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下隧道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99893发布日期:2022-04-23 19:50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下隧道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下隧道扩张器。


背景技术:

2.人工血管广泛用于治疗血管外科、血液透析科,血管破裂、缺失和功能失功的患者,例如,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需进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手术,在植入人工血管时临床主要使用皮下隧道器,通过使用皮下隧道器将人工血管完全引入皮下固定,通过缝合自体血管和人工血管,从而建立血管通路。
3.现有的皮下隧道器一般是由不锈钢等金属材质构成,使用时,先将不锈钢皮下隧道器穿过皮下组织,再将外套管连接在不锈钢皮下隧道器的一端,反向抽出不锈钢皮下隧道器,带动外套管进入到皮下组织,再将人工血管沿着外套管引入至皮下组织,完成静脉段人工血管的植入,然后第二次使用不锈钢皮下隧道器完成动脉段人工血管的植入。使用时,不锈钢皮下隧道器需直接与人体接触,由于不锈钢皮下隧道器非无菌方式提供,两次使用前均需消毒,若消毒不彻底,易出现交叉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下隧道扩张器,以解决现有不锈钢皮下隧道器反复使用并和人体组织接触,患者的感染风险较高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皮下隧道扩张器,包括支撑内芯和外套管,支撑内芯可分离地设置在外套管的内部,支撑内芯的头端设有扩皮尖端,支撑内芯的尾端可分离地设有手柄。
7.进一步地,支撑内芯的尾端设有螺纹,手柄和支撑内芯螺纹连接。
8.进一步地,支撑内芯和扩皮尖端一体成型。
9.进一步地,支撑内芯的两个端部的轴向方向夹角范围是60度到180度。
10.进一步地,支撑内芯和外套管的外径范围是8至11毫米。
11.进一步地,支撑内芯和外套管的长度范围是20至45厘米。
12.进一步地,支撑内芯、外套管和手柄的材料是abs塑料或pv塑料。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使用时,支撑内芯不和人体组织接触,整个手术过程只有外套管与人体组织接触,降低了感染风险。本方案中的皮下隧道扩张器采用医用级无菌包装,一次性使用,杜绝重复使用,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5.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皮下隧道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支撑内芯;2-外套管;3-扩皮尖端;4-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皮下隧道扩张器,包括支撑内芯1和外套管2,支撑内芯1可分离地设置在外套管2的内部,支撑内芯1的头端设有扩皮尖端3,支撑内芯1的尾端可分离地设有手柄4。使用时,在病人肢体麻醉状态下,根据置入部位需要,选择不同尺寸的扩张器,单手持手柄4,在预定部位皮肤切开处,将支撑内芯1尖端缓慢钝性穿过皮下脂肪层,从另一个皮肤切口处穿出,支撑内芯1将外套管2送入皮下,再抽出支撑内芯1,使外套管2在皮下形成引导人工血管的路径,将人工血管沿着外套管2穿过,再取出外套管2,即可将人工血管置于皮下。
21.使用时,支撑内芯1不和人体组织接触,整个手术过程只有外套管2与人体组织接触,降低了感染风险。本方案中的皮下隧道扩张器采用医用级无菌包装,一次性使用,杜绝重复使用,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2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支撑内芯1的尾端设有螺纹,手柄4和支撑内芯1螺纹连接。在皮下隧道扩张器放入皮下组织的过程中,手柄4起到方便握持的作用,将支撑内芯1和外套管2穿过皮下后,拧开手柄4,支撑内芯1可以继续向前运动离开皮下组织,不受手柄4阻碍,支撑内芯1还可以回退,以原路返回的方式离开皮下组织,两种取出手柄4的方式以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适应性强。
2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支撑内芯1和扩皮尖端3一体成型。消除支撑内芯1和扩皮尖端3之间的缝隙,现有技术中不锈钢支撑内芯1穿过皮下组织后,拆下穿出端的扩皮尖端3,安装外套管2,回退不锈钢支撑内芯1,使外套管2穿过皮下组织,为了使不锈钢支撑内芯1的端部和外套管2连接固定,不锈钢支撑内芯1和扩皮尖端3可分离地设置,支撑内芯1和扩皮尖端3之间存在缝隙,容易滋生细菌,消毒清洁时难以彻底消毒,感染的风险高。本方案中支撑内芯1和扩皮尖端3一体成型,消除了连接缝隙,减小感染几率。
2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支撑内芯1的两个端部的轴向方向夹角范围是60度到
180度,支撑内芯1中部弯曲,满足各个部位的血管弯曲度的要求,适用的身体部位广泛,优选的,夹角为60度,如图1所示。
2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支撑内芯1和外套管2的外径范围是8至11毫米。
2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支撑内芯1和外套管2的长度范围是20至45厘米。
2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支撑内芯1、外套管2和手柄4的材料相同,具体的,可以是abs塑料或pv塑料,可在保证支撑力的同时尽可能环保,减少对病人的伤害性,采用注塑工艺注塑而成,减少不锈钢材料加工过程中环境污染。
28.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皮下隧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内芯(1)和外套管(2),所述支撑内芯(1)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外套管(2)的内部,所述支撑内芯(1)的头端设有扩皮尖端(3),所述支撑内芯(1)的尾端可分离地设有手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隧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芯(1)的尾端设有螺纹,所述手柄(4)和所述支撑内芯(1)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下隧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芯(1)和所述扩皮尖端(3)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隧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芯(1)的两个端部的轴向方向夹角范围是60度到18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隧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芯(1)和所述外套管(2)的外径范围是8至11毫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隧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芯(1)和所述外套管(2)的长度范围是20至45厘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隧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芯(1)、所述外套管(2)和所述手柄(4)的材料是abs塑料或pv塑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下隧道扩张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内芯和外套管,支撑内芯可分离地设置在外套管的内部,支撑内芯的头端设有扩皮尖端,支撑内芯的尾端可分离地设有手柄。使用时,支撑内芯不和人体组织接触,整个手术过程只有外套管与人体组织接触,降低了感染风险。本方案中的皮下隧道扩张器采用医用级无菌包装,一次性使用,杜绝重复使用,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尚小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医新之家(广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