齿。
2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23.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粘的牙科用豆瓣成形片工具组件,包括成形片、成形片夹、镊子;成形片的片状主体呈圆弧状,内侧面附着防粘涂层;片状主体具有左右两侧翼,各侧翼上均开设通孔;成形片夹包括具有弹性的u形主体,包括两夹脚,分别套设有肩部结构,肩部结构由防粘材料注塑而成,且两肩部结构分别转动连设于u形主体的开口两侧;镊子由两弹性片连接而成,一弹性片的头部凸设有定位点,另一弹性片的头部设有圆孔。
24.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成形片内侧面具有防粘涂层,且成形片夹的夹角采用了由防粘材料注塑而成的肩部结构,因此光固化完成后进行脱模操作时成形片更容易取出,且成形片夹也不会沾到光固化材料,不影响二次使用。同时提升了镊子对成形片的操作便利性,便于牙科材料固化后取出成形片。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25.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成形片的立体图;
26.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成形片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27.附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成形片的侧视图;
28.附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成形片夹的俯视图;
29.附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成形片夹的侧视图;
30.附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成形片夹的仰视图;
31.附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楔的俯视图;
32.附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楔的侧视图;
33.附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楔的剖面示意图;
34.附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镊子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11为图10中a处的放大图;
36.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操作钳的结构示意图。
37.附图13为图12中b处的放大图;
38.附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39.以上附图中:1.成形片;2.成形片夹;3.镊子;4.片状主体;5.侧翼;6.通孔;7.防粘涂层;8.弹性片;9.定位点;10.圆孔;11.牙齿;12.延伸头部;13.u形主体;14.夹脚;15.转轴;16.肩部结构;17.倒v形分叉;18.定位楔;19.长条状本体;20.操作端;21.定位孔;22.凸出筋;23.操作钳;24.杆状部件;25.操作手柄;26.操作头部;27.向下弯折部;28.阻尼条纹。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41.实施例: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叙述对本案进行清楚说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案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案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案的精神与范围。
42.本文的用语只为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为本案的限制。单数形式如“一”、“这”、“此”、“本”以及“该”,如本文所用,同样也包含复数形式。
43.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案,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
44.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连接”或“定位”,均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直接作实体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接触,亦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操作或动作。
45.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46.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本案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案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案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47.参见附图1~14所示,一种利于光固化的牙科用豆瓣成形片工具组件,包括成形片1、成形片夹2、镊子3。
48.其中,所述成形片1具有一片状主体4,该片状主体4呈圆弧状,且片状主体的内侧面附着一防粘涂层7;防粘涂层7的材质可选用聚四氟乙烯(ptfe)或其他防粘性能相似的材料。
49.所述片状主体具有左右两侧翼5,各所述侧翼5上均开设有一通孔6。
50.所述镊子3由两片合页状的弹性片8尾端连接而成,其中一所述弹性片8的头部凸设有一圆柱状定位点9,另一所述弹性片8的头部对应所述定位点9开设有一圆孔10,构成当两所述弹性片8的头部贴合时,所述定位点9伸入所述圆孔10达成穿设配合。
51.通常牙科材料经光固化之后可能会使原先的牙齿11间隙变小,导致成形片1不容易取出,通过在成形片1的侧部开通孔6,可在侧部拉拽便于成形片1的底部接近靠近牙龈部分进而产生松动便于取出。具体操作时,根据牙齿11的方向有选择地使用镊子头部的定位点9扣住两通孔6中的一个,确保被操作的一侧在牙齿11外侧,沿成形片1的纵轴方向插入治疗部牙齿11间隙直至牙龈处,对需要治疗的牙齿11进行包裹。
52.优选的,所述成形片1的片状主体4的上部向上凸伸有一延伸头部12。借此设计,可便于夹持成形片1,做放入或取出动作。
53.所述成形片夹2包括一具有弹性的u形主体13;所述u形主体13包括两夹脚14,两所述夹脚14上分别套设有一肩部结构16,两所述肩部结构16均由防粘材料注塑而成,该防粘材料的材质可选用过氟烷基化物(pfa)或其他防粘性能相似的材料。
54.两所述肩部结构16分别绕一转轴15转动连设于u形主体13的开口两侧,转动幅度为40~120度,即在
±
20度至
±
60度之间转动。
55.所述u形主体13可由已知的聚合物材质构成,或选用镍钛合金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
56.优选的,所述肩部结构16可加强夹脚14的结构强度,可避免该部位变形过度,使成形片夹2在被操作钳拉开和放松之后可恢复原始形态。
57.各所述肩部结构16的临近所述开口的一端向下一体延伸形成有一倒v形分叉17,该倒v形分叉17的下方界定形成一三角形空间,供一定位楔18穿设定位。
58.还包括定位楔18,所述定位楔18具有一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长条状本体19;所述长条状本体19的长度方向一端为操作端20,该操作端20上开设有定位孔21。定位楔18有一定的挤压变形能力,能够很好的穿过牙缝,与成形片1贴合。所述镊子3通过所述定位点9伸入定位楔18上的所述定位孔21实现对定位楔18的夹取。
59.所述定位楔18的长条状本体19的上方还向上凸设有一凸出筋22。借此设计,定位楔18可以通过长条状本体19的两侧斜面以及上部延伸出的凸出筋22,逐级地分开牙齿11之间的不同高度的邻面间隙,增加与牙齿11邻面的接触面,使牙齿11邻面均匀受力,减少了对牙齿11的伤害,也能更好地分开牙齿11。
60.还包括操作钳23,所述操作钳23由两杆状部件24通过中部铰接构成,两杆状部件24的后端具有操作手柄25,两杆状部件24的前端具有操作头部26,各操作头部26均具有向下弯折部27,该向下弯折部27与所述成形片夹2的所述u形主体13对应设置,并且各向下弯折部27的外侧面上设有数条阻尼条纹28。通过阻尼条纹28可提升与成形片夹2的摩擦力,以保证两者结合时的稳定性,避免相对滑动。
61.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成形片内侧面具有防粘涂层,且成形片夹的夹角采用了由防粘材料注塑而成的肩部结构,因此光固化完成后进行脱模操作时成形片更容易取出,且成形片夹也不会沾到光固化材料,不影响二次使用。同时提升了镊子对成形片的操作便利性,便于牙科材料固化后取出成形片。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实用进步性。
6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