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袋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5030发布日期:2022-05-11 13:0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血袋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应用于血液辐照设备的血袋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2.在临床治疗中,输血作为一项非常必要且重要的手段,但同时又可能会产生输血相关的并发症,其中,移植物抗宿主病作为输血的严重不良反应,目前暂无特效治疗方法,而预防这种严重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是对血液进行辐照。
3.血液辐照仪作为一种用于对血液进行辐照的医疗设备,其工作原理为利用高能的γ射线或x射线灭活血液中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但是对红细胞、血小板的功能及凝血因子活性影响不大。血液辐照仪通常包括辐照室,辐照室内设有射线发生器、旋转机构和辐照杯,射线发生器用于产生高能射线,旋转机构为设置于射线发生器一侧的旋转底座,辐照杯内装载待辐照的血袋后,固定于旋转底座上,并随旋转底座旋转,使辐照杯360
°
的周面均可以接受到来自射线发生器的照射。
4.辐照杯的直径通常在10-30cm,约为3-5个血袋的厚度。现有技术中,血袋在辐照杯内的摆放方式为多个血袋无规则的堆积,位于辐照杯外周的血袋会对辐照杯中轴处的血袋造成遮挡,使中轴处的辐照强度衰减,使用者不得不通过延长辐照时间来使位于中轴处的血袋得到足够剂量的辐照。
5.此外,辐照杯在装载和取出血袋的过程中是需要将辐照杯从旋转底座上取下,辐照杯与旋转底座之间的便捷拆卸是提高血液辐照仪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辐照均匀性好的血袋旋转机构。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血袋旋转机构,包括筒状的辐照杯和旋转底座,所述辐照杯内设有中心柱,中心柱的轴线与辐照杯的轴线重合,中心柱和辐照杯之间设有沿辐照杯直径方向的隔板,所述中心柱的周面上设有插槽,隔板通过插槽与中心柱插接,所述辐照杯底部设有不少于2个螺栓,螺栓贯穿辐照杯与中心柱螺纹相连,所述旋转底座上设有与螺栓的螺帽相配合的螺栓定位孔。
9.辐照杯和旋转底座设置于辐照室内,辐照室内,旋转底座的一侧设有射线发生器。旋转底座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沿旋转底座的轴线自转。
10.具体的,中心柱为圆柱状,中心柱的高度小于辐照杯的高度,插槽为沿中心柱轴线方向的通槽。
11.上述技术方案中,中心柱和辐照杯的内壁之间形成了圆环状的血袋盛放空间,圆环状的盛放空间的宽度与血袋的厚度相配合,从而使血袋在辐照杯直径方向上不存在相互
遮挡,盛放空间内各处与射线发生器的距离差较小,可以提高血袋内血液受到的辐照剂量的均匀性。通过在血袋盛放空间内设置隔板,可以将血袋盛放空间分隔成若干个扇环状的内腔,扇环状的内腔可以提高血袋在盛放空间周向方向上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辐照的均匀性。
12.具体的,所述插槽不少于4个,插槽沿中心柱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多个插槽可间隔插入隔板,来得到不同大小的内腔,以匹配不同规格的血袋,从而得到较大的血袋装载量,提高辐照效率。
13.中心柱的高度小于辐照杯的高度,从而使在盛放空间内血袋的上端在中心柱的一侧暴露,便于辐照结束后,从辐照杯内取出血袋。
14.所述插槽的截面为t形,所述隔板的一侧设有与插槽相配合的插接部。
15.隔板的截面为与插槽相配合的t形截面,插槽的上端设有便于隔板插入的倒角。t形的插槽和插接部提高了隔板与中心柱插接的稳定性,防止隔板在插槽内晃动。
16.具体的,相邻的插槽间中心柱的周面上设有沿中心柱轴线方向的凸棱,凸棱减少了血袋与中心柱的接触面积,便于向盛放空间内插入和取出血袋。
17.所述螺栓内切于同一个虚拟圆,虚拟圆的圆心位于辐照杯的轴线上,所述转盘的中轴处设有定位柱,所述辐照杯底部设有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柱孔。
18.螺栓的作用一方面将中心柱与辐照杯固定相连,另一方面,螺栓的螺帽位于辐照杯的下侧,螺栓与螺栓定位孔相配合实现辐照杯与旋转底盘的定位连接,从而使旋转底盘可以带动辐照杯转动。
19.不少于2个螺栓在对齐螺栓定位孔的过程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设置定位柱和定位柱孔,可以先将辐照杯的定位柱孔套于定位柱,再旋转辐照杯,使螺栓快速准确的与螺栓定位孔配合。
20.所述螺栓定位孔为倒圆台状,螺栓定位孔的底部直径与螺栓螺帽的直径相配合。倒圆台状的螺栓定位孔便于螺栓的螺帽进入螺栓定位孔内,从而使辐照杯更容易与旋转底座定位连接。
21.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定位孔的底部设有磁体。磁体吸引螺栓,可以辅助螺栓对齐螺栓定位孔,同时,提高螺栓与螺栓定位孔契合的稳定性。
22.所述中心柱为筒状。中心柱的筒状,可降低中心柱的自重,并且减少中心柱加工时的用料,筒状中心柱的内部空腔也可以放置辐照剂量要求小于盛放空间的待辐照产品。
23.所述螺栓到辐照杯轴线的距离与辐照杯的半径之比为1:10-1:2。
