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护理及宣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95869发布日期:2022-07-09 17:09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护理及宣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护理及宣教装置。


背景技术:

2.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心胸外科穿刺性引流所使用的抽液器,其结构是注射管的前端套有穿刺针头,当抽取的液体较少时,可以一次完成,当抽取的液体较多时,必须反复多次抽取,每一次必须把注射管拔掉,倒出管内液体,然后再与穿刺针头连接,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另外一种普遍使用的引流装置是留置型引流管,留置型引流管的好处是一次插针,配合引流袋或引流瓶盛装积液,常规胸外科胸腔引流护理装置功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引流护理各个阶段的需求,且操作复杂,空间占用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护理及宣教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引流护理各个阶段的需求的问题,具有锻炼宣讲一体台,达到了既可以作为宣讲台对医护人员进行胸外科胸腔引流知识的宣教,又可以作为锻炼台在病人恢复后期进行辅助锻炼的目的,有助于病人的恢复,具有联动的操作台、挡板、防尘棚和锻炼宣讲一体台,既达到了操作简单,打开方便的目的,又达到了节省空间、减少污染的目的,具有脚踏阀和第一波纹管,达到了引流瓶的生理盐水添加方便、干净卫生的功能。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基座,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一个弧形孔,所述基座的后侧连接有一个可转动的摆动杆,摆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可沿弧形孔滑动的摆动轴,摆动轴的前端设有可上下滑动的限位框,限位框的上侧铰接有牵拉架,牵拉架的上侧铰接有可转动的引流瓶放置框,所述摆动杆、摆动轴、限位框和牵拉架相互配合形成引流瓶放置框可收放的结构,所述摆动轴上套装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左侧设有负压腔,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一齿轮转动的第一蜗杆,第一蜗杆的右侧啮合有一个第一蜗轮,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可随第一蜗轮转动而转动的第一丝杠,每个所述第一丝杠上螺纹配合有一个可上下滑动的滑动板,每个所述滑动板的左右两端的上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连接有一根可转动的防尘棚骨架,每个所述固定杆的左右两侧设有一个可转动的牵拉杆,每个所述牵拉杆的的下端与对应的固定杆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牵拉杆的的上端与
对应的防尘棚骨架的下侧铰接,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防尘棚,每个所述防尘棚与对应的防尘棚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杠、滑动板、固定杆、防尘棚骨架、牵拉杆相互配合形成防尘棚可收展的结构,所述第一蜗杆的后侧设有一个可前后移动的斜齿条,斜齿条的左侧啮合有斜齿轮,斜齿轮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可随斜齿轮转动的第一转动杆,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操作台,操作台下部的左右两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一转动杆转动的第二转动杆,每个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内侧各设有一个可随第二转动杆转动的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和对应的第二转动杆相互配合形成操作台可升降的结构,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后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二转动杆转动的第三转动杆,所述壳体的上侧设有可随第三转动杆转动而翻转的锻炼宣讲一体台,所述右侧的第二转动杆的前部设有可随第二转动杆转动的第一带轮,所述操作台前侧设有可随第一带轮转动而开合的挡板,所述第一蜗轮、第一蜗杆、第一丝杠、固定杆、防尘棚骨架、牵拉杆、斜齿轮、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第三转动杆、第一带轮相互配合形成操作台、防尘棚、挡板和锻炼宣讲一体台联动的结构,所述锻炼宣讲一体台的前侧设有恢复锻炼机构,锻炼宣讲一体台的后侧设有胸腔穿刺引流模型和引流瓶原理模拟模型,所述壳体的前侧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内设有一个拉簧,拉簧的上端与进气管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前侧设有一个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刻度尺,所述进气管、拉簧、滑块、第一滑动槽内和刻度尺相互配合形成引流状况可视的结构。
