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管组件及瓣膜穿刺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94155发布日期:2022-05-05 16:1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鞘管组件及瓣膜穿刺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鞘管组件及瓣膜穿刺鞘。


背景技术:

2.心脏的二尖瓣结构由瓣环、瓣叶、腱索和乳头肌组成,先天性发育异常、风心病以及不规律的生活习惯等原因容易导致二尖瓣瓣环钙化狭窄,目前,现阶段针对二尖瓣狭窄的常规治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开刀手术,通过建立体外循环后,把患者的心脏切开,对狭窄的二尖瓣切除后,植入人工瓣膜。第二种是在x光下,通过一系列的介入手术方式,把瓣膜支架通过输送器输送到二尖瓣口处,再通过球囊进行扩张,对于轻度的二尖瓣狭窄以及狭窄严重但钙化较轻的患者,优选球囊扩张的手术方式,但由于介入球囊扩张术所采用的输送器管道较软,而手术路径较长,球囊无法直接输送至二尖瓣口处,需要通过输送器不断调整管道的弯度,输送操作复杂,操作难度高,导致手术的成功率较低,恶劣时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瓣膜穿刺鞘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鞘管组件,包括鞘管以及安装在所述鞘管上的密封套件,所述密封套件上安装有止血阀,所述鞘管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管腔,所述鞘管包括直线段以及设置在所述直线段一端的弯曲段。
6.进一步地,所述弯曲段为弧形结构,所述弯曲段的外接圆半径为30-50mm。
7.进一步地,所述鞘管的所述直线段的长度为600-800mm。
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件设置在所述鞘管的所述直线段上,所述密封套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的端盖,所述端盖固定设置在所述直线段远离弯曲段的一端。
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连接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通管,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卡槽。
10.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鞘管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靠近所述端盖的一端,所述连接件上套设有密封环。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相对连接所述鞘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阻血件,所述第一阻血件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壳体侧壁上的所述通管相连通。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血件相对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阻血件,所述第二阻血件相对所述第一阻血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对所述第二阻血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阻血件,所述第三阻血件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件。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壳体上的卡槽相配合的多个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所述卡块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14.一种瓣膜穿刺鞘,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鞘管组件。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瓣膜穿刺鞘,鞘管组件的鞘管包括直线段以及设置在直线段一端的弯曲段,鞘管的内部开设有用于输送瓣膜支架输送器的第一管腔,穿刺管组件的穿刺管一端设置有尖形的穿刺端,穿刺管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导丝的第二管腔,鞘管沿患者的血管输送至心脏的二尖瓣,鞘管的弯曲段正对二尖瓣的瓣口,穿刺管的穿刺端穿过鞘管延伸至鞘管组件的外部且穿刺管的穿刺端沿鞘管的弯曲段发生弯曲使得穿刺端正对二尖瓣的瓣口,导丝和输送器可分别通过穿刺管和鞘管输送至二尖瓣口处,避免了输送器输送球囊时需不断调整管道的弯度,简化了输送操作,降低了输送器的输送难度,从而有效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鞘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鞘管组件中鞘管的剖视图;
20.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鞘管组件中密封套件的分解图;
21.图4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瓣膜穿刺鞘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2.图5为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瓣膜穿刺鞘中穿刺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5所示穿刺管组件中穿刺管的剖视图;
24.图7为图5所示穿刺管组件中扩充器的剖视图。
