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3191发布日期:2022-05-11 14:5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溅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医学领域,为了帮助病人将部分体内积液排出,如气管内的痰、尿道中的尿液等,通常需要将导管、插管等辅助管道插入病人身体内辅助病人将体内积液排出。由于辅助管上通常会粘附有多余的体内积液,当排液工作完成并将辅助管抽出时,进出人体通道的辅助管外壁的体内积液以及气溶胶容易喷溅到医护人员以及病人的衣物或皮肤上,使医护人员存在被感染的风险。因此为了避免辅助管抽出时附着于辅助管外壁的体内积液的喷溅范围扩大,医护人员在抽出辅助管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使医护人员抽管时的难度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溅装置,在保护医护人员并防止体内积液沾染病人的衣物和皮肤的前提下,降低医护人员的抽管难度。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防溅装置,包括辅助管、柔性防溅罩和用于将辅助管与抽吸设备连通的连接器;
6.所述辅助管与所述连接器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柔性防溅罩与所述连接器的进液端连接并罩设于所述辅助管外。
7.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管插设于所述连接器的进液端内。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的进液端外壁设置有卡环;
9.所述辅助管套设于所述卡环外。
10.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连接器的进液端连接的弹性套筒;
11.所述辅助管与所述弹性套筒连通,所述柔性防溅罩与所述弹性套筒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的进液端外壁设置有防滑部;
13.所述弹性套筒通过所述防滑部与所述连接器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防滑部包括多个沿所述连接器轴向依次设置的环形凸台;
15.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壁沿所述连接器的进液侧至出液侧的方向逐渐外凸地倾斜。
16.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与人体皮肤连接的连接部;
17.所述连接部装设于所述柔性防溅罩远离所述连接器的一端,并与所述柔性防溅罩连通,使所述辅助管能够穿过所述连接部设置。
1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用于与所述柔性防溅罩连接的连接层和用于与皮肤接触的粘接层;
19.所述粘接层与所述连接层依次层叠设置。
2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用于与所述柔性防溅罩连接的连接层和用于与人体连接的固定件;
21.所述固定件装设于所述连接层远离所述柔性防溅罩的一侧。
2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胶体。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器将辅助管与负压设备连通,并将柔性防溅罩罩设于辅助管外且柔性防溅罩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辅助管的长度,用于当辅助管从人体内抽出时与人体皮肤形成防溅空腔,便于医护人员将辅助管与柔性防溅罩同时转移,避免患者生理或医疗腔道内的液体、气溶胶及附着于辅助管外壁的体内积液在抽出以及转移时喷溅至操作的医护人员及病人的皮肤或衣物上,同时能够当医护人员进行抽液工作时,防止由于病人自身的生理反应而由使位于病人体内的体内积液和气溶胶转移至体外,保护医护人员并保持病人衣物和皮肤的洁净度,使得医护人员操作难度大大降低,提高操作的便利程度。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防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防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防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防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防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防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3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二。
32.标号说明:
33.1、辅助管;
34.2、柔性防溅罩;
35.3、连接器;31、环形卡槽;32、防滑部;321、环形凸台;
36.4、卡环;5、弹性套筒;
37.6、连接部;61、连接层;62、粘接层;63、固定件;
38.7、吸液部。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40.请参照图1-图8,一种防溅装置,能够与辅助管1连通,包括柔性防溅罩2和用于将辅助管1与抽吸设备(如吸痰机、针筒等)连通的连接器3;
41.辅助管1与连接器3的进液端连通,柔性防溅罩2与连接器3的进液端连接并罩设于辅助管1外。
4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通过设置柔性防溅罩,使柔性防溅罩能够随辅助管的插入和抽出而伸缩,进而使柔性防溅罩能够与皮肤形成防溅空腔,当辅助管从人体内抽出时,避免辅助管外壁的体内积液大范围喷溅,并且医护人员能够将辅助管与防溅罩同步转移进行丢弃。
43.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器将辅助管与负压设备连通,并将柔性防溅罩罩设于辅助管外且柔性防溅罩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辅助管的长度,用于当辅助管从人体内抽出时与人体皮肤形成防溅空腔,便于医护人员将辅助管与柔性防溅罩同时转移,避免附着于辅助管外壁的体内积液在抽出以及转移时喷溅至病人的皮肤或衣物上,保持病人衣物和皮肤的洁净度,操作难度大大降低,提高操作的便利程度。
