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骨髓炎的超声振动灌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04043发布日期:2022-04-16 15:1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骨髓炎的超声振动灌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骨髓炎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治疗骨髓炎的超声振动灌洗装置。


背景技术:

2.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可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骨髓炎好发于长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
3.骨髓炎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数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伤或手术感染引起,多由疖痈或其他病灶的化脓菌毒进入血液而达骨组织。四肢骨两端最易受侵,尤以髋关节为最常见。临床上常见有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劳动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时高热、局部疼痛,转为慢性骨髓炎时会有溃破、流脓、有死骨或空洞形成。重症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时不得不采取截肢的应急办法,致患者终生残疾。
4.因此本发明专利的发明人,针对这一技术问题,旨在发明用于治疗骨髓炎的超声振动灌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治疗骨髓炎的超声振动灌洗装置。
6.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治疗骨髓炎的超声振动灌洗装置,包括能设置在骨骼上的超声振动灌洗机构,所述骨骼内具有骨髓腔,在所述骨骼上设置开口,且所述开口与骨髓腔连通;
7.所述超声振动灌洗机构与所述开口处连接,所述超声振动灌洗机构包括灌洗管,且所述灌洗管上连接灌洗组件,所述灌洗组件能将骨髓腔进行灌洗,同时还包括超声振动组件,所述超声振动组件的毛刷能进行超声振动。
8.进一步的,所述灌洗管为单层管,且所述单层管的伸入端为敞口,且所述骨骼上的开口设置两个,且一个为进口,另一个为出口,且所述单层管沿进口进入骨髓腔,且清洗液沿灌洗管进入骨髓腔内,并能沿出口流出。在所述出口的位置设置引流管。而且在引流管上设置负压泵或负压气囊,使引流管内保持负压状态,可以使内部的液体沿引流管流出,提高骨髓炎的治疗效果,单管的设置,也方便抗菌药剂的灌入,也能降低治疗的成本。但是相应的,需要在骨骼上设置两个开口,有些病人可能难以接受,因此也可采用下述方案。
9.进一步的,所述灌洗管为双层管,包括内管和外管,且内管位于外管内,并通过支架固定,且二者呈同轴设置,且内管和外管之间具有环形间隙,在双层管的外侧设置两种连接口,且第一种连接口连通至内管内、第二种连接口连通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环形间隙。灌洗液可以从连接口先进环形间隙,再有环形间隙将灌洗液流至骨髓腔内,对骨髓腔进行清洗后,废液从连接口进入,并由内管进行排出。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种连接口设置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双层管的外侧壁上。即能保证废液从第一种连接口进入内管时的连续。
11.进一步的,所述双层管的伸入端为封闭端,露出端为敞口端,同时在双层管的外侧壁上设置多个第二种连接口,即为出水口,同时在封闭端上也设置出水口,且在封闭端上设置的出水口与环形间隙连通。
12.进一步的,在双层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海绵层。即通过海绵层能将骨髓炎的病害(例如碎骨渣和脓)吸收,随着双层管的取出,继而将病害取出,保证治疗的及时和有效。
13.进一步的,所述双层管采用塑胶软管。即塑胶软管的设置,能进入骨髓腔内时,保证安全,避免造成意外。
14.进一步的,所述灌洗组件包括液体泵,且所述液体泵上设置加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加液口与灌洗液连接,所述出液口与灌洗管连接。具体使用时,先按照病人具体情况,配制相应的灌洗液,灌洗液中有生理盐水、抗生素以及其他药物,通过液体泵将灌洗液输入灌洗管内,具体的说,是进入环形间隙,并能从出水口流出,对骨髓炎进行治理。当然了,药液的灌洗不使用液体泵也可进行,例如将液体袋提升至一定高度,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也能进行灌洗,但是其效率较低。
