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80079发布日期:2022-08-09 22:15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正电子发射断层-x线计算机断层组合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健康体检和肿瘤诊断、疗效评价与监测,在欧美发达国家,pet-ct已被视为健康体检和肿瘤诊断的最佳手段,pet-c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和x线计算机断层组合而成的多模式成像系统,是目前全球最高端的医学影像设备,同时也是一种可以在分子水平成像的影像技术。
3.当患者做pet核素成像检查时,医护人员有时需要到检测的房间内进行指导沟通,由于检测的房间内会残留一部分放射性物质,于是医护人员则需要穿上防护服,然而现有的防护服长时间穿戴会有很明显的不适感,如果在使用时再穿上时,反复的脱穿也会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包括底板,还包括:立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端,其中,所述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升降板,所述升降板滑动连接在立杆上;横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板的侧壁,其中,所述横板的上通过磁吸机构连接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的下端四周固定连接有管形防护筒,所述管形防护筒的外壁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管形防护筒的外壁安装有与其连通的防护手套;头盔,固定安装在所述圆形板的内顶部。
7.为了方便对管形防护筒进行收纳与佩戴,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顶板上端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立杆平行的螺纹杆,所述升降板螺纹连接在螺纹杆的外壁上。
8.为了方便对管形防护筒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磁吸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圆形板上端的圆形块,所述圆形块的四周固定连接有环形永磁铁,所述横板上固定连接有与圆形块对齐的圆形磁吸块,所述圆形磁吸块的内固定安装有与环形永磁铁配合的环形电磁铁。
9.为了提升管形防护筒内的空气流动性,更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板的上端安装有环形弹性气囊,所述圆形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圆周分布的喷嘴,所述环形弹性气囊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环形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
10.为了自动对环形弹性气囊进行充气,更进一步地,所述立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升降板的侧壁通过l形板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支撑板之间安装有伸
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吸气管与排气管,所述吸气管与排气管内均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排气管通过充气组件与环形弹性气囊连接。
11.为了方便对环形弹性气囊进行充气,更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组件包括设置在圆形块上端的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与环形弹性气囊连通的充气管,充气管内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圆形磁吸块内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排气管相连通,所述输气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延伸至圆形磁吸块下端的充气嘴。
12.为了减少头盔给予工作人员头部的压力,更进一步地,所述管形防护筒的内壁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弧形弹性气囊,所述弧形弹性气囊通过第三连接管与环形弹性气囊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内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弧形弹性气囊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放气管,所述第一放气管内固定安装有第三阀门。
13.为了使管形防护筒内的空气流动性更好,更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弹性气囊内的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细孔。