5.优选的,所述摆动杆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蜗轮,第二蜗轮的左侧啮合有第二蜗杆,第二蜗杆的上端设有一个切换电机,所述切换电机、和摆动杆相互配合形成摆动轴可沿弧形孔滑动的结构,所述牵拉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v形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与第二连杆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限位框的上侧铰接,所述v形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v形杆的上端与引流瓶放置框固定连接,所述v形杆的中部与壳体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左侧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前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基座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的前侧固定有导向杆,所述第一蜗杆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左侧设有可转动第一间歇齿轮,所述第一间歇齿轮的前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一间歇齿轮转动的第二间歇齿轮,第二间歇齿轮的上侧啮合有第二间歇齿条,所述第二间歇齿轮的下侧啮合有第三间歇齿条,所述第二间歇齿条和第三间歇齿条的左部均设有一个管腔,每个所述管腔的左端与负压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管腔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活塞,每个所述第一活塞的右侧与对应的第二间歇齿条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间歇齿轮的上侧啮合有第一间歇齿条,第一间歇齿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轨道,所述导向杆可在环形轨道内上下滑动,所述导向杆、环形轨道、第一间歇齿条、第一间歇齿轮和第二间歇齿轮相互配合形成第一间歇齿条和第二间歇齿条交替往复运动的结构,所述负压腔的右侧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每个所述出气孔均与对应的管腔连通,每个所述出气孔上均设有一个第一单向阀,每个所述管腔的前部的下侧均开设有一个排气孔,每个所述排气孔上均设有一个第二单向阀。
7.优选的,所述第一蜗轮的下侧固定有一个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下端固定有一个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后侧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的后侧固定套装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的后
侧啮合有可转动的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同轴转动的第五锥齿轮,每个所述第五锥齿轮的外侧啮合有一个可转动第六锥齿轮,每个所述第一丝杠的下端与对应的第六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防尘棚骨架包括多个骨架板和骨架杆,每个所述骨架板与相邻的骨架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骨架杆的两端与分别与对应的骨架板铰接,每个所述牵拉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残齿轮,每个所述残齿轮的内侧啮合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壳体的上部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蜗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二丝杠,第二丝杠贯穿斜齿条的下部且与斜齿条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杠的外侧设有一个滑道,所述滑道、斜齿条和丝杠相互配合形成斜齿条可前后移动的结构,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下部固定套装有一个棘轮,棘轮的右侧设有一个可转动的棘爪,棘爪的前侧的中部固定连接一个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棘爪的后侧设有滑动筒,滑动筒的右侧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筒的前部设有可前后滑动的第一磁铁,第一磁铁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前端与棘爪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滑动筒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前侧设有电磁铁,所述固定块的后侧设有磁环,磁环的中部设有轻触开关,所述固定块的后侧设有可前后滑动的第二磁铁,第二磁铁的下侧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磁铁,所述斜齿条上侧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可与第三磁铁配合的第四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第三磁铁、第四磁铁、连接柱、固定块、滑动筒、电磁铁、第三连杆、弹簧、棘爪和棘轮相互配合形成斜齿轮限位的结构。
9.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七锥齿轮,第七锥齿轮的上侧啮合有第八锥齿轮,第八锥齿轮与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六齿轮,每个所述第六齿轮的下侧啮合有第七齿轮,每个所述第七齿轮的后侧设有同轴转动的第八齿轮,每个所述第八齿轮的内侧啮合有第九齿轮,所述第九齿轮与第五齿轮同轴转动,每个所述第五齿轮的内侧啮合有可上下滑动的圆柱形齿条,所述操作台的下侧与圆柱形齿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齿轮、圆柱形齿条和操作台相互配合形成操作台可随第五齿轮转动而升降的结构。
