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心理评估及干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722405发布日期:2022-07-13 00:3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心理评估及干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心理评估及干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心理评估及干预方法。


背景技术:

2.心理评估是指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共同指导下,综合运用谈话、观察、测验的方法,对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和深入分析的总称,心理评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评估是指对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评估,可以在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运用。主要用来评估行为、认知能力、人格特质和个体和团体的特性,帮助作出对人的判断、预测和决策,狭义的心理评估也叫临床评估,是指在心理临床与咨询领域,运用专业的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对来访者的心理状况、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做出相应判断,必要时做出正确的说明,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鉴定,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必要的前提和保证。
3.人们在医院做简易心理评估时,需要在心理评估装置面前输入评估信息,达到心理评估目的,但是如果评估人数较多时,在每人评估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的情况下,会造成评估效率低下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人们在医院做简易心理评估时,需要在心理评估装置面前输入评估信息,达到心理评估目的,但是如果评估人数较多时,在每人评估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的情况下,会造成评估效率低下的情况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心理评估及干预方法。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心理评估及干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测评项目,并将大量测评项目录入至测评软件内,软件根据不同领域将大量测评项目分属到不同的几个领域内,方便测评人员查询并进行测评;s2、软件自动生成二维码,测评人员利用移动设备扫描终端设备上显示的二维码,扫描后移动设备即可展示软件界面信息,并输入想要测评的领域;s3、软件收到测评人员输入的信息,并根据信息调取相关的测评题目,最后压缩多个测评题目整理成一个测评压缩包,并在移动设备进行显示;s4、测评人员打开测评压缩包,压缩包内多个测评题目展开,随后测评人员输入测评答案,输入完毕后进行提交;s5、软件分析测评答案,并针对测评答编辑干预建议,最后将干预建议生成在软件界面,测评人员通过移动设备即可查看;s6、软件根据测评答案进行深入分析,目的为更加准确的对测评人员的心里进行测评,并搜索相互测评题目,并再次整理为第二次深度测评合集;
s7、第二次深度测评合集整理完毕后,软件发送信息至移动设备,征询测评人员是否进行二次测评;s8、测评人员确认同意二次测评后,则第二次深度测评合集展开,同时测评人员进行二次测评并进行答案提交,最后软件分析第二次测评结果并再次给出评价。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2中,测评人员能够利用手机号码登录软件,并在软件中建立个人档案,后续测评信息均被录入个人档案中,在后续测评分析结果时,软件结合之前的测评结构,对测评人员的信息进行更加深度的分析,并提供更为全面的干预建议。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干预建议的内容包含文字、音乐和视频,内容全面让测评人员在查看后能够更加深入理解自己的心理评估以及便捷的进行康复训练。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2和s3中,测评题目能够被整理在一起,随后软件能够将整理在一起的题目与一个二维码关联,并将二维码在终端设备上显示,测评人员也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题目信息。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5中,所述情绪分析模型的构建步骤如下:构建情绪数据库,所述情绪数据库包含:类别、级别、情绪环境;获取测评答案,对所述测评答案进行文本特征提取,并进行标注,标注在所述情绪数据库内对应的关键特征词;根据阈值判断词语极性或者计算词汇语义的相似度;系统利用在所述情绪环境内产生的词汇语义向量对当前情绪环境内的文本进行情绪分类;根据词语极性或词汇语义的相似度,判断所述情绪环境预测测试人员情绪。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人脸辅助模型;所述人脸辅助模型构建步骤包括:所述情绪数据库内存储人脸情绪图像;获取测评人员答题过程中的人脸图像;构建生成网络和判别网络;所述生成网络通过训练得到具有不同情绪情况下的模拟人脸图像;所述判别网络将获取的人脸图像进行训练得到第一模拟人脸图像;计算根据所述第一模拟人脸图像与所述模拟人脸图像的相似度,通过查表得到人脸情绪;结合所述词语极性或词汇语义的相似度,综合判断所述情绪环境预测测试人员情绪。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软件支持批量导入多个被测者输入想要测评的领域,批量生成二维码供被测者测评。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软件针对多个输入的领域按照输入顺序进行依次编号,例如1、2、3、4、5等等,在批量生成二维码后按照顺序对多个二维码进行依次编号,例如a1、a2、a3、a4、a5等等,领域编