14.为了防止管形防护筒受到灰尘的污染,优选地,所述顶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管形防护筒对应的收纳桶,所述收纳桶的侧壁设有与横板配合的条形槽。
15.为了使工作人员更加准确的对管形防护筒进行位置确定,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管形防护筒共轴线的圆台。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通过管形防护筒的防护效果更加全面,由于内部空间更大,进而使得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即可提升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
18.2、该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管形防护筒向下滑动,直至完全罩住工作人员后,在完成头盔的佩戴,并使环形电磁铁断电,工作人员即可快速方便的穿戴管形防护筒;
19.3、该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通过使环形电磁铁得电,这时圆形磁吸块则会再次吸附环形永磁铁,然后脱掉头盔,并使驱动电机反转,这时即可快速将管形防护筒脱下,管形防护筒的穿脱极其的快速方便,从而使工作人员在日常中无需长期穿戴管形防护筒;
20.4、该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通过打开第一连接管内的第一阀门,喷嘴会将环形弹性气囊内的空气喷到管形防护筒内,从而使管形防护筒内的空气向下流动,减少工作人员的闷热感,以及提升管形防护筒的透气性;
21.5、该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通过在升降板向上滑动时,活动板会对伸缩气囊进行挤压,伸缩气囊则会将其内部的空气输送到环形弹性气囊内,从而对环形弹性气囊进行充气,即可无需人工充气,使用更加的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的第一视角轴测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的局部轴测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的图3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的图5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的图5中a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的图4中b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的图4中c处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的图6剖切结构示意图;
32.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的图10中d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底板;2、立杆;3、顶板;4、驱动电机;5、螺纹杆;6、升降板;7、横板;8、圆形磁吸块;9、圆形板;10、管形防护筒;11、透明观察窗;12、头盔;13、圆形块;14、环形电磁铁;15、环形永磁铁;16、环形弹性气囊;17、环形管;18、喷嘴;19、第一连接管;20、l形板;21、活动板;22、支撑板;23、伸缩气囊;24、吸气管;25、排气管;26、输气管;27、充气嘴;28、第二连接管;29、圆形槽;30、充气管;31、弧形弹性气囊;32、第三连接管;33、第一阀门;34、细孔;35、第三阀门;36、防护手套;37、第一放气管;38、收纳桶;39、条形槽;40、圆台;41、第二阀门;42、滑孔;43、定位滑块;44、复位弹簧;45、定位孔;46、溢流管;47、第二放气管;48、第四阀门;49、环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6.实施例1:
37.参照图1-图11,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包括底板1,还包括:立杆2,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端,其中,立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顶板3与底板1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升降板6,升降板6滑动连接在立杆2上;横板7,固定连接在升降板6的侧壁,其中,横板7的上通过磁吸机构连接有圆形板9,圆形板9的下端四周固定连接有管形防护筒10,管形防护筒10的外壁设有透明观察窗11,管形防护筒10的外壁安装有与其连通的防护
手套36;头盔12,固定安装在圆形板9的内顶部;
38.当医护人员需要从工作室进入到检测室内时,站立到底板1上,并位于管形防护筒10的下端,然后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板6向下滑动,升降板6则会带动圆形板9以及管形防护筒10向下滑动,直至完全罩住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在将头盔12佩戴后,通过磁吸机构使横板7与圆形板9分离,这时工作人员即可快速方便的穿戴管形防护筒10,使用期间,人员可以通过透明观察窗11进行观察,将手套在防护手套36内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防护手套36进行操作,当需要脱掉时,再次站到底板1上,然后脱掉头盔12,通过磁吸机构使横板7与圆形板9相互吸合,并通过驱动机构使升降板6向上滑动,即可带动管形防护筒10向上滑动复位,这时即可快速将管形防护筒10脱下,由此可见,管形防护筒10的穿脱极其的快速方便,从而使工作人员在日常中无需长期穿戴管形防护筒10,并且管形防护筒10的防护效果更加全面,由于内部空间更大,进而使得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39.更进一步的是,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管形防护筒10共轴线的圆台40,通过站在圆台40上,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加准确的对管形防护筒10进行位置确定。
