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兽医用灌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9170发布日期:2022-04-27 12:57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兽医用灌药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牲畜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兽医用灌药器。


背景技术:

2.在牲畜受伤、生病或是出现炎症等各种问题时,多会邀请兽医对牲畜进行看病,而针对病症进行治疗时多会对牲畜进行药液注入,以缓解症状或加强疗效,但是一般牲畜,如驴、猪、牛、羊、马等牲畜由于智力水平难以达到一般正常人的程度,并且体积较大,导致其力量也比一般人的力量要大,导致医生对牲畜进行治疗时时常会遭受抵抗,导致医生受伤,或是治疗进度停滞的问题,医生在进行治疗时可能会需要多个帮手使用蛮力才能制服牲畜,使其配合治疗,十分麻烦,并且,牛脚、羊角、以及马或驴的蹬踢将对人体产生极大的伤害,稍有不慎,医生及其帮手便有可能受伤,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兽医用灌药器,通过牲畜站上u型板使u型板因牲畜体重嵌入框体内部并使栏杆上支杆被框体侧壁抵触转动,使两个栏杆上的支杆正好与相邻的矩形缺口顶面相嵌合,而后拉动拉力绳,使两个转动杆的一端相向运动,从而使两个转动杆和滑动杆限制牲畜头部位置,继而在食盒内部添加食物,待牲畜进食时上提咬棒,使咬棒被牲畜咬住,继而将进药管前捅顶开盖体,而后利用进药管对牲畜身体内部进行直接灌药,从而便于使用人员对牲畜进行灌药,同时避免使用人员受到伤害。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兽医用灌药器,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部滑动嵌入有u型板,且框体内顶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回弹弹簧,所述u型板内底面两个长侧边的两端均开设有矩形缺口,位于同一长侧边的两个矩形缺口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栏杆,所述框体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固定杆,且两个固定杆相对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之间设置有用于限位牲畜头部的卡固机构,且两个固定杆一侧设置有用于给牲畜灌药的灌药机构,将猪、马、驴、牛等体型较大的四肢着地的牲畜牵制框体另一端,使牲畜站上u型板,使牲畜头部位于两个固定杆之间,而后u型板因牲畜体重自动落入框体内部并挤压多个回弹弹簧,栏杆有两个支杆,且两个支杆的端部通过转轴与u型板相连接,而后由于u型板下落,原本与地面接触的两个栏杆上的与u型板转动连接的两个支杆的一端随着u型板下压而同步下压,然而支杆因框体侧壁的阻挡,使栏杆上的支杆以框体侧壁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待u型板嵌入框体后,两个栏杆上的支杆正好与相邻的矩形缺口顶面相嵌合,使两个栏杆竖直围住牲畜两侧,避免牲畜挣扎跑动影响治疗,而后利用卡固机构限制牲畜头部位置,继而利用灌药机构给牲畜喂食药物,从而便于使用人员对牲畜进行灌药,同时避免使用人员受到伤害。
6.进一步在于:所述框体另一端开设有矩形通孔,且框体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空心板,所述框体另一端位于两短侧边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底面位于空心板底
面上方,且两个连接块一侧中心均开设有圆形孔,且两个圆形孔之间活动插接有限位杆,两个栏杆因牲畜体重而自动限制牲畜的左右移动面时,使用人员可将空心板转动使空心板竖直,而后将限位杆插入两个圆形孔内部,使限位杆限制空心板回落,从而使牲畜被禁锢在框体上,避免灌药时乱跑乱动亦或袭击使用人员。
7.进一步在于:所述圆形孔孔径大于限位杆的管径,使限位杆将限制空心板回落至地面,同时便于人员插入限位杆,并且由于限位杆较细,使得空心板处于不完全竖直状态,为一种倾斜状态,有一定活动空间,可以有效减轻牲畜蹬腿等踢击对空心板的伤害。
8.进一步在于:所述空心板内部固定连接有明胶,缓冲空心板受到牲畜踢击所产生的力道,有效延长空心板使用寿命。
9.进一步在于:所述空心板顶端中心固定连接有提把,便于使用人员拿起并转动空心板。
10.进一步在于:所述卡固机构包括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滑槽滑动连接,且滑动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底端均开设有穿绳孔,且两个穿绳孔配套设置有拉力绳,通过将拉力绳的两端穿过两个穿绳孔,继而将拉力绳的两端交叠在一起进行拉动,拉力绳便会带动两个转动杆的一端相向移动,使两个转动杆和滑动杆构成一个三角框,而后此三角框可以圈住牲畜头部避免牲畜头部乱动,方便使用人员喂药,在滑动杆滑动到需要位置时,可通过将螺丝钉入固定杆滑槽内部,使螺丝尖部位于滑动杆下方从而固定滑动杆位置。
