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无菌喉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26979发布日期:2022-07-20 04:4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无菌喉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次性无菌喉罩。


背景技术:

2.喉罩是一种人工气道装置,既可以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呼吸,又可实施正压通气。目前的喉罩通常包括罩体和管体,罩体具有用以与呼吸道连通的呼吸腔室,管体与罩体连接,以向呼吸腔室提供呼吸气体,罩体上还设置气囊,利用气囊与患者的呼吸道口密封抵接,以保障呼吸气体顺利地进入供患者呼吸。但是现有的罩体在伸入患者喉部时对食管封堵不严密,易造成患者食管中反流物和胃内容物逸出,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另外在罩体到达患者咽部后,人体机能反应会产生大量分泌液,且患者在呼吸过程中也会产生水蒸气,极易在罩体你上凝结成水滴,若不及时清理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因此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喉罩。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喉罩对食管封堵不严密,易造成患者食管中反流物和胃内容物逸出,且人体机能反应会产生大量分泌液,以及患者在呼吸过程中也会产生水蒸气,极易在罩体你上凝结成水滴,若不及时清理会影响患者的呼吸的问题,发明一次性无菌喉罩。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的边沿固定有圆环形的气管气囊,所述气管气囊连通有充气口,其中,所述气管气囊与罩体之间构成弧形的凹槽型结构,所述罩体上设置有呼吸接口和引流管,所述呼吸接口与凹槽型结构相连通,所述引流管沿罩体的长度方向贯穿罩体并与外界连通,所述引流管远离呼吸接口的开口处外端面的气管气囊连通有食管气囊,所述罩体的凹槽型结构内开设有内吸液孔,所述内吸液孔连通有内吸液管,所述罩体的外端面开设有外吸液孔,所述外吸液孔连通有外吸液管。
5.优选地,所述呼吸接口的位置高于凹槽型结构的最底部,所述内吸液孔开设在靠近呼吸接口凹槽型结构的最底部。
6.优选地,所述内吸液孔有若干,所述罩体内开设有连通内吸液孔的内引腔,所述内吸液管与内引腔相连通。
7.优选地,所述外吸液孔开设在引流管远离呼吸接口的一端的罩体的外端面上,所述外吸液孔有若干,所述罩体内开设有连通外吸液孔的外引腔,所述外吸液管与外引腔相连通。
8.优选地,所述气管气囊与引流管和呼吸接口的夹角为18
°‑
22
°

9.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气管气囊和食管气囊,使得利用气管气囊将气管开口单独隔离开,便于患者自主进行呼吸,利用食管气囊便于将患者食管进行封堵,避免食管反流物溢出到咽部,进而进入到气管;(2)通过呼吸接口便于气管与外界相连通,进而便于患者更好的呼吸;(3)通过引流管便于将食管的反流物引出到体外,避免反流物堆积在食管造成食管黏膜的损坏,同时也避免反流物进入到气管影响
患者呼吸;(4)通过内吸液孔和内吸液管,便于将患者呼吸产生的冷凝水排出到体外,避免进入气管和肺部,影响患者的呼吸;(5)通过外吸液孔和外吸液管便于将患者咽部产生的分泌液排出到体外,避免气管误吸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无菌喉罩的立体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无菌喉罩的主视图。
12.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13.图4为图2中b-b向剖视图。
14.其中,1、罩体,2、气管气囊,3、呼吸接口,4、引流管,5、食管气囊,6、充气口,7、内吸液孔,8、内引腔,9、内吸液管,10、外吸液孔,11、外引腔,12、外吸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7.如图1-4所示的一次性无菌喉罩,包括罩体1,罩体1的边沿一体热熔焊接固定有圆环形的气管气囊2,气管气囊2连通有充气口6,使得将罩体1和气管气囊2放置到患者咽部后通过充气口6向气管气囊2充气鼓气,进而将患者的气管与其他部位隔离开,便于患者进行呼吸。气管气囊2与罩体1之间构成弧形的凹槽型结构,罩体1上设置有呼吸接口3和引流管4,呼吸接口3与凹槽型结构相连通,且呼吸接口3的位置高于凹槽型结构的最底部,使得通过弧形的凹槽型结构实现气管与呼吸接口3之间形成空间,便于将患者喉部支撑起来,进而便于患者的气管通过呼吸接口3与外界连通,进而便于患者呼吸,另外通过呼吸接口3高于凹槽型结构的最低处,避免气管呼吸在罩体1上形成的冷凝水直接进入气管或者呼吸接口3。呼吸接口3通过呼吸管连通到人体外,引流管4通过引流接管连通到人体外,便于通过呼吸管和引流接管将呼吸口和引流管4与人体外界相连通,便于进行呼吸和引流反流物。引流管4沿罩体1的长度方向贯穿罩体1并与外界连通,使得在罩体1放置到患者喉部后引流管4
的一端与食管相连通,进而便于通过引流管4将食管内的反流物引出体外,避免反流物进入气管影响或者呼吸。引流管4远离呼吸接口3的开口处外端面的气管气囊2连通有食管气囊5,便于通过食管气囊5充气鼓气将食管进一步的密封,避免食管内的反流物通过罩体1与气管气囊2之间的缝隙逸出进入到气管,影响患者的呼吸。罩体1的凹槽型结构内开设有内吸液孔7,内吸液孔7连通有内吸液管9,内吸液管9连通有内吸液接管,便于通过内吸液孔7将罩体1的凹槽型结构内凝结汇聚的水排出,进而通过内吸液管9排出到体外。罩体1的外端面开设有外吸液孔10,外吸液孔10连通有外吸液管12,便于通过外吸液孔10和外吸液管12将患者咽部的分泌液排出到体外,避免分泌液进入到患者气管,影响患者呼吸。内吸液管9通过内吸液接管连通到人体外,外吸液管12通过外吸液接管连通到人体外,便于在人体外通过内吸液接管和外吸液接管将内吸液孔7和外吸液孔10处的水和分泌液吸出。气管气囊2与引流管4和呼吸接口3的夹角为18
°‑
22
°
,其夹角最好为20
°
,方便医护人员将整个喉罩放置到患者的喉部,避免夹角的角度小于18
°
,或者大于22
°
,影响整个喉罩的放置。
18.如图1-4所示的一次性无菌喉罩,内吸液孔7开设在靠近呼吸接口3凹槽型结构的最底部,便于通过内吸液孔7充分将罩体1的凹槽型结构内凝结的水排出到体外。罩体1内开设有连通内吸液孔7的内引腔8,内吸液管9与内引腔8相连通,便于通过内引腔8连通多个内吸液孔7,同时对罩体1的凹槽型结构内凝结的水进行存储汇聚,进而通过内吸液管9和内吸液接管排出到体外。外吸液孔10有若干,外吸液孔10开设在引流管4远离呼吸接口3的一端的罩体1的外端面上,便于外吸液孔10与患者的咽部相接触,进而将患者咽部产生的分泌液进行充分吸取排出。罩体1内开设有连通外吸液孔10的外引腔11,外吸液管12与外引腔11相连通,便于通过外引腔11连通多个外吸液孔10,同时利用外引腔11汇聚咽部的分泌液,进而通过外吸液管12和外吸液接管排出到体外。
1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