40.实施例2:
41.参照图1、图2以及图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顶板3上端的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立杆2平行的螺纹杆5,升降板6螺纹连接在螺纹杆5的外壁上,启动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则会带动螺纹杆5转动,螺纹杆5则会带动升降板6向下滑动,升降板6则会带动圆形板9以及管形防护筒10向下滑动,当驱动电机4反转时,升降板6则会带动圆形板9以及管形防护筒10向上滑动复位,从而方便将管形防护筒10悬挂起来。
42.更进一步的是,顶板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管形防护筒10对应的收纳桶38,收纳桶38的侧壁设有与横板7配合的条形槽39,在管形防护筒10向上滑动时,管形防护筒10会被收纳到收纳桶38内,从而防止管形防护筒10受到灰尘的污染。
43.实施例3:
44.参照图4-图6,在穿戴管形防护筒10时,为了使工作人员更加方便的操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磁吸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圆形板9上端的圆形块13,圆形块13的四周固定连接有环形永磁铁15,横板7上固定连接有与圆形块13对齐的圆形磁吸块8,圆形磁吸块8的内固定安装有与环形永磁铁15配合的环形电磁铁14,在使用前,环形电磁铁14会吸住圆形块13上的环形永磁铁15,从而将圆形板9以及下端的管形防护筒10悬挂起来,当需要使用管形防护筒10时,也就是工作人员在将头盔12佩戴后,使环形电磁铁14断电,这时圆形磁吸块8则不会吸附环形永磁铁15,这时工作人员即可快速方便的穿戴管形防护筒10。
45.实施例4:
46.参照图3-图5以及图7,在管形防护筒10中,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舒适性,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圆形板9的上端安装有环形弹性气囊16,圆形板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管17,环形管1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圆周分布的喷嘴18,环形弹性气囊16通过第一连接管19与环形管17相连通,第一连接管19内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33,在管形防护筒10的使用中,打开第一连接管19内的第一阀门33,这时环形弹性气囊16则会将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一连接管19输送到环形管17内,然后从环形管17下端的喷嘴18喷到管形防护筒10内,从而使管形防护筒10内的空气向下流动,减少工作人员的闷热感,以及提升管形防护筒10的透气性。
47.实施例5:
48.参照图1-图6以及图8-图11,在不使用管形防护筒10时,为了自动对环形弹性气囊16进行充气,具体可进行以下实施方式实现:立杆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2,升降板6的侧壁通过l形板20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1,滑动板21与支撑板22之间安装有伸缩气囊23,伸缩气囊2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吸气管24与排气管25,吸气管24与排气管25内均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排气管25通过充气组件与环形弹性气囊16连接;
49.充气组件包括设置在圆形块13上端的圆形槽29,圆形槽29内固定连接有与环形弹性气囊16连通的充气管30,充气管30内固定安装有单向阀,圆形磁吸块8内固定连接有输气管26,输气管26通过第二连接管28与排气管25相连通,输气管2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延伸至圆形磁吸块8下端的充气嘴27,在升降板6向上滑动时,也就是在将管形防护筒10悬挂起来时,升降板6会通过l形板20带动活动板21向上滑动,活动板21则会对伸缩气囊23进行挤压,伸缩气囊23则会通过排气管24与第二连接管28将空气输送到输气管26内,然后从输气管26下端的充气嘴27输送到圆形槽29内,最后从圆形槽29底部的充气管30输送到环形弹性气囊16内,从而对环形弹性气囊16进行充气,即可无需人工充气,使用更加的方便省力,而在升降板6向下滑动时,活动板21则会同步向下滑动,从而对伸缩气囊23进行拉绳,伸缩气囊23则会通过吸气管25吸取外界空气,为下一次充气准备,其中,环形永磁铁15的四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