15.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振动组件包括高频振动马达,且所述高频振动马达连接灌洗管。即通过高频振动马达对灌洗管进行高频振动,能带动灌洗液进行振动,继而提高灌洗液对骨髓腔内的骨髓炎的质量效果,一般来说灌洗液为生理盐水并在其内添加抗生素;高频振动电机是利用高速旋转电机带动两端偏心块产生离心距离、离心力,产生振动得到激振力和冲击力。这样固定在模板上就产生高频共振。一般来说,高频率在0-150hz,转速0-11000转。
16.进一步的,所述灌洗管的外侧的毛刷为清洗绒毛。清洗绒毛设置在最外侧,随着高频振动马达的高频振动,能有效的带动清洗绒毛对骨髓炎进行清洗,继而提高治疗的效率。
17.本发明用于治疗骨髓炎的超声振动灌洗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超声振动灌洗机构能有效的对骨髓炎进行灌洗和清除,有效的治疗了骨髓炎,能通过多次的灌洗达到治疗目标,有效提高了病人的治疗体验,有助于病人的后期恢复,也能有效的降低病人的治疗成本。
附图说明
18.图1为用于治疗骨髓炎的超声振动灌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两个开口的工作示意图。
20.图3为骨骼的纵剖面示意图。
21.图4为灌洗管在使用状态的流动示意图。
22.图5为灌洗管在使用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中:
24.1、骨骼,2、骨髓腔,3、灌洗管,4、灌洗组件,5、超声振动组件,6、海绵层,
25.11、开口,
26.31、内管,32、外管,33、支架,34、环形间隙,35、第一种连接口,36、第二种连接口,
27.41、液体泵,42、加液口,43、出液口,
28.51、毛刷,52、高频振动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30.参见附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治疗骨髓炎的超声振动灌洗装置,包括能设置在骨骼1上的超声振动灌洗机构,骨骼1内具有骨髓腔2,在骨骼1上设置开口11,且开口11与骨髓腔2连通;
31.超声振动灌洗机构与开口11处连接,超声振动灌洗机构包括灌洗管3,且灌洗管3上连接灌洗组件4,灌洗组件4能将骨髓腔2进行灌洗,同时还包括超声振动组件5,超声振动组件5的毛刷51能进行超声振动。
32.参见附图4和5,进一步的,灌洗管3为双层管,包括内管31和外管32,且内管31位于外管32内,并通过支架33固定,且二者呈同轴设置,且内管31和外管32之间具有环形间隙34,在双层管的外侧设置两种连接口,且第一种连接口35连通至内管31内、第二种连接口36连通外管32和内管31之间的环形间隙34。灌洗液可以从连接口先进环形间隙34,再有环形间隙34将灌洗液流至骨髓腔2内,对骨髓腔2进行清洗后,废液从连接口进入,并由内管31进行排出。
33.进一步的,第一种连接口35设置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双层管的外侧壁上。即能保证废液从第一种连接口35进入内管31时的连续。
34.进一步的,双层管的伸入端为封闭端,露出端为敞口端,同时在双层管的外侧壁上设置多个第二两种连接口,即为出水口,同时在封闭端上也设置出水口,且在封闭端上设置的出水口与环形间隙34连通。
35.进一步的,在双层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海绵层6。即通过海绵层6能将骨髓炎的病害(例如碎骨渣和脓)吸收,随着双层管的取出,继而将病害取出,保证治疗的及时和有效。海绵层6也可以用一下孔隙材料替代,选择柔性的,方便进入骨髓腔2,同时能吸附内部的炎症,提高治疗的效率。
36.进一步的,双层管采用塑胶软管。即塑胶软管的设置,能进入骨髓腔2内时,保证安全,避免造成意外。
37.进一步的,灌洗组件4包括液体泵41,且液体泵41上设置加液口42和出液口43,加液口42与灌洗液连接,出液口43与灌洗管3连接。具体使用时,先按照病人具体情况,配制相应的灌洗液,灌洗液中有生理盐水、抗生素以及其他药物,通过液体泵41将灌洗液输入灌洗管3内,具体的说,是进入环形间隙34,并能从出水口流出,对骨髓炎进行治理。
38.进一步的,超声振动组件5包括高频振动马达52,且高频振动马达52连接灌洗管3。即通过高频振动马达52对灌洗管3进行高频振动,能带动灌洗液进行振动,继而提高灌洗液对骨髓腔2内的骨髓炎的质量效果,一般来说灌洗液为生理盐水并在其内添加抗生素;高频振动电机是利用高速旋转电机带动两端偏心块产生离心距离、离心力,产生振动得到激振力和冲击力。这样固定在模板上就产生高频共振。一般来说,高频率在0-150hz,转速0-11000转。
39.进一步的,灌洗管3的外侧的毛刷51为清洗绒毛。清洗绒毛设置在最外侧,随着高
频振动马达52的高频振动,能有效的带动清洗绒毛对骨髓炎进行清洗,继而提高治疗的效率。