10.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右侧设有托盘,所述操作台的左侧设有水龙头,水龙头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波纹管,所述操作台的下侧设有水箱,水箱的左侧有脚踏阀,脚踏阀的上侧连接有第二波纹管,第二波纹管的上端与水龙头的下端连接。
11.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后端固定套装有第十一锥齿轮,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一个第十二锥齿轮,每个所述第十一锥齿与对应的第十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左右两端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可转动的第四连杆,每个所述第四连杆的上端与锻炼宣讲一体台的后侧转动连接,所述壳体后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五连杆,每个所述第五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上侧与锻炼宣讲一体台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滑槽、第五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三转动杆相互配合形成锻炼宣讲一体台可随第三转动杆转动而翻转的结构。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带轮的右侧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套装有皮带,所述第二带轮的前侧设有可转动的绳轮,绳轮的上侧设有可转动第一导向轮,第一导向轮的前侧设有可转动第二导向轮,所述绳轮、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设有拉绳,拉
绳的一端与绳轮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挡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皮带、绳轮、拉绳、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相互配合形成挡板可自动开合的结构。
13.优选的,所述恢复锻炼机构包括风车和扩胸锻炼机构,所述扩胸锻炼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弧形轨道,每个所述弧形轨道内设有可滑动的弧形滑块,每个所述弧形滑块的上侧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壳体的后侧设有一个储物柜和多个抽屉。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具有锻炼宣讲一体台,锻炼宣讲一体台合上时,该装置可作为一个讲演培训台,方便对医护人员进行胸外科引流护理相关知识的宣讲,当锻炼宣讲一体台打开后,在病人恢复后期可通过扩胸锻炼结构和风车进行吹气及扩胸恢复锻炼,辅助病人恢复;2.该装置具有联动的操作台、挡板、防尘棚和锻炼宣讲一体台,可自动打开,操作简单,且节省空间;3.该装置具有脚踏阀、水龙头和第一波纹管,医护人员做好手部清洁后可将第一波纹管出水端插入引流瓶后可通过踩脚踏阀的踏板向引流瓶内灌注生理盐水,操作简单,降低减少污染风险;4.该装置具有摆动杆、摆动轴、切换电机、第二蜗轮和第二蜗杆,当该装置打开后,摆动杆、摆动轴、第二蜗轮和第二蜗杆相互配合可使驱动电机切换从动机构的同时将引流瓶放置框自动放下,此时驱动电机可为负压腔形成负压提供动力,操作简单且减少空间占用;5.该装置具有进气管、拉簧、滑块和刻度尺,当进气管与三腔引流瓶的调压管连接后,可通过滑块的波动情况观察引流情况,无需时常弯腰观察水封瓶内的液柱变化来判断引流状态;6.该装置具有风车,常规吹气锻炼往往采取吹动面前一定距离纸张来锻炼,这种方法需要有人配合,而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该装置利用风车作为锻炼,减少外界干扰同时增加了趣味性。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不同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变形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变形后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1.图6为本发明中引流瓶放置框和摆动轴配合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中负压腔部分原理示意图。
23.图8为本发明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9为本发明中传动轴和传动杆的传动原理示意图。
25.图10为本发明中操作台升降的原理示意图。
26.图11为本发明中第一传动杆部分传动原理示意图。
27.图12为本发明图1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8.图13为本发明中水箱和脚踏阀的位置示意图。
29.图14为本发明中进气管、拉簧、滑块和刻度尺部分剖切爆炸图。
30.图15为本发明中锻炼宣讲一体台翻转原理示意图。
31.图16为本发明中骨架杆、固定板和滑动板的配合示意图。
32.图17为本发明图16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33.图18为本发明骨架杆和骨架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34.