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镜的清洗消毒管理及追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99547发布日期:2022-05-31 02:27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内镜的清洗消毒管理及追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内镜的清洗消毒管理及追溯系统。


背景技术:

2.侵入性医疗内镜,例如内窥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多种微生物污染,因此,为了有效避免医源性的交叉感染,在患者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处理。
3.随着医疗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内镜rfid系统被引入,例如中国专利文献201420416367.7公开了一种医用电子内镜感应追溯及管理系统,其包括内镜,用于对内镜清洗的清洗装置,以及用于管理内镜信息的控制台,内镜包括镜头、镜头盖及传输线,镜头端部或镜头盖的底部设置有rfid射频芯片,射频芯片的外侧设置有防水隔层,清洗装置内设有用于读取rfid射频芯片信息的读卡器,读卡器读取的信息有线或无线传输至控制台。
4.现有技术采用rfid阅读器进行标签的读取,在每个清洗步骤前,由操作人员进行自身id的读取后,再进行内窥镜标签的读取,然后进行具体的清洗步骤。
5.然而上述操作不仅繁琐,而且容易漏读,无论是漏读人员还是内窥镜,对于信息的完整记录都是不完善的;此外在每次清洗步骤的具体监控时间上,由于依靠人工进行标签读取的时间戳进行标记,过程中不能进行非常准确度的记录,无法进行追溯和管理。
6.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内镜的清洗消毒管理及追溯系统,具有操作便捷、所记录数据准确度高的优点。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内镜的清洗消毒管理及追溯系统,其包括第一标识模块、第二标识模块、服务器和多个对应于不同清洗消毒流程的工作区域,其中每一工作区域内均设有与其对应的识别模块,多个识别模块与服务器之间通讯连接;
9.第一标识模块用于提供操作人员信息,识别模块能获取进入工作区域内的操作人员信息并将其发送给服务器;
10.第二标识模块用于提供内镜信息,识别模块能获取进入工作区域内的内镜信息并将其发送给服务器;
11.利用识别模块,服务器对操作人员信息进行存储并同时记录操作人员进入与离开工作区域的时间;
12.利用识别模块,服务器对内镜信息进行存储并同时记录内镜进入与离开工作区域的时间。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标识模块包括与操作人员信息一一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识别模块能识别第一电子标签并将其发送给服务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标识模块包括与内镜一一对应的第
二电子标签,识别模块能识别第二电子标签并将其发送给服务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服务器还包括数据库和至少具有报警功能的处理模块,数据库中存储有对应于多个工作区域的规定时长数据,服务器能将内镜处于某一工作区域内的时间与数据库中的规定时长数据进行比较,处理模块能在内镜处于该某一工作区域内的时间小于与其对应的规定时长数据时能发出提醒。
16.本方案中,不同工作区域的规定时长数据相同或者不相同,可以根据实际清洗消毒需要进行设定或调整。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处理模块至少包括语音报警器和/或灯光报警器。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识别模块为射频模块。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识别模块通过线缆或网络与服务器之间通讯连接。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服务器设有时间模块,通过时间模块对内镜进入和离开多个工作区域的时间进行记录,和对操作人员进入和离开多个工作区域的时间进行记录。
21.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标识模块提供操作人员信息、第二标识模块提供内镜信息,利用识别模块进行实时动态检测,无需操作人员进行刷卡或其他操作即可完成信息的自动获取和记录,为操作人员提供了便利性,且实现了信息管理的有效闭环,所记录数据准确度更高,有利于进行有效追溯和管理。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框架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两个不同工作区域同时使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7.实施例1
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内镜的清洗消毒管理及追溯系统,如图1-2所示,其包括第一标识模块、第二标识模块、服务器和多个对应于不同清洗消毒流程的工作区域,其中每一工作区域内均设有与其对应的识别模块,多个识别模块与服务器之间通讯连接。
29.其中第一标识模块用于提供多个操作人员信息,具体的,第一标识模块包括与操作人员信息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电子标签,操作人员信息至少包括人员姓名,例如操作人员a1、操作人员a2等,第一电子标签优选为电子标签,无需接触即可实现读取;
30.其中第二标识模块用于提供内镜信息,具体的,第二标识模块包括与内镜信息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电子标签,第二电子标签至少包括内镜编号,例如内镜编号b1、内镜编号b2等,第二电子标签优选为电子标签,无需接触即可实现读取。
31.内镜清洗消毒流程中分为初洗、酶洗、消毒、干燥、存储等步骤,根据流程可将工作区域划分为初洗酶洗工作区域、消毒工作区域、存储工作区域以及诊疗室的使用工作区域,每个工作区域对应不同的识别模块,如识别模块c1、识别模块c2等。
32.如图2所示,在需要进行不同内镜清洗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人员按照清洗顺序依次进行内镜清洗过程,即在不违反清洗顺序的情况下,多个工作区域可以同时使用。
33.本实施例中的识别模块为射频模块。
34.识别模块能获取进入工作区域内的操作人员信息并将其发送给服务器,和识别模块能获取进入工作区域内的内镜信息并将其发送给服务器;其中识别模块通过线缆或网络与服务器之间通讯连接。
35.利用识别模块所识别的第一电子标签和第二电子标签,服务器对操作人员信息进行存储并同时记录操作人员进入与离开工作区域的时间,和服务器对内镜信息进行存储并同时记录内镜进入与离开工作区域的时间。
36.进一步的,服务器设有时间模块,通过时间模块能对内镜进入和离开工作区域的时间进行记录。
37.再进一步的,服务器还包括数据库和处理模块,数据库中存储有对应于多个工作区域的规定时长数据,处理模块至少具有报警功能,服务器能将内镜处于某一工作区域内的时间与数据库中的规定时长数据进行比较,处理模块能在内镜处于该某一工作区域内的时间小于与其对应的规定时长数据时能发出提醒。
38.优选的,处理模块至少包括语音报警器和/或灯光报警器。
39.本实施例中,每一工作区域均对应设有识别模块,在该工作区域范围内进行对应操作并进行自动记录,例如初洗酶洗工作区域内,其对饮的识别模块识别所清洗的内镜编号(唯一编号)、内镜进入该工作区域的时间、操作人员信息(人名或工作编号等)、内镜在该工作区域的停留时间、操作人员在该工作区域的停留时间等,以能够主动精准记录整个操作的数据。
40.相应的,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服务器中预设有对应于清洗消毒顺序的程序,对不符合清洗顺序条件的内镜通过处理模块进行报警,以提醒操作人员按清洗消毒顺序进行相关操作。
41.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