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孔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4601发布日期:2022-06-21 21:0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孔床垫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孔床垫。


背景技术:

2.昏迷或者瘫痪的病人需要长期平躺在床上,身体承受重力的部分会因长期受压而导致局部皮肤缺血缺氧而坏死,产生褥疮。目前一种较好的防治褥疮的方法是利用防褥疮充气床垫,该充气床垫能够定期对两组气囊轮换充气和放气,从而使卧床人身体的着床部位不断变化,既起到了人工按摩的作用,又能促进血液流通、防止肌肉萎缩,还能使已经发生褥疮的部位因空气得到充分流通而迅速结巴痊愈。
3.充气床垫通常具有便孔区域,一般便孔区域具有单独的气室。现有的充气床垫在使用时,通常会将便孔区域的充满气的气室取下,或者将便孔区域的气室进行单独放气,在便孔区域放入便盆以供病人使用。
4.现有的便孔区域的气室与充气床垫无直接固定,通常由其两侧的气室充气后夹持固定,在便孔区域的气室频繁取放或者充放气操作后难以恢复原有的支撑位置以及难以保持原有良好的支撑效果,从而降低了病人的舒适度。现有便孔区域的气室与其邻近的气室之间配合度较差,气室与气室之间具有明显的间隙,一体性差。且由于夹紧固定的方式使得看护人员在取放便孔区域的气室时较为费力,操作复杂,因此现有充气床垫给病人和看护人员带来的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充气床垫舒适度差、间隙大、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孔床垫,其能使得便孔区域的气室在放气充气后恢复原有位置保持良好的支撑效果,气室之间间隙小且能够对病人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与邻近气室的一体性好,操作简单。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便孔床垫,其包括气泵、与所述气泵连接的导气管、多个沿便孔床垫宽度方向延伸的身体气囊,位于所述便孔床垫长度方向上中间区域的两个所述身体气囊之间设置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气囊,所述支撑气囊沿所述宽度方向分隔有两种独立气室,分别为支撑气室和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气室和所述身体气囊单独充放气的调整气室,所述身体气囊、所述调整气室、所述支撑气室分别与所述导气管连通,各所述独立气室之间在所述宽度方向具有固定连接结构。
7.由于固定连接结构的设置,使得调整气室相对支撑气室具有一固定位置,支撑气室可始终处于充气状态,对病人进行持续支撑,支撑气室的位置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当调整气室放气使得便孔区域放置便盆使用并在取出便盆后再对调整气室进行充气时,调整气室可在固定连接结构的约束下恢复至原来充气时的状态,从而使得调整气室与支撑气室组成一体性较好的支撑气囊,在每次使用便盆后支撑气囊整体可恢复至原有的支撑状态和支撑效果,从而使得病人可以得到持续舒适的支撑,尽可能避免了由于调整气室位置或形
状改变而导致的对病人支撑位置发生变化。
8.通过支撑气室对调整气室进行固定,可使得调整气室不会脱离调整气室的原有的位置,调整气室无需取放,仅单独充放气即可实现使用便盆的功能,操作简单。现有为使便孔区域的气室能够方便取放,在便孔区域的气室与邻近的气室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通过固定连接结构连接独立气室的方式,可以无需在相邻的独立气室间预留间隙,因此尽可能地减小了独立气室间的间隙,使得具有多个独立气室的支撑气囊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相邻独立气室之间的间隙,起到与普通身体气囊近乎相同的支撑效果,从而给看护人员和病人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9.身体气囊可与支撑气囊的调整气室、支撑气室共同充气,从而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支撑,且调整气室可相对身体气囊与支撑气室单独充放气,从而可将便盆放置于放气后的调整气室处进行使用。
10.在便孔床垫的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气囊为三段气室结构,其沿所述宽度方向依次排布有所述支撑气室、所述调整气室和所述支撑气室。两侧支撑气室可对病人进行持续支撑,其两侧支撑气室可对调整气室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11.在便孔床垫的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支撑气室分别为第一支撑气室和第二支撑气室,所述第一支撑气室与所述导气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充气排气阀,所述第一支撑气室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撑气室单独充放气。可方便地在第一支撑气室侧进行取放便盆,使用便盆时第一支撑气室可以充气以对病人进行支撑。
12.在便孔床垫的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气囊为两段式气室结构,其沿所述宽度方向排布有所述支撑气室和所述调整气室。可尽量减少病人翻身的角度,以从一侧进行便盆的取放。