图中:1-壳体、2-基座、3-弧形孔、4-摆动杆、5-摆动轴、6-限位框、7-牵拉架、8-引流瓶放置框、9-第一齿轮、10-负压腔、11-第一蜗杆、12-第一丝杠、13-滑动板、14-固定杆、15-防尘棚骨架、16-牵拉杆、17-防尘棚、18-斜齿条、19-斜齿轮、20-第一转动杆、21-操作台、22-第二转动杆、23-第五齿轮、24-第三转动杆、25-锻炼宣讲一体台、26-第一带轮、27-挡板、29-胸腔穿刺引流模型、30-引流瓶原理模拟模型、31-进气管、32-拉簧、33-滑块、34-刻度尺、35-第二蜗轮、36-第二蜗杆、37-切换电机、38-第一连杆、39-第二连杆、40-v形杆、41-第二齿轮、42-驱动电机、43-第三齿轮、44-第四齿轮、45-导向杆、46-第一间歇齿轮、47-第二间歇齿轮、48-第二间歇齿条、49-第三间歇齿条、50-管腔、51-第一活塞、52-第一间歇齿条、53-环形轨道、54-第一单向阀、55-第二单向阀、56-第一转动轴、57-第一锥齿轮、58-第二锥齿轮、59-第二转动轴、60-第三锥齿轮、61-第四锥齿轮、62-五锥齿轮、63-第六锥齿轮、64-骨架板、65-骨架杆、66-残齿轮、67-第一齿条、68-第二丝杠、69-滑道、70-棘轮、71-棘爪、72-弹簧、73-滑动筒、74-第一磁铁、75-第三连杆、76-固定块、77-电磁铁、78-磁环、79-轻触开关、80-第二磁铁、81-连接柱、82-第三磁铁、83-第四磁铁、84-第七锥齿轮、85-第八锥齿轮、86-第六齿轮、87-第七齿轮、88-第八齿轮、89-第九齿轮、90-圆柱形齿条、91-托盘、92-水龙头、93-第一波纹管、94-水箱、95-脚踏阀、96-第二波纹管、97-第十一锥齿轮、98-第十二锥齿轮、99-第四连杆、100-第五连杆、101-滑槽、102-滑动杆、103-第二带轮、104-绳轮、105-第一导向轮、106-第二导向轮、107-风车、108-弧形轨道、109-把手、110-储物柜、111-抽屉、112-第一蜗轮。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1-18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6.实施例一,由图1-6、图9、图14和图16给出,包括壳体1,为了足引流护理各个阶段的需求,且该装置也可以作为宣讲装置为医护人员讲解胸外科引流相关知识,所述壳体1内设有一个基座2,所述基座2上开设有一个弧形孔3,所述基座2的后侧连接有一个可转动的摆动杆4,摆动杆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可沿弧形孔3滑动的摆动轴5,摆动轴5的前端设有可上下滑动的限位框6,限位框6的上侧铰接有牵拉架7,牵拉架7的上侧铰接有可转动的引流瓶放置框8,所述摆动杆4、摆动轴5、限位框6和牵拉架7相互配合形成引流瓶放置框8可收放的结构,所述摆动轴5上套装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的左侧设有负压腔10,可提供负压为负压引流提供所需的负压,所述第一齿轮9的右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一齿轮9转动的第一蜗杆11,第一蜗杆11的右侧啮合有一个第一蜗轮112,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可随第一蜗轮112转动而转动的第一丝杠12,每个所述第一丝杠12上螺纹配合有一个可上下滑动的滑动板13,每个所述滑动板13的左右两端的上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杆14,每个所述固定杆14的上端连接有一根可转动的防尘棚骨架15,每个所述固定杆14的左右两侧设有一个可转动的牵拉杆16,每个所述牵拉杆16的的下端与对应的固定杆14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牵拉杆16的的上端与对应的防尘棚骨架15的下侧铰接,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防尘棚17,每个所述防尘棚17与对应的防尘棚骨架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杠12、滑动板13、固定杆14、防尘棚骨架15、牵拉杆16相互配合形成防尘棚17可收展的结构,所
述第一蜗杆11的后侧设有一个可前后移动的斜齿条18,斜齿条18的左侧啮合有斜齿轮19,斜齿轮19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可随斜齿轮19转动的第一转动杆20,所述壳体1内设有一个操作台21,操作台21下部的左右两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一转动杆20转动的第二转动杆22,每个所述第二转动杆22的内侧各设有一个可随第二转动杆22转动的第五齿轮23,所述第五齿轮23和对应的第二转动杆22相互配合形成操作台21可升降的结构,所述第二转动杆22的后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二转动杆22转动的第三转动杆24,所述壳体1的上侧设有可随第三转动杆24转动而翻转的锻炼宣讲一体台25,所述右侧的第二转动杆22的前部设有可随第二转动杆22转动的第一带轮26,所述操作台21前侧设有可随第一带轮26转动而开合的挡板27,所述第一蜗轮112、第一蜗杆11、第一丝杠12、固定杆14、防尘棚骨架15、牵拉杆16、斜齿轮19、第一转动杆20和第二转动杆22、第三转动杆24、第一带轮26相互配合形成操作台21、防尘棚17、挡板27和锻炼宣讲一体台25联动的结构,所述锻炼宣讲一体台25的前侧设有恢复锻炼机构28,在患者护理恢复后期可进行锻炼,辅助病人更快恢复,锻炼宣讲一体台25的后侧设有胸腔穿刺引流模型29和引流瓶原理模拟模型30,当该装置未打开时,该装置可作为一个宣讲台,医护人员借助胸腔穿刺引流模型29为其他医护人员讲解穿刺引流相关知识,还可借助引流瓶原理模拟模型30为需要的医护人员讲解三腔引流瓶原理,方便医护人员为病人更换引流瓶和判断引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并及时做出应对,所述壳体1的前侧设有进气管31,进气管31内设有一个拉簧32,拉簧32的上端与进气管31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拉簧3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块33,滑块33的前侧设有一个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刻度尺34,所述进气管31、拉簧32、滑块33、第一滑动槽内和刻度尺34相互配合形成引流状况可视的结构,患者进行引流护理时,调压瓶内会始终有气泡产生,将调压管与进气管31相连,滑块33会向下滑动,因患者呼吸时水封瓶内液柱会有水柱波动并伴随有气体排出,因此调压管内进气量会周期性变化,进气管31内空气流速会不同,单位时间内进入空气增加,滑块33会向下滑动,拉簧32扩张,当单位时间内进入空气减少,空气流通对滑块33向下的力会减小,拉簧32释放势能收缩,拉动滑块33向上滑动,滑块33上下波动说明此时引流正常,波动刻度尺34,使0刻度位于波动中间位置,滑块33波动范围减小说明患者正在恢复,滑块33保持不动说明引流异常,可通过水封瓶内液面变化确定当前引流异常原因,观察方便,无需医护人员需要时常蹲下观察引流是否正常进行。