11.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杆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板,且加固板一侧中心开设有卡线孔,通过拉力绳的两端穿过两个穿绳孔,继而将拉力绳的两端穿过卡线孔,继而拉动拉力绳,而后可将拉力绳直接缠绕在加固板上,从而快速固定拉力绳,同时加固板可避免牲畜低头从灌药机构下方钻出。
12.进一步在于:所述灌药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相邻的固定杆一侧,且连接板一侧中心固定连接有食盒,所述食盒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且两个导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咬棒,所述咬棒顶面中心开设有灌药口,且咬棒位于灌药口一侧转动连接有盖体,所述食盒一侧开设有连管口,且连管口内部活动插接有进药管,将连接板移动到合适高度,通过螺丝固定到两个固定杆侧壁上,继而将进药管的一端从咬棒底面插在咬棒的灌药口内部,而后将咬棒放置在两个导向槽之间,将食盒填充干料,待牲畜进食时,将咬棒抬高使咬棒被咬住,继而将进药管前捅,使进药管贯穿盖体,进入牲畜身体内部进行灌药,盖体可避免食物阻塞进药管。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通过牲畜站上u型板,使u型板因牲畜体重自动嵌入框体内部并使栏杆上支杆以框体侧壁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待u型板嵌入框体后,两个栏杆上的支杆正好与相邻的矩形缺口顶面相嵌合,围住牲畜两侧,避免牲畜挣扎跑动影响治疗,而后拉动拉力绳,使两个转动杆的一端相向运动,从而使两个转动杆和滑动杆限制牲畜头部位置,继而在食盒内部添加食物,待牲畜进食时上提咬棒,使咬棒被牲畜咬住,继而将进药管前捅,顶开盖体,而后利用进药管对牲畜身体内部进行直接灌药,从而便于使用人员对牲畜进行灌药,同时避免使用人员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框体、栏杆和u型板初始状态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框体、栏杆和u型板使用状态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框体、栏杆和u型板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杆、卡固机构和灌药机构位置关系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卡固机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咬棒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00、框体;101、回弹弹簧;110、u型板;111、矩形缺口;120、栏杆;200、空心板;201、提把;210、明胶;220、连接块;230、限位杆;300、固定杆;400、卡固机构;410、滑动杆;420、转动杆;430、拉力绳;440、加固板;500、灌药机构;510、连接板;520、食盒;530、咬棒;531、盖体;540、进药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7所示,一种兽医用灌药器,包括框体100,框体100内部滑动嵌入有u型板110,且框体100内顶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回弹弹簧101,u型板110内底面两个长侧边的两端均开设有矩形缺口111,位于同一长侧边的两个矩形缺口111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栏杆120,框体100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固定杆300,且两个固定杆300相对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之间设置有用于限位牲畜头部的卡固机构400,且两个固定杆300一侧设置有用于给牲畜灌药的灌药机构500,将猪、马、驴、牛等体型较大的四肢着地的牲畜牵制框体100另一端,使牲畜站上u型板110,使牲畜头部位于两个固定杆300之间,而后u型板110因牲畜体重自动落入框体100内部并挤压多个回弹弹簧101,栏杆120有两个支杆,且两个支杆的端部通过转轴与u型板110相连接,而后由于u型板110下落,原本与地面接触的两个栏杆120上的与u型板110转动连接的两个支杆的一端随着u型板110下压而同步下压,然而支杆因框体100侧壁的阻挡,使栏杆120上的支杆以框体100侧壁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待u型板110嵌入框体100后,两个栏杆120上的支杆正好与相邻的矩形缺口111顶面相嵌合,使两个栏杆120竖直围住牲畜两侧,避免牲畜挣扎跑动影响治疗,而后利用卡固机构400限制牲畜头部位置,继而利用灌药机构500给牲畜喂食药物,从而便于使用人员对牲畜进行灌药,同时避免使用人员受到伤害。