13.在便孔床垫的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连接结构由热合形成,所述固定连接结构将所述支撑气囊分隔为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独立气室。热合操作简单,操作快速,其密封效果好,形成的固定连接结构较为稳定。
14.在便孔床垫的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连接结构与所述独立气室连接处形成圆角,所述圆角的半径r的范围为:20≤r≤30mm。所述固定连接结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的范围为:10≤l≤20mm。可尽量减小相邻独立气室之间的间隙,可在防止气体破坏固体连接结构的同时减小相邻独立气室之间的间隙。
15.在便孔床垫的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整气室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d的范围为:25cm≤d≤30cm。可根据便盆尺寸设计,使得便盆在放入便孔区域时便孔区域两侧的支撑气室可对便盆进行夹紧固定,且使得使用便盆时支撑气囊对病人的支撑效果较好。
16.在便孔床垫的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气囊的延伸长度s不小于所述身体气囊的延伸长度s。保证热合后的支撑气囊充气后与身体气囊对病人在宽度方向上形成较为全面的支撑。
17.在便孔床垫的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气管包括奇数管线和偶数管线,所述便孔床垫在其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布有多个所述支撑气囊,多个所述支撑气囊包括奇数排气囊和偶数排气囊,所述奇数管线连通所述奇数排气囊的各所述独立气室,所述偶数管线连通所述偶数排气囊的各所述独立气室,所述导气管与所述调整气室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充气排气阀。调整气室可进行单独充放气,从而完成便盆的取放使用。便孔区域内的多个调整气室
可与便孔床垫的其他气囊进行共同的交替充放气,从而使得便孔床垫可对病人身体的各处进行防褥疮保护。
18.在便孔床垫的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独立气室具有与所述固定连接结构相连的两侧边,所述独立气室充满气时,所述独立气室在两所述侧边之间的中间区域形成支撑部,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侧边之间形成弧形面,所述弧形面设置有用于控制进出气的气嘴。通过支撑部支撑于底垫上,可避免气嘴和与气嘴相连的气管弯折影响独立气室的充放气。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便孔床垫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便孔床垫一种实施例中支撑气囊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22.图3为便孔床垫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便孔床垫一种实施方式中未充气的支撑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便孔床垫一种实施方式中充气后的独立气室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25.图6为便孔床垫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管路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0便孔床垫、11便孔区域;
28.20支撑气囊、21支撑气室、22调整气室;
29.30固定连接结构;
30.40身体气囊;
31.51气泵、52导气管、521奇数管线、522偶数管线;
32.61奇数排气囊、62偶数排气囊;
33.70充气排气阀;
34.81侧边、82支撑部、83弧形面、84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6.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
37.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9.图1为便孔床垫10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撑气囊20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便孔床垫10具有长度方向a和宽度方向b,在便孔床垫10长度方向a上的中间区域设置有支撑气囊20,支撑气囊20沿宽度方向b延伸,其中,支撑气囊20具有两
种独立气室,可同时参见图2,分别为支撑气室21和调整气室22,调整气室22可相对支撑气室21单独放气。
40.可以理解的,便孔床垫10具有能够放置便盆的便孔区域11(可参见图1中虚线框区域),便孔床垫10的便孔区域11一般位于便孔床垫10长度方向a上的中间区域,调整气室22可用来形成便孔区域11,从而实现调整气室22相对支撑气室21进行单独放气时,便孔区域11可放置便盆,同时,支撑气室21能够对持续对病人起到支撑作用。在便孔床垫10长度方向a上的其他区域设置有沿宽度方向b延伸的身体气囊40,以通过对奇偶数排气囊单独充放气的方式实现对病人的防褥疮保护。
