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正邪不干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61574发布日期:2022-07-30 13:4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内正邪不干丸
1.本技术是申请日为2017年05月25日、申请号为201710412581.3、发明名称为《内正邪不干丸》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内正邪不干丸。


背景技术:

3.方源在中国中医经典必读丛书《伤寒论》,该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市泰锐印刷有限公司印刷,汉代张仲景述、杨金萍等点校于北京2006.10出版。该书138、152、164——《四逆汤》。
4.本人在50多年的临床验证运用中,以《四逆汤》为基础加入红参、桂枝、柴胡、茯苓、苍术,在临床各科中凡属诸阳正衰医案确属奇效,出于同情患者及将祖国医学发扬光大,造福人类的目地出发,这就是本人的思想动机,以上方子书籍是背景技术。本着继承前人成功的经验,吸取在临床治疗中成功经验,站在历史的高度,撷取当代科学理论与成果,对每一味中药进行分析提练,失误的教训,加减使其理论、效验体系沿着科学轨道顺利前行,让天下患者,早日康复,延年益寿。


技术实现要素:

5.内正邪不干丸
6.一、方源:中国中医经典必读丛书《伤寒论》,该书于2006年10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出版。
7.二、药物组成:在《四逆汤》(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折合为45g,东汉时的一两按目前的公制一两等于15.625g)增加本人发明的红参一两、桂枝二两、柴胡二两、茯苓三两、苍术二两。
8.三、功效:回阳救逆,扶正祛邪。
9.四、主治:经常反复伤风(感冒),遇冷流清涕,长期手足、背心冷,胃肠、腹痛,喜温喜按,近热痛减,胃痛泛酸水,遇冷咳嗽,寒哮喘息,舌苔白腻,痰液均为白色泡泡痰,一身骨节疼痛,肢端麻木,下肢水肿,痛经难忍,面色苍白,遇冷头痛,血寒、血流不畅之冠心痛,各种慢性肝炎(中医属阴黄),诸阳正衰等症。
10.五、禁忌事项:服药期间忌用一切消炎之抗生素西药及一切清热退火之中药及中药制成品成药,忌食水产品食物。
11.六、药理研究:
12.1、炙甘草(异名)美草蜜甘,国老,粉草
13.基源: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中药大辞典》(以下简称中药典)上788页,第二版于2005.12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2.19次印刷。
14.药理:抗微生物作用,甘草浸出液体外抑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乙型链球菌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制剂有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主要活性成分甘草酸与甘草次酸,可能抑制肾脏β羟甾脱氢酶而起效。
15.药性:甘,平,归脾、胃、心、肺经。
16.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倦怠食少,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心悸,脏燥,肺痿咳嗽,生用治咽喉肿痛,疮痈肿毒,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17.2、人参:
18.基源:为五加科属植物人参的根。
19.药理:异名,人衔,鬼盖,黄参,玉参。
20.药性:甘,微苦,微温。归肺、脾、心、肾经。
21.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主治气虚欲脱,劳伤虚损,倦怠,纳呆,呕吐,大便滑泄,气短自汗,久咳虚喘,消渴失眠,惊悸健忘,阳痿尿频,崩漏等一切气虚伤津之证,详见以上《药典》上册42~45页。
22.3、干姜:异名,白姜,筠姜。
23.基源:为姜科属植物根茎干燥品。
24.成分:干姜油含挥发成分,α姜烯等。
25.药理:镇静作用,镇痛作用,抗炎作用,对心血管作用,抗凝血作用,对肾上腺皮质的影响,对消化系统作用,抗缺氧作用。
26.药性:归脾、胃、心、肺经。
27.功能主治:《药典》及前贤未发现的是干姜,生姜能解毛莨科(乌头类)及天南星科的药中毒,本人屡试屡验,使中毒者化险为夷《药典》上册98~101页。
28.4、附子
29.基源:为毛莨科及乌头属植物乌头(栽培品)的侧根(子根)(原植物)参见“川乌头”条。
