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多功能上肢术后悬吊康复支具

文档序号:29729655发布日期:2022-04-16 21:2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围手术期多功能上肢术后悬吊康复支具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上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护理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围手术期多功能上肢术后悬吊康复支具。


背景技术:

2.骨科中四肢创伤性骨折非常多见,尤其是上肢腕、肘、肩关节处骨折非常多见。大部分患者由于受到高能量创伤,断端畸形错位,上肢骨折断端区域软组织肿胀非常严重;甚至会有张力性水泡出现。如何能在围手术期加速患肢消肿,促进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缩短康复周期,对骨折的恢复尤为重要。
3.如果术前患肢肿胀不能有效控制,或消肿不彻底,不顺利,往往会延长患肢的肿胀和炎症反应期,或者会延长患者的手术等待期,这对于骨折断端的愈合极为不利。另一方面,术后积极有效的康复功能锻炼,对于患肢消肿,缩短住院周期具有积极的作用。
4.临床上,医生常建议上肢骨折患者,尤其是前臂、腕关节,以及肘关节运动损伤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消肿期间,尽可能的抬高患肢,超过心脏平面,以促进骨折断端血液回流,从而有利于消肿。临床上,虽然有床边吊环扶手等支具,但因其结构简单,只能够作为扶手,拉拽。但是,患者术后由于伤口周围软组织肿胀,往往手指,前臂肌肉力量较弱,很难长时间抓握住手环或手柄实现长时间上肢悬吊。由于现有床边把手,缺少抓握训练的把手,故很难满足术后针对前臂、手腕握力的康复锻炼的需求。此外,患者上肢创伤后,由于缺少双上肢拉伸的牵引吊环类装置,加上畏惧疼痛,致使术后不敢尽早从事上肢牵拉悬吊活动,致使部分患者出现术后患侧肘、尤其是肩关节黏连僵硬的表现,甚至会引起肘关节异位骨化和冻结肩的形成。
5.在上肢前臂骨折受伤早期,如果肿胀严重往往需要断端临时固定,患肢制动,这样会减少骨折断端微动,更有利于患肢消肿,缩短术前等待周期。现临床上缺乏比较便捷的悬吊、制动护具或支架。
6.另一方面,在骨折术后,为了加速患肢康复,促进患肢术后消肿;促进肌肉韧带功能的恢复;我们一般会建议:自术后次日开始,积极开始患肢功能康复锻炼。这些锻炼方式主要包括:手指、大小鱼际肌肉握力训练,腕关节屈伸、旋转,前臂等长收缩等肌肉力量的训练等等。现有临床上缺少便捷,可携带,无需插电的简易康复悬吊锻炼支具。
7.因此,临床上创伤骨科针对上肢骨折患者,往往需要一种能够兼顾上肢悬吊抬高消肿和康复功能锻炼的便携式悬吊支具。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兼顾上肢悬吊抬高消肿和康复功能锻炼的便携式围手术期多功能上肢术后悬吊康复支具。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围手术期多功能上肢术后悬吊康复支具如下:
10.所述的康复支具包括健侧扶手、连接链、可调节患肢袖套,所述的连接链的一端与
所述的健侧扶手相连接,所述的连接链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可调节患肢袖套相连接,所述的可调节患肢袖套包括可调节袖套主体,所述的可调节袖套主体包括具有充气口的可充气内腔,所述的可调节袖套主体的外部设置横向抬高悬吊带和垂直抬高悬吊带,所述的横向抬高悬吊带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的可调节袖套主体的两个端部上,所述的垂直抬高悬吊带的两个端部均固定在所述的可调节袖套主体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上。
11.较佳地,所述的康复支具包括握力按摩球。
12.较佳地,所述的康复支具包括球囊和软管,所述的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的球囊相连接,所述的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充气口相连接。
13.较佳地,所述的康复支具包括拉钩。
14.较佳地,所述的可调节袖套主体具有沿所述的可调节袖套主体的轴向延伸的开口,所述的开口处设置按钮、魔术贴或弹性带。
