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用通便器

文档序号:30343250发布日期:2022-06-08 08:3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消化通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消化内科用通便器。


背景技术:

2.消化内科经常会遇到患者大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一方面需要患者多吃含油纤维素较多的水果和蔬菜,而另一方面则需要医护人员常常采用灌肠的方式协助病人顺利排便,在进行灌肠的时候往往需要进行加热水温,但不同人使用对应的温度也大致有差异,当特定温度不适的时候需要调节温度,温度加热速度快但降低温度就需要静置降温,造成时间的浪费,并且现有的通便器缺少辅助进入肛门的工具,能够方便进入肛门,并且能够在灌肠的时候防止出液头脱落。
3.鉴于以上我们提供消化内科用通便器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消化内科用通便器,该装置通过设置两组腔体,一组是顶部搅拌的腔体二组是需要灌肠的腔体,分层的设计既可以保证顶部的再次使用,也可以防止灌肠液体感染到顶部液体,当灌肠液体温度偏高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主调节机构和副调节机构进行对底部腔体进行降温,降温的方式有两组,一组是冷凝片接触降温,一组是增加底部液体的体积,通过从上方的腔体的低温度液体混合到下方腔体的高温度液体里进行快速降温,大大了减小了降温需要的时间。
5.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包括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旋转机构,所述瓶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安装架,所述驱动旋转机构的输出设置有主调节机构、副调节机构和单一调节机构,所述单一调节机构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主调节机构和副调节机构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折叠展开机构,所述主调节机构和副调节机构的上表面均通过折叠展开机构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单一调节机构的上表面通过折叠展开机构设置有升温机构,所述主调节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阀门控制机构,所述副调节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搅拌控制机构,所述瓶体的一侧插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插接有更换管,所述更换管包括气囊机构和肛门进入机构,所述瓶体内部设置有输气机构和出液控制机构。
6.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1)本通便器采用两组机构对瓶体底部的液体进行降温,本瓶体常用隔层的设置,先搅拌再升温的设置,隔层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隔层下方的温度,降温速度快,不同于静置降温,通过打开一号球阀的设置能够使瓶体上方未加热的液体到达瓶体下方温度较高的液体内进行热量传递,达到快速降低瓶体底部液体温度的效果,并且在打开一号球阀的同时能够使降温机构进行升高与瓶体底部进行接触,在接触的时候能够进行热量传递,也可以使底部液体的温度进行降低,达到双层降低温度的效果,本通便器最适用与适用温度差异大的人群,当底部液体温度低的时候可以通过升高升温机构与瓶体底部进行接触加热底部液体,达到快速加热的效果,当底部一天温度高的时候可以升高降温机构进行工作,在升高
降温机构的同时能够带动一号球阀打开,使顶部的液体自由的到达底部,与温度高的液体进行温度传递;(2)在能够升高或降低瓶体底部温度的效果后我们增加了搅拌机构,对瓶体顶部的液体进行搅拌可使药物快速混合,并且为了方便肛门进入机构进入肛门,我们增加了气囊机构能够对更换管一端的气囊进行充气使气囊在肛门内膨胀,这时气囊不仅方便了进入管进入还能够防止进入管脱离肛门,而且进入管在初始位置时在气囊的下方,向前推动进入管的时候气囊就会在进入管的尾部,并且气囊在整个过程中位置只会进行轻微移动,而进入管就可以完全插入肛门,方便了灌肠工作,并且气囊会卡着进入管,无法脱离肛门,在进行充气的时候还能控制灌肠液体的出液和停止出液。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发明底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瓶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瓶体仰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副调节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主调节机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仰视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图6对应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图7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折叠展开处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图7中b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单一滑块剖面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支撑架局部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连接管局部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连接管剖面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图14中c处放大示意图;图16本发明图13中d处放大示意图;图17本发明输气机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8本发明输气机构示意图;图19本发明旋转控制柱示意图。
