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肺结节穿刺定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0038发布日期:2022-09-21 00:3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肺结节穿刺定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组织穿刺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肺结节穿刺定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临床用于肺结节的定位丝有乳腺定位用的hook wire,但该定位装置定位后因临时性植入移位而导致气胸;专利公开号为“cn 20151049730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肺肿瘤定位针,与乳腺定位用的hook wire相比较,减少了移位和脱落以及气胸问题,但未能解决医生在临床使用中定位不准和无法重复定位问题,故造成肺组织切除过多、创伤过大等临床问题,其次,丝绳选用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强度不够,且在手术中容易被电凝刀熔断,导致丝绳与端头分离,从而造成定位失效,增加术后组织切片检查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高临床使用肺结节定位的准确性,以及实现可重复定位。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用于肺结节穿刺定位的装置,包括导引针、直针导向管、定位丝、推入针、定位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针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定位帽,所述导引针的内部插接有直针导向管,所述直针导向管的内部设置有定位丝,所述直针导向管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推入针,使用前推入针单独放置,所述推入针配合导引针和直针导向管使用,用于端头释放后,将定位丝推入组织内。
6.所述定位丝包括端头,端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端子,端头通过端子固定连接丝绳,所述端头两端为尖头结构,所述端子为医用金属或医用高分子管材,所述丝绳采用镍钛记忆合金或钛合金材质。
7.所述端头为圆形。
8.所述端头为宝塔状。
9.所述端头为双钩状。
10.所述直针导向管包括导向管,导向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针针座,且直针针座为鲁尔接头,可与注射器连接,直针针座的中部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导向管与圆形孔连通。
11.所述推入针包括鲁尔盖帽,鲁尔盖帽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推入棒。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导引针带有医用直通阀,能有效固定直针导向管,无外力作用下,防止直针导向管在导引针针管内自由滑动,从而避免因意外触发引起的端头释放。
14.为避免定位丝与组织结合后因锚定力不足引发的移位、脱钩等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三种端头结构,分别是圆形、宝塔状和双钩状结构,不但有较大的锚定力,而且增强了显影效果,更容易准确定位从而有效切除微小病灶;定位帽滑动连接在导引针针管外壁,与导引针配合使用,不仅避免了导引针倾斜错位,更进一步的增强了准确定位的功能。
15.采用定位丝加长的方式,使本装置具备可重复定位功能,从而提高了术中定位的容错率。
16.采用镍钛记忆合金或钛合金材质的丝绳,此种材质的丝绳不仅具备与高分子材质丝绳接近的柔软度,而且熔点远高于电凝刀温度,不易被熔断,同时兼顾一定刚性,不仅降低了术后组织切片检查的难度,而且有效解决了丝绳推刚性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导引针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直针导向管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推入针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定位丝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定位丝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定位丝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序号及名称:导引针1、针柄101、穿刺导引管102、医用直通阀103、直针导向管2、导向管201、直针针座202、定位丝3、端头301、端子302、丝绳303、推入针4、鲁尔盖帽401、推入棒402、定位帽5。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2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7.实施例1