24.辐照杯的底部设有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栓孔,螺栓到辐照杯轴线的距离通过螺栓孔来限定。中心柱与辐照杯通过螺栓可拆卸相连,中心柱的直径可以设置多种尺寸,将螺栓孔靠近辐照杯的轴线,可以匹配直径较小的中心柱。
25.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减少在辐照杯径向方向上辐照均匀性的差异,血袋在辐照杯内的位置稳定,辐照杯与旋转底座之间可快速安装和拆卸,辐照杯与旋转底座连接的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辐照杯的示意图
27.图2是辐照杯上螺栓的示意图
28.图3是旋转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
30.1、辐照杯
ꢀꢀꢀꢀꢀꢀꢀꢀꢀꢀꢀꢀꢀꢀꢀꢀꢀꢀ
2、旋转底座
ꢀꢀꢀꢀꢀꢀꢀꢀꢀꢀꢀꢀꢀ
11、中心柱
31.12、隔板
ꢀꢀꢀꢀꢀꢀꢀꢀꢀꢀꢀꢀꢀꢀꢀꢀꢀꢀꢀ
13、螺栓
ꢀꢀꢀꢀꢀꢀꢀꢀꢀꢀꢀꢀꢀꢀꢀꢀ
14、定位柱孔
32.21、螺栓定位孔
ꢀꢀꢀꢀꢀꢀꢀꢀꢀꢀꢀꢀꢀ
22、定位柱
ꢀꢀꢀꢀꢀꢀꢀꢀꢀꢀꢀꢀꢀꢀ
111、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3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
34.一种血袋旋转机构,包括筒状的辐照杯1和旋转底座2,所述辐照杯内设有中心柱11,中心柱11的轴线与辐照杯1的轴线重合,中心柱11和辐照杯1之间设有沿辐照杯直径方向的隔板12,所述中心柱11的周面上设有插槽111,隔板12通过插槽111与中心柱11插接,所述辐照1杯底部设有4个螺栓13,螺栓贯穿辐照杯与中心柱螺纹相连,所述旋转底座2上设有与螺栓的螺帽相配合的螺栓定位孔21。
35.辐照杯1和旋转底座2设置于辐照室内,辐照室内,旋转底座2的一侧设有射线发生器。旋转底座2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沿旋转底座的轴线自转。
36.具体的,中心柱11为圆柱状,中心柱11的高度小于辐照杯1的高度,插槽111为沿中心柱轴线方向的通槽。
37.上述技术方案中,中心柱11和辐照杯1的内壁之间形成了圆环状的血袋盛放空间,圆环状的盛放空间的宽度与血袋的厚度相配合,从而使血袋在辐照杯1直径方向上不存在相互遮挡,盛放空间内各处与射线发生器的距离差较小,可以提高血袋内血液受到的辐照剂量的均匀性。通过在血袋盛放空间内设置隔板12,可以将血袋盛放空间分隔成若干个扇环状的内腔,扇环状的内腔可以提高血袋在盛放空间周向方向上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辐照的均匀性。
38.具体的,所述插槽111为16个,插槽沿中心柱11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多个插槽111可间隔插入隔板12,来得到不同大小的内腔,以匹配不同规格的血袋,从而得到较大的血袋装载量,提高辐照效率。
39.中心柱11的高度小于辐照杯1的高度,从而使在盛放空间内血袋的上端在中心柱的一侧暴露,便于辐照结束后,从辐照杯内取出血袋。
40.所述插槽111的截面为t形,所述隔板12的一侧设有与插槽111相配合的插接部。
41.隔板12的截面为与插槽111相配合的t形截面,插槽111的上端设有便于隔板12插入的倒角。t形的插槽和插接部提高了隔板12与中心柱11插接的稳定性,防止隔板12在插槽111内晃动。
42.具体的,相邻的插槽111间中心柱的周面上设有沿中心柱11轴线方向的凸棱,凸棱减少了血袋与中心柱的接触面积,便于向盛放空间内插入和取出血袋。
43.所述螺栓13内切于同一个虚拟圆,虚拟圆的圆心位于辐照杯1的轴线上,所述转盘2的中轴处设有定位柱22,所述辐照杯底部设有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柱孔14。
44.螺栓13的作用一方面将中心柱11与辐照杯1固定相连,另一方面,螺栓13的螺帽位于辐照杯1的下侧,螺栓13与螺栓定位孔21相配合实现辐照杯1与旋转底盘2的定位连接,从
而使旋转底盘2可以带动辐照杯1转动。
45.4个螺栓在对齐螺栓定位孔21的过程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设置定位柱22和定位柱孔14,可以先将辐照杯的定位柱孔14套于定位柱22,再旋转辐照杯1,使螺栓13快速准确的与螺栓定位孔21配合。
46.所述螺栓定位孔21为倒圆台状,螺栓定位孔21的底部直径与螺栓螺帽的直径相配合。倒圆台状的螺栓定位孔21便于螺栓13的螺帽进入螺栓定位孔21内,从而使辐照杯1更容易与旋转底座2定位连接。
47.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定位孔21的底部设有磁体。磁体吸引螺栓13,可以辅助螺栓13对齐螺栓定位孔21,同时,提高螺栓13与螺栓定位孔21契合的稳定性。
48.所述中心柱11为筒状。中心柱的筒状,可降低中心柱11的自重,并且减少中心柱加工时的用料,筒状中心柱的内部空腔也可以放置辐照剂量要求小于盛放空间的待辐照产品。
49.所述螺栓13到辐照杯1轴线的距离与辐照杯1的半径之比为1:3。
50.辐照杯1的底部设有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栓孔,螺栓到辐照杯轴线的距离通过螺栓孔来限定。中心柱与辐照杯通过螺栓可拆卸相连,中心柱的直径可以设置多种尺寸,将螺栓孔靠近辐照杯的轴线,可以匹配直径较小的中心柱
5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