8.图中:1、瓶体;2、安装架;3、主调节机构;4、副调节机构;5、单一调节机构;6、降温机构;7、升温机构;8、连接管;9、更换管;10、主驱动轮;11、旋转组合;12、旋转螺纹杆;13、主滑块;14、双侧复位机构;15、侧架;16、中心齿轮;17、齿条;18、一号球阀;19、长输出杆;20、副滑块;21、延伸齿轮;22、移动齿轮;23、中转齿轮;24、长传动杆;25、皮带传动机构;26、搅拌叶;27、气囊;28、复位卡接机构;29、进入管;30、初始槽;31、卡接槽;32、输气通道;33、输液通道;34、螺纹插接机构;35、单一块;36、折叠架;37、顶部架;38、输气管;39、活塞;40、连接杆;41、驱动杆;42、一号单向阀;43、二号单向阀;44、升降块;45、二号球阀;46、旋转控制柱;47、扭曲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9.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9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10.实施例1施例提供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如附图1—5,包括瓶体1,瓶体1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旋转机构,主驱动轮是通过电机带动的,但电机属于现有技术领域,故没有在说明书中提出,主驱动轮是可以顺时针也可以进行逆时针旋转的,即起到驱动的效果,又起到控制的效果,是本发明的主要动力,驱动旋转机构的目的是为了带动四组旋转组合旋转的,并且四组旋转组合都可以带动四组旋转螺纹杆旋转,为了使升温机构上升的时候降温机构能够进行下降,我们演示出当主调节机构和副调节机构上的旋转螺纹杆螺纹方向一致时,主滑块和副滑块才能进行相反方向移动即降温机构进行升高,我们以这时的螺纹方向为正,可推算出单一调节机构的旋转螺纹杆的螺纹方向为反方向,这时就可以达到降温机构升高升温机构下降的效果,即主滑块和副滑块都往圆心方向移动,(需要说明一下当升温机构升到最高的时候这时降温机构处在运动的最底端,相反当降温机构升到最高的时候这时升温机构处在运动的最底端)而两组单一块都往圆心反方向移动,同理可得两组单一块都往圆心方向移动,这时主滑块和副滑块都往圆心反方向移动,所以当主滑块和副滑块往圆心方向移动的时候,这时降温机构就会展开升高,并且紧紧的接触到瓶体底部进行散热,在今晚机构进行散热的时候,主滑块移动的时候会带动中心齿轮进行旋转,中心齿轮进行旋转的时候能够进行带动齿条进行伸出,因为齿条移动与长输出杆是啮合的,所以当齿条移动的时候长输出杆就会旋转一定的角度,长输出杆旋转一点的角度,而一号球阀就会旋转一定角度,这是相当于打开了顶部腔和底部腔之间的阀门,使得液体会自动到达底部腔,因为顶部腔的液体是没有被加热的也就是处在温度低的情况,与底部腔内的液体充分接触进行热量传递,达到快速降低底部腔体液体温度的效果,使患者不需要等待太长时间造成不适,有效的解决了因为特定灌肠温度过高温度降低速度缓慢的情况,我们在解决特定温度高的问题,我们延伸了升温机构,升温机构可以对瓶体底部进行加热,既可以起到升高温度的效果,又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升温机构和降温机构的数量均为两个,升温机构是通过单一调节机构进行控制的,降温机构是通过主调节机构和副调节机构进行控制的,当温度降低的时候反方向旋转就会带动主滑块和副滑块远离瓶体圆心,降温机构就会下降,(并且在这是一号球阀也会带动旋转,恢复原位使顶部腔内的水不会到达底部腔,当该瓶体属于启动工作的状态时候,先使降温机构升高,不启动降温机构,打开阀门,使顶部的液体适量到达底部腔内,这时在打开使升温机构升高)升降机构就会升高,对瓶体底部的液体进行保温,副滑块远离瓶体圆心的时候会控制移动齿轮和延伸齿轮进行啮合,使延伸齿轮带动长传动杆进行旋转,延伸齿轮的数量只有一个,并且设置在副调节机构的一侧,延伸齿轮带动长传动杆进行旋转的时候,能够带动中部口腔的皮带传动机构进行运转,对顶部口腔内的液体进行搅拌,方便下一次灌肠使用,主调节机构和副调节机构使主滑块和副滑块的移动方向相反安装架是通过柱子固定连接在瓶体底部,为了方便主调节机构3、副调节机构4和单一调节机构5运转,主调节机构和副调节机构之间的区别就是主滑块和副滑块之间的差别,并且两者带动的机构也不同,功能也不同,当主滑块和副滑块都往瓶体圆心移动的时候,瓶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安装架2,驱动旋转机构的输出设置有主调节机构3、副调节机构4和单一调
节机构5,单一调节机构5的数量均为两个,主调节机构3和副调节机构4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折叠展开机构,主调节机构3和副调节机构4的上表面均通过折叠展开机构设置有降温机构6,在权利说明书中已经介绍了降温机构是由冷凝片组成的,能够进行降温,升温机构是由电加热丝组成的,这两个都属于现有技术领域,故不进行一一介绍,并且在瓶体底部对应的也有降温机构所接触的槽,也有升温机构对应的加热槽,升温机构加热原理类似于居家生活中的电水壶,属于现有技术领域,故不进行一一介绍。