26.框体100另一端开设有矩形通孔,且框体10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空心板200,框体100另一端位于两短侧边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20,两个连接块220底面位于空心板200底面上方,且两个连接块220一侧中心均开设有圆形孔,且两个圆形孔之间活动插接有限位杆230,两个栏杆120因牲畜体重而自动限制牲畜的左右移动面时,使用人员可将空心板200转动使空心板200竖直,而后将限位杆230插入两个圆形孔内部,使限位杆230限制空心板200
回落,从而使牲畜被禁锢在框体100上,避免灌药时乱跑乱动亦或袭击使用人员;圆形孔孔径大于限位杆230的管径,使限位杆230将限制空心板200回落至地面,同时便于人员插入限位杆230,并且由于限位杆230较细,使得空心板200处于不完全竖直状态,为一种倾斜状态,有一定活动空间,可以有效减轻牲畜蹬腿等踢击对空心板200的伤害;空心板200内部固定连接有明胶210,缓冲空心板200受到牲畜踢击所产生的力道,有效延长空心板200使用寿命;空心板200顶端中心固定连接有提把201,便于使用人员拿起并转动空心板200。
27.卡固机构400包括滑动杆410,滑动杆410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滑槽滑动连接,且滑动杆410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20,两个转动杆420底端均开设有穿绳孔,且两个穿绳孔配套设置有拉力绳430,通过将拉力绳430的两端穿过两个穿绳孔,继而将拉力绳430的两端交叠在一起进行拉动,拉力绳430便会带动两个转动杆420的一端相向移动,使两个转动杆420和滑动杆410构成一个三角框,而后此三角框可以圈住牲畜头部避免牲畜头部乱动,方便使用人员喂药,在滑动杆410滑动到需要位置时,可通过将螺丝钉入固定杆300滑槽内部,使螺丝尖部位于滑动杆410下方从而固定滑动杆410位置;两个固定杆300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板440,且加固板440一侧中心开设有卡线孔,通过拉力绳430的两端穿过两个穿绳孔,继而将拉力绳430的两端穿过卡线孔,继而拉动拉力绳430,而后可将拉力绳430直接缠绕在加固板440上,从而快速固定拉力绳430,同时加固板440可避免牲畜低头从灌药机构500下方钻出。
28.灌药机构500包括连接板510,连接板510的两端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相邻的固定杆300一侧,且连接板510一侧中心固定连接有食盒520,食盒520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且两个导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咬棒530,咬棒530顶面中心开设有灌药口,且咬棒530位于灌药口一侧转动连接有盖体531,食盒520一侧开设有连管口,且连管口内部活动插接有进药管540,将连接板510移动到合适高度,通过螺丝固定到两个固定杆300侧壁上,继而将进药管540的一端从咬棒530底面插在咬棒530的灌药口内部,而后将咬棒530放置在两个导向槽之间,将食盒520填充干料,待牲畜进食时,将咬棒530抬高使咬棒530被咬住,继而将进药管540前捅,使进药管540贯穿盖体531,进入牲畜身体内部进行灌药,盖体531可避免食物阻塞进药管540。
29.工作原理:使用时,目测牲畜的体型,按照牲畜体型高度,将连接板510通过螺丝固定到两个固定杆300上,而后将进药管540的一端从咬棒530底面插在咬棒530的灌药口内部,而后将咬棒530放置在两个导向槽之间,将食盒520填充干料,将进药管540另一端贯穿食盒520上的连管口或直接从食盒520顶部露出即可,而后调节滑动杆410的高度,继而将螺丝钉入两个固定杆300一侧,直至螺丝抵触滑动杆410或位于滑动杆410下方限制住滑动杆410的位置,拉力绳430的两端穿过两个穿绳孔,继而将拉力绳430的两端穿过加固板440上的卡线孔,将拉力绳430保持松弛状态,继而将空心板200转动放置在地面,而后将牲畜从空心板200处赶至u型板110上方,当牲畜进入u型板110上方时,牲畜的体重将使u型板110嵌入框体100内部,而后两个栏杆120上的支杆因一端被u型板110带动下移,使支杆以框体100的侧边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并带动栏杆120同步转动使两个栏杆120上的支杆正好与相邻的矩形缺口111顶面相嵌合,使两个栏杆120竖直围住牲畜两侧,而后将空心板200转动使空心板200竖直,而后将限位杆230插入两个连接块220的圆形孔内部限制空心板200的转动幅度;
30.待牲畜进行进食时,拉动拉力绳430的两端,使拉力绳430由于合拢力带动两个转动杆420的一端相向移动,使两个转动杆420和滑动杆410构成一个三角框,而后此三角框圈住牲畜头部,继而在牲畜进食时,上提咬棒530,使咬棒530被牲畜咬住,继而将进药管540前捅顶开盖体531进入牲畜身体内部,而后可利用针筒装入药液,而后将针筒插入进药管540另一端对牲畜身体内部进行直接灌药;
31.灌药结束后,将拉力绳430松开,两个转动杆420复位,继而将限位杆230取出,将空心板200复位,而后驱赶牲畜离开u型板110,u型板110将在多个回弹弹簧101的复位回弹下自动复位,同时两个栏杆120自动因重力落向地面。
3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3.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