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室护理已用器械回收防感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85487发布日期:2022-04-30 21:28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室护理已用器械回收防感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器械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手术室护理已用器械回收防感染装置。


背景技术:

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很多的医疗器械,在这些医疗器械使用完后,需要对其进行清洗消毒,以确保医疗器械不会发生感染。
3.现有技术开发的一种手术室护理已用器械回收防感染装置,如cn211156309u的一种手术室护理已用器械回收防感染装置,该实用新型将一次性或者不能够再使用的医疗器械从回收口处放进废料收集桶中,推动第二盖板,即可打开回收口,在第二盖板自身的重力作用下,第二盖板在无外力作用下会自始至终将回收口进行遮盖密封,但是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在对可回收医疗器械的清洗过程中,通过喷洒头仅能够对医疗器械的上表面进行清洗,易造成清洗不彻底,影响医疗器械的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室护理已用器械回收防感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手术室护理已用器械回收防感染装置,包括回收箱体、推把以及万向轮,所述回收箱体的左侧壁体上固定连接有推把,所述回收箱体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回收箱体的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清洗室以及回收室,所述清洗室的内部设置有清洗盘,所述清洗室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清洗盘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在凹槽内,所述清洗盘的下方设置有承托板,所述回收室内设置有废料收集桶。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洗盘上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承托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在清洗室的内壁上,所述承托板设置成v字形,所述承托板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内部分布有电阻加热丝,所述电阻加热丝在加热板的内部呈s形进行排列。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收箱体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储液箱,且在储液箱的右侧设置有清水箱,所述储液箱以及清水箱上均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连通管延伸到清洗室的内部,所述连通管的底部设置有喷头。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托板底部的中加位置开设有出水口,且在出水口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回收箱体的左侧底部设置有排污管,且在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洗室的前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右侧的中加位置设置有门把手,所述箱门的内侧边缘处紧贴设置有密封垫。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收室的顶部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回收箱体右侧壁体的上方开设有回收口,且在回收口上设置有第一盖板。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收箱体右侧壁体的下方设置有放置口,且在放置口上设置有第二盖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使用新型在清洗室的内部设置有清洗盘,并在清洗盘的下方设置有车承托板,对可回收利用的医疗器械进行防感染的过程中,将可回收利用的医疗器械放置在清洗盘上,并通过喷头向清洗盘上喷洒清洗液,在承托板的配合下,对放置在清洗盘上的可回收利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浸泡,可以对可回收利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全方位的清洗,可回收利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好,防感染效果好。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手术室护理已用器械回收防感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手术室护理已用器械回收防感染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箱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回收箱体;101、清洗室;102、回收室;103、凹槽;2、推把;3、万向轮;4、清洗盘;401、承托板;402、孔洞;403、加热板;5、废料收集桶;6、储液箱;7、清水箱;8、连通管;801、第一阀门;802、喷头;9、出水口;901、第二阀门;10、排污管;11、第三阀门;12、箱门;13、门把手;14、密封垫;15、紫外线杀菌灯;16、回收口;17、第一盖板;18、放置口;19、第二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手术室护理已用器械回收防感染装置,包括回收箱体1、推把2以及万向轮3,回收箱体1的左侧壁体上固定连接有推把2,回收箱体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3,回收箱体1的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清洗室101以及回收室102,将可回收利用的医疗器械放置到清洗室101内进行防感染处理,将一次性的医疗器械放置到回收室102内,以待集中处理,便于对其进行再次利用和废弃,有利于医务人员的工作,清洗室101的内部设置有清洗盘4,清洗室101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103,清洗盘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在凹槽103内,清洗盘4的下方设置有承托板401,将可回收利用的医疗器械放置在清洗盘4上,并通过喷头802向清洗盘4上喷洒清洗液,在承托板401的配合下,对放置在清洗盘4上的可回收利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浸泡,可以对可回收利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全方位的清洗,可回收利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好,防感染效果好,回收室102内设置有废料收集桶5。
20.在图2中,清洗盘4上开设有多个孔洞402,承托板40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在清洗室101的内壁上,承托板401设置成v字形,承托板40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板403,加热板403的内部分布有电阻加热丝,电阻加热丝在加热板403的内部呈s形进行排列,待可回收利用的医疗器械清洗完成后,启动加热板403,使得清洗室101始终处于高温环境下,对可回收利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持续的消毒处理,并将医疗器械的表面进行烘干。
21.在图1和图2中,回收箱体1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储液箱6,且在储液箱6的右侧设置有清水箱7,储液箱6以及清水箱7上均设置有连通管8,连通管8上设置有第一阀门801,连通管8延伸到清洗室101的内部,连通管8的底部设置有喷头802,在对可回收利用医疗器械进行清洗的过程中,控制储液箱6上的第一阀门801打开,通过喷头802喷洒消毒液,对可回收利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待可回收利用的医疗器械完成消毒处理后,再控制清水箱7上的第一阀门801打开,通过喷头802喷洒消毒液,将可回收利用医疗器械上的消毒液冲刷掉,确保可回收利用医疗器械的表面不含消毒液。
22.在图2中,承托板401底部的中加位置开设有出水口9,且在出水口9上设置有第二阀门901,回收箱体1的左侧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0,且在排污管10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1,待可回收利用的医疗器械清洗完成后,控制第二阀门901将出水口9打开,将承托板401上方清洗完成后的清洗液排入到清洗室101的底部,定期打开第三阀门11,将污水通过排污管10排出。
23.在图1和图3中,清洗室101的前侧设置有箱门12,箱门12右侧的中加位置设置有门把手13,通过门把手13实现箱门12的打开与关闭,从而完成对可回收利用医疗器械的放入以及取出,箱门12的内侧边缘处紧贴设置有密封垫14,通过密封垫14进一步提高了清洗室101与箱门12之间的密封性,确保外界空气中的灰尘不会进入到清洗室101的内部。
24.在图1和图2中,回收室102的顶部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15,通过紫外线杀菌灯15,对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杀菌消毒,防止一次性医疗器械上细菌对人体造成感染,有效保护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进一步提高了一次性医疗器械的防感染效果,回收箱体1右侧壁体的上方开设有回收口16,且在回收口16上设置有第一盖板17,将一次性的医疗器械通过回收口16放置到废料收集桶5内,推动第一盖板17,即可打开回收口16,在第一盖板17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第一盖板17在无外力作用下会始终将回收口16进行遮盖密封。
25.在图1和图2中,回收箱体1右侧壁体的下方设置有放置口18,且在放置口18上设置有第二盖板19,待废料收集桶5内装满一次性医疗器械后,将第二盖板19转动打开,并将废料收集桶5从回收室102内取出,将废料收集桶5内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处理掉。
2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