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科婴幼儿多功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64322发布日期:2022-04-30 12:1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科婴幼儿多功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婴儿护理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产科婴幼儿多功能护理床。


背景技术:

2.婴儿护理床是一种在婴儿在出生后,为了便于医务人员进行护理的辅助医用品,其便于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看顾,且不会打扰产妇的休息,由于婴儿从出生至出院前几乎都在护理床上度过,因此护理床在婴儿护理的过程中不可缺少。
3.传统的护理床仅起到对婴儿进行支撑的作用,但刚出生的婴儿极易出现呛奶,或者呛羊水的现象,因此需要医务人员对婴儿进行照看,同时需要通过被褥调节婴儿的仰躺角度,当婴儿刚进行进食后,需要医务人员对婴儿进行拍嗝,然后使婴儿侧躺在护理床上,为了保证婴儿保持一定时间的侧躺状态,需要医务人员采用人工的方式或采用被褥对婴儿进行支撑,极大的增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产科婴幼儿多功能护理床。
5.一种产科婴幼儿多功能护理床,包括移动架与放置架,所述移动架上端与放置架固定连接。
6.所述移动架包括连接平板件、移动支架、缓冲件、万向滑轮、橡胶套、限位凹槽、推动把手与拉动c形件,连接平板件下端与移动支架固定连接,移动支架下端与缓冲件固定连接,缓冲件下端与万向滑轮固定连接,万向滑轮上的转动滚轮外端面与橡胶套固定连接,连接平板件四周均开设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推动把手,推动把手远离连接平板件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动c形件。
7.所述放置架包括可伸缩筒件、充气芯模、气泵一、通气圆管、支撑固定件、电动推杆一、侧身板件与限制挡件,连接平板件左侧上端开设有矩形凹槽,可伸缩筒件下端与矩形凹槽底部固定连接,可伸缩筒件内固定连接充气芯模,连接平板件左端固定安装有气泵一,气泵一出气口固定连接通气圆管,通气圆管伸入连接平板件与充气芯模固定连接,可伸缩筒件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固定件,支撑固定件右侧与连接平板件转动连接件,支撑固定件上端面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一,电动推杆一上端均转动连接有侧身板件,侧身板件靠近支撑固定件中部的一侧与支撑固定件转动连接,连接平板件上端面固定安装有限制挡件。
8.优选技术方案一:所述缓冲件包括固定圆件,移动支架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圆件,固定圆件下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圆柱弹簧,圆柱弹簧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圆件,连接圆件与固定圆件相对端面均固定安装有缓冲橡胶件,连接圆件上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贯穿固定圆件的定向导柱;通过缓冲橡胶件防止固定圆件与连接圆件之间碰撞,通过定向导柱对固定圆件与连接圆件之间的运动进行导向。
9.优选技术方案二:所述限位凹槽内端面光滑,限位凹槽上靠近连接平板件外轮廓
处均开设有卡扣凹槽,限位凹槽内端均匀开设有导向凹槽,连接平板件上且位于卡扣凹槽上侧开设有倾斜槽,倾斜槽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倾斜推件;通过卡扣凹槽对推动把手进行固定,通过导向凹槽对移动过程中的推动把手进行导向,通过倾斜推件控制推动把手是否固定。
10.优选技术方案三:所述推动把手外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导向条,推动把手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圆柱件,圆柱件上端开设有圆柱卡槽,圆柱卡槽内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挤压弹簧上端固定安装有圆头柱。
11.优选技术方案四:所述可伸缩筒件包括矩形筒一,矩形凹槽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筒一,矩形筒一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矩形筒二,矩形筒二上侧外端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矩形筒三,矩形筒一与矩形筒三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矩形筒三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半圆球件,半圆球件与支撑固定件之间转动连接。
12.优选技术方案五:所述支撑固定件左侧开设有矩形固定槽,矩形固定槽内均匀固定安装有补件弹簧,补件弹簧末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矩形补件,矩形补件左端固定安装有海绵件。
13.优选技术方案六:所述侧身板件上端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橡胶片,前后对称的侧身板件前后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圆形挂柱,圆形挂柱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圆柱凹槽,圆柱凹槽内固定安装有伸出弹簧,伸出弹簧末端固定安装有l形挂扣件。
14.优选技术方案七:所述限制挡件包括支架柱,连接平板件上端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架柱,前侧的两个支架柱之间均转动连接有门板件,右侧的门板件前端转动连接有圆形扣板,左侧的门板件前端开设有弧形扣槽,除位于连接平板件前侧的两个左右相邻的支架柱之间,其余相邻的支架柱之间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圆柱,上下对称的连接圆柱之间均匀转动连接有遮挡板,相邻的遮挡板上端均共同转动连接有腰形板件。