37.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6和图7给出,为了达到需要进行负压引流护理时引流瓶放置框8自动放下的目的,所述摆动杆4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蜗轮35,第二蜗轮35的左侧啮合有第二蜗杆36,第二蜗杆36的上端设有一个切换电机37,所述切换电机37、第二蜗轮35、第二蜗杆36和摆动杆4相互配合形成摆动轴5可沿弧形孔3滑动的结构,所述牵拉架7包括第一连杆38、第二连杆39和v形杆40,所述第一连杆38的上端与第二连杆39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38的下端与限位框6的上侧铰接,所述v形杆40的下端与第二连杆39的上端铰接,所述v形杆40的上端与引流瓶放置框8固定连接,所述v形杆40的中部与壳体1转动连接,切换电机37转动可带动第二蜗杆36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蜗轮35转动,第二蜗轮35转动可带动摆动杆4转动,从而带动摆动轴5在弧形孔3内滑动,当摆动杆4向左滑动时,限位框6向上滑动,第一连杆38向上移动,由于重力引流瓶放置框8带动v形杆40的上端向下转动,引流瓶可缓缓放下,v形杆40的下端可带动第二连杆39的上端向前移动,当摆动杆4向右滑动时,摆动轴5带动限位框6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38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杆
39向下移动,从而带动v形杆40的下端向下移动,从而带动v形杆40的上端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引流瓶放置框8被收起。
38.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6、图7和图8给出,为了达到方便负压引流的目的,所述第一齿轮9的左侧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二齿轮41,第二齿轮41的前侧设有驱动电机42,所述基座2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43,第三齿轮43的前侧固定有导向杆45,所述第一蜗杆11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44,摆动轴5向左滑动时,第一齿轮9向左移动,当摆动杆4移动到最左端时,此时第一齿轮9和第三齿轮43啮合,驱动电机42可带动第三齿轮43转动,当摆动杆4移动到最右端时,第一齿轮9和第四齿轮44啮合,驱动电机42可带动第四齿轮44转动,第四齿轮44的前侧固定有导向杆45,所述第三齿轮43的左侧设有可转动第一间歇齿轮46,所述第一间歇齿轮46的前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一间歇齿轮46转动的第二间歇齿轮47,第二间歇齿轮47的上侧啮合有第二间歇齿条48,所述第二间歇齿轮47的下侧啮合有第三间歇齿条49,所述第二间歇齿条48和第三间歇齿条49的左部均设有一个管腔50,每个所述管腔50的左端与负压腔10的右侧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管腔50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活塞51,每个所述第一活塞51的右侧与对应的第二间歇齿条48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间歇齿轮46的上侧啮合有第一间歇齿条52,第一间歇齿条5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轨道53,所述导向杆45可在环形轨道53内上下滑动,所述导向杆45、环形轨道53、第一间歇齿条52、第一间歇齿轮46和第二间歇齿轮47相互配合形成第一间歇齿条52和第二间歇齿条48交替往复运动的结构,所述负压腔10的右侧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每个所述出气孔均与对应的管腔50连通,每个所述出气孔上均设有一个第一单向阀54,每个所述管腔50的前部的下侧均开设有一个排气孔,每个所述排气孔上均设有一个第二单向阀55,当第一齿轮9和第三齿轮43啮合时,驱动电机42带动第二齿轮4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9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齿轮43转动,从而带动导向杆45转动,从而带动环形轨道53左右往复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间歇齿条52左右往复移动,从而带动第间歇一齿轮往复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间歇齿轮47往复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间歇齿条48和第三间歇齿条49交替在左右往复移动,当第二间歇齿条48向左移动时第三间歇齿条49向右移动,此时上侧的管腔50内空气通过上侧的第二单向阀55排出,负压腔10内空气通过下侧的第一单向阀54进入下侧的管腔50内,当第二间歇齿条48向右移动而第三间歇齿条49向左移动时,负压腔10内的空气通过上侧的第一单向阀54进入上侧的管腔50内,下侧的管腔50内空气通过下侧的第二单向阀55排出,如此往复从而使负压腔10内保持负压。
39.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9和图16-18给出,为了达到减少装置污染的目的,所述第一蜗轮112的下侧固定有一个第一转动轴56,第一转动轴56的下端固定有一个第一锥齿轮57,第一锥齿轮57的后侧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二锥齿轮58,第二锥齿轮58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转动轴59,第二转动轴59的后侧固定套装有第三锥齿轮60,第三锥齿轮60的后侧啮合有可转动的第四锥齿轮61,第四锥齿轮6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同轴转动的第五锥齿轮62,每个所述第五锥齿轮62的外侧啮合有一个可转动第六锥齿轮63,每个所述第一丝杠12的下端与对应的第六锥齿轮63固定连接,所述防尘棚骨架15包括多个骨架板64和骨架杆65,每个所述骨架板64与相邻的骨架板64转动连接,每个所述骨架杆65的两端与分别与对应的骨架板64铰接,骨架杆65的下端和对应的骨架板64的上端转动连接,其上端与上侧间隔一个的骨架板64的下部转动连接,牵拉杆16的上端与上侧第二个骨架板
