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病人翻身护理的康复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93378发布日期:2022-05-05 15:0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护理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病人翻身护理的康复护理床。


背景技术:

2.护理床一般都是动力床,分为电动或手动护理床,是根据病人的卧床生活习性和治疗需要,而设计的带有家属可以陪护,具有多项护理功能和操作按钮,使用绝缘安全的床。如体重监测、起背就餐、定时翻身报警、预防褥疮、负压吸尿尿床报警、移动运输、休息、康复(被动运动、站立)、输液给药、相关提示等功能,能够预防病员坠床。康复护理床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治疗或康复设备配套使用。翻身护理床一般不超过90cm宽,单人单层床,方便医护观察巡视和家属人员的操作和使用。可供生病的人、重度残疾人、老年人、健康人在住院或居家治疗康复休养时使用,大小形式多样;
3.但现有的康复护理床在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不方便对体重较大的患者进行翻身,导致护理效果差,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病人翻身护理的康复护理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病人翻身护理的康复护理床,解决了现有的康复护理床在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不方便对体重较大的患者进行翻身,导致护理效果差,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病人翻身护理的康复护理床,包括第一床体,所述第一床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一u型座,两个所述第一u型座的内部均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一u型座与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有第一承压板,所述第一承压板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二u型座,所述第二u型座的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承压板相靠近的面均交叉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内部贯穿设有横杆。
6.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底部焊接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承压板的顶部四角处均开设有卡孔,所述第一承压板的上方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卡孔相适配的卡板。
8.优选的,所述第一承压板的上方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定位槽和立柱,所述定位槽开设在第一承压板的顶部一侧,所述立柱安装在定位槽的内部,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防护管。
9.优选的,所述第一床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床体,所述第二床体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板。
10.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有翻板,所述第二床体与翻板之间通过工作轴承连
接,所述翻板的底部设有与齿板相适配的工作板,所述翻板与工作板之间通过第一轴承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气缸工作带动第二u型座与第一承压板转动,同时第一承压板带动辅助板,辅助板与横杆与固定柱配合,对第一承压板的转动方向进行限定,从而带动第一承压板在规定角度内转动,方便用户对患者进行翻身,同时通过第一承压板的卡孔安装卡板,卡板带动防护板,同时通过定位槽安装立柱与防护管,提高了装置的防护性能,通过工作轴承转动翻板,翻板在第一轴承作用下带动工作板转动,工作板与齿板配合,方便对翻板的角度进行调节固,本装置可以对第一承压板进行翻转,便于对患者进行翻身,同时外侧具有防护机构,装置安全性能较高,并且可以对患者头部进行调节,使装置舒适性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承压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安装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翻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第一床体;2、安装板;3、第一u型座;4、支撑板;5、气缸;6、第一承压板;7、第二u型座;8、横杆;9、固定柱;10、卡孔;11、防护板;12、立柱;13、防护管;14、第二床体;15、放置槽;16、齿板;17、翻板;18、工作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18.根据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便于病人翻身护理的康复护理床,包括第一床体1,所述第一床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一u型座3,两个所述第一u型座3的内部均设有支撑板4,所述第一u型座3与支撑板4之间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5,所述安装板2的上方设有第一承压板6,所述第一承压板6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二u型座7,所述第二u型座7的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气缸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承压板6相靠近的面均交叉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内部贯穿设有横杆8。
19.所述横杆8的底部焊接有多个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通过横杆8安装固定柱9,使固定柱9与安装板2稳定连接,对第一承压板6转动的方向进行限定。
20.所述第一承压板6的顶部四角处均开设有卡孔10,所述第一承压板6的上方设有防护板11,所述防护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卡孔10相适配的卡板,所述第一承压板6的上方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定位槽和立柱12,所述定位槽开设在第一承压板6的顶部一侧,所述立柱12安装在定位槽的内部,所述立柱12的顶部设有防护管13,通过第一承压板6的卡孔10安装卡板,卡板带动防护板11,同时通过定位槽安装立柱12与防护管13,提高了装置的防护性能。
21.所述第一床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床体14,所述第二床体14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15,
所述放置槽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板16,所述放置槽15的内部设有翻板17,所述第二床体14与翻板17之间通过工作轴承连接,所述翻板17的底部设有与齿板16相适配的工作板18,所述翻板17与工作板18之间通过第一轴承连接,通过工作轴承转动翻板17,翻板17在第一轴承作用下带动工作板18转动,工作板18与齿板16配合,方便对翻板17的角度进行调节固定。
22.该便于病人翻身护理的康复护理床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气缸5工作带动第二u型座7与第一承压板6转动,同时第一承压板6带动辅助板,辅助板与横杆8与固定柱9配合,对第一承压板6的转动方向进行限定,从而带动第一承压板6在规定角度内转动,方便用户对患者进行翻身,同时通过第一承压板6的卡孔10安装卡板,卡板带动防护板11,同时通过定位槽安装立柱12与防护管13,提高了装置的防护性能,通过工作轴承转动翻板17,翻板17在第一轴承作用下带动工作板18转动,工作板18与齿板16配合,方便对翻板17的角度进行调节固,本装置可以对第一承压板6进行翻转,便于对患者进行翻身,同时外侧具有防护机构,装置安全性能较高,并且可以对患者头部进行调节,使装置舒适性高。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