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跌功能的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95142发布日期:2022-06-22 03:5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跌功能的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生活辅助器械,或者康复辅助器械,具体涉及助行器。


背景技术:

2.助行器,用于腿脚不便的人,例如患有腿疾或脚疾的人,或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助行器的主要结构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扶手。使用时,使用者将支撑架支撑在地面上,双手扶住一对扶手,向前移动支撑架,再借助支撑架向前移动身体,之后,使用者再向前移动支撑架,再借助支撑架向前移动身体,按此方式,逐步向前行动。为了方便使用者行动,改进后的助行器的支撑架的底部设有滚轮。
3.助行器在使用的时候,老人锻炼行径的地面上可能会存有一些小石块,助行器经过时,助行器的滚轮容易轧上这些小石块,导致助行器向一侧倾斜,致使助行器以及老人倾倒。
4.如果滚轮以缓慢的速度撞上小石块,小石块对滚轮的作用力并不能使滚轮弹起,进而,助行器的一侧不会被弹起,助行器就不易倾覆。如果滚轮以较快的速度撞上小石块,小石块对滚轮的作用力能使滚轮弹起,进而,助行器的一侧被弹起,助行器就容易倾覆。因此,在滚轮撞击小石块前或撞击小石块时,能够控制滚轮的速度,使其减速,以缓慢速度通过小石块,就能有效地避免助行器倾覆。
5.虽然,现有的助行器已配套有刹车装置,但是,一般的刹车需要使用者手动操作,而滚轮撞击小石块是使用者未觉察时发生的,因此,难以在滚轮撞击小石块时进行及时的人为制动减速。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在滚轮撞击小石块时,避免助行器倾覆,即如何使助行器具有防跌功能。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问题:一种具有防跌功能的助行器,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底部的滚轮,支撑架底部设有防跌装置,防跌装置包括滚轮架,滚轮架上枢接有筒件,筒件的前端设有向旁侧延伸的前端延伸部,筒件的后端设有向旁侧延伸的后端延伸部,前端延伸部和后端延伸部分别位于筒件的左右两侧,前端延伸部上设有前端滚轮,后端延伸部上设有后端滚轮,筒件中设有减速机构,减速机构连接前端滚轮和后端滚轮,前端滚轮的速度大于后端滚轮的速度;滚轮架与筒件的前端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伸缩组件,第一弹性伸缩组件使筒件倾斜,进而使前端滚轮着地而后端滚轮腾空。
8.助行器正常沿地面行走,前端滚轮与地面接触而后端滚轮腾空。前端滚轮撞击小石块时,前端滚轮被抬高,筒件围绕其与滚轮架的枢接轴转动,后端滚轮着地。由于后端滚轮的速度小于前端滚轮,因此,后端滚轮着地,借助其与地面的摩擦力,助行器被动减速,但不是紧急制动,紧急制动容易引起助行器倾覆。助行器被动减速后,前端滚轮缓慢通过小石块,避免助行器倾覆。由于前端滚轮与后端滚轮分别位于筒件的左右两侧,因此,前端滚轮
和后端滚轮左右错位,前端滚轮经过小石块后,后端滚轮不会撞击小石块。在前端滚轮经过小石块后,在第一弹性伸缩组件的作用下,前端滚轮复位,与地面接触,而后端滚轮腾空,助行器正常地往前行。
9.本发明的前端滚轮和后端滚轮配合,在前端滚轮撞击小石块时,能够对助行器进行自动减速,缓慢通过小石块,避免助行器倾覆。而且,前端滚轮和后端滚轮左右错位设置,避免前端滚轮撞击小石块后,后端滚轮再撞击小石块。
附图说明
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11.图1为一种具有防跌功能的助行器的示意图;
12.图2为俯视一种具有防跌功能的助行器的示意图;
13.图3为防跌装置的示意图;
14.图4为图3的俯视图;
15.图5为图4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助行器的前端滚轮撞击地面上小石头的示意图;
17.图7为助行器的前端滚轮撞击地面上小石头时后端滚轮着地的示意图。
18.图中符号说明:
19.10、支撑架;11、扶手;12、普通滚轮;
20.200、防跌装置;20、滚轮架;21、枢接轴;
21.30、筒件;31、前端延伸部;32、后端延伸部;
22.41、前端滚轮;410、前端滚轮轴承;411、前端法兰;42、后端滚轮;420、后端滚轮轴承;
23.421、后端法兰;50、减速机构;51、前端滚轮轴;510、前端滚轮轴承;52、传动轴;520、中部轴承;53、后端滚轮轴;530、后端轴承;54、第一小齿轮;55、第一大齿轮;56、第二小齿轮;57、第二大齿轮;