64的下部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牵拉杆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残齿轮66,每个所述残齿轮66的内侧啮合有第一齿条67,所述第一齿条67与壳体1的上部固定连接,当第一齿轮9和第四齿轮44啮合时,驱动电机42带动第二齿轮4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9转动,从而带动第四齿轮44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蜗杆11转动,第一蜗杆11能带动第一蜗轮11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轴56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57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58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轴59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锥齿轮60转动,从而带动第四锥齿轮61转动,第四锥齿轮61能带动第五锥齿轮62转动,从而带动第六锥齿轮63转动,第六锥齿轮63能带动丝杠转动,从而带动滑动板13上下滑动,从而带动固定杆14、牵拉杆16和防尘棚骨架15和防尘棚17上下移动,当滑动板13上移时到残齿轮66与第一齿条67啮合时,滑动板13继续上移,第一齿条67能拨动残齿轮66转动牵拉杆16上端向内侧转动,从而带动骨架板64和骨架杆65相互配合使防尘棚17弯曲形成封闭的顶,防尘棚17上有帘子,操作完毕后可手动放下帘子,可以起到防尘减少操作台21污染的目的。
40.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由图11和图12给出,为了使该装置能更方便的使用,所述第一蜗杆1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二丝杠68,第二丝杠68贯穿斜齿条18的下部且与斜齿条18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杠68的外侧设有一个滑道69,所述滑道69、斜齿条18和丝杠相互配合形成斜齿条18可前后移动的结构,所述第一转动杆20的下部固定套装有一个棘轮70,棘轮70的右侧设有一个可转动的棘爪71,棘爪71的前侧的中部固定连接一个弹簧72,弹簧72的另一端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棘爪71的后侧设有滑动筒73,滑动筒73的右侧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筒73的前部设有可前后滑动的第一磁铁74,第一磁铁74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75,第三连杆75的前端与棘爪71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滑动筒7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6,固定块76的前侧设有电磁铁77,所述固定块76的后侧设有磁环78,磁环78的中部设有轻触开关79,所述固定块76的后侧设有可前后滑动的第二磁铁80,第二磁铁80的下侧设有连接柱81,连接柱8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磁铁82,所述斜齿条18上侧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可与第三磁铁82配合的第四磁铁83,所述第一磁铁74、第二磁铁80、第三磁铁82、第四磁铁83、连接柱81、固定块76、滑动筒73、电磁铁77、第三连杆75、弹簧72、棘爪71和棘轮70相互配合形成斜齿轮19限位的结构,第一蜗杆11转动能带动第二丝杠68转动,从而带动斜齿条18滑动,斜齿条18向后移动能带动第四磁铁83向后移动同时带动斜齿轮19转动,当第四磁铁83和第三磁铁82相互吸引后,斜齿条18继续向后移动时能通过连接柱81带动第二磁铁80向后移动,第二磁铁80与磁环78接触解除后轻触开关79上压力消失,电磁铁77磁性消失、弹簧72释放势能,带动棘爪71与棘轮70配合,并通过第三连杆75带动第一磁铁74向前移动,斜齿条18继续向前移动,滑动筒73的后端使第二磁铁80无法继续向后移动,第三磁铁82和第四磁铁83脱离,此时该装置已经打开,防尘棚17还在继续上升,斜齿条18还在继续向前,此时斜齿条18与斜齿轮19脱离啮合,棘轮70棘爪71配合防止斜齿轮19倒转,当装置要收起时,防尘棚17先变成竖直状态,防尘棚17继续向下移动,斜齿轮19此时还未与斜齿条18啮合,当斜齿条18的前端移动到滑动筒73后端位置时,此时第三磁铁82和第四磁铁83相互吸引,斜齿条18继续向前移动能通过连接柱81带动第二磁铁80向前移动,第三磁铁82和第四磁铁83之间的磁力大于第二磁铁80与磁环78的磁力,当第二磁铁80移动到与磁环78接触位置时,第二磁铁80与磁环78相互吸引,轻触按钮受到压力使电磁铁77通电,电磁铁77吸引第一磁铁74向后移动,第三连杆75向后移动,从而带动棘爪71与棘
轮70脱离配合,斜齿轮19转动的限制解除,弹簧72拉伸积攒势能,此时斜齿条18开始与斜齿啮合,斜齿条18继续向前移动,第三磁铁82和第四磁铁83脱离配合,而斜齿轮19被带动转动。