30.成分:附子含生物碱类: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塔拉乌头胺和乌胺,异飞燕草碱,去氧乌头碱,尿嘧啶,江油乌头碱等。
31.药理: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强心作用,附子强心成分主要有消旋去甲基乌药碱,棍掌碱氯化物,去甲猪毛菜碱等;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抗休克作用;抗炎作用;抑瘤作用。
32.药性:辛、甘、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33.功能主治:回阳救逆,散寒除湿。主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脾,阴疸疮漏及一切沉寒固冷之疾
……
34.禁忌:阴虚阳盛,真热假寒及孕妇禁服,不宜以白酒为引。本品用之不当,可引起中毒!可参照川乌头条《药典》上册1670~1674页。
35.5、柴胡:异名,茈胡,山菜,柴草。
36.基源: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柴胡或狄叶柴胡的根。
37.原植物:1、柴胡又名硬苗柴胡(东北),狗头柴胡(山东)属多年生草本又分南柴胡、北柴胡。
38.成分:柴胡根含挥发油,邻甲氧基苯酚,庚内脂,癸内脂,丁香油酚,烷酸内脂甲苯酚。
39.药理:抗炎作用,抗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解热作用使体温下降。
40.功能主治:镇定作用,镇痛作用,镇咳作用,其效果与磷酸可待因7.6mg/kg相近;对肝脏的作用,醋炙柴胡和醋拌柴胡能显著降低四氯化碳,中毒小鼠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有轻度减轻肝脏损伤作用;对胃肠道作用,柴胡皂苷能兴奋离体肠平滑肌,旦不为阿托品所对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对血脂的影响,提高刀豆球蛋白。5、抗菌及抗病毒作用;《衷中参西录》柴胡味微苦,性平,禀少阳生发之气,为足少阳主药,而兼治足厥阴,肝气不舒畅者此能舒之,胆火甚炽盛者,此能散之;至外感在少阳者,又能助其传输以透膈升出之,故《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寒热,寒者少阳外感之邪也,又谓其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诚以五行之理,木能疏土,为柴胡喜达少阳之木气,则少阳之气自能通胃气之郁,而其结气饮食积聚自消化也。《药典》下册2569~2574页。
41.6、桂枝,异名柳桂(神农本草)
42.基源:为樟科属植物肉桂的嫩枝。(原植物)参见“肉桂”条。
43.成分:含挥油、桂皮醛、莱甲酸苄酯、乙酸肉桂脂、菖蒲烯、香豆素等等
……

44.药理:抗菌、抗病毒作用;镇静抗惊厥作用;抗炎作用;对血管血液作用。
45.药性:辛,甘、温。归膀胱、心、肺经。
46.功能主治:散寒解表,温经能阳。主治风寒表证,寒温痛痺,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瘕瘕结块,胸痺,心悸,痰饮,小便不利;《药典》下册2521~2524页。
47.7、茯苓:异名茯兔松腴、不面、松薯,松苓松木薯。
48.基源:为多孔菌科孔属真菌茯苓菌核。
49.成分:菌核含多种成分,三萜类:茯苓酸、羟基齿孔酸、茯酸甲脂等。
50.药理:利尿作用25%茯苓醇浸剂经正常兔腹腔注射0.5g/kg,出现利尿作用。;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预防胃溃疡;肝损伤;抗癌作用;免疫增加作用等。
51.药性:甘,淡,平,归心、脾、肺、肾经。
52.主治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泄泻,心悸不眠,失眠健忘,遗精白浊。《药典》上册2152~2155页。
53.8、苍术:(本草衍义)异名:山精,仙术
54.基源:为菊科苍术属植物,茅苍术,北苍术,关苍术的根茎。
55.成分:茅苍根茎含挥发油;蒈烯(2~cayene)1
·3·4·5·6·
7~六氢~2.5.5~三甲基~2h~2,4α桥亚乙基萘、异丙醇葡萄糖苷等。
56.药理: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胃炎、胃溃疡作用,对胃肠有调节作用;对肝脏的影响,能明显促进肝蛋白的合成,苍术及其所含苍术醇、苍术酮,有明显的预防肝细胞保护作用;对血糖的降低作用。
57.药性:对消化系统作用;胃肠运动;对血糖作用;抗缺氧作用;对烟碱(n)受体的阴断作用;抗心律失常作用;对肝脏能明显促进肝蛋白合成,对肝细胞损害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58.药性: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59.功能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主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胸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痛身重,痺证湿胜,肢节酸痛重着,痿躄,夜盲。
具体实施方式
60.严格按配方精选所需中药材,未霉变、无杂质、无虫蛀、无农药残留物、无重金属等污染之中药材,除附子需经食盐或:《香港新闻出版及医药出版社》联合于1999年1月1日次印刷《世界传统医药研究》一书第220页《谈附子、川乌、草乌的亲缘关系》一文,又一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于2000年5月第一版书名《中华名医高新诊疗通鉴》一书《谈附子、川乌、草乌亲缘关系及功用》一文1098页,该书668~669页计怀安文《肝肾同源话附子三则》该书张俊庭主编,于中国北京、附子中的乌头碱为剧毒,主产四川江油县中坝镇,次产于陕西临川地界。含主要成分为乌头碱、乌头胺。
61.药理:强心作用,抗心肌缺血缺氧,对血压、血管的影响是改善胸主动脉内膜高压性损害;附子对多种休克有明显防治效果。
62.经注制后所含乌头碱大大降低,可贵的是乌头碱转化为毒性极轻的乌头胺。
63.乌头胺的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中止痛、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瘘、宫寒、心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心力衰竭、水肿、冷哮、四肢冷感、背心冷之肺气肿、肺心病,心肌缺血,大脑缺血缺氧,虚寒痛经,凡诸阳虚症均可用之。乌头胺直接兴奋下丘脑crf神经细胞,于一切阳虚(缺火诸症)三分钟起效疗效确切,从中国中医传统角度而言:“附子是水中之火以鼓舞肾气,亦导龙归海之妙法”,肾阳虚其反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尿羟皮质类固醇值明显低下,经温补肾阳的治疗可以恢复正常值,附子功不可没。《中华名医高新诊疗通鉴》一书(668~669页)。
64.其他八味中药材混合进行烘燥后待冷却后进粗筛粉碎,次后再次反复混合均匀反复用细筛粉碎后用2~3%的小麦面糊浆调均揉成面包未蒸之前物状,进入水泛丸机制丸,成品再进入烘燥进行灭菌干燥,根据药物所需温度而定干燥成品再进行所规格,灌瓶包装,最后进入放射消毒即可。
65.1、中医中药有奇到之处,紧紧抓住五行学说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生克乘侮”因果关系去剖析,中药凡是归火的均能回阳救逆,凡是四肢冰冷、背心冷、舌苔白厚祉一气尚存,未断气,心脏未全停跳动之厥逆诸证均可复生。
66.《内正邪不干丸》专阳虚正弱而设计,专为正气虚损而设计,阳气不足诸证,不论老、中、青、妇儿皆可用之,特别是经抗生素、各类消炎药,输液打针,清热祛火之中药无效者特别显著。从配方而言:以附子配桂枝在于温补水中之火——肾中真阳,肾为水脏为水,心为火这就是水火相济,(换成现代医学而言,肾中肾上腺催于正常运转),古人云:“益火之源以消阴霉”,干姜炙甘草二术以资中洲辐射四肢百骸(四肢又为诸阳之本),这样先之肾,后天之脾均顾及,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一切活动能量之本,心火起动的发动机,其是真阴真阳均在肾上,水火不能相济(制约)桂附配干姜助阳如虎添翼。炙甘草红参大补元气是固元培本,人参、炙甘草、茯苓以缓,姜桂附之过烈,使阴阳互根之意,桂枝与柴胡是发汗解肌,沟通心肾水火相济,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二术祛湿除满,苍术升清茯苓安神安心(心主神明),茯苓又淡渗利水,二术一上一下相得益彰。人参与炙甘草益气护阴,如此组方疗效范围之广,效如桴鼓。
67.凡是燥湿利尿的中药,均可去湿去毒,细菌就无处藏身,湿一去细菌就失去了生存的环境,鸡蛋得适当的温度可孵出小鸡,没有适当的温度就不行,高温低温均不行,适当二字是所需温度,植物没有适当的温度及水分就萌发不了芽,这就中医中药的奥秘所在。
68.中医所指毒(包括疫病学)就现代的细菌,疫就是现代的病毒(传染病),也就现代传染性慢性肝炎、慢性肠炎、慢性胃炎等;细菌病毒失去有条条件及环境就无法滋生、繁殖,为此正气内存邪就无法干扰,为此中医中药讲的五行相生相克、纠正偏颇、达阴阳平衡,明代名医张景岳有句至理铭言:“医道虽繁,一言弊之阴阳也”,这就是中医中药的绝对优势。
69.禁忌事项:服药期间忌食一切水产食物,寒凉食品,停服一切消炎西药如输液打针等及一切清热祛火之中药及中药制成品。
70.出现腹泻,属正常自然现象,不用恐慌,这是解冻之故,泻后稀溏大便或水泻均属正常,泻后精神倍增更觉神清气爽。
71.为什么要做成水泛丸?
72.1、中药无法溶化萃取尽的成份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及矿物质;
73.2、易溶萃取的成份是挥发性脂类,有机小分子,谷氨酸和核苷酸属游离聚合物。摘自四川《文摘周报》2014.3.7(14版)——健康专栏“口服之液的营养学”一文
74.3、每味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效应的特点,同一株植物、同一只动物,不同部位效果是不一样的,所含成份同中有异,在治病中也是同中有异,有它的共性及个性。中国的先贤们早有对联云:“橘皮橘核橘络果功各异,苏叶苏梗苏子共根效不同。”为此,配方不一样,特别是量的轻重用法而产生达到的效果也是各异的。
75.4、水泛丸其优点:服用方便,仅需饮用水即可,便于携带,属绿色天然药制剂,疗效可靠,无毒付作用,节约资源等优点。
76.实施例1
77.林某某,男,75岁,于2014年4月15日求诊于笔者,因患上呼吸道感染,在医院连续用抗生素过量所致纳差,出语如嗡丝,毫无精神,在高级医护人员护送伺候下就诊于本人,嘱其停止补液及一切抗生素治疗,仅喝中药汁即可。同年同月17日来电告之大为好转,已化险为夷。
78.实施例2
79.朱某某,女,30岁,18岁患一身骨节痛未愈,各方求治无果,于2015年5月22日求诊于笔者,一剂见效,三剂痊愈。
80.实施例3
81.李某某,女,30岁,性冷淡,于2013年11月16日就诊,自诉不许不愿老公接触,接触后全身发冷,特别严重,尤如进入广寒宫,冻得全身颤抖,需要烤熊熊大火温身才好受点(夏天也是如此),万分痛苦,噤若秋蝉,几乎闹离婚分手,用以上组方做成水泛丸而获愈。
82.实施例4
83.施某某,女,80岁,双肺肺气肿,肺纤维化改变,于2014年12月23日就诊,目前大为改善好转。
84.实施例5
85.四川彭山县西城区李某某,男,76岁,患慢支炎,肺气肿,肺阻病几十年,首诊于1989年春前来金堂县清江镇诊治,次诊于2003年在成都市五里墩就诊,三诊在原五里墩寻救打听说笔者没干了,回家养老。又于2015年5月18日赶往金堂县清江镇,巧的是我于17日回家办养老费的年审,刚返回成都的途中,收到儿媳来的电话,说已告本电话于患者两个女婿,同年同月19日由两女婿护送就诊于成都市十二桥路30号《养和堂名医》,患者如此碾转
追踪为什么?答案求疗效!求康复!一开就一年的中药做水泛丸,又于2016年春复诊,以“金匮肾气”合“三子养亲汤”加蛤蚧而愈。
86.实施例6
87.黄某某,女,55岁,于2002年5月15日在省级医院胃镜确认为食道上段食道癌晚期,于同年同月27日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全手术切除术,术后我同意化疗,回家用中医中药对症治疗,方案是回阳救逆,扶正驱邪,上述方案,于2002年6月10日出院回家,至今健在,增重了体重。
88.实施例7
89.林某某,男,37岁,四川省人民医院免疫分析报告显示消化为系统肿瘤标志物,病历号:1207577,检号:510032,标本号:z2013121277号。结果甲胎蛋白为1331.55ng/ml,参考范围8.78。服本人研制《内正不忧丸》及《祛湿醒脾丸》一个月后,甲胎蛋白16.17ng/ml,三个月后痊愈,附检查结果报告单一份。
90.实施例8
91.邓某某,女,18岁,四川大学华西第二院出院证明2008年7月7日入院,住院号268211号,因痛经7年,术后又是7年,b超发现附件占位,于2008年7月9日全麻下行双卵巢囊肿剥除术,内含巧克力样粘稠液体,右卵巢上见5+cm囊肿,术后至月经期仍然惨痛,面如白纸,苦不堪言,反而加重,成都市各级医院名医专家寻遍治遍,毫无效果可言。于2014年12月19日导医说:“可找计医生治治看”,一治见效就未换他人治疗,于2015年3月2日经四川省医学科学院仪器dc一8超声号1503024375号显示,子宫双则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声像,此患身体大为好转,红光满面,散发着青春气息,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告别14年痛经之苦,谈吐振振洪音。
92.实施例9
93.张某某,男,两岁,在其奶奶陪同下在义诊现场就诊,该患儿纳差、咳嗽、咽炎,观其指纹,白色,舌苔白厚,“人参四逆”加入桂枝、柴胡、二术,嘱其奶奶首次需煎开两个小时以上。其奶奶祖辈均是中药世家,质问我,暑热夏天用附子行吗?回曰放心吃吧!服后出奇的效果好。从此以后就认笔者治疗,后均是饮食起居不当或服西药后又来复诊。又于2017年3月13日预约就诊,在其爷爷奶奶伴随下来诊治。
94.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