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10539发布日期:2022-05-06 01:1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袋,特别是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对多根引流管进行固定,防止引流管相互缠绕。


背景技术:

2.引流管是外科术后患者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的重要管道。为了方便患者在引流过程中的行动,引流管往往是与引流带配合使用的,引流管将脓、血、体液引导入一个引流袋统一处理。
3.目前,临床上引流管的固定,主要是通过悬挂在床边的挂钩上,或者是使用回形针别在床单上,这样做,虽然可以固定引流管。但是,对于腹膜后脓肿或胰腺术后的患者,单是腹部的引流管多达8根,在悬挂在床边的挂钩上的时候常常只能两三根挂在一起。另外,挂钩设置在床边也不利于患者行动,因此,目前,在引流袋下面挂一个引流袋,患者行走时,这样一个挂钩也只能四五个引流袋挂在一起了,由于在一个挂钩上,各引流管相互缠绕,可能会导致护士无法有效观察引流管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采用采用一个挂钩固定所有引流管时,由于会出现引流管相互缠绕,无法观察不同的引流管所对应的引流袋中的情况的不足,提供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分别将引流管固定,防止引流管相互缠绕。
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将所述的装置本体悬挂的第一悬挂固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一根引流管的第二悬挂固定装置,在所述的装置本体上设置有分别固定所述的第二悬挂固定装置的固定位。
6.进一步的,上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中:所述的第二悬挂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到所述的固定位上的上固定圈、卡接引流管的卡接部;所述的卡接部采用连接圈与上固定圈连接,悬挂在装置本体下面。
7.进一步的,上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中:所述的卡接部包括上有被固定圈穿过的固定孔的固定板,在所述的固定板设置有卡接引流管的卡口。
8.进一步的,上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中:还包括悬挂引流袋的装置,所述的悬挂引流袋的装置包括所述的上固定圈(3-1),在所述的上固定圈(3-1)上设置有供引流袋绳入圈的缺口。
9.本实用新型中,为每一根引流管准备一个第二悬挂固定装置,可以将各引流管分开悬挂,防止引流管相互缠绕。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11.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引流管固定装置示意图;
12.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二悬挂装置结构图;
13.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引流管固定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实施例1,本实施例是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本装置可以将挂在患者的病床边缘,在患者需要运动时,也可以挂在患者的衣服上,特别是腰带等上面,戴着下面的引流袋,患者也可以适当地走动活动。
1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将所述的装置本体1悬挂的第一悬挂固定装置2;实际上,本实施例的引流管固定装置中,具有一个较长的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上面利用第一悬挂固定装置2将其悬挂在患者病床边缘,装置本体1可以是一块板体,在装置本体1下侧,则均匀地钻几个孔,形成悬挂第二悬挂装置3的固定位1-1,本实施例中,由于在一块长方形的板状物上可以分开钻一些孔,如图1所示为9个这样的孔,根据需要也可以少几个孔,如5个孔、6个孔等,每个孔之间相互设定一定的距离,以孔作为固定位1-1悬挂第二悬挂装置3,这样,由第二悬挂装置3固定的引流管之间相互隔离,不会相互缠绕,这样,从患者身体中穿出的引流管,经过第二悬挂装置3固定以后,下面可以接引流袋,各引流袋与引流管,之间的连接关系非常清楚,方便医护人员查看。
16.另外,第一悬挂固定装置2的作用是将本引流管固定装置以及吊在引流管下面的引流袋等悬挂的机构,一般情况下是将这些引流管固定装置以及吊在引流管下面的引流袋等悬挂在患者病床边沿,有时由于患者需要走动运动,因此,也可以悬挂在患者身上,如腰带上或者其它衣服上都可以,因此,第一悬挂固定装置2可以使用一些挂钩之类的,也可以使用具有开口的圆环,这样,悬挂时不容易脱落。
17.作为装置本体1可以是一块长方形的板子,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的式样,如图3所示,就是一种卡通形状。
18.本实施例中,第二悬挂固定装置3包括固定到固定位1-1上的上固定圈3-1、卡接引流管的卡接部3-2;所述的卡接部3-2采用连接圈3-3与上固定圈3-1连接,悬挂在装置本体1下面。如图2所示,卡接部3-2包括上有被固定圈3-1穿过的固定孔3-2-3的固定板3-2-2,在固定板3-2-2上设置有卡接引流管的卡口3-2-1。在实际中,卡口3-2-1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如根据需要设置成夹子形状,将引流管夹住,也可以如其它形状,总之只要方便固定引流管,又方便将引流管取下就可以。
19.另外,第二悬挂装置3上还设置有悬挂引流袋的机构,引流袋可以上固定圈3-1来悬挂,在上固定圈3-1上设置缺口供引流袋的手提带进入,然后利用弹簧3-1-2将一块补入到缺口中的卡栅3-1-1补入,如图2所示,如一些钥匙卡扣一样,当需要将引流袋的手提带需要入圈时,压在卡栅3-1-1上,卡栅3-1-1向下,引流袋的手提带入圈、卡栅3-1-1在弹簧3-1-2的作用下复原,这样,上固定圈3-1恢复了,引流袋的手提带不会自动出圈,当需要引流袋的手提带出圈时,只要向下按压卡栅3-1-1,缺口就会露出,引流袋的手提即可从缺口取出。另外,第一悬挂固定装置2本身也可以如上固定圈3-1一样具有这样的缺口和卡栅,方便将本实施例的装置悬挂到病床边缘或者患者身上。也可以使用其它方式,如图2所示,使用两
头分别与缺口两端相连的环形卡口2-1。
20.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连接圈3-3上设置弹力计,当卡口3-2-1上夹有引流管时,引流管下吊有引流袋,这样,弹力计可以用于检测引流袋内的引流物的重量,当达到一定的重量时,通知医护人员更换,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装置本体1内设置一块电路板,在电路板上设置采集弹力计输出的重量数据,如根据测量计算出下面的引流袋内的液体的重量,然后,在电路板上还设置一个比较电路,当采集的重量数据与设定的数字相比较,如果达到设定的数字以后,利用设置在装置本体1上的无线通信电路向医护人员发出需要更换引流袋的信息。
21.对于,引流袋有专门的手提带时,该实施例中,还需要有悬挂引流袋的装置,该悬挂引流袋的装置可以使用上固定圈3-1,此时,用于检测引流管下面引流袋重量的传感器也可以直接安装在装置本体1上,特别是固定位1-1处,实际上可以是安装在圆形孔的固定位1-1下侧的压力传感器,固定位1-1与固定圈3-1相交时,可以检测固定圈3-1对固定位1-1的压力,该压力数的变化就反映了引流袋中的液体的重量变化,也就是引流管中引流的速度,在装置本体1内电路板上设置存储电路,可以将引流袋内容物变化进行记录,通过长期使用,学习可以判断患者的某些生理参数,如果有异常,也可以使用无线通信模块上传到病房护士站,由医护人员处理。同时,在装置本体1表面也可以设置一些指示灯,也可以安装喇叭等。另外,为了充分利用装置本体1内的电路板,无线通信模块,也可以在装置本体1上设置麦克风等输入装置,利用无线通信模块与医护人员通话,当然,也可以利用无线通信装置如无线网卡,接互联网,患者可以在互联网上下载一些音乐等,听听音乐,也可以娱乐一下,对患者养病有好处。
22.随着智能手机普遍应用,在装置本体1内设置的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蓝牙模块,利用蓝牙模块实现与患者的智能手机通信,将检测到的数据保存在患者的智能手机上,也可以利用患者的智能手机安装相应的app以后自动实现与医护人员通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