28.如图1-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肺结节穿刺定位的装置,包括导引针1、直针导向管2、定位丝3、推入针4、定位帽5,所述导引针1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定位帽5,所述导引针1的内部插接有直针导向管2,所述直针导向管2的内部设置有定位丝3,所述直针导向管2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推入针4,使用前推入针4单独放置,所述推入针4配合导引针1和直针导向管2使用,用于定位丝3端头301释放后,将丝绳303推入组织内,所述定位丝3包括端头301,端头30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端子302,端头301通过端子302固定连接丝绳303,所述端子302为医用金属或医用高分子管材,所述端头301两端为尖头结构,所述丝绳303为镍钛记忆合金或钛合金材质,所述端头301为圆形,所述直针导向管2包括导向管201,导向管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针针座202,且直针针座202为鲁尔接头,可与注射器连接,直针针座202的中部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导向管201与圆形孔连通,所述推入针4包括鲁尔盖帽401,鲁尔盖帽40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推入棒402。
29.圆形端头伸展长度为10—20mm、定位丝3长度为130—320mm,丝材直径为0.3—0.6mm,连接端头的丝绳材质为镍钛记忆合金或钛合金(缆、绳),这种材质的丝绳不但柔韧
性好而且强度高,且具有较高拉伸强度,柔软度接近高分子材质的丝绳,对组织伤害小。
30.临床使用方法:通过ct找到患者肺结节处,确认穿刺角度和穿刺路径,穿刺的路径要避开血管、肺泡等重要组织和器官;测量两段距离:l1是皮肤表面至壁胸膜的距离,l2是皮肤表面至肺小结节的距离并预留5mm;根据测量距离,选择对应规格的产品;调整定位帽5位置,使定位帽5对应的导引针1刻度与测量深度l1一致;在直针针座202的尾端连接注射器,注射器中装有麻醉剂,将导引针1按照确定好的标记点穿刺至指定深度l1,即定位帽5接触皮肤表面时停止;在穿刺的过程中,医生按照穿刺的需要,在每层组织进行注射麻醉剂,穿刺至指定深度l1后,拆卸注射器;确认穿刺角度和穿刺路径无误后,将导引针1穿刺至指定深度l2;将直针导向管2推至医用直通阀103端部,定位丝3的端头301释放成型,若首次定位不准,可将直针针座202尾端的丝绳303折弯贴附于直针针座202上,用手指捏住丝绳303与直针针座202,小心缓慢将直针导向管2拉出,直至导向管201管身的标识与医用直通阀103端部平齐,端头301回收至导引针1内,然后调整角度,进行重新定位;将导引针1连同直针导向管2向上提拉至指定距离l1,单独将直针导向管2向上提拉至管身标识与医用直通阀103端部齐平,再将推入针4插入直针导向管2内,缓慢推至底部,使定位丝3的丝绳303埋入皮下组织;将导引针1、直针导向管2及其推入针4缓慢退出直至拔出体外,定位结束。
31.实施例2
32.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端头301为宝塔状。宝塔形端头伸展长度为15—25mm,定位丝3长度为130—320mm,丝材直径为0.3—0.6mm,宝塔形结构定位丝呈三维结构,不但有较大的锚定力,而且增强了显影效果,更容易准确定位从而有效切除微小病灶。连接端头的丝绳材质为镍钛记忆合金或钛合金(缆、绳),这种材质的丝绳不但柔韧性好而且强度高,且具有较高拉伸强度,柔软度接近高分子材质的丝绳,对组织伤害小。
33.临床使用方法:通过ct找到患者肺结节处,确认穿刺角度和穿刺路径,穿刺的路径要避开血管、肺泡等重要组织和器官;测量两段距离:l1是皮肤表面至壁胸膜的距离,l2是皮肤表面至肺小结节的距离并预留5mm;根据测量距离,选择对应规格的产品;调整定位帽5位置,使定位帽5对应的导引针1刻度与测量深度l1一致;在直针针座202的尾端连接注射器,注射器中装有麻醉剂,将导引针1按照确定好的标记点穿刺至指定深度l1,即定位帽5接触皮肤表面时停止;在穿刺的过程中,医生按照穿刺的需要,在每层组织进行注射麻醉剂,穿刺至指定深度l1后,拆卸注射器;确认穿刺角度和穿刺路径无误后,将导引针1穿刺至指定深度l2;将直针导向管2推至医用直通阀103端部,定位丝3的端头301释放成型,若首次定位不准,可将直针针座202尾端的丝绳303折弯贴附于直针针座202上,用手指捏住丝绳303与直针针座202,小心缓慢将直针导向管2拉出,直至导向管201管身的标识与医用直通阀103端部平齐,端头301回收至导引针1内,然后调整角度,进行重新定位;将导引针1连同直针导向管2向上提拉至指定距离l1,单独将直针导向管2向上提拉至管身标识与医用直通阀103端部齐平,再将推入针4插入直针导向管2内,缓慢推至底部,使定位丝3的丝绳303埋入皮下组织;将导引针1、直针导向管2及其推入针4缓慢退出直至拔出体外,定位结束。
34.实施例3
35.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端头301为双钩状。双钩状端头伸展长度为2.5—12mm;定位丝3长度为130—320mm,丝材直径为0.3—
0.6mm,双钩状定位丝采用编织方式,连接端头的丝绳材质为镍钛记忆合金或钛合金(缆、绳),这种材质的丝绳不但柔韧性好而且强度高,且具有较高拉伸强度,柔软度接近高分子材质的丝绳,对组织伤害小。
36.临床使用方法:通过ct找到患者肺结节处,确认穿刺角度和穿刺路径,穿刺的路径要避开血管、肺泡等重要组织和器官;测量两段距离:l1是皮肤表面至壁胸膜的距离,l2是皮肤表面至肺小结节的距离并预留5mm;根据测量距离,选择对应规格的产品;调整定位帽5位置,使定位帽5对应的导引针1刻度与测量深度l1一致;在直针针座202的尾端连接注射器,注射器中装有麻醉剂,将导引针1按照确定好的标记点穿刺至指定深度l1,即定位帽5接触皮肤表面时停止;在穿刺的过程中,医生按照穿刺的需要,在每层组织进行注射麻醉剂,穿刺至指定深度l1后,拆卸注射器;确认穿刺角度和穿刺路径无误后,将导引针1穿刺至指定深度l2;将直针导向管2推至医用直通阀103端部,定位丝3的端头301释放成型,若首次定位不准,可将直针针座202尾端的丝绳303折弯贴附于直针针座202上,用手指捏住丝绳303与直针针座202,小心缓慢将直针导向管2拉出,直至导向管201管身的标识与医用直通阀103端部平齐,端头301回收至导引针1内,然后调整角度,进行重新定位;将导引针1连同直针导向管2向上提拉至指定距离l1,单独将直针导向管2向上提拉至管身标识与医用直通阀103端部齐平,再将推入针4插入直针导向管2内,缓慢推至底部,使定位丝3的丝绳303埋入皮下组织;将导引针1、直针导向管2及其推入针4缓慢退出直至拔出体外,定位结束。
37.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