41.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9和图10给出,为了达到操作台21可升降节省空间方便操作的目的,所述第一转动杆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七锥齿轮84,第七锥齿轮84的上侧啮合有第八锥齿轮85,第八锥齿轮85与第二转动杆22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转动杆2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六齿轮86,每个所述第六齿轮86的下侧啮合有第七齿轮87,每个所述第七齿轮87的后侧设有同轴转动的第八齿轮88,每个所述第八齿轮88的内侧啮合有第九齿轮89,所述第九齿轮89与第五齿轮23同轴转动,每个所述第五齿轮23的内侧啮合有可上下滑动的圆柱形齿条90,所述操作台21的下侧与圆柱形齿条90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齿轮23、圆柱形齿条90和操作台21相互配合形成操作台21可随第五齿轮23转动而升降的结构,第一转动杆20能带动第七锥齿轮84转动,从而带动第八锥齿轮85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杆22转动,从而带动第六齿轮86转动,第六齿轮86能带动第七齿轮87转动,从而带动第八齿轮88转动,从而带动第九齿轮89转动,从而带动第五齿轮23转动,第六齿轮86、第七齿轮87、第八齿轮88和第九齿轮89配合起一个对第五齿轮23的加速作用,第五齿轮23能带动圆柱形齿条90上下滑动,从而带动操作台21升降。
42.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4和图13给出,为了达到方便更换引流瓶的目的,所述操作台21的右侧设有托盘91,可放置止血钳、u形盘、碘伏和棉签等更换引流瓶需要的用品,所述操作台21的左侧设有水龙头92,水龙头92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波纹管93,所述操作台21的下侧设有水箱94,水箱94的左侧有脚踏阀95,脚踏阀95的上侧连接有第二波纹管96,第二波纹管96的上端与水龙头92的下端连接,水箱94内灌装生理盐水,当需要向引流瓶内灌装生理盐水时只需打开水龙头92的阀门,将第一波纹管93放入引流瓶中,轻踏脚踏阀95的踏板,生理盐水即可灌入引流瓶中,无需使用漏斗,拿起生理盐水瓶向引流瓶内灌装,操作简单且减少污染,脚踏阀95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过多解释。
43.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9和图15给出,为了达到方便锻炼宣讲一体台25翻转满足不同使用情况的目的,每个所述第二转动杆22的后端固定套装有第十一锥齿轮97,所述第三转动杆24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一个第十二锥齿轮98,每个所述第十一锥齿与对应的第十二锥齿轮98啮合,所述第三转动杆24的左右两端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可转动的第四连杆99,每个所述第四连杆99的上端与锻炼宣讲一体台25的后侧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后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五连杆100,每个所述第五连杆10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滑槽101,每个所述滑槽101内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动杆102,所述滑动杆102的上侧与锻炼宣讲一体台25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102、滑槽101、第五连杆100、第四连杆99和第三转动杆24相互配合形成锻炼宣讲一体台25可随第三转动杆24转动而翻转的结构,第二转动杆22转动能带动第十一锥齿轮97转动,从而带动第十二锥齿轮98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转动杆24转动,从而带动第四连杆99转动,第四连杆99能带动锻炼宣讲一体台25的后侧先向上移动,从而使滑槽101带动第五连杆100转动,第四连杆99继续向后转动能带动第五连杆100转动同时在滑槽101内向下滑动滑动,从而使锻炼宣讲一体台25翻转打开,同理可使其翻转关闭。
44.实施例九,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和图9给出,为了达到挡板27自动打开的目
的,所述第一带轮26的右侧设有第二带轮103,所述第一带轮26和第二带轮103上套装有皮带,所述第二带轮103的前侧设有可转动的绳轮104,绳轮104的上侧设有可转动第一导向轮105,第一导向轮105的前侧设有可转动第二导向轮106,所述绳轮104、第一导向轮105和第二导向轮106之间设有拉绳,拉绳的一端与绳轮104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挡板27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轮26、第二带轮103、皮带、绳轮104、拉绳、第一导向轮105和第二导向轮106相互配合形成挡板27可自动开合的结构,第二转动杆22能带动第一带轮26转动,第一带轮26能通过皮带带动第二带轮103转动,第二皮带能带动绳轮104转动,绳轮104转动能收放拉绳,第一导向轮105和第二导向轮106起一个导向作用,从而拉拽挡板27开合。
45.实施例十,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4给出,为了达到更好的实现引流护理及宣讲的目的,所述恢复锻炼机构28包括风车107和扩胸锻炼机构,患者引流护理后期需要一定的运动和吹气锻炼,所述扩胸锻炼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弧形轨道108,每个所述弧形轨道108内设有可滑动的弧形滑块,弧形滑块与弧形轨道108之间的摩擦力稍大,每个所述弧形滑块的上侧转动连接有把手109,患者引流护理后期,可向后拉动把手109,把手109能带动弧形滑块在弧形轨道108内滑动,患者向下拉动把手109时,深吸气尽可能扩展胸部,向上推把手109时呼吸使风车107转动,从而进行呼吸锻炼和扩胸运动加快病人康复,所述壳体1的后侧设有一个储物柜110和多个抽屉111。
