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积液穿刺和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83107发布日期:2022-04-22 12:5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腔积液穿刺和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腹腔积液穿刺和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通常在腹部手术后,需要引流腹腔内渗液,甚至是肠液,防止渗液积聚腹腔造成感染,并防止肠瘘消化液积聚在腹腔,腐蚀重要器官,现有的腹腔引流装置不能连接负压吸引,引流不完全、不彻底,影响引流效果,因此急需一种腹腔积液穿刺和引流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3.例如申请号:2020225031137公开了一种腹腔积液穿刺和引流装置,包括留置针、引流装置,留置针包括针芯、针座、针柄以及外套管,针柄连接于针芯的尾部,针座连接于外套管的尾部,针座的侧壁上设有延长管连接孔,针芯插入外套管内且针柄卡在针座上,引流装置包括延长管、三通管、储液袋、进液管,延长管的一端通过延长管连接孔与针座连接,延长管的另一端与三通管连接,三通管的另两个接口分别与进液管、注射器连接,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袋连接。
4.上述的穿刺和引流装置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5.1、该穿刺和引流装置中对针芯的防护效果差,且不能根据需求调节穿刺的深度。
6.2、该穿刺和引流装置中没有设置管路固定装置,管路晃动时容易带动置留针晃动,且只能连接一组储液袋,当储液袋满后需要停止进行更换,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腔积液穿刺和引流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9.一种腹腔积液穿刺和引流装置,包括置留针,所述置留针的一端穿设在针座内,所述针座和所述置留针上套设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内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针座穿设在所述导向组件内,所述针座的周侧连接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所述延长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其中两组通口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管和控制阀,其中一组所述连接管上连接有引流袋。
10.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套,所述第一防护套和所述第二防护套套设在所述针座和所述置留针的周侧,所述第一防护套和所述第二防护套的一端套设有同一个固定套。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第二防护套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卡设在所述定位槽内。
12.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周侧均匀设置有两组滑块,所述第一防护套和所述第二防护套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第一防护套和所述第二防护套配合形成的内腔内,且所述滑块卡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固定环的周侧
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固定旋钮,所述固定环内套设有橡胶套,所述针座穿设在所述橡胶套内由所述固定旋钮固定。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套的周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均匀开设有多组限位孔,所述固定环的周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两组固定孔,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两组连接柱的一端分别穿设在所述固定孔内与所述定位板螺纹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柱上分别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定位板之间,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卡设在所述限位孔内。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套的周侧均匀设置有多组刻度槽,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卡设有防滑垫。
15.进一步地,所述延长管上设置有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的其中一组通口上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延长管上套设有两组移动套,两组所述移动套的周侧分别设置有开口卡环,所述引流袋的上端均匀设置有两组挂环,所述引流袋的下端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上设置有端盖。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1、通过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套配合形成的空腔将针座和置留针进行包裹防护,防护效果好,且安装拆卸方便,通过按压定位板使限位柱从限位孔内脱离,此时即可移动定位板将置留针从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套中伸出,再配合第一防护套周侧的多组刻度槽,即可准确的调节置留针伸出的长度,从而调节穿刺的深度。
18.2、通过设置的开口卡环可将靠近置留针的延长管进行限位,避免延长管的晃动带动置留针晃动,从而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当引流袋快满时,在另一组通口上连接一组引流袋,然后再打开另一组控制阀,关闭第一次开启的控制阀,从而在不需要停止引流的情况下对引流袋进行更换,使用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组件的爆炸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组件的爆炸图;
24.图5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5.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6.10、第二三通管;11、流量调节器;12、延长管;13、引流袋;14、挂环;15、连接管;16、第一三通管;17、置留针;18、针座;19、橡胶套;20、密封塞;21、开口卡环;22、移动套;23、端盖;24、排液口;25、第二防护套;26、第一防护套;27、固定套;28、限位柱;29、定位板;30、固定环;31、滑块;32、控制阀;101、弹簧;102、连接柱;103、安装板;104、固定孔;105、固定旋钮;106、螺纹孔;107、固定框;108、防滑垫;109、刻度槽;110、限位孔;111、限位板;112、定位块;113、定位槽;11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实施例:
30.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腹腔积液穿刺和引流装置,包括置留针17,置留针17的一端穿设在针座18内,针座18和置留针17上套设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内设置有导向组件,针座18穿设在导向组件内。
31.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防护套26和第二防护套25,第一防护套26和第二防护套25套设在针座18和置留针17的周侧,第一防护套26和第二防护套25的一端套设有同一个固定套27,第一防护套26和第二防护套25为分体式设计,使用时,通过将固定套27套设在第一防护套26和第二防护套25的一端使第一防护套26和第二防护套25配合将针座18和置留针17进行包裹即可进行防护,且安装拆卸方便。
32.请参阅图3、图5,第一防护套2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块112,第二防护套2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定位槽113,定位块112卡设在定位槽113内,通过设置定位块112和定位槽113配合,可提高第一防护套26和第二防护套25配合的稳定性,避免产生松动或相对滑动的现象。
33.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图4,导向组件包括固定环30,固定环30的周侧均匀设置有两组滑块31,第一防护套26和第二防护套25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滑槽114,固定环30位于第一防护套26和第二防护套25配合形成的内腔内,且滑块31卡设在滑槽114内,通过设置滑块31卡设在滑槽114内便于固定环30沿滑槽114进行移动,且提高移动时的稳定性。
34.固定环30的周侧开设有螺纹孔106,螺纹孔106内设置有固定旋钮105,固定环30内套设有橡胶套19,针座18穿设在橡胶套19内由固定旋钮105固定,使用时,通过转动固定旋钮105,使固定旋钮105移动抵住针座18即可对针座18进行固定,安装拆卸方便,且通过在固定环30内套设有橡胶套19,可避免固定旋钮105对针座18造成挤压损伤。
35.请参阅图3、图4,第一防护套26的周侧设置有限位板111,限位板111上均匀开设有多组限位孔110,固定环30的周侧设置有安装板103,安装板103上开设有两组固定孔104,安装板103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29,两组连接柱102的一端分别穿设在固定孔104内与定位板29螺纹连接,两组连接柱102上分别套设有弹簧101,弹簧101位于安装板103和定位板29之间,定位板29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28,限位柱28卡设在限位孔110内。
36.使用时,通过按压定位板29,使定位板29移动,此时弹簧101受压收缩,定位板29移动使限位柱28从限位孔110内脱离,此时即可移动定位板29,定位板29移动通过两组连接柱102带动安装板103移动,安装板103移动带动固定环30移动,固定环30移动带动针座18移
动,针座18移动带动置留针17,从而将置留针17从第一防护套26和第二防护套25中伸出,调节完成后,取消对定位板29的压力,弹簧101的反作用力使定位板29上的限位柱28再次穿设在限位孔110内对定位板29进行限位,使用方便。
37.请参阅图4、图5,第一防护套26的周侧均匀设置有多组刻度槽109,通过设置多组刻度槽109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置留针17在第一防护套26和第二防护套25内的伸出长度,从而控制置留针17的插入深度,定位板29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框107,固定框107内卡设有防滑垫108,通过设置防滑垫108避免移动定位板29时产生打滑的现象,且方便安装和拆卸。
38.请参阅图1、图2,针座18的周侧连接有延长管12,延长管12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11,方便调节引流时的流量,延长管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三通管16,第一三通管16的其中两组通口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管15和控制阀32,其中一组连接管15上连接有引流袋13,通过设置两组连接管15和两组控制阀32,进行引流时,一组引流袋13与第一三通管16中的一组通口连接,当前通口的控制阀32开启,另一组通口的控制阀32关闭,此时即可将积液排入引流袋13内,当引流袋13快满时,在另一组通口上连接一组引流袋13,然后再打开另一组控制阀32,关闭第一次开启的控制阀32,从而在不需要停止引流的情况下对引流袋13进行更换,使用方便省力。
39.请参阅图1、图2,延长管12上设置有第二三通管10,第二三通管10的其中一组通口上设置有密封塞20,延长管12上套设有两组移动套22,两组移动套22的周侧分别设置有开口卡环21,引流袋13的上端均匀设置有两组挂环14,引流袋13的下端设置有排液口24,排液口24上设置有端盖23 。
40.当置留针17堵塞时,通过设置第二三通管10,使用时通过将密封塞20取出,再将注射器(图未示)与第二三通管10连接,再移动注射器的活动部,通过产生负压清除置留针17的堵塞物,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开口卡环21可将靠近置留针17的延长管12进行限位,避免延长管12的晃动带动置留针17晃动,从而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且通过在引流袋13的下端设置排液口24,方便排出积液,使用方便。
41.使用时,首先根据置留针17插入的深度,通过按压定位板29,使定位板29移动,此时弹簧101受压收缩,定位板29移动使限位柱28从限位孔110内脱离,此时即可移动定位板29,定位板29移动通过两组连接柱102带动安装板103移动,安装板103移动带动固定环30移动,固定环30移动带动针座18移动,针座18移动带动置留针17,从而将置留针17从第一防护套26和第二防护套25中伸出,再配合第一防护套26周侧的多组刻度槽109,即可准确的调节置留针17伸出的长度,调节完成后,取消对定位板29的压力,弹簧101的反作用力使定位板29上的限位柱28再次穿设在限位孔110内对定位板29进行限位,将置留针17插入患者的腹部后,将腹部积液通过延长管12导流至引流袋13内,通过设置的开口卡环21可将靠近置留针17的延长管12进行限位,避免延长管12的晃动带动置留针17晃动,从而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当置留针17堵塞时,通过设置第二三通管10,使用时通过将密封塞20取出,再将注射器(图未示)与第二三通管10连接,再移动注射器的活动部,通过产生负压清除置留针17的堵塞物,当引流袋13块满时,在另一组通口上连接一组引流袋13,然后再打开另一组控制阀32,关闭第一次开启的控制阀32,从而在不需要停止引流的情况下对引流袋13进行更换,使用方便省力。
4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