25.图中:100、瓣膜穿刺鞘,1、鞘管组件,11、鞘管,111、直线段,112、弯曲段,113、第一管腔,12、密封套件,121、壳体,1211、容纳腔,1212、通管,1213、卡槽,122、端盖,123、连接件,1231、密封环,124、第一阻血件,1241、容纳槽,125、第二阻血件,126、第一固定件,127、第三阻血件,128、第二固定件,1281、卡块,13、止血阀,131、连接管,2、穿刺管组件,21、穿刺管,211、穿刺端,212、第二管腔,22、扩充件,221、连接槽,222、输送口。
具体实施方式
2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鞘管组件1以及包含鞘管组件1的瓣膜穿刺鞘100,瓣膜穿刺鞘100还包括穿设在鞘管组件1内部的穿刺管组件2,鞘管组件1用于向二尖瓣输送瓣膜支架输送器,穿刺管组件2用于向二尖瓣输送导丝。
2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鞘管组件1包括鞘管11,安装在鞘管11上的密封套件12,以及安装在密封套件12上的止血阀13,鞘管11包括直线段111以及设置在直线段111一端的弯曲段112,鞘管1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输送瓣膜支架输送器的第一管腔113,本实施例中,直线段111的长度为600-800mm,弯曲段112呈四分之一圆的弧形结构,弯曲段112的外接圆半径为30-50mm。
29.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密封套件12设置在鞘管11的直线段111上,密封套件12包括壳体121以及设置在壳体121一端的端盖122,端盖122固定设置在直线段111远离弯曲段112
的一端,壳体121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1211,壳体121的侧壁上连接有与容纳腔1211相连通的通管1212,壳体12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容纳腔1211相连通的卡槽1213,壳体121的容纳腔1211内设置有与鞘管11相连接的连接件123,连接件123设置在容纳腔1211内靠近端盖122的一端,连接件123上套设有密封环1231,连接件123相对连接鞘管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阻血件124,第一阻血件124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血液的容纳槽1241,容纳槽1241与壳体121侧壁上的通管1212相连通,第一阻血件124相对连接件12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阻止血液流动的第二阻血件125,第二阻血件125相对第一阻血件12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阻血件124和第二阻血件125的第一固定件126,第一固定件126相对第二阻血件125的一侧设置有防止血液流出的第三阻血件127,第三阻血件127相对第一固定件126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三阻血件127的第二固定件128,第二固定件128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壳体121上的卡槽1213相配合的多个卡块1281,卡块1281与卡槽1213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卡块1281卡设在卡槽1213内。
30.如图1和图2所示,止血阀13上安装有与壳体121上的通管1212相连接的连接管131,连接管131的一端穿过通管1212延伸至容纳腔1211内与第一阻血件124上的容纳槽1241相连通。
31.如图1、图4和图5所示,穿刺管组件2包括用于输送导丝的穿刺管21以及安装在穿刺管21上便于穿设导丝的扩充件22,穿刺管21穿设在鞘管11的第一管腔113内,穿刺管21的一端设置有尖形的穿刺端211,穿刺端211穿过鞘管11延伸至鞘管组件1的外部,穿刺管2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导丝的第二管腔211,扩充件22设置在穿刺管21相对穿刺端211的一端。
32.如图1、图4和图6所示,扩充件22大致呈圆柱形管状结构,扩充件22的内部一侧开设有连接槽221,穿刺管21的一端穿设在连接槽221内,穿刺管21的管壁抵持在连接槽221的槽壁上,扩充件22的内部相对开设连接槽221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槽221相连通的输送口222,导丝经输送口222通过连接槽221穿设至穿刺管21的内部。
33.使用时,将鞘管组件1的鞘管11沿患者的血管输送至心脏的二尖瓣,鞘管11的弯曲段112正对二尖瓣的瓣口,将穿刺管组件2上的穿刺管21穿设至鞘管组件1的鞘管11内,穿刺管21的穿刺端211穿过鞘管11延伸至鞘管组件1的外部,穿刺管21的穿刺端211沿鞘管11的弯曲段112发生弯曲,弯曲后的穿刺端211正对二尖瓣的瓣口,导丝经输送口222通过连接槽221穿设至穿刺管21的内部并沿穿刺管21输送至二尖瓣内,导丝输送完成后,拔出鞘管11内的穿刺管组件2,将装有瓣膜支架的输送器经导丝通过鞘管11输送至对二尖瓣的瓣,瓣膜支架通过输送器上的球囊扩充张开,瓣膜支架张开后抽出输送器和鞘管组件1,完成手术。
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瓣膜穿刺鞘100,鞘管组件1的鞘管11包括直线段111以及设置在直线段111一端的弯曲段112,鞘管1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输送瓣膜支架输送器的第一管腔113,穿刺管组件2的穿刺管21一端设置有尖形的穿刺端211,穿刺管2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导丝的第二管腔211,鞘管11沿患者的血管输送至心脏的二尖瓣,鞘管11的弯曲段112正对二尖瓣的瓣口,穿刺管21的穿刺端211穿过鞘管11延伸至鞘管组件1的外部且穿刺管21的穿刺端211沿鞘管11的弯曲段112发生弯曲使得穿刺端211正对二尖瓣的瓣口,导丝和输送器可分别通过穿刺管21和鞘管11输送至二尖瓣口处,避免了输送器输送球囊时需不断调整管道的弯度,简化了输送操作,降低了输送器的输送难度,从而有效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35.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