46.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当需要作为宣讲装置时,该装置处于关闭状态,该装置可作为一个讲桌,医护人员借助胸腔穿刺引流模型29为其他医护人员讲解穿刺引流相关知识,还可借助引流瓶原理模拟模型30为需要的医护人员讲解三腔引流瓶原理,当需要进行引流护理时,将驱动电机42通电,驱动电机42可带动第二齿轮41转动,从而通过第一齿轮9带动第四齿轮44转动,第四齿轮44能带动第一蜗杆11转动,第一蜗杆11能带动第一蜗轮11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轴56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57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58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轴59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锥齿轮60转动,从而带动第四锥齿轮61转动,第四锥齿轮61能带动第五锥齿轮62转动,从而带动第六锥齿轮63转动,第六锥齿轮63能带动丝杠转动,从而带动滑动板13上下滑动,从而带动固定杆14、牵拉杆16和防尘棚骨架15和防尘棚17上下移动,与此同时,第一蜗杆11转动能带动第二丝杠68转动,从而带动斜条滑动,斜齿条18向后移动能带动斜齿轮19转动的同时带动第四磁铁83向后移动,斜齿轮19转动能带动第一转动杆20转动,第一转动杆20能带动第七锥齿轮84转动,从而带动第八锥齿轮85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杆22转动,从而带动第六齿轮86转动,第六齿轮86能带动第七齿轮87转动,从而带动第八齿轮88转动,从而带动第九齿轮89转动,从而带动第五齿轮23转动,第六齿轮86、第七齿轮87、第八齿轮88和第九齿轮89配合起一个对第五齿轮23的加速作用,第五齿轮23能带动圆柱形齿条90上下滑动,从而带动操作台21上升,第二转动杆22转动还能带动第十一锥齿轮97转动,从而带动第十二锥齿轮98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转动杆24转动,从而带动第四连杆99转动,第四连杆99能带动锻炼宣讲一体台25的后侧先向上移动,从而使滑槽101带动第五连杆100转动,第四连杆99继续向后转动能带动第五连杆100转动同时在滑槽101内向下滑动滑动,从而使锻炼宣讲一体台25翻转打开,第二转动杆22转动还能带动第一带轮26转动,第一带轮26能通过皮带带动第二带轮103转动,第二皮带能带动绳轮104转动,绳轮104转动能松开拉绳,第一导向轮105和第二导向轮106起一个导向作用,拉绳拉力取消,从而使挡板27因重力作用换换放下,斜齿轮19继续向后移动时,当第四磁铁83和
第三磁铁82相互吸引后,斜齿轮19继续向后移动能通过连接柱81带动第二磁铁80向后移动,第二磁铁80与磁环78接触解除后轻触开关79上压力消失,电磁铁77磁性消失,弹簧72释放势能,弹簧72带动棘爪71与棘轮70配合,并通过第三连杆75带动第一磁铁74向前移动,此时该装置已经打开,防尘棚17还在继续上升,斜齿条18继续向后移动,滑动筒73的后端使第二磁铁80无法继续向后移动,第三磁铁82和第四磁铁83脱离,斜齿条18继续向前,此时斜齿条18与斜齿轮19脱离啮合,棘轮70棘爪71配合防止斜齿轮19倒转,当滑动板13上移时到残齿轮66与第一齿条67啮合时,滑动板13继续上移,第一齿条67能拨动残齿轮66转动牵拉杆16上端向内侧转动,从而带动骨架板64和骨架杆65相互配合使防尘棚17弯曲形成封闭的顶,打开水龙头92阀门,将第一波纹管93放入引流瓶中,轻踏脚踏阀95的踏板,生理盐水即可灌入引流瓶中,无需使用漏斗,拿起生理盐水瓶向引流瓶内灌装,操作完成后可手动放下防尘棚17帘子,防止污染,使切换电机37通电,切换电机37转动可带动第二蜗杆36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蜗轮35转动,第二蜗轮35转动可带动摆动杆4转动,从而带动摆动轴5在弧形孔3内滑动,当摆动杆4向左滑动时也在向上移动,由于重力引流瓶放置框8带动v形杆40的上端向下转动,限位框6向上滑动,第一连杆38向上移动,引流瓶放置框8可缓缓放下,v形杆40的下端可带动第二连杆39的上端向前移动,于此同时第一齿轮9被带动跟随摆动轴5摆动,当引流瓶放置框8放下时,第一齿轮9和第三齿轮43啮合,此时打开驱动电机42,驱动电机42带动第二齿轮4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9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齿轮43转动,从而带动导向杆45转动,从而带动环形轨道53左右往复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间歇齿条52左右往复移动,从而带动第间歇一齿轮往复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间歇齿轮47往复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间歇齿条48和第三间歇齿条49交替左右往复移动,当第二间歇齿条48向左移动时第三间歇齿条49向右移动,此时上侧的管腔50内空气通过上侧的第二单向阀55排出,负压腔10内空气通过下侧的第一单向阀54进入下侧的管腔50内,当第二间歇齿条48向右移动而第三间歇齿条49向左移动时,负压腔10内的空气通过上侧的第一单向阀54进入上侧的管腔50内,下侧的管腔50内空气通过下侧的第二单向阀55排出,如此往复从而使负压腔10内保持负压,将引流瓶放在引流瓶放置框8上,负压端与负压腔10相连,调压管与连接管连通,滑块33会向下滑动,因患者呼吸时水封瓶内液柱会有水柱波动并伴随有气体排出,因此调压管内进气量会周期性变化,进气管31内空气流速会不同,单位时间内进入空气增加,滑块33会向下滑动,拉簧32扩张,当单位时间内进入空气减少,空气流通对滑块33向下的力会减小,弹簧72释放势能收缩,拉动弹簧72向上滑动,弹簧72上下波动说明此时引流正常,波动刻度尺34,使0刻度位于波动中间位置,滑块33拨动范围减小说明患者正在恢复,滑块33保持不动说明引流异常,可通过水封瓶内液面变化确定当前引流异常原因,患者引流护理后期,可向后拉动把手109,把手109能带动弧形滑块在弧形轨道108内滑动,患者向下拉动把手109时,深吸气尽可能扩展胸部,向上推把手109时呼吸使风车107转动,从而进行呼吸锻炼和扩胸运动加快病人康复,同理,可控制切换电机37通电先收回引流瓶放置框8后,使该装置被重新合上。
47.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引流护理各个阶段的需求的问题,具有锻炼宣讲一体台,达到了既可以作为宣讲台对医护人员进行胸外科胸腔引流知识的宣教,又可以作为锻炼台在病人恢复后期进行辅助锻炼的目的,有助于病人的恢复,具有联动的操作台、挡板、防尘棚和锻炼宣讲一体台,既达到了操作简单,打开方便的目的,又达到了节省空间、减少污染的目
的,具有脚踏阀和第一波纹管,达到了引流瓶的生理盐水添加方便、干净卫生的功能。
4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