15.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产科婴幼儿多功能护理床,通过移动架控制护理床的移动,并对运动过程中的护理床进行减震缓冲,通过放置架对婴儿进行支撑,支撑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调节倾斜角度,以适应刚出生的婴儿以及可进行进食的婴儿,整个过程中无需医务人员对放置架上的被褥进行调整,且可代替医务人员对侧卧的婴儿进行支撑,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16.2、本发明设置的放置架,通过补件弹簧的弹力使矩形部件在弹力的作用下伸出矩形固定槽,直至海绵件与限制挡件紧密接触,防止矩形固定槽在转动的过程中与限制挡件之间产生空隙,该空隙极易掉落物品,同时防止该空隙卡住医护人员或活泼好动的婴儿的手部。
17.3、本发明设置的放置架,通过圆形挂柱对被单进行定位,防止侧身板件倾斜时,导致被褥滑动变形,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18.4、本发明设置的放置架,通过挂钩槽对挂钩进行定位,在腰形板件的配合下,使所有的遮挡板转动,保证婴儿处于四周封闭的环境内,以防止外界的活动吸引婴儿的注意力,影响婴儿的睡眠。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侧身板件与限制挡件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缓冲件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图4的n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6为本发明的图4的m处的局部放大图。
25.图7为本发明的图4的e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8为本发明的导向凹槽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的圆形挂柱的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移动架;11、连接平板件;12、移动支架;13、缓冲件;131、固定圆件;132、圆柱弹簧;133、连接圆件;134、缓冲橡胶件;135、定向导柱;14、万向滑轮;15、橡胶套;16、限位凹槽;161、卡扣凹槽;162、导向凹槽;163、倾斜槽;164、倾斜推件;17、推动把手;171、导向条;172、圆柱件;173、圆柱卡槽;174、挤压弹簧;175、圆头柱;18、拉动c形件;2、放置架;21、可伸缩筒件;211、矩形筒一;212、矩形筒二;213、矩形筒三;214、连接弹簧;215、半圆球件;22、充气芯模;23、气泵一;24、通气圆管;25、支撑固定件;251、矩形固定槽;252、补件弹簧;253、矩形补件;254、海绵件;26、电动推杆一;27、侧身板件;271、橡胶片;272、圆形挂柱;273、圆柱凹槽;274、伸出弹簧;275、l形挂扣件;28、限制挡件;281、支架柱;282、门板件;283、圆形扣板;284、弧形扣槽;285、连接圆柱;286、遮挡板;287、腰形板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参阅图1,一种产科婴幼儿多功能护理床,包括移动架1与放置架2,所述移动架1上端与放置架2固定连接。
31.参阅图1,所述移动架1包括连接平板件11、移动支架12、缓冲件13、万向滑轮14、橡胶套15、限位凹槽16、推动把手17与拉动c形件18,连接平板件11下端与移动支架12固定连接,移动支架12下端与缓冲件13固定连接,缓冲件13下端与万向滑轮14固定连接,万向滑轮14上的转动滚轮外端面与橡胶套15固定连接,连接平板件11四周均开设有限位凹槽16,限位凹槽16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推动把手17,推动把手17远离连接平板件11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动c形件18;首先通过拉动c形件18使推动把手17伸出连接平板件11,然后对推动把手17施力使万向滑轮14转动,最终移动连接平板件11至合适的位置。
32.参阅图1、图2与图4,所述放置架2包括可伸缩筒件21、充气芯模22、气泵一23、通气圆管24、支撑固定件25、电动推杆一26、侧身板件27与限制挡件28,连接平板件11左侧上端开设有矩形凹槽,可伸缩筒件21下端与矩形凹槽底部固定连接,可伸缩筒件21内固定连接充气芯模22,连接平板件11左端固定安装有气泵一23,气泵一23出气口固定连接通气圆管24,通气圆管24伸入连接平板件11与充气芯模22固定连接,可伸缩筒件21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固定件25,支撑固定件25右侧与连接平板件11转动连接件,支撑固定件25上端面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一26,电动推杆一26上端均转动连接有侧身板件27,侧身板件27
靠近支撑固定件25中部的一侧与支撑固定件25转动连接,连接平板件1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限制挡件28;根据需要通过气泵一23调整充气芯模22的体积,控制可伸缩筒件21的高度,调节支撑固定件25的倾斜角度,在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控制支撑固定件25倾斜45
°
,以达到减少婴儿发生呛奶,或者呛羊水现象的目的,之后调节支撑固定件25水平或倾斜5
°
,轻微倾斜有益于婴儿的睡眠,同时调节一侧的电动推杆一26,使该处的侧身板件27倾斜,在婴儿刚喝完奶后,经过拍嗝后,使婴儿侧躺在水平的侧身板件27上,通过经过调节倾斜的侧身板件27使婴儿始终保持侧躺,经过半小时后,通过电动推杆一26使倾斜的侧身板件27水平,并使婴儿平躺。