44.进一步地,辅助管1插设于连接器3的进液端内。
45.进一步地,还包括卡环4,连接器3的进液端开设有沿轴向分布的环形卡槽31;
46.柔性防溅罩2通过卡环4与环形卡槽31卡接。
47.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卡环,用于扩大柔性防溅罩的适用范围。
48.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套筒5;
49.柔性防溅罩2通过弹性套筒5与连接器3的进液端连接。
50.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弹性套筒,将柔性防溅罩与弹性套筒连接,以适配更多尺寸的连接器。
51.进一步地,连接器3的进液端外壁设置有防滑部32;
52.弹性套筒5通过防滑部32与连接器3连接。
53.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防滑部,用于增大连接器与弹性套筒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弹性套筒与分离,提高连接紧密度。
54.进一步地,防滑部32包括多个沿连接器3轴向依次设置的环形凸台321;
55.环形凸台321的外壁沿连接器3的进液侧至出液侧的方向逐渐外凸地倾斜。
56.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倾斜设置的环形凸台与弹性套筒过盈配合,提高连接紧密度。
57.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与人体皮肤连接的连接部6;
58.连接部6装设于柔性防溅罩2远离连接器3的一端,并与柔性防溅罩2连通,使辅助管1能够穿过连接部6设置。
59.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连接部,便于将防溅罩与人体连接。
60.进一步地,连接部6远离柔性防溅罩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吸附体内积液的吸液部7。
61.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吸液部,用于避免辅助管从人体内抽出时溅出的体内积液从连接部与人体皮肤之间的间隙流出,起到限制体内积液流动的作用。
62.进一步地,连接部6包括用于与柔性防溅罩2连接的连接层61和用于与皮肤接触的粘接层62;
63.粘接层62与连接层61依次层叠设置。
64.由上述描述可知,防溅罩通过连接层和粘接层能够直接与人体皮肤粘接,提高使用便利性。
65.进一步地,连接部6包括用于与柔性防溅罩2连接的连接层61和用于与人体连接的固定件63;
66.固定件63装设于连接层61远离柔性防溅罩2的一侧。
67.由上述描述可知,防溅罩通过连接层和固定件与人体连接,提高防溅罩与人体皮肤的连接紧密度。
68.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领域,具体指医疗手术前、手术中或手术后以及在治疗时需要防溅的场景,如口腔插管、体外插管或体内插管,尤其适用于体外插管,在本实用新型中最适用于吸痰。
69.实施例一
70.参照图1和图2,一种防溅装置,能够与辅助管1连通,包括柔性防溅罩2和用于将辅助管1与抽吸设备连通的连接器3;辅助管1与连接器3的进液端连通,柔性防溅罩2与连接器3的进液端连接并罩设于辅助管1外。
71.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辅助管1插设于连接器3的进液端内。在其他等同实施例中,柔性防溅罩2远离连接器3的一侧可设置胶层,使柔性防溅罩2通过胶层与人体皮肤连接。此外,为了改善抽吸效果,辅助管1远离连接器3的一端在侧壁开设有吸附孔,以抽吸辅助管1周向上的体内积液。其中,柔性防溅罩2分为进行无菌处理后的柔性防溅罩2和未进行无菌处理的柔性防溅罩2。
72.实施例二
73.参照图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卡环4,连接器3的进液端开设有沿轴向分布的环形卡槽31;柔性防溅罩2通过卡环4与环形卡槽31卡接。
74.实施例三
75.参照图4,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弹性套筒5;柔性防溅罩2通过弹性套筒5与连接器3的进液端连接。
76.参照图4,连接器3的进液端外壁设置有防滑部32;弹性套筒5通过防滑部32与连接器3连接。
77.参照图4,防滑部32包括多个沿连接器3轴向依次设置的环形凸台321;环形凸台321的外壁沿连接器3的进液侧至出液侧的方向逐渐外凸地倾斜。
78.在其他等同实施例中,辅助管1能够通过弹性套筒5与连接器3连通。
79.实施例四
80.参照图5-图7,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还包括连接部6;连接部6装设于柔性防溅罩2远离连接器3的一端,并与柔性防溅罩2连通,使辅助管1能够穿过连接部6设置。
81.参照图5-图7,连接部6包括用于与柔性防溅罩2连接的连接层61和用于与皮肤接触的粘接层62;粘接层62与连接层61依次层叠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层61为透气材料,粘接层62环绕连接层61的边部设置。
82.实施例五
83.参照图5,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连接部6包括用于与柔性防溅罩2连接的连接层61和用于与人体连接的固定件63;固定件63装设于连接层61远离柔性防溅罩2的一侧。其中,固定件63包括但不限于绳、带、胶体或压重条,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63为绳;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6的结构参照口罩。
84.实施例六
85.参照图7和图8,在实施例一、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连接部6远离柔性防溅罩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吸附体内积液的吸液部7,具体的,吸液部7为吸水条,吸水条设置于连接部6远离连接器3的一侧,并环绕柔性防溅罩2的进口外设置,用于在皮肤与连接部6
之间起到吸附体内积液的作用。图8中所示的连接部6为口罩或面罩。
8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