41.尤为重要的是,各独立气室之间在宽度方向b上具有固定连接结构30。由于固定连接结构30的设置,使得调整气室22相对支撑气室21具有一固定位置,支撑气室21可始终处于充气状态,对病人进行持续支撑,支撑气室21的位置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当调整气室22放气使得便孔区域11放置便盆使用并在取出便盆后再对调整气室22进行充气时,调整气室22可在固定连接结构30的约束下恢复至原来充气时的状态,从而使得调整气室22与支撑气室21组成一体性较好的支撑气囊20,在每次使用便盆后支撑气囊20整体可恢复至原有的支撑状态和支撑效果,从而使得病人可以得到持续舒适的支撑,尽可能避免了由于调整气室22位置或形状改变而导致的对病人支撑位置发生变化。
42.通过支撑气室21对调整气室22进行固定,可使得调整气室22不会脱离调整气室22的原有的位置,调整气室22无需取放,仅单独充放气即可实现使用便盆的功能,操作简单。现有为使便孔区域11的气室能够方便取放,在便孔区域11的气室与邻近的气室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通过固定连接结构30连接独立气室的方式,可以无需在相邻的独立气室间预留间隙,因此尽可能地减小了独立气室间的间隙,使得具有多个独立气室的支撑气囊20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相邻独立气室之间的间隙,起到与普通身体气囊40近乎相同的支撑效果,从而给看护人员和病人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43.通过将身体气囊40、调整气室22、支撑气室21分别与导气管52连接,使得身体气囊40、调整气室22、支撑气室21的充放气可被同一个气泵51控制,因此便孔床垫10的整体性较好。例如,可在气泵51的控制下,便孔床垫10沿长度方向排布的身体气囊40与支撑气囊20可按照奇数排与偶数排交替充放气的方式对病人进行支撑,从而在实现防褥疮的同时对病人起到较为舒适全面的支撑效果。而且,调整气室22可相对身体气囊40与支撑气室21单独充放气,从而当调整气室22放气时,便盆可放置于调整气室22放气的区域,当便盆取出后,调整气室22可充气恢复状态,从而继续与身体气囊40、支撑气室21实现共同充放气。
44.关于固定连接结构3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固定连接结构30可由热合的方式形成,可以理解的,可参见图2,支撑气囊20在热合之前为与身体气囊40相同的长条状结构,且只具有一个气室,通过热合,在支撑气囊20上形成热合固定连接结构30,使得支撑气囊20的一个气室分隔为相邻的两个由固定连接结构30相互连接且分隔的独立气室。当然,可对同一个支撑气囊20进行多次热合,以使支撑气囊20具有多段相互连接的独立气室,本技术对固定连接结构30的数量不做限制。
4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固定连接结构30还可采用其他形式,例如相邻的两个气室为完全独立的两个气室,两个气室之间通过卡扣连接、粘接或者缝合等方式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气囊20,卡扣连接、粘接或者缝合区域即为固定连接
结构30。因此,具有多个独立气室的支撑气囊20可由一个气室分隔为多个独立气室形成,也可由多个独立气室通过固定连接结构30连接形成,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46.对于支撑气室21的固定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便孔床垫10可包括底垫,支撑气室21可通过四合扣等方式固定于底垫上,从而使得支撑气室21固定于底垫,从而使得调整气室22位于一相对固定的位置。
47.关于调整气室22形成便孔区域11的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具体的实施例中,支撑气囊20为三段气室,如图1所示,支撑气囊20沿宽度方向b依次排布有支撑气室21、调整气室22和支撑气室21,支撑气室21的三段气室结构可同时参见图2。在图1中,调整气室22的上下两侧为两个支撑气室21,调整气室22上侧为第一支撑气室21,调整气室22下侧为第二支撑气室21,第一支撑气室21和调整气室22之间、以及调整气室22和第二支撑气室21之间均通过固定连接结构30相连。调整气室22可相对位于两侧的支撑气室21单独放气,图1中所示的四条支撑气囊20的四个调整气室22组成便孔区域11,当有使用便盆的需求时,将四个调整气室22同时放气,因此在便孔区域11形成放置便盆的空间,调整气室22的长度可根据便盆的尺寸进行设计,以使得便盆放置于便孔区域11时两个支撑气室21可对便盆形成较为稳固的支撑。
48.而且,两个支撑气室21分别在调整气室22的两侧对调整气室22进行固定,使得调整气室22的位置更加固定,在两侧固定连接结构30的约束下,调整气室22充气后会恢复原有的支撑状态和支撑位置。
49.进一步的,可参见图1,调整气室22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d的范围可为25cm≤d≤30cm,调整气室22的长度d可根据固定连接结构30的长度l与便盆的长度进行确定,调整气室22的长度d可在放气后与固定连接结构30的长度l共同形成29cm左右的放置便盆的空间,以使得便盆放置于便孔区域11时,两侧的支撑气室21可以对便盆进行两侧的支撑固定。