24.61、第一弹性伸缩组件;62、第二弹性伸缩组件;
25.70、小石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结合图1至图5,一种具有防跌功能的助行器,包括支撑架10、设置在支撑架底部的滚轮,支撑架底部设有防跌装置200,防跌装置200包括滚轮架20,滚轮架上枢接有筒件30,筒件的前端设有向旁侧延伸的前端延伸部31,筒件的后端设有向旁侧延伸的后端延伸部32,前端延伸部和后端延伸部分别位于筒件的左右两侧,前端延伸部上设有前端滚轮41,后端延伸部上设有后端滚轮42,筒件中设有减速机构50,减速机构连接前端滚轮和后端滚轮,前端滚轮的速度大于后端滚轮的速度;滚轮架与筒件的前端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伸缩组件61,第一弹性伸缩组件使筒件倾斜,进而使前端滚轮着地而后端滚轮腾空。
27.支撑架10的上部设有扶手11,使用者握持一对扶手,双脚着地,在助行器的辅助下正常沿地面行走,前端滚轮41与地面接触而后端滚轮42腾空。参考图6、图7,前端滚轮撞击小石块70时,小石块对前端滚轮的反作用力使前端滚轮41抬高,筒件30围绕其与滚轮架20
的枢接轴21转动,后端滚轮42着地。后端滚轮的速度小于前端滚轮41,助行器被动减速,前端滚轮缓慢通过小石块。由于前端滚轮41与后端滚轮42左右错位,前端滚轮经过小石块70后,后端滚轮42不会撞击小石块。在前端滚轮经过小石块70后,在第一弹性伸缩组件61的作用下,前端滚轮41复位,与地面接触,而后端滚轮42腾空,助行器恢复到正常状态。
28.如图2,支撑架10的四角处均设有滚轮,本技术在支撑架前端的左右两角处分别设置所述防跌装置200。而支撑架后端的左右两角处分别设置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滚轮。因为,支撑架10前端的滚轮撞击小石块70后,容易倾覆,而支撑架后端的滚轮撞击小石块不易倾覆。
29.第一弹性伸缩组件61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具有弹性伸缩功能的组件或部件。作为一种选择,本发明的第一弹性伸缩组件61包括筒状件、活动配合在筒状件中的杆件、设置在筒状件中并对杆件一端施加弹力的弹簧。弹簧预先选择,在使用者手握扶手11行走时,使前端滚轮41着地而后端滚轮42腾空。在前端滚轮撞击小石块时,弹簧具有缓冲作用,筒状件和杆件对筒件30的翘动具有导向作用。第一弹性伸缩组件61与筒件30的连接,以及,与滚轮架20的连接,均为活动连接,可以为铰接。而滚轮架20与支撑架10的连接为固定连接,可以为焊接。
30.减速机构50包括枢接在前端延伸部31中的前端滚轮轴51、枢接在筒件30中的传动轴52、枢接在后端延伸部32中的后端滚轮轴53,前端滚轮轴的首端与前端滚轮41连接,前端滚轮轴的尾端设有第一小齿轮54,第一小齿轮与第一大齿轮55啮合,第一大齿轮安装在传动轴52的首端,传动轴的尾端安装有第二小齿轮56,第二小齿轮与第二大齿轮57啮合,第二大齿轮安装在后端滚轮轴53的首端,后端滚轮42连接后端滚轮轴。本发明的减速机构50系现有技术中大小齿轮类型的减速机构。
31.第一小齿轮54、第一大齿轮55、第二小齿轮56、第二大齿轮57均为锥齿轮,实现前端滚轮轴51与传动轴52之间动力的直角传输,以及,传动轴52与后端滚轮轴53之间动力的直角传输。
32.前端滚轮轴51通过前端轴承510枢接在前端延伸部31中,传动轴52通过中部轴承520枢接在筒件30中,后端滚轮轴53通过后端轴承530枢接在后端延伸部32中。
33.前端滚轮41通过前端滚轮轴承410枢接在所述前端延伸部31上,后端滚轮42通过后端滚轮轴承420枢接在所述后端延伸部32上,前端滚轮41通过前端法兰411与前端滚轮轴51连接,后端滚轮42通过后端法兰421与后端滚轮轴53连接。相比于前端滚轮41直接安装在前端滚轮轴51的端部,本发明将前端滚轮41安装在前端延伸部31上,其稳定性,以及抗撞击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后端滚轮42亦如是。
34.作为一种改进,滚轮架20与筒件30的后端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伸缩组件62。第二弹性伸缩组件的结构可以相同于第一弹性伸缩组件。第二弹性伸缩组件62的作用包括:第一,配合第一弹性伸缩组件,使正常行走的助行器的前端滚轮42着地而后端滚轮42腾空,在前端滚轮41受到小石头撞击时,筒件30能够围绕枢接轴21转动,进而使后端滚轮42着地;第二,当后端滚轮42受到小石头70撞击时,第二弹性伸缩组件62内的弹簧被压缩,筒件30围绕枢接轴21转动,后端滚轮42的高度被抬升,顺利通过小石头。
35.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
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