40.本发明用于治疗骨髓炎的超声振动灌洗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超声振动灌洗机构能有效的对骨髓炎进行灌洗和清除,有效的治疗了骨髓炎,能通过多次的灌洗达到治疗目标,有效提高了病人的治疗体验,有助于病人的后期恢复,也能有效的降低病人的治疗成本。
41.骨髓炎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数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伤或手术感染引起,多由疖痈或其他病灶的化脓菌毒进入血液而达骨组织。四肢骨两端最易受侵,尤以髋关节为最常见。临床上常见有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劳动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时高热、局部疼痛,转为慢性骨髓炎时会有溃破、流脓、有死骨或空洞形成。重症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时不得不采取截肢的应急办法,致患者终生残疾。
42.病灶彻底清除、开放性松质骨植骨及反复冲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43.1.穿刺吸引术
44.为减轻骨髓腔压力,防止炎症在骨髓腔上下扩散,对病灶处可进行穿刺吸引,同时还可向腔内注入抗生素。
45.2.开窗引流术
46.在x线检查显示骨质局部已有破坏及骨髓腔阴影增宽者,可在骨髓腔内积脓部位进行骨皮质钻孔或开窗,防止炎症扩散,以利分泌物引流。或进行创腔的上下给抗生素闭式灌洗治疗。
47.3.死骨取出术
48.对死骨较大、已具备手术时机者可将死骨取出,是治疗慢性骨炎最常见和最基本的手术方法。
49.4.带蒂肌肉瓣充填术
50.因骨腔大为,消灭骨空洞,窦道久治不愈,将较近的正常肌组织松质骨充填与缺损处等。
51.5.截肢术
52.适用于一肢多处骨髓炎,合并多数窦道,久治不愈或因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局部皮肤发生恶变者。
53.6.大块病骨切除术
54.一般适用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病骨已明显硬化,或局部瘢痕多,久治不愈,某些不负重也无重要功能的慢性骨髓炎患者。
55.本装置是结合1-3,并将其合理的使用本超声振动灌洗装置,在灌入药物的同时,利用废液的流动带出一部分病灶,同时也利用海绵层吸附一部分病灶,二者结合,并在高频振动马达的驱动下,实现更彻底的清洗,继而保证病人的治疗效果。
56.示例性的,超声振动灌洗装置,包括:
57.超声振动灌洗机构,且超声振动灌洗机构设置在骨骼1上,骨骼1内具有骨髓腔2,在骨骼1上设置开口11,且开口11与骨髓腔2连通,且超声振动灌洗机构能从开口11处进入骨髓腔2;
58.超声振动灌洗机构包括灌洗管3,且灌洗管3上连接灌洗组件4,灌洗组件4能将骨髓腔2进行灌洗,同时还包括超声振动组件5,超声振动组件5的毛刷51能进行超声振动。
59.示例性的,参见附图2所示,所述灌洗管为单层管,且所述单层管的伸入端为敞口,且所述骨骼上的开口设置两个,且一个为进口,另一个为出口,且所述单层管沿进口进入骨髓腔,且清洗液沿灌洗管进入骨髓腔内,并能沿出口流出。在所述出口的位置设置引流管。而且在引流管上设置负压泵或负压气囊,使引流管内保持负压状态,可以使内部的液体沿引流管流出,提高骨髓炎的治疗效果,单管的设置,也方便抗菌药剂的灌入,也能降低治疗的成本。但是相应的,需要在骨骼上设置两个开口,有些病人可能难以接受,因此也可采用下述方案。
60.示例性的,灌洗管3为双层管,包括内管31和外管32,且内管31位于外管32内,并通过支架33固定,且二者呈同轴设置,且内管31和外管32之间具有环形间隙34,在双层管的外侧设置两种连接口,且第一种连接口35连通至内管31内、第二种连接口36连通外管32和内管31之间的环形间隙34。
61.示例性的,灌洗管3为双层管,包括内管31和外管32,且内管31位于外管32内,并通过支架33固定,且二者呈同轴设置,且内管31和外管32之间具有环形间隙34,在双层管的外侧设置两种连接口,且第一种连接口35连通至内管31内、第二种连接口36连通外管32和内管31之间的环形间隙34,第一种连接口35设置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双层管的外侧壁上。
62.示例性的,灌洗管3为双层管,包括内管31和外管32,且内管31位于外管32内,并通过支架33固定,且二者呈同轴设置,且内管31和外管32之间具有环形间隙34,灌洗管3的伸入端为封闭端,露出端为敞口端,同时在灌洗管3的外侧壁上设置多个出水口,同时在封闭端上也设置出水口,且在封闭端上设置的出水口与环形间隙34连通。
63.示例性的,在灌洗管3的外侧壁上设置海绵层6。
64.示例性的,灌洗管3采用塑胶软管。
65.示例性的,灌洗组件4包括液体泵41,且液体泵41上设置加液口42和出液口43,加液口42与灌洗液连接,出液口43与灌洗管3连接。
66.示例性的,超声振动组件5包括高频振动马达52,且高频振动马达52连接灌洗管3。
67.示例性的,灌洗管3的外侧的毛刷51为清洗绒毛。
68.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