33.参阅图3,所述缓冲件13包括固定圆件131,移动支架12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圆件131,固定圆件131下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圆柱弹簧132,圆柱弹簧132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圆件133,连接圆件133与固定圆件131相对端面均固定安装有缓冲橡胶件134,连接圆件133上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贯穿固定圆件131的定向导柱135;通过多个圆柱弹簧132对移动过程中受到颠簸进行缓冲,通过缓冲橡胶件134防止固定圆件131与连接圆件133之间碰撞,通过定向导柱135对固定圆件131与连接圆件133之间的运动进行导向。
34.参阅图2、图5与图8,所述限位凹槽16内端面光滑,限位凹槽16上靠近连接平板件11外轮廓处均开设有卡扣凹槽161,限位凹槽16内端均匀开设有导向凹槽162,连接平板件11上且位于卡扣凹槽161上侧开设有倾斜槽163,倾斜槽163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倾斜推件164;通过卡扣凹槽161对推动把手17进行固定,通过导向凹槽162对移动过程中的推动把手17进行导向,通过倾斜推件164控制推动把手17是否固定。
35.参阅图5与图8,所述推动把手17外端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导向条171,推动把手17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圆柱件172,圆柱件172上端开设有圆柱卡槽173,圆柱卡槽173内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174,挤压弹簧174上端固定安装有圆头柱175;当推动把手17上的圆柱件172与卡扣凹槽161对齐后,通过挤压弹簧174的弹力使圆头柱175伸入倾斜槽163内,使推动把手17固定,当需要拉动推动把手17时,按动倾斜推件164对圆头柱175进行挤压,使圆头柱175向下运动并与倾斜槽163脱离,此时推动把手17可被拉动。
36.参阅图6,所述可伸缩筒件21包括矩形筒一211,矩形凹槽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筒一211,矩形筒一211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矩形筒二212,矩形筒二212上侧外端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矩形筒三213,矩形筒一211与矩形筒三213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214,矩形筒三213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半圆球件215,半圆球件215与支撑固定件25之间转动连接;当充气芯模22体积变大时,矩形筒一211与矩形筒三213的距离变大,通过连接弹簧214对矩形筒一211与矩形筒三213进行连接,当充气芯模22体积变小时,在连接弹簧214的弹力作用下,矩形筒一211与矩形筒三213回复至原状态,通过矩形筒二212对矩形筒一211与矩形筒三213进行导向。
37.参阅图7,所述支撑固定件25左侧开设有矩形固定槽251,矩形固定槽251内均匀固定安装有补件弹簧252,补件弹簧252末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矩形补件253,矩形补件253左端固定安装有海绵件254;通过补件弹簧252的弹力使矩形部件伸出矩形固定槽251,直至海绵件254与限制挡件28紧密接触,防止矩形固定槽251在转动的过程中与限制挡件28之间产生空隙,该空隙极易掉落物品,且极易卡住医护人员或活泼好动的婴儿的手部。
38.参阅图2与图9,所述侧身板件27上端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橡胶片271,前后对称的侧
身板件27前后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圆形挂柱272,圆形挂柱272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圆柱凹槽273,圆柱凹槽273内固定安装有伸出弹簧274,伸出弹簧274末端固定安装有l形挂扣件275;通过橡胶片271防止前后两侧的侧身板件27之间的夹角卡住婴儿的衣物被褥,甚至对婴儿皮肤产生损伤,在铺设被褥时,采用四角设置有松紧带的被单,将松紧带挂在圆形挂柱272上,防止侧身板件27倾斜时,导致被褥滑动变形,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通过l形挂扣件275与伸出弹簧274相配合,防止松紧带从圆形挂柱272上滑落。
39.参阅图2与图7,所述限制挡件28包括支架柱281,连接平板件11上端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架柱281,前侧的两个支架柱281之间均转动连接有门板件282,右侧的门板件282前端转动连接有圆形扣板283,左侧的门板件282前端开设有弧形扣槽284,除位于连接平板件11前侧的两个左右相邻的支架柱281之间,其余相邻的支架柱281之间均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圆柱285,上下对称的连接圆柱285之间均匀转动连接有遮挡板286,相邻的遮挡板286上端均共同转动连接有腰形板件287;在放置婴儿前,将门板件282打开,当婴儿放置后,医务人员将手从侧面抽出,将左右的门板件282对齐,转动圆形扣板283,使圆形扣板283对门板件282进行阻挡,接着转动一个遮挡板286,在腰形板件287的配合下,所有的遮挡板286同时转动,使婴儿处于四周封闭的环境内,以防止外界的活动吸引婴儿的注意力,影响婴儿的睡眠。
40.具体工作时,首先通过推动把手17进行施力使万向滑动转动,最终移动连接平板件11至合适的位置,根据需要通过气泵一23调整充气芯模22的体积,控制可伸缩筒件21的高度,调节支撑固定件25的倾斜角度,在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控制支撑固定件25倾斜45
°
,以达到减少婴儿发生呛奶,或者呛羊水现象的目的,之后调节支撑固定件25水平或倾斜5
°
,轻微倾斜有益于婴儿的睡眠,同时调节一侧的电动推杆一26,使该处的侧身板件27倾斜,在婴儿刚喝完奶后,经过拍嗝后,将婴儿侧躺在水平的侧身板件27上,通过经过调节倾斜的侧身板件27使婴儿始终保持侧躺,经过半小时后,通过电动推杆一26使倾斜的侧身板件27水平,并使婴儿平躺。
4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