50.对于支撑气囊20为三段气室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之处在于,第一支撑气室21能够相对第二支撑气室21单独充放气,具体的,第一支撑气室21可连接有充气排气阀,当有使用便盆的需求时,可将第一支撑气室21的充气排气阀切换至排气模式,对第一支撑气室21进行放气,例如对图1中四个调整气室22上侧的四个第一支撑气室21放气,同时对四个调整气室22进行放气,因此能够从第一支撑气室21侧将便盆放入调整气室22形成的便孔区域11,可以使得病人翻身的角度变小甚至不用翻身。当便盆放入便孔区域11后,将充气排气阀切换至充气模式,将第一支撑气室21充气以对病人进行支撑,此时病人可在良好的支撑效果下使用便盆,当便盆使用结束后,可将第一支撑气室21排气以将便盆从第一支撑气室21侧取出。尤其在便孔床垫10外套设有床罩时方便便盆的取放。
51.在区别于支撑气囊20为三段气室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参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支撑气囊20为两段气室结构,支撑气囊20在宽度方向b上依次排布有支撑气室21和调整气室22,图3中支撑气室21位于调整气室22的上侧,四条调整气室22的部分区域组成了便孔区域11,当有使用便盆的需求时,将四条调整气室22进行放气,从而便盆可在图3中便孔床垫10的下侧放入便孔区域11,可以使得病人翻身的角度变小甚至不用翻身,放入便盆及取出便盆较为快速,且取出便盆后可对调整气室22进行直接充气,充气速度较快。比较重要的是,两段气室使得支撑气囊20的一体性效果更好,通过减少了独立气室的数量可减少固定连接结构30的数量,因此使得支撑气囊20个气室之间的间隙减少,从而对病人的支撑效果更好,
更接近普通身体气囊40对病人的支撑。
52.对于热合形成的固定连接结构30的进一步优化之处在于,热合固定连接结构30与独立气室连接处形成圆角,可参见图4,图4为通过热合加工过的支撑气囊20未充气时的状态,相邻的独立气室之间通过热合形成的固定连接结构30连接,该圆角的半径r的范围优选为20≤r≤30mm。当热合形成的圆角半径r小于20mm时,对独立气室充气时气体压力容易集中于圆角处从而极易导致独立气室的损坏;当热合形成的圆角半径r大于30mm时,会导致相邻的独立气室之间的间隙太大,从而影响支撑气囊20对病人的支撑效果。因此,通过控制热合固定连接结构30与独立气室连接处的圆角的半径r的范围,可使得支撑气囊20与普通身体气囊40在同气压下不易损坏漏气,且尽量使得相邻的独立气室之间的间隙可以较小,尤其是固定连接结构30靠近支撑气囊20的侧边81缘处的间隙可以较小,从而对病人形成较为全面的支撑。
53.为进一步控制相邻独立气室之间的间隙,使得固定连接结构30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的范围为10≤l≤20mm。可继续参见图4,当固定连接结构30的长度l小于10mm时,对独立气室充气时容易将固定连接结构30突破导致漏气;当固定连接结构30的长度l大于20mm时会导致对独立气室充气后相邻的两独立气室之间间隙过大。因此,通过控制固定连接结构30在的长度l的范围,可在保证固定连接结构30的结构强度以防止漏气的基础上,使得相邻的独立气室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地小,从而使得支撑气囊20对病人的支撑效果较好,提升病人的使用个体验。
5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参见图1,通过热合的方式将支撑气囊20分隔为三段式气室结构,由于采用热合的方式,充气前与普通身体气囊40延伸长度相同的支撑气囊20在充气后,支撑气囊20的延伸长度s会小于普通身体气囊40的延伸长度s,因此,可在选用热合前的支撑气囊20的延伸长度尺寸时,可以选用比普通身体气囊40延伸长度大约50-100mm的延伸长度,以在对支撑气囊20进行两段热合形成两个固定连接结构30后,且支撑气囊20与普通身体气囊40分别充气后支撑气囊20的延伸长度s不小于普通身体气囊40的延伸长度s,可参见图1,以使得充气后的支撑气囊20可以对病人提供范围较广的支撑,尽量避免由于固定连接结构30导致充气后的支撑气囊20延伸长度变短。
55.独立气室均设置有独立充放气的气嘴84,可参见图2,独立气室在充满气时,独立气室的中部鼓起直径最大向外支撑形成支撑部82,可同时参见图5,从独立气室的支撑部82向其侧边81之间形成弧形面83,为使得气嘴84和连接气嘴84的气管不会与床垫或床罩直接接触而弯折,可将气嘴84设置于弧形面83上,从而使得支撑部82支撑于床垫时,气嘴84和连接气嘴84的气管能够保持畅通进而保证正常的充放气的效率,使得支撑更加及时,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
56.便孔床垫10还包括气泵51和连接气泵51的导气管52,可参见图6,导气管52包括奇数管线521和偶数管线522,如图5所示,便孔床垫10具有多个依次排布的支撑气囊,多个支撑气囊也包括奇数排气囊61和偶数排气囊62,通过奇数管线521连通奇数排气囊61的各独立气室,偶数管线522连通偶数排气囊62的各独立气室。使得支撑气囊20可与普通身体气囊40保持同频的交替充放气的功能,使得病人身体的各个区域都能够得到支撑或放松。尤其是便孔区域11的调整气室22,也可与位于同一个支撑气囊20上的支撑气室21同时充放气,使得支撑气囊20的整体性、一致性更好,从而对病人的支撑效果更好更明显。且导气管52可
与调整气室22之间设置充气排气阀70,当有使用便孔的需求时,可对调整气室22进行单独放气从而使用便盆,操作方便。
57.可以理解的,第一充气排气阀和第二充气排气阀可选用同一种充气排气阀,且充气排气阀可在充气模式下使得导气管与独立气室连通,在排气模式下使导气管与独立气室切断,并允许独立气室单独放气。
58.本技术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结合,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