11.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如附图6-12所示,我们在实施例1中叙述了该瓶体是如何进行降温的,在实施例2中我们介绍折叠展开机构如何进行展开的、一号球阀如何打开的和搅拌叶是如何旋转的,折叠展开机构通过两组定点两组活动点进行调节,两组活动点一组是单一块上方的半圆块另一个是顶部架一侧滑动的横移块,能够定点是安装架上的半圆块和顶部架下方的转轴块,因为活动的滑移块和单一块的位置一致,在我们进行仿真的时候,是可以实现单一块移动顶部架升降的效果的,一号球阀和搅拌叶均通过在底部进行带动长输出杆或者长传动杆进行实现的,可以达到一号球阀旋转或搅拌叶进行旋转搅拌,这些在实施例1中也有叙述,在这里我仔细介绍一下单一滑块的运动,单一滑块之所以可以运动,是因为中部有螺孔,在图11中已经表达很明显了,看图11如果旋转螺纹杆进行运转使单一块进行移动,当单一块移动到左侧的时候螺孔就会和旋转螺纹杆上的螺纹处在临界状态,这是旋转螺纹杆继续旋转不会带动单一块进行移动了,起到滑丝的作用,双侧复位机构是左右两组弹簧,这是两组弹簧就会起到作用,一直反方向顶单一块,但单一块会不动,趋向稳定,也就是降温机构升高稳定或升温机构折叠稳定,但只要旋转螺纹杆反方向旋转了就会在弹簧的作用下进行与旋转螺纹杆螺纹滑动,达到来回调节的效果,并且不会因为单一块进行卡死,不影响主驱动轮继续旋转,包括单一调节机构5的上表面通过折叠展开机构设置有升温机构7,主调节机构3的一侧设置有阀门控制机构,副调节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搅拌控制机构,瓶体1的一侧插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的一端插接有更换管9,更换管9包括气囊机构和肛门进入机构,瓶体1的内部设置有输气机构和出液控制机构,驱动旋转机构包括主驱动轮10和旋转组合11,主驱动轮0的外径与旋转组合11外径啮合,旋转组合11旋转可带动主调节机构3、副调节机构4和单一调节机构5运转,主调节机构3包括旋转螺纹杆12、主滑块13和双侧复位机构14,主滑块13的两侧设置有可与旋转螺纹杆12螺纹连接的螺孔,阀门控制机构包括侧架15、中心齿轮16和齿条17,主滑块13的一侧啮合有中心齿轮16,中心齿轮16的另一侧啮合有齿条17,齿条17的一侧啮合有阀门机构,安装架的上方设置有四组半圆块方便折叠展开机构运转,为了实现阀门控制机构和皮带传动机构能够稳定运转,需要在旋转接触的位置上增加密封垫,放置瓶体顶部腔内的液体到达中部空腔内。
12.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如附图13-19所示,为了方便进入管进入肛门我们增加了气囊机构,使气囊支撑肛门方便进入管进入肛门,气囊与进入管接触的位置是采用一圈光滑塑料制成的,方便安装复位卡接机构,复位卡接机构的作用就是当气囊进入肛门的时候,气囊随之输气管一直输气,气囊处在饱满状态,达到肛门扩大的效果,这时不仅气囊可以防止脱离肛门,也为进入管增加了进入空间,这时再进行按压进入管使进入管进入肛门,并且复位卡接机构卡住卡接槽上,这时不需要手扶灌肠了,因为气囊不可脱离肛门,而进入管又和气囊卡接在一起,所以进入管不会与气囊产生相对滑动,解决了现有的进入管容易在灌肠的时候脱离肛门的情况,更换管的作用就是位置进行更换,方便进
行下次使用,(气囊是通过卸下更换管进行泄气的)为了使气囊能够进行输气和进入管能够进行出液,我们增加了输气机构,在这里需要介绍一下进入管如何出液的是通过微型水泵进行出液的,微型水泵设置在瓶体底部腔体内,因为微型水泵属于现有技术领域故没有进行介绍,当微型水泵的出水端是连接在二号球阀的一侧的,二号球阀处于微型水泵和连接管之间的,相当于一个小阀门,输气机构的驱动杆是通过电机带动的,当驱动杆的下方也设置有螺纹,这个螺纹和旋转螺纹杆的螺纹位置相同,都处在升降块活动空间的中部,方便于升降块进行螺纹连接的,升降块和单一块左右移动的原理一致,升降块的螺孔也在中部位置,而且实现也均设置有弹簧,单一块左右移动的原理在实施例2中已经仔细介绍了,同理可得升降块也可以进行上下移动,并且可以一直滑丝打滑,保证驱动杆的正常旋转,升降块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会自动带动旋转控制柱进行旋转90度,达到控制二号球阀旋转的效果,使二号球阀能够进行旋转出液和停止出液,原理和一号球阀的原理一致,输气管3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39,活塞39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0,连接杆4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41,输气管38的出气端设置有一号单向阀42,输气管的输气原理利用的是活塞运动原理,需要两组单向阀进行辅助,一号单向阀只出不进,也就是只对气囊进行供气,二号单向阀只进不出,也就是对输气管一直提供气,驱动杆一直旋转,也就是一直对气囊加气,驱动杆也是两个旋转方向的,达到调节二号球阀的效果,输气管38的下表面设置有二号单向阀43,驱动杆41的上表面设置有螺纹升降机构,螺纹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块44和复位弹簧,出液控制机构包括二号球阀45和旋转控制柱46,旋转控制柱的上方是和二号球阀固定设置在一起的,旋转控制柱转动带动二号球阀一起转动,旋转控制柱46的一端开设有扭曲滑道47,扭曲滑道47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升降块44,瓶体1的一侧设置有可搭接连接管8的放置块,瓶体1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瓶盖,降温机构6的内部设置有冷凝片,升温机构7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一号球阀和二号球阀的结构原理一致,只不过是旋转方向不同)瓶体1的一侧设置有透明观察窗,透明观察窗的两侧设置有刻度线。
13.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发明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