号与二维码编号相互对应,测评人员根据自己输入领域的编号信息扫描对应编号的二维码获取题目。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软件能够限制需要测评的人次数量。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软件采用四级登陆方式,超级管理员、分账户、子账户和测评人员,每级登陆测试端口均可通过二维码登陆,在利用手机号码登录后能够生成账号和密码,后续也能够通过账号和密码登陆。
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通过在评估装置内设置软件,利用软件生成二维码,二维码作为一种信息传递载体,能够同时发送给不同的测评者,让测评者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心理测评,提高了测评速度,也提高了心里干预便捷性,同时也保护了测评者的个人隐私。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的情绪分析模型构建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的人脸辅助模型构建流程图。
18.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心理评估及干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测评项目,并将大量测评项目录入至测评软件内,软件根据不同领域将大量测评项目分属到不同的几个领域内,方便测评人员查询并进行测评;s2、软件自动生成二维码,测评人员利用移动设备扫描终端设备上显示的二维码,扫描后移动设备即可展示软件界面信息,并输入想要测评的领域,测评人员能够利用手机号码登录软件,并在软件中建立个人档案,后续测评信息均被录入个人档案中,在后续测评分析结果时,软件结合之前的测评结构,对测评人员的信息进行更加深度的分析,并提供更为全面的干预建议,所述干预建议的内容包含文字、音乐和视频,内容全面让测评人员在查看后能够更加深入理解自己的心理评估以及便捷的进行康复训练;s3、软件收到测评人员输入的信息,并根据信息调取相关的测评题目,最后压缩多
个测评题目整理成一个测评压缩包,并在移动设备进行显示;所述s2和s3中,测评题目能够被整理在一起,随后软件能够将整理在一起的题目与一个二维码关联,并将二维码在终端设备上显示,测评人员也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题目信息s4、测评人员打开测评压缩包,压缩包内多个测评题目展开,随后测评人员输入测评答案,输入完毕后进行提交;s5、软件分析测评答案,并针对测评答编辑干预建议,最后将干预建议生成在软件界面,测评人员通过移动设备即可查看;s6、软件根据测评答案进行深入分析,目的为更加准确的对测评人员的心里进行测评,并搜索相互测评题目,并再次整理为第二次深度测评合集;s7、第二次深度测评合集整理完毕后,软件发送信息至移动设备,征询测评人员是否进行二次测评;所述软件支持批量导入多个被测者输入想要测评的领域,批量生成二维码供被测者测评,软件针对多个输入的领域按照输入顺序进行依次编号,例如1、2、3、4、5等等,在批量生成二维码后按照顺序对多个二维码进行依次编号,例如a1、a2、a3、a4、a5等等,领域编号与二维码编号相互对应,测评人员根据自己输入领域的编号信息扫描对应编号的二维码获取题目。
21.s8、测评人员确认同意二次测评后,则第二次深度测评合集展开,同时测评人员进行二次测评并进行答案提交,最后软件分析第二次测评结果并再次给出评价。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5中,所述情绪分析模型的构建步骤如下:构建情绪数据库,所述情绪数据库包含:类别、级别、情绪环境;获取测评答案,对所述测评答案进行文本特征提取,并进行标注,标注在所述情绪数据库内对应的关键特征词;根据阈值判断词语极性或者计算词汇语义的相似度;系统利用在所述情绪环境内产生的词汇语义向量对当前情绪环境内的文本进行情绪分类;根据词语极性或词汇语义的相似度,判断所述情绪环境预测测试人员情绪。
23.具体地,情绪数据库内存储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情绪环境;根据测评答案提取的文本特征标注情绪触发词,根据预设阈值判断词语极性或者计算词汇语义的相似度,结合情绪环境进行预测测评人员情绪。
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人脸辅助模型;所述人脸辅助模型构建步骤包括:所述情绪数据库内存储人脸情绪图像;获取测评人员答题过程中的人脸图像;构建生成网络和判别网络;所述生成网络通过训练得到具有不同情绪情况下的模拟人脸图像;所述判别网络将获取的人脸图像进行训练得到第一模拟人脸图像;计算根据所述第一模拟人脸图像与所述模拟人脸图像的相似度,通过查表得到人脸情绪;结合所述词语极性或词汇语义的相似度,综合判断所述情绪环境预测测试人员情
绪。
25.具体地,将情绪数据库中存储的真实人脸图像进行模型,得到模拟人脸图像,将获取的测评人员的人脸图像进行模型得到第一模拟人脸图像,通过第一模拟人脸图像和模拟人脸图像的对比,降低对比难度,最后在结合词语极性或词汇语义的相似度,综合判断所述情绪环境预测测试人员情绪。
26.本实施例中:1、软件能够限制需要测评的人次数量;2、所述软件采用四级登陆方式,超级管理员、分账户、子账户和测评人员,每级登陆测试端口均可通过二维码登陆,在利用手机号码登录后能够生成账号和密码,后续也能够通过账号和密码登陆。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