15.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围手术期多功能上肢术后悬吊康复支具,针对上肢骨折(掌骨、腕关节、前臂中段,肘关节)的患者,能够替填补上肢消肿锻炼支具的空白,实现围手术期患肢抬高固定,促进患肢消肿,以及充当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支具的作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围手术期多功能上肢术后悬吊康复支具的拆分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围手术期多功能上肢术后悬吊康复支具中可调节患肢袖套的展开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围手术期多功能上肢术后悬吊康复支具第一种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围手术期多功能上肢术后悬吊康复支具第二种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21.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围手术期多功能上肢术后悬吊康复支具的具体实施例。其中,所述的康复支具包括健侧扶手1、连接链2、可调节患肢袖套3,所述的连接链2的一端与所述的健侧扶手1可拆卸地相连接,所述的连接链2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可调节患肢袖套3可拆卸地相连接,所述的可调节患肢袖套3包括可调节袖套主体,所述的可调节袖套主体包括具有充气口的可充气内腔,所述的可调节袖套主体的外部设置横向抬高悬吊带7和垂直抬高悬吊带6,所述的横向抬高悬吊带7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的可调节袖套主体的两个端部上,实现横向抬高;所述的垂直抬高悬吊带6的两个端部均固定在所述的可调节袖套主体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上,实现垂直抬高。
22.如图3~4,通过横向抬高悬吊带7和垂直抬高悬吊带6,可选择横向抬高和垂直抬高两种悬吊方式进行消肿,患者可依据自己的感受,调整悬吊方式。
23.其中,所述的康复支具包括球囊9和软管10,所述的软管10的一端与所述的球囊9相连接,所述的软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充气口相连接。
24.在围手术期消肿期间,尤其是术前,采用患肢袖套将患肢固定,可依据患肢尺寸、胖瘦或前臂肿胀程度调节袖套;必要时,可选择按压球囊,对可充气内腔进行充气加压,以实现骨折断端的制动和类似石膏状的坚强固定和断端加压;也可视患肢肿胀情况,进行充气或放气调节,确保悬吊时,患肢固定紧实舒适。
25.所述的康复支具包括拉钩4,通过拉钩4,连接链2固定在支撑杆上。患者可依据自己的感受,调整悬吊高度,调整好患肢悬吊高度后,可借助拉钩4插入链条孔隙内,用于阻止链条滑动。
26.所述的可调节袖套主体具有沿所述的可调节袖套主体的轴向延伸的开口,所述的开口处设置按钮、魔术贴或弹性带。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为魔术贴8,实现袖套主体的可调节性,以适应不同的患肢大小。
27.如图1~4所示,所述的康复支具包括握力按摩球5,握力按摩球5可以独立地存在,也可以可拆卸地设置在可调节患者袖套上,便于手掌、手指关节屈伸握力练习。
28.在本实用新型的围手术期多功能上肢术后悬吊康复支具中,健侧扶手可以选用木质,或树脂材质。患肢袖套的内侧面紧贴皮肤,可以设计成纯棉材质;可充气内腔含有内衬,可以设计为专用的密封、可充气材质,接触皮肤侧选用兼顾弹性和硬度的亲肤材质,更加舒适。
29.本实用新型的围手术期多功能上肢术后悬吊康复支具,可用于术后康复锻炼,从手术次日起,建议尽早进行手掌、手指关节屈伸握力练习、腕关节屈伸、肩关节前屈拉伸等康复功能锻炼,借助握力按摩球实现手指、手掌握力训练,借助健侧手掌握住侧键扶手,将进行支具固定的患肢进行垂直拉伸牵引活动,可以预防患肢发生肘关节移位骨化,以及肩关节黏连,冻结肩等并发症发生,能够兼顾上肢悬吊和可调节式康复功能锻炼,具有便携性,实用性,多功能性等消肿、康复一体化功能的特点,加上较为经济的原材料成本,推广程度较高。
30.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围手术期多功能上肢术后悬吊康复支具,针对上肢骨折(掌骨、腕关节、前臂中段,肘关节)的患者,能够替填补上肢消肿锻炼支具的空白,实现围手术期患肢抬高固定,促进患肢消肿,以及充当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支具的作用。
31.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