49,圆形磁吸块8的外壁设有滑孔42,,滑孔42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滑块43,环形板49的内壁设有与定位滑块43配合的定位孔45,定位滑块43与滑孔42的内壁之间通过复位弹簧44弹性连接,滑孔42内设有延伸至圆形槽29内的溢流管46,溢流管46内安装有单向阀,滑孔42内设有延伸至圆形磁吸块8外壁的第二放气管47,第二放气管47内安装有第四阀门48,实际中,伸缩气囊23内的气体体积大于环形弹性气囊16的容量,于是在环形弹性气囊16被完全挤压时,其内部多余的气体会通过圆形槽29输送到溢流管46内,然后通过溢流管46输送到滑孔42内,滑孔42内的定位滑块43则会滑向定位孔45内,从而使圆形磁吸块8还可以通过定位滑块43与环形永磁铁15上的环形板49连接,从而提升圆形磁吸块8与环形永磁铁15之间的稳固性,当需要断开时,通过第四阀门48将滑孔42内的气体从第二放气管47排出,定位滑块43则会在复位弹簧44的作用下自动收纳到滑孔42内,环形板49不在受定位滑块43的限位,即可解除环形板49与圆形磁吸块8之间的连接。
50.实施例6:
51.参照图3-图5、图7以及图9,在穿戴管形防护筒10的过程中,为了管形防护筒10发生偏转而影响工作人员行走,具体实施方案如下:管形防护筒10的内壁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弧形弹性气囊31,弧形弹性气囊31通过第三连接管32与环形弹性气囊16相连通,第三连接管32内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41,弧形弹性气囊3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放气管37,第一放气管37内固定安装有第三阀门35,在佩戴完头盔12后,可以打开第二阀门41,这时环形弹性气囊16内的空气则会通过第三连接管32输送到两个弧形弹性气囊31内,两个弧形弹性气囊31则会弹性膨胀,从而抵在工作人员的腰部两侧,即可使人员可以通过两个膨胀的弧形弹性气囊31对管形防护筒10进行支撑,减少头盔12给予工作人员头部的压力,并且还可以时管形防护筒10内的空间更加均匀,减少不适感,并且防止工作人员走动时,管形防护筒10发生严重的偏转而影响走路。
52.更进一步的是,弧形弹性气囊31内的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细孔34,在弧形弹性气
囊31膨胀后,弧形弹性气囊31会使细孔34变大并开始排气,这时细孔34可以使管形防护筒10内的空气流动性更好,即可提升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
53.工作原理:本发明中,在使用前,环形电磁铁14会吸住圆形块13上的环形永磁铁15,从而将圆形板9以及下端的管形防护筒10悬挂起来,当医护人员需要从工作室进入到检测室内时,站立到底板1上,并位于管形防护筒10的下端,然后启动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则会带动螺纹杆5转动,螺纹杆5则会带动升降板6向下滑动,升降板6则会带动圆形板9以及管形防护筒10向下滑动,直至完全罩住工作人员,关闭驱动电机4,工作人员在将头盔12佩戴后,使环形电磁铁14断电,这时圆形磁吸块8则不会吸附环形永磁铁15,这时工作人员即可快速方便的穿戴管形防护筒10,使用期间,人员可以通过透明观察窗11进行观察,将手套在防护手套36内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防护手套36进行操作,当需要脱掉时,再次站到底板1上,然后使环形电磁铁14得电,这时圆形磁吸块8则会再次吸附环形永磁铁15,然后脱掉头盔12,并使驱动电机4反转,螺纹杆5则会使升降板6带动圆形板9与管形防护筒10向上滑动复位,这时即可快速将管形防护筒10脱下,由此可见,管形防护筒10的穿脱极其的快速方便,从而使工作人员在日常中无需长期穿戴管形防护筒10,并且管形防护筒10的防护效果更加全面,由于内部空间更大,进而使得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而在管形防护筒10的使用中,打开第一连接管19内的第一阀门33,这时环形弹性气囊16则会将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一连接管19输送到环形管17内,然后从环形管17下端的喷嘴18喷到管形防护筒10内,从而使管形防护筒10内的空气向下流动,减少工作人员的闷热感,以及提升管形防护筒10的透气性,而在升降板6向上滑动时,也就是在将管形防护筒10悬挂起来时,升降板6会通过l形板20带动活动板21向上滑动,活动板21则会对伸缩气囊23进行挤压,伸缩气囊23则会通过排气管24与第二连接管28将空气输送到输气管26内,然后从输气管26下端的充气嘴27输送到圆形槽29内,最后从圆形槽29底部的充气管30输送到环形弹性气囊16内,从而对环形弹性气囊16进行充气,即可无需人工充气,使用更加的方便省力,而在升降板6向下滑动时,活动板21则会同步向下滑动,从而对伸缩气囊23进行拉绳,伸缩气囊23则会通过吸气管25吸取外界空气,为下一次充气准备,在佩戴完头盔12后,可以打开第二阀门41,这时环形弹性气囊16内的空气则会通过第三连接管32输送到两个弧形弹性气囊31内,两个弧形弹性气囊31则会弹性膨胀,从而抵在工作人员的腰部两侧,即可使人员可以通过两个膨胀的弧形弹性气囊31对管形防护筒10进行支撑,减少头盔12给予工作人员头部的压力,并且还可以时管形防护筒10内的空间更加均匀,减少不适感,并且防止工作人员走动时,管形防护筒10发生严重的偏转而影响走路,在弧形弹性气囊31膨胀后,弧形弹性气囊31会使细孔34变大并开始排气,这时细孔34可以使管形防护筒